s 閱讀頁

第三章姓名、字號、字輩趣談

  在中國古代,一個人除了有姓之外,有的還有名、字、號。如古典小說《水滸》中,每個好漢都有一個綽號,“黑旋風李逵”“豹子頭林衝”“及時雨宋江”。又如《三國演義》中,劉備,字玄德;關羽,字雲長;張飛,字翼德。

  與姓、字、號不同,名有幾種:

  一種是小名,這是父母取的,如“小二”“三毛”“麗麗”“阿青”等等。在鄉下,也有叫“狗娃”“貓妹”等小名的。一位女士,從小在鄉下生活,家裏人一直叫她“貓妹”,以至現在成了母親,回到娘家仍被喚作“貓妹”。一般來說,小名是孩提時期一個人用的名字,成人之後多棄之不用。

  一種是大名。大名有譜名、學名、本名。

  譜名即指族譜名。在舊時代,每個家族都要修譜,家族中生下一個孩子,便要取一個名字,寫入族譜中。取譜名有一定的規矩,最重要的一條是按輩分用字。這就是所謂的“字輩”。一個譜名在結構上可以分為三部分:姓+字輩+名。如毛澤東的名字,“毛”是姓,“澤”是字輩,“東”是名。

  因此,屬於同一個家族的同輩人,在譜名上是有兩個字相同的。如毛澤東的弟弟毛澤民、毛澤覃,都屬“澤”字輩。

  那麽,字輩所用的字是怎麽來的呢?原來,每個家族都確定有一個字輩譜。這種字輩譜通常是一段詩文。

  如山東曲阜孔府的字輩譜:

  希言公彥承

  宏聞貞尚衍

  興毓傳繼廣

  照憲慶繁祥

  令德惟垂佑

  欽紹念顯揚

  湖南韶山毛氏字輩譜:

  立顯榮朝士

  文方運濟祥

  祖恩貽澤遠

  世代永承昌

  孝友傳家本

  忠良振國光

  起元敦聖學

  風雅列明章

  毛澤東的“澤”字屬於這個字輩譜中的第十四個輩分字,毛遠新的“遠”字屬於第十五個輩分字。現今韶山仍有許多人的名字中含有“澤”“遠”等輩分字。

  浙江奉化蔣介石家族的字輩譜為:

  祁斯開周國

  奕世慶吉昌

  崇德長受福

  貽謀維有常

  榮光永炳煥

  和樂致嘉祥

  坤載自久遠

  乾行在健強

  匡濟望仁智

  安寧思俊良

  垂範為邦則

  承運頌時康

  昭謨百代盛

  繩武守紀綱

  許多人以譜名作為學名和本名,也有在譜名之外,另取學名或本名的。另取名有時是因為本人、家長或老師認為原來的譜名不合適而另取新名,也有的是因為聽信了算命先生的說法,命裏缺水、缺木,因而改名加以補救的。

  許多人除了有名,還有字,如毛澤東,字潤之;蔣介石,字中正;宋江,字公明;諸葛亮,字孔明。

  字是名的解釋和補充,與名為表裏,故又稱“表字”。

  如毛澤東這個名字,“澤東”意為“潤澤東方”,字“潤之”,有加強“潤澤”之意。

  蔣介石這個名字,“介石”有“居中,為界”之意,字“中正”亦有強調的意思。

  張飛這個名字,“飛”是名,字“翼德”是對“飛”的解釋:飛翼之德。

  關羽,字雲長,意為“羽者,雲之長”。

  劉備,字玄德,意為“玄德具備”。

  唐代詩人白居易,姓白,名居易,字樂天,“居易而樂天”,名與字互補。

  號是一種別名,舊時的文人、江湖遊俠、和尚道士通常都有號。號包括“外號”“綽號”“諢號”等等。

  文人們通常是自己取號,如××居士、××山人、××翁,以示清高,不入濁世。曆代名人的號如:

  李白,號青蓮居士。

  杜甫,號少陵野老。

  歐陽修,號醉翁。

  蘇軾,號東坡居士。

  陸遊,號放翁。

  辛棄疾,號稼軒。

  羅貫中,號湖海散人。

  吳承恩,號射陽山人。

  王夫之,號南嶽賣薑翁。

  亦有其他類型的號,如:

  唐寅,號江南第一風流才子。

  鄒容,號革命軍中馬前卒。

  鄭板橋,號康熙秀才、雍正舉人、乾隆進士之齋。

  有些名人的號是後人給加的,如“大成至聖先師”是孔子的號,又如“詩聖”“藥聖”“茶聖”等等。

  江湖武俠的號則多是別人給取的,如《水滸》中說到宋江,關於他的綽號“及時雨”,有一段解說:他“平生隻結識江湖上好漢,但有人來投奔他的,若高若低,無有不納”,“每每排難解紛,隻是周全人性命”,“濟人貧苦,救人之急,扶人之困,以此山東、河北聞名,都稱他做及時雨”。

  而那楊誌因“麵皮上老大一搭青記”,被喚作“青麵獸”。

  魯智深因出家而不守僧道,被稱作“花和尚”。

  在今日,仍有呼人綽號的,如以某人品性或生理特征為號,“劉長子”(意指高個子)“王麻子”“根寶”等等,這類綽號中通常有一個字是姓或名。

  在藝人中有取藝名的習慣,如粵劇名演員鄺健廉的藝名是“紅線女”,電影藝術家趙風翔的藝名是“趙丹”,京劇演員張英傑的藝名是“蓋叫天”,評劇名演員慧敏的藝名是“白玉霜”,越劇名演員袁天竺的藝名是“筱牡丹”。由於藝名用得多,深入人心,以至於許多人隻知他們的藝名,而不知其本名。

  作家們常給自己取一個筆名,如魯迅的本名是周樹人,魯迅隻是一個筆名。茅盾亦是筆名,本名是沈德鴻,字雁冰。巴金也是筆名,本名李堯棠。曹禺的本名是萬家寶。金庸的本名是查良鏞。梁羽生的本名是陳文統。張恨水的本名是張心遠。像台灣的著名女作家三毛、瓊瑤,都是以筆名而聞名的。

  和尚有法名,道士有道名,凡出家為僧,寺廟的長老都要給他(她)取一個法名,如“三藏”“鑒真”“海燈”“智滿”“圓覺”“慧覺”。這些法名大多來於佛家的典籍、教義中的用詞。另外,名宗派亦有字輩譜,每一輩須取譜中一字。如禪宗的字輩譜為:

  智慧清淨

  道德圓明

  真如性海

  寂照普通

  道士的道名如“太真”“靈素”之類。道教的名宗派亦有按輩取名的規矩,如混元派字輩譜為:

  混元乾坤祖

  天地日月星

  三教諸聖師

  金木水火土

  號,還有稱號,如王羲之被稱為“書聖”,孫思邈被稱為“藥王”,神農氏被稱為“炎帝”,軒轅氏被稱為“黃帝”。及至今日,如“勞動模範”“戰鬥英雄”等等,都是稱號。

  另外還有封號、諡號。封號是古代帝王授予的一種稱號,如封某個兒子為“太子”,封某個功臣為“××侯”,封某位女人為“××夫人”;諡號是對死者的追認,如清代的林則徐,諡號為“文忠”,宋代的包拯,諡號為“孝肅”。

  至於屬帝王專有的,還有徽號、廟號、年號。如漢代開國皇帝劉邦的徽號是“太祖高皇帝”,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的徽號是“開天行道肇紀立極大聖至神仁文義武俊德成功高皇帝”。徽號是用以稱頌帝王功德的。

  廟號不同,它是表示一位帝王在宗廟之名號,如高祖、太宗、玄宗。一般稱呼是在廟號前加上朝代名,如漢高祖(劉邦)、唐太宗(李世民)、明太祖(朱元璋)。年號是紀年用的。古時每一個皇帝繼位,從繼位這一年起,都要立一個新號,如“嘉靖元年”。一直到他死去,然後另一位皇帝繼位,又立一個新的年號。如果一個皇帝在位二十年,則這二十年中,每一年都按他的年號紀年。如清聖祖的年號為“康熙”,在位六十一年,於是他在位期間,便有“康熙三年”“康熙十八年”等,一直到“康熙六十五年”。由於明代以前的皇帝常常在位期間更改年號,所以史書上多以廟號稱呼他們,如“唐玄宗”“唐太宗”等。明代以後,實行一帝一員製,一個皇帝隻用一個年號,故而史書上多以年號稱呼他們,如“嘉靖皇帝”“乾隆皇帝”“光緒皇帝”。

  此外,在名人一生經曆中,起名、改名是其人生中一段很有趣的故事。了解曆史名人和當代名人起名改名的過程,不但能加深人們對名人的認識,而且對我們起名、改名有一定的啟發。

  孔子名丘,字仲尼,公元前551~479年,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儒家學說的創始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被曆代封建統治階級尊稱為聖人,被評為中國曆史上的“十聖”之首-文聖。孔子的祖先原姓子、取字孔父、取名嘉,稱為孔父嘉。孔父嘉的後代改以用他的字中的“孔”為姓,這就是孔子的姓氏來曆。孔子的父親叫孔紇(he),字叔梁,後人習慣稱其為叔梁紇。叔梁紇是魯國的一位將軍,他原有九個女兒和一個兒子,可僅有的一個兒子是個瘸子,在當時男尊女卑的社會背景下,叔梁紇希望能再生一個兒子。於是,他就和妻子一起到魯國東南的尼丘山求天神再賜一子,後來妻子果真懷孕,生下了孔子。叔梁紇認為這是在尼丘山向神靈祈求來的,而且孔子出生時頭頂中間低四周高,像尼丘山一樣,就給他起名叫丘,字仲尼。“仲”是排行第二的意思。曆代後人尊稱其為孔子。

  孫中山原名孫文,字逸仙。中國近代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家,中華民國創始人。孫先生在日本時,有一次,他與日本青年宮崎等人去住旅館,登記時孫先生不便暴露自己的真實身份,便在登記簿上的姓名欄中填寫了剛才路過的中山侯爵府的“中山”兩字,後來又在“中山”後麵加上一個“樵”字,自喻為“中國的山樵”。從此以後,人們便稱其為孫中山了。

  [姓氏分析]

  從慧緣姓名學理論上講:

  孫-姓氏。左右結構,音韻為sun。

  中-意為中國。交叉結構,音韻zhonɡ。

  山-意為山樵。半包圍結構,音韻shan。

  姓名蘊意深遠,蘊涵偉大的誌向,字形優美且書寫方便。聲調雖然都是陰平,但由於聲韻母不同,讀之仍然朗朗上口,聽之悅耳。音波信息對其起平和、謙讓的感應作用。

  從數理信息感應上看:姓名的天格數理信息吉祥,意為萬物更新、調順發達、恢弘澤世、繁榮富貴。人格數理14屬火,說明孫先生具有爆發性的品質,穩靜多禮,擅長舌辯;同時,數理14導引出家庭緣薄、分離孤獨的信息。人格與地格構成的基礎運也誘導暗示出家庭易有變動的信息。孫中山與原配夫人盧慕貞結婚數十年聚少離多,最終協議離婚。這也與孫中山長期從事革命事業有關係。宋慶齡長期擔任孫中山的秘書,為了革命的需要,她排除重重幹擾,毅然嫁給了孫中山先生。當時孫先生47歲左右,宋慶齡才22歲。但是,孫中山與宋慶齡的情感被稱為“二十世紀最偉大的愛情。”

  地格數理7意為七政之數,精悍嚴謹,天賦之力,吉星高照。總格主管人生36歲以後的運程,總格數理17蘊涵權威剛強、排除萬難、大度忍容、必獲成功的宇宙自然感應力。

  孫中山先生不愧是偉人,吉人天相,隨機地為自己改了個吉祥名字。孫中山奮鬥一生,取得豐功偉績,建立中華民國,擔任中華民國第一任總統,後主動讓位於別人,這與孫中山謙讓的性格分不開。孫中山先生被後人尊稱為“國父”,宋慶齡被稱為“國母”,名垂青史。

  張大千原名張正權,中國著名國畫大師,出生於1899年。1919年,他得知未婚妻離世的消息,傷心到極點,便進了鬆江縣禪定寺削發為僧。寺內的方丈叫怡靈,是一位詩人兼書畫家,為他起法名“大千”。後來張大千還俗了,但深愛其佛門法號,作畫常常署名“大千居士”,人們便以“張大千”稱呼他了。

  [姓名分析]

  姓名的天格數理本身無好壞,隻可看做與父母、長輩之關係,天格12數理信息雖然半吉,但無妨害。天格12五行屬木,人格數理14五行屬火,地格數理6屬土,木生火,火生土,三才相生,易得長輩護愛提攜。人格數理14暗示家庭緣薄的信息。張大千在寺廟內靜心修行,無所謂家庭緣深緣淺,姓名信息與其削發為僧相一致,這也足見怡靈方丈的高明。人格與天格所暗示的社交能力及事業興衰信息為熱情有禮、樂善好施、受上級長輩的關照、能順利成功;地格數理6屬六爻之數,發展變化、天賦美德、吉祥安泰;總格數理17具有權威顯達、博得名利、且養柔德、功成名就的暗示作用。所以,他一生慷慨大度,交友十分廣泛,上自達官貴人,下至普通百姓。張大千師承怡靈方丈,學習佛法與詩文書畫,而立之年在北平畫壇初露鋒芒,經不懈奮鬥,終在中國畫壇上取得很高的成就,其藝術造詣極深。

  徐悲鴻原名徐壽康,中國著名畫家。從小家境不好,沒有上過正規的學校,但他從小就愛好畫畫。為了在社會上謀生立足,常做苦工的他非常想進“洋學堂”讀書,可家裏沒有錢供他上學,別人又不肯借錢給他,他深感世態炎涼,前途渺茫,悲傷從心中自發出來,猶如鴻雁哀鳴,於是,他把原名改成了“徐悲鴻”。

  [姓名分析]

  從慧緣姓名學理論上講:

  徐-姓氏;左右結構,屬弱型字,音韻xu。

  悲-意為悲苦,傷心難過;上下結構,屬弱型字,音韻bei。

  鴻-鴻雁;左中右結構,屬強型字,音韻為honɡ。

  徐悲鴻字義為像鴻雁孤獨地悲鳴。這充分反映出了他早期的貧苦艱辛生活。姓名形體搭配精當,具有結構上的美感,恰如其分地反映出徐悲鴻的藝術才華。

  姓名的音律信息過於低調,使人的性格過於柔和。這位藝術大師的性格一生都很柔和,吃苦耐勞,內向拘謹,自尊心極強,富有同情心。

  從數理信息上論:姓名的關鍵部分即人格,人格數理22屬陰木,木主仁,其性直,其情專,該數理五行導引出徐悲鴻性格柔和、公正、認真、有博愛同情之心,意誌堅定,忍耐性強。但是22屬秋草逢霜的鬥爭數,意為困難疾弱,雖出豪傑,但人生波折。此數理信息對徐悲鴻一生都起感應作用。地格29對人具有“智謀優異、成就大業”的誘導暗示作用。地格與人格構成的基礎運誘導暗示其境遇變動異常,常受壓迫。外格18屬鐵鏡重磨、有誌竟成、功成名就的信息;總格39數理意為富貴榮華、財帛豐盈、德澤四方。徐悲鴻勤學治藝,終成為中國近代著名畫家。為了弘揚這位藝術大師的卓越成就,在北京市新街口建有徐悲鴻紀念館。

  徐誌摩現代著名詩人。1897年1月15日出生在浙江海寧縣硤石鎮富商家庭,名章垿,字森,小名又申,筆名南湖、雲中鶴等。在他少年時,有一位叫做誌恢的和尚為其摸骨算命說:“此人將來必成大器。”他父親大喜,望子成龍之心甚切,為此特意叫“誌摩”,意即被誌恢和尚摸過。徐誌摩成為中國近代著名詩人,真的應驗了誌恢和尚的預言。

  [姓名分析]

  姓名的中心部分即人格數理17,17蘊涵意誌堅定、突破萬難、大度容忍、必獲成功的自然信息感應力。此數理五行所代表的個性特征:喜歡以自我為中心,不妥協、獨立性強,追求目標極其迫切,有成功的韌性,好意氣用事,易招厄難,切要警戒此弱點。該數理誘導從事文學藝術類職業更有利於個人成功。

  地格數理22屬秋草逢霜、事不如意之象,姓名信息中的基礎運預顯出徐誌摩將來的婚姻多變與易招不測之災。總格數理32屬寶馬金鞍之象,意為事業幸運多成、貴人得助、財帛豐裕、繁榮至上。再加上外格吉祥數理信息的誘導感應,所以,徐誌摩成為近代著名詩人。

  徐誌摩激情滿懷,幾度婚變,才華橫溢,但英年早逝,實在令人扼腕歎息。從徐誌摩波瀾壯闊的人生經曆中,可折射出名字對其成長和成功的潛在影響。1915年中學畢業,考入北京大學,並於同年應父命與張幼儀成婚。1918年赴美留學。1920年10月為追隨著名哲學家羅素抵達英國倫敦,在劍橋大學攻讀博士學位。1921年,徐誌摩與林徽音在倫敦相識,這一年,他26歲,林16歲。林徽音清婉絕麗的詩情才藝,如同春天裏的芬芳氣息,洋溢在徐誌摩的心頭,徐誌摩愛戀林徽音,很快決定與元配夫人張幼儀離婚。然而,畢竟林徽音與梁思成先生有婚約在先,當她冷靜下來之後,還是選擇了梁先生。徐誌摩在傷感中珍藏了這份一塵不染的感情。1924年任北京大學教授,與陸小曼相識、相戀。那時陸小曼還是徐誌摩朋友的妻子,但這並沒影響他對陸小曼的追求。同年,陪同來華訪問的文學家泰戈爾赴日本東京訪問。1926年10月與陸小曼結婚。1930年秋,應胡適之邀再到北京大學工作。在此期間,為了滿足陸小曼的無節製的物質欲望,徐誌摩奔波於上海與北京之間,雖然他拚命賺錢,但最終陸小曼移情別戀。徐誌摩的婚姻又一次擱淺了,他陷入深深的痛苦之中。1931年11月19日徐誌摩因飛機失事不幸遇難,時年35歲。

  華羅庚中國現代著名數學家。華羅庚出生那年,其父親已40歲,為求吉祥,他一出生就被輕輕地放進一個籮筐裏,上麵又扣了一個籮筐,他的父親說:“進籮辟邪,同庚百歲,就叫‘羅庚’吧。”他的名字包含著父親對他的美好祝願。

  [姓名分析]

  從慧緣姓名學的名字意象、形象、音象上識別:華羅庚的姓名蘊意含蓄,並帶有一點神秘的色彩,包含了長輩對他的美好祝願。姓名沒有不雅音意。字形結構組合好看,姓名筆畫數相當,便於書寫。該姓名易讀、易識、易辨別,響亮,卓爾不群。

  從姓名數理信息上論:天格15意為福壽圓滿、涵養雅量、成就大事、興隆榮耀。人格33數理信息是旭日東升、鸞鳳相會、才德雙全、家門昌隆。天格數理與人格數理組合很好,暗示能實現人生的目標,功成名就。地格數理27屬自信心強、易受誹謗、漸次進展、尚可成功。地格數理作用力稍差,結果華羅庚上完初中就工作了。總格41蘊藏“天賜吉運、和順暢達、德高望重、博得名利”。此數理為最大好運數。

  為進一步了解華羅庚的個人成才曆程,現將其人生一個至關重大的片斷介紹如下:

  1930年,上海發行的《科學》雜誌上,刊登了一篇數學文章,作者是著名數學教授蘇家駒。文章主要是講代數五次方程的解法。

  當時,華羅庚是江蘇一所中學的一個小事務員,他拿過雜誌,認真看起這篇文章來。雖然文章很長,但他很快就掌握了文章的中心:十二組行列式可以用來解五次方程式。同時,他也發現了問題。他經過認真運算,得出與文章結果完全相反的結果,於是就認真地寫了一篇很犀利的文章寄給《科學》雜誌社。當這家雜誌的編輯看到《蘇家駒之代數的五次方程式解不能成立的理由》這篇文章時,首先為他的膽略喝彩,細看之後,更為論文縝密的邏輯性拍案叫絕。

  華羅庚別具一格的數學論文第一次公之於世了!他的勇氣使他的智慧終於在他人生之途中第一次閃現出奪目的光華。

  熊慶來,清華大學數學係主任。一天,他坐在辦室裏,隨手翻看《科學》雜誌。突然,一篇數學論文引起了熊教授的關注。讀完之後,熊教授很欣賞作者的數學才華。可是,作者的名字太陌生了。熊教授忍不住問身邊的人:“這個華羅庚是在哪國留學的?”

  沒有人知道。

  他又問,“他在哪個大學任教?”

  沒有人能答出來。

  這時,有個江蘇籍的老師接過那本雜誌看了看說:“我想起來了,我弟弟有個同學叫華羅庚。他哪裏教過什麽大學!隻念過初中,聽說在金壇學校當事務員。”

  “這個年輕人真不容易,應該請他到清華來。”熊慶來一錘定音。

  第二年(1931年)春天,華羅庚踏進了清華大學,在這所名牌大學裏開始了和一代數學大師熊慶來的友誼。這是他一生至關重要的機遇。後來,華羅庚調到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工作,這裏雲集了中國數學界的精英。

  姓名人格數理33導引出的“旭日東升、鸞鳳相會”,這恰與清華大學數學大師熊慶來慧眼相識,師生會聚清華園暗合。總格數理信息具有“天賦吉運、和順暢達、德高望重”的誘導感應力。熊慶來教授相出“千裏馬”,並把他(華羅庚)提調到清華大學深造,這種扭轉華羅庚一生命運的重要機遇,真是可遇不可求。

  華羅庚又將改進自己論文《堆壘素數論》的陳景潤先生培育成當代數學家,可謂德高望重。

  由此例可看出:一個人要想成功,除具有智力、勤奮、毅力、可成功的性格、欲望等外,還必須加上一條:機遇。人生的成敗在一定程度上取決於機遇。曆史上懷才不遇的人不乏其例。19世紀20年代的法國青年數學愛好者伽羅華,本來對數學作出了很大的貢獻,等待他的卻是不幸的命運。1828年,伽羅華把自己寫的論文《關於五次方程的代數解法問題》提交給法蘭西科學院審查,數學家柯西不但沒有對論文作出評價,反而把它丟了。1829年,伽羅華再次把論文寫好提交法蘭西科學院,令人難以容忍的是又一次被弄丟了。1831年,伽羅華第三次寄論文送審,這次雖然被審查,但結論是:“完全不能理解!”他仍然沒有得到機遇的光顧、伯樂的賞識。具有曆史諷刺意味的是,由伽羅華最先提出的基本概念-“群”,已經發展成為現代數學的一個重要分支-“群論”。比伽羅華的命運更慘的是希伯斯,他在研究三角形三邊關係時發現:既不是整數也不是分數,而是人們當時不知道的一種新的數(現在大家都知道是無理數)。誰能想象,這一新的重要發現不但沒遇到良機,反而使希伯斯因此丟了性命。

  成龍香港著名電影明星。集武打、導演、編劇、監製等多方麵的才能於一身,堪稱電影界的全才。

  出生於1954年4月7日,幼時其父陳查理給他起名為陳港生。成龍的父親陳查理會中國武術少林派洪拳,當他發現幼小的兒子陳港生有武術方麵天賦時,就每天教港生習武、跑步。陳港生8歲時,陳查理先生對自幼就踢腳舞胳膊的兒子管不好了,便把陳港生送到香港著名武師於占元的中國戲劇學校學習。按照學校傳統慣例:學生們每人取一個藝名,其中必須含有校長的名字中的一個字。在學校,陳港生被起名“元龍”,這是他的第一個藝名。元龍在學校學習了十年,這十年為其成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離開於占元師傅後,元龍又經過四五年的磨煉,在羅維執導的《新精武門》代替世界著名的武打明星-李小龍擔任主角。1976年3月8日,羅維導演正式給陳元龍改名叫成龍。這是他的第二個藝名。羅維解釋這個名字有三層含意:一,成龍,希望“陳元龍”成為一條東方巨龍,飛行天下;二,該藝名與“元龍”都有一個“龍”字,中國人向來喜歡這種傳說中可上天入地的祥瑞動物;三,成龍暗含“望子成龍”,叫起來上口、易記。改名成龍後,他的事業漸有長進,在導演袁和平慧眼賞識下,成龍擺脫李小龍扮演的冷麵凶悍的“硬漢”形象的表演模式,找到了適合自己表演的角色,走上了扮演武打喜劇人物之路。在電影《蛇形刁手》中,成龍一鳴驚人。接著成龍自導自演《笑拳怪招》,該片奠定了他在影壇的地位,從此逐漸成名了。

  成龍的鼻子長得大,出了名的成龍又被世界各地喜歡他的影迷昵稱為“大鼻子”,這是觀眾賜給他的一個雅號。成龍在世界各地拍片,隻有中文名字還不方便,又采用“中文-英文雙名製”的習俗,起了一個世界通行的英文名字JackieChen,按外國“名+姓”的習俗,譯成中文叫“傑基陳”。

  成龍總格數理23,意為旭日東升、名顯四方、漸次進展、功名榮達。成龍藝名含義與數理信息對他的個人成長起到積極的潛移默化作用。

  2005年11月23日,成龍在英國首都倫敦榮獲歐盟2005年全球多元文化獎,在頒獎儀式上,英國首相布萊爾的夫人切麗布萊爾親手把獎杯頒發給了成龍,這是為了表彰他為促進世界多元化與文化融合所作的貢獻。切麗在頒獎儀式上說,盡管有不少影星在銀幕上演英雄,但在現實生活中能像成龍這樣的並不多,成龍在世界各地擁有各個年齡層的影迷,他不僅是一名影星,也是一位願意行善的人。

  據BBC中文網報道,在2005年英國影迷評選世界50大電影明星的活動中,成龍是唯一榜上有名的華人演員。成龍擔任了中國香港的照顧老年人大使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親善大使,還為聯合國防治艾滋病和清除地雷的行動擔任代言人。

  成龍在接受BBC中文部采訪時說:“我沒有想到自己會獲得這個獎(歐盟2005年全球多元文化獎)。我是憑良心做想要做的事情,做我應該做的事情,做對得起國家、對得起自己的事情。贏得這一獎項證明我過去這些年走的路是對的。”

  成龍還說,在他自己看來,他的功夫片之所以出名,除功夫和演技外,還有一個重要因素就是他的功夫動作不殘忍,笑料不下流,永遠為小孩子著想。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