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十一節忌用“繁難”字起名

  “繁”字是指筆畫多結構複雜的字,這樣的字寫起來麻煩又不好看。所以名字中繁字多了就會造成黑白失調,黑糊糊一片,透不過氣來,令人產生憋悶感。“難”字是指不易認讀的字,也是不常用的字。這樣的字一般人不認識,既不會讀,也不理解它的意思。用這種字起名字,就會影響交流,妨礙名字正常功能的發揮。即使名字具有藝術性和趣味性,在不識不懂的多數人麵前,隻能是一個文字符號,甚至造成笑話,產生誤會,帶來不應有的損失。所以,起名字要用常用字,不要用“繁難”字。

  名字中的“繁難”字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因為該字的意義較狹窄,平時用不到它,不常見,不常用,於是成了一般人不認識的繁體字。如王個簃,“簃”多用於作書齋名;許寶,“”是古代所說的一種駿馬;吳廷璆,“璆”為一種美玉;王正黼,“黼”是古代禮服上的花紋。用這樣的字起名字,大有顯示自己識字多的嫌疑。另一種情況,是用異體字起名。這種異體字通常情況下已停止使用了,所以用到名字裏,多數人都不認識。如方槑(梅)、孔(侃)、孫恩麐(麟)等。“梅、侃、麟”都不是難字,改換成“槑、麐”,多數人便不認識了,這樣除了給人出難題,別無解釋。由此看來,用“繁難”字起名的做法,的確是不可取的。忌用“繁難”字取名的主張,符合多數人的習慣和要求。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