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三章 磨煉從鑄造人格開始

  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全稱紐約市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 in the City of New York),簡稱哥大,是一所位於美國紐約市的私立研究型大學,常春藤盟校之一。它坐落於曼哈頓的晨邊高地,瀕臨哈德遜河,在中央公園北麵。

  哥倫比亞大學成立了一個研究小組,研究孩子健全的人格是如何形成的。他們提出,健全的人格應當包括正確的自我意識、獨立與自尊、樂觀向上以及善於調控情緒等幾個方麵。

  正確的自我認識

  哥倫比亞的研究者在做動物實驗時曾遇到這樣一件有趣的事情:他們給小猴子一些木塊,讓它用木塊換糖吃,換到後來,木塊用完了,它就用自己的尾巴來換糖,這一舉動使研究者捧腹大笑。為什麽看起來挺聰明的小猴子會做出如此可笑的動作,而再笨的孩子也不會用自己的手或腳去換糖吃呢?原因在於,猴子不能把自己同周圍的事物區別開來。而人則不同,人能夠認識自己以及自己同周圍世界的關係,人有自我意識。有無自我意識是動物和人在心理上的分界線。

  自我意識是人對自己身心狀態及對自己同客觀世界的關係的意識。自我意識的發展離不開環境,特別是人際環境的製約和影響,所以自我意識也反映人與周圍現實之間的關係,主要包括三種心理成分:

  1.自我認識。自我認識在自我意識係統中具有基礎地位,自我評價是自我認識中的核心成份,是在認識自己行為的基礎上通過社會比較而實現的。它直接製約著自我體驗和自我調控,自我認識訓練的核心是提高自我評價能力。

  2.自我體驗。自我體驗是個體在對自身的認識與評價基礎上引發的內心情感體驗,往往和自己對社會規範、價值標準的認識有關。自我體驗的訓練,就是讓人有自尊感、自信感和自豪感,不自卑,不自傲,不自滿,懂得做錯事感到內疚,做壞事感到羞恥。

  3.自我監控。自我監控是個體對自身行為與思想言語的控製,以使行為符合群體規範與社會道德要求,提高活動效率。自我監控能力訓練的重點是由外部控製向自我約束轉變。

  自我意識是人即主體對自我的意識,是意識的一個重要方麵。在心理學上一般習慣於把意識的內部結構分為認識、情感、意誌三個部分,所以也往往從這三個方麵來分析自我意識,把自我意識分為對自我的意識,對自我的態度和對行為的調節三個部分,包括自我認識、自我評價、自我觀念、自尊心、自卑感、自信心、自製力、獨立性等。心理學指出,人並不是生來就有自我意識的,兒童的心理隻有發展到一定的階段才能形成自我意識。大約在1歲半至2歲時,兒童知道了自己的名字,並且能用名字和代詞“我”稱呼自己,這標誌著兒童開始把自己從客體轉變為主體來認識,逐漸形成了自我意識,而這時,也是孩子人格形成的開始。

  自我意識對孩子人格形成的意義十分重大。兒童怎樣認識自己,怎樣安排和處理自己同周圍世界以及同別人的關係,怎樣評價自己的能力,具有什麽樣的自我價值觀,樹立什麽樣的自我形象,直接地影響兒童能否積極地適應社會、能否保持心理健康、能否在學習和生活中順利前進和發展。自我意識在人的心理活動和行為中起著調節作用,是行為的強烈動機。一個具有良好自我意識的孩子,會在各方麵表現出優秀的才能,經常取得成功。反之,如果孩子在自我意識的發展中出現了不良傾向,又沒有及時調整,會使孩子的個性和行為發生偏異,以後矯正就困難了。所以家長應當注意培養孩子良好的自我意識。下麵,介紹一些培養孩子自我意識的方法。

  1.培養孩子的自我認識。

  通常來講,小學生要清楚準確地認識自我是比較困難的。盡管如此,也要逐漸引導孩子認識自己,因為童年時期的自我認識是成年後自我認識的雛形。家長引導孩子進行正確的自我認識,主要是要引導孩子解決兩個矛盾:孩子自己心目中的“我”與實際的“我”的矛盾;自己心目中的“我”與他人心目中的“我”的矛盾。

  引導孩子認識實際的“我”,可以通過一些比較,使孩子逐漸對自己有準確的認識。家長可以讓孩子同過去的“我”比較,用筆記、攝影、錄音記下孩子的成長過程,過一段時間拿出來讓孩子看看、聽聽,讓孩子由此知道“我”的進步、退步或停滯。讓孩子與同齡的孩子比較,認識自己的發展狀況和能力水平,了解自己的長處和短處。讓孩子與成人和優秀人物比較,認識自己的差距,提高孩子努力和進取的意識。讓孩子同進行活動前後的“我”比較,給孩子布置一些孩子做起來吃力,但經過努力可以完成的任務,使孩子了解自己潛在的能力。

  引導孩子認識他人心目中的“我”,主要靠家長及時把聽到、看到的別人對自己孩子的評價和印象,以適當的方式告訴孩子,讓孩子知道他人對自己的看法。這些看法,孩子一般不易了解到,家長要做有心人,當好孩子的“耳目”。

  2.培養孩子的自我評價能力。

  實驗研究表明:我國兒童形成自我評價能力的年齡為3至4歲之間。4歲的孩子開始有一定的自我評價能力,能夠根據一定的行為規則來評價自己。5、6歲的兒童絕大多數已經能夠進行自我評價。自我評價是自我意識的核心,它對於兒童道德品質的形成、道德行為的培養是極為重要的。家長應當為孩子創設自我評價的情境,促進孩子自我評價能力的發展。孩子的自我評價能力最初是根據成人對他的評價而形成的。

  因此,家長對孩子的評價應當比孩子的實際情況略高一點,使孩子經過努力可以達到,這樣有利於培養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孩子能夠用積極的、向上的要求來評價自己。另外,家長要努力安排一些孩子經過努力能夠取得成功的活動。成功的次數越多,孩子對自己成功方麵的評價越高;成功的範圍越廣,孩子對自己的全麵評價也就越高。這樣有利於培養孩子自信、自我接受、勤奮、樂觀的個性,使自我意識中積極的成分占主導地位,從而促使孩子獲得更多、更大的成功。

  3.培養孩子的自我觀念。

  也就是要幫助孩子建立積極的自我形象。自我觀念是孩子對自身能力和自我價值的認識和體驗。具有積極的自我觀念的孩子,自信心和獨立性強,認為自己有能力辦好各種事情,自己的行為對社會對個人都有價值,也容易受到家長和他人的歡迎和好評。孩子的自我觀念,實際上反映了他對自己過去的總結和對將來的預見。

  保持獨立與自尊

  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者們認為,讓孩子保持獨立與自尊,是他們形成獨立、健全人格的重要前提。一個永遠依賴父母的孩子,是毫無人格可言的。

  有些家長會問:養育孩子的目的是什麽呢?

  是將孩子培養成離開父母也能自食其力的人。

  父母因為溺愛孩子,所以總是不自覺地就照顧過了頭,什麽事都不讓孩子做,自己包辦一切。但教育孩子的基本目的之一是培養孩子自理、自立的能力,孩子小時候不能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長大了也隻會形成依賴慣性,很難成為一個獨立的人。

  早晨,在規定的時間內自己起床、洗臉、刷牙、吃早餐、上學,整理自己要帶的東西(包括整理書桌和自己的房間),不丟三落四,穿著幹淨整潔,所有這些到孩子10歲左右都應該掌握。同時,做簡單的飯菜、洗衣服、做掃除等生活技能也可以通過讓孩子幫忙使孩子盡早掌握。遺憾的是,現實生活中有很多孩子升入高中,甚至進入大學後在生活上還是無法自理。

  特別是男孩,有些家長認為沒必要做家務,母親會幫他處理所有的家務瑣事。但是,這樣孩子是無法真正自立的。孩子應該養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習慣。如果總是有人默默地替孩子打理所有事務,漸漸地,孩子會覺得這一切都理所應當,最終會變成一個不知感恩的人。如果自己的事情都是自己處理,當別人幫助自己的時候,就會懂得感激他人的真誠相助。

  當孩子能做到生活自理以後,就要開始以精神和經濟上的自立為目標培養孩子。在這個過程中父母應該認識到,孩子不需要別人的照顧可以獨立生存的能力能夠增強孩子的自信心,能夠對給予幫助的人心生感激之情。自立並不是孤立。當有一天,孩子可以不需要別人的照顧獨立生存,那麽孩子也就具備了照顧別人的能力。否則永遠不可能學會照顧別人。

  據說在美國,孩子從小學開始就要自己打工掙零花錢。無論父母多麽富有,為了能教給孩子勞動光榮和財富的意義,都要讓孩子親身體驗通過勞動換取財富的經曆。

  在日本,有很多男性無論上大學還是找工作,都從來沒離開過父母,也沒有一個人生活的經曆,最後再找到一個可以無微不至照顧自己的女性結婚,毫無自理能力地度過一生。但是在當今這個多元化的社會中,女性也開始自力更生,男性如果還想尋找一個像媽媽一樣無微不至地照顧自己的女性的話,恐怕很難遇到合適的結婚對象。

  不僅僅是男性,女性也一樣,如果無法自食其力,光是依靠男性的話,隻會成為別人的負擔。

  父母不可能永遠照顧孩子的飲食起居。曾經用零食和玩具就能取悅的孩子隨著年齡的增長,會要求更高級的東西。父母不可能永遠滿足孩子的欲望,不能代替孩子參加考試,不能代替孩子跟朋友約會。父母應該培養孩子具備自己應付考試的學習能力,培養孩子擁有能結識並吸引優秀伴侶的人格魅力。就像援助發展中國家一樣,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父母的職責不是給予孩子想要的東西,而是要告訴孩子想得到那個東西該怎麽做,要培養孩子自己獲取的能力。

  我國教育家陳鶴琴先生說:“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事,讓他自己去做。”這不僅對培養孩子的獨立性、自理能力很重要,同時也培養了孩子的責任感,使孩子能對自己的生活、行為負責。

  現代的孩子勞動情況普遍較差,一方麵因為他們自己缺乏主動勞動的精神,更主要的一方麵是家長對孩子的教育上普遍存在著重智輕德的傾向。加之有些家長對孩子的溺愛,許多孩子自己應該和可以去做的事家長都包辦代替了。這些都是不可取的,我們應該在生活細節中培養孩子獨立、動手的能力。

  一、教孩子學會自理

  要求孩子自己負責收拾玩具與書包,放在固定的地方。孩子沒有管理好自己的玩具,想玩某種玩具找不到時,家長不要輕易替他尋找,而要借此機會進行教育。家長可以問孩子:“玩具玩完應該自己收的,想一想,你把這個玩具放在哪裏了?”這樣不僅可以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還可以培養他們獨立的自理能力。

  二、承擔簡單的家務勞動

  孩子雖小,也能夠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事。例如:可以在飯前擺放碗筷;擦桌椅;掃地;倒垃圾;洗自己的小件衣服。作為家長一定要堅持孩子自己去完成,切莫代勞。

  三、自我服務勞動

  自我服務勞動是孩子照料自己的生活、保持環境整潔衛生的勞動。作為學前班的孩子自我服務勞動的要求是:學會洗手、洗臉、刷牙、洗腳、剪指甲等;能初步搞好個人衛生;能穿脫衣服,係鞋帶;學會削鉛筆、包書皮;能對自己的學習用品進行分類整理和保管。

  馬克思曾精辟地指出:“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是造就全麵發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提倡兒童參加力所能及的勞動,其旨意不是在於為自己及他人乃至社會提供多少服務、創造多少價值,而是在於通過勞動培養全麵發展的社會人。由於幼兒做事堅持性差,在培養“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方麵需要老師和家長經常提醒,適時鼓勵,增強幼兒學習做事的興趣,使孩子初步養成做事有始有終、負責到底的良好習慣。

  總之,教孩子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僅能培養孩子的獨立性,還能培養孩子愛勞動的品質。這對孩子的成長是具有積極意義的。

  與培養孩子獨立性相伴而來並同等重要的是保持孩子的自尊心。如果父母采取強硬和蠻橫的手段,想方設法去查看孩子的日記、偷聽孩子的電話等,無視孩子的感受,隨意侵犯孩子的隱私,則會帶來許多負麵影響,甚至產生意想不到的後果。那麽,侵犯孩子的隱私權,傷害孩子的自尊都有哪些危害呢?

  傷害孩子的自尊心

  孩子也是有自尊心的。同時,孩子到了一定年齡後會強烈感覺到自己的獨立性,想擁有自己的隱私,也渴望被尊重。

  在父母們看來,他們偷看孩子的日記、檢查信件、追查電話、查閱短信、翻查書包等,這些都是小事。他們認為孩子畢竟還小,他們這樣做是在關心孩子,一切都是為了孩子的成長,防止孩子走入歧途,以免孩子一步走錯步步皆錯。而孩子,雖然有的可能會了解父母的本意是出於對自己的愛護,但是,父母的這些行為,都是對子女的不信任、不尊重,傷害了子女的自尊心。

  削弱親子關係

  大多數孩子的日記裏,可能根本沒有什麽“不可告人”的秘密,他們寫下的更多的隻是自己的一些思考和心裏話。如果父母侵犯了孩子的隱私,就會引發親子間的矛盾,削弱孩子與父母的親密關係。

  打擊孩子的自信心

  孩子到了一定年齡階段,都會有一種渴望獨立的思想,在某一領域不受幹預,即使做錯了事,有的孩子也願意偷偷地改正;學習落後了,也有想暗自追上去的自信心。因此,父母不應該侵犯孩子的隱私,使孩子的自信心受到挫敗。

  削弱孩子的自省力

  對孩子來說,他們寫日記可能也是一種自省方式,因此父母偷看甚至宣揚孩子的日記,這種做法是不可取的。同樣,孩子向父母吐露的心事也不可隨意宣揚。這方麵隱私受到侵犯,孩子會大大削弱自省的欲望和能力,有礙其健康成長。

  如果父母為了了解孩子而偷看孩子的隱私,往往會得不償失。事實證明,這種做法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造成孩子沉重的精神壓力,甚至使孩子產生敵意和反抗。孩子會因為自己的隱私受到侵犯而采取更極端的措施將其保護起來,把自己的心緊緊鎖閉,導致父母與孩子關係的惡化。這樣,父母想了解孩子就變得更加困難了。

  理智的做法是尊重孩子的隱私權,給他們一個自由的空間,這樣做並非放任自流,而是對孩子的隱私給予充分的關注和積極的引導。

  首先,父母要尊重孩子。孩子是個人,不是物。他是人,他就有感情,就有他自己的行為方式,就有自己的獨立人格,也有他的隱私權。為人父母者,如果你想把自己的孩子培養成為高素質的人,那麽,你首先要做這樣的人。要讓孩子尊重你,你便應當先尊重孩子。

  尊重孩子的隱私,在家庭教育中應當表現為更多的契約精神和民主、協商的方法和方式。比如,父母進入子女房間應該先敲門;移動或用孩子的東西應該得到他的允許;任何牽涉到子女的決定應該先和子女商談;不要隨意翻看子女的日記或隱私;應該尊重孩子的所有權利,把孩子當做成人一樣尊重。

  其次,父母要經常與孩子溝通,試著了解他們的想法,要相信孩子,理解孩子,寬容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的稚嫩想法和做法。要注意培養孩子獨立的人格,培養孩子明辨是非的能力,盡量以平等的身份多與孩子交流,傾聽和征求孩子的意見和建議。作為父母,如果真的想看孩子所寫的東西以便更好地了解孩子,一定要爭取使孩子信任自己,使孩子主動、自願地披露心中的隱私。

  最後,父母要培養孩子的自我教育能力。

  父母不能苛求一個處在叛逆期、並不成熟的孩子站在自己的立場去考慮問題。父母獲取有關孩子隱私的信息,即使有些越軌和不良因素,也不必大驚失色,甚至對孩子辱罵毆打,可以與孩子一起討論理想、事業、道德、人生觀、價值觀等問題,可以通過講故事、做遊戲等途徑對孩子加以引導,引導孩子自己悟出為人處世的真理,提高孩子按規範要求調整自己行為的能力。有了這種自我教育能力,一些隱私中的危險傾向,都有可能自我解決。

  孩子終究是要長大的,孩子大了,內心裏有不願告訴別人的秘密也是自然的事情。盡管孩子的內心世界裏的秘密不一定正確,但這些秘密畢竟是孩子成長的表現,也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正常現象。所以,父母們對此應該給予充分的尊重。在生活中,父母要密切注意孩子在態度和行為上的細微變化。當孩子希望自己的房間沒有人打擾時,父母就不要隨便進入;當孩子希望擁有記錄自己秘密的日記本時,父母就不要偷看,更不能采取打罵體罰的方式。

  保護個人隱私是適應社會生活的一個方麵,保護隱私就是保護自己。當孩子的隱私意識逐漸增強時,父母應當高興才對。

  天下父母們,當你用自己的語言和行為去賞識和尊重孩子,孩子也同樣會尊重你,從而把你當成他的好朋友。當他們遇到什麽事情或者心中有秘密的時候,才有可能主動向你談起。請記住,你越尊重孩子的隱私,你與孩子的距離也就越近。

  隱私,是每個人藏在心裏,不願意告訴他人的秘密。我們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隱私,孩子也不例外。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他們的生活領域、知識、情感都逐漸豐富起來,自我意識、自尊意識也在不斷增強,原先無所顧忌敞開的心扉也會隨之漸漸關閉起來。但是,很多父母卻沒有意識到他們的孩子正在長大,忽略了孩子也會有自己的秘密,總認為自己是孩子的父母,可以無所顧忌地進入孩子的世界、隨意闖入孩子的“隱私地帶”,甚至粗暴幹涉,私拆孩子的信件、監聽電話、偷看日記等。

  麗薩是紐約市某中學一名女生,她的媽媽是一個華人,麗薩有著明顯的華裔特征。有一天,她正走在上學的路上,突然間,她想起了昨天晚上的作業忘記帶了,於是急忙又掉頭往家跑。當她掏出鑰匙打開家門時,看到媽媽正從自己的房間裏出來,臉上帶著不自然的表情。麗麗走進自己房間去拿作業本,推開房門,她愣住了,她看到自己書桌的抽屜全部敞開著,自己的日記本、同學們送的生日禮物及賀卡等全都胡亂地堆在桌子上。

  麗薩非常生氣地質問媽媽:“你為什麽翻我的抽屜,隨便動我的東西?”

  沒想到媽媽卻比她還生氣:“怎麽了?當媽媽的看看女兒的東西還有錯嗎?”

  “可是你應該經過我的允許才能看啊!”麗薩很憤怒地回答媽媽。

  “小孩子有什麽允許不允許的,別忘了我是你媽媽,好了,快去上學吧!”媽媽毫不在乎地對麗薩說。

  生活中,很多父母和孩子在“隱私”問題上可能也有過不少交鋒。一封封“地址內詳”的信件讓父母們疑心不止;孩子在日記本中記下心中的真實想法,父母們也希望能夠“拜讀”;而對打到家中的電話,父母們更要例行檢查了……這些關心的行為都讓孩子們感到不舒服。

  那麽,這些孩子為什麽對父母偷看他們的日記、私拆他們的信件如此反感呢?又為什麽總愛在家中自己使用的抽屜上鎖上一把鎖呢?

  其實,孩子到了一定年齡後會強烈感覺到自己的獨立性,想擁有自己的隱私,也渴望被尊重。這是孩子獨立意識和自尊意識的一種體現。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對父母的依賴減少,獨立意識逐漸增強,成人化傾向明顯,希望別人尊重他們的自主性、獨立性;同時,隨著生活領域的擴大,知識信息的增多,他們的內心變得敏感起來,感情變得細膩起來,會產生許多想法,原先敞開的心扉漸漸關閉,有了自己的隱私;而且,即使他們有不少話想說,但觀點已經與父母有所不同了,於是他們與父母的心理溝通就會明顯減少,轉而把自己的“秘密”和內心的感受都傾訴在日記裏。

  鑄造孩子健全的人格,從讓孩子保持獨立,維護孩子自尊開始吧!

  樂觀向上的態度

  兒童時期是心理發展最為迅速的時期,也是人格形成的重要時期,對孩子一生的成長和發展至關重要。而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是一個人健全人格的重要表現,樂觀是一種性格傾向,使人能看到事情比較有利的一麵,期待更有利的結果。也許有些孩子天生就比較樂觀,有些孩子則相反。但來自哥倫比亞的學者們發現樂觀思想是可以培養的,即使孩子天生不具備樂觀品質,也可以通過後天的努力來實現。

  家長應當重視孩子的樂觀主義教育,使孩子得到健康、全麵的發展。

  那麽如何才能使自己的孩子積極樂觀呢?

  1.營造一個樂觀而溫馨的家庭環境

  樂觀建立在一定的安全感之上。家庭的氣氛,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孩子性格的形成。研究表明,孩子在牙牙學語之前就能感覺到周圍的情緒和氛圍,盡管當時他還不能用語言來表達。可以想見,一個充滿了敵意甚至暴力的家庭,絕對培養不出開朗樂觀的孩子。而穩定的家庭、深厚的愛,會帶給孩子強烈的安全感,讓孩子擁有樂觀的情緒。

  2.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愛

  從小無感情體驗和感情依戀的孩子長大後不會對他人施以愛和同情,他們將生長成冷漠無情的性格,很少體驗快樂,難以與人相處,當然也就不會具有樂觀精神。隨時從父母那裏得到堅定支持的孩子,會認為生活可以信賴,人生充滿機會。即使生活中偶然出現艱難、失望的境遇,他們仍然能對生活保持積極的態度。孩子不小心打碎了杯子,父母不要對孩子說:“你真蠢,這點小事都做不好。”這會損害孩子對自身價值的承認以及對你的信任。你不妨換一種口氣說:“沒有關係,以後多注意點。”

  3.對孩子說“你能做好”

  樂觀的孩子,總是覺得自己能夠駕馭生活,能夠克服學習中的困難,能夠擺脫人生中的痛苦。作為父母,首先要幫助孩子樹立切合實際的期望目標,並且清楚自己的孩子要怎樣做才能達到那個目標,最後,對孩子邁向目標的每一個細微的進展,都給予鼓勵和讚揚。

  4.要學會欣賞孩子

  現代心理學之父威廉?詹姆斯指出:“人最大的需要就是被了解與欣賞。”孩子也是如此。父母對孩子每時每刻的了解、欣賞、讚美、鼓勵會增強孩子的自尊、自信。因此,在孩子有了哪怕是一丁點進步時,都要對孩子豎起大拇指:孩子,你真棒!這樣孩子在體驗到被父母鼓勵的幸福感的同時,也產生了樂觀向上的態度。

  5.父母要保持樂觀情緒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自己首先要做樂觀的人,每個家長在工作、生活中也會遇到各種困難,父母如何處理困境會直接影響孩子的做法。如果父母能以身作則,在麵對困境、挫折時保持自信、樂觀,奮發向上,孩子也會受父母的影響,在遇到困難時,樂觀地去麵對。平時,父母應該多向孩子灌輸一些樂觀主義的認識,讓孩子明白,令人快樂的事情總是永久的、普遍的,一旦有不愉快的事情發生,那也隻是暫時的,不具普遍性,隻要樂觀地對待,生活仍然是美好的。

  如果父母整天抱怨,表現很悲觀,孩子自然不會覺得快樂。在生活中,父母還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常說些積極樂觀的話,比如孩子抱怨說:“我太笨了,連足球都踢不好。”這時父母最好說:“你剛剛練習,踢到這個程度已不錯了,以後經過努力,你一定會成為足球健將的。”如果父母是一個樂觀的人,孩子成為一個樂觀主義者的機率就會相當大。

  6.引導孩子擺脫困境

  每個孩子都會碰到不稱心的事情,即使天性樂觀的孩子也是如此。當孩子遇到困境時,父母要多留心孩子的情緒變化,如果孩子悶悶不樂,父母無論自己多忙,也要擠出一點時間和孩子交談,教育孩子學會忍耐和堅強麵對,鼓勵孩子凡事多往好的方麵想,不要盡往消極的方麵想。

  父母一定要注意觀察孩子的情緒,隻要孩子願意與父母溝通,父母就要引導孩子把心中的煩惱說出來,這樣,煩惱很快就會消失,孩子也會恢複快樂。當然,父母也可以幫助孩子克服一些困難,教給孩子以正確的態度和措施來保持樂觀的情緒,這些都是促使孩子擺脫消極情緒的好方法。

  7.不要對孩子“抑製”過嚴。

  許多孩子不快樂主要是因為他們沒有自己的自由。父母由於對孩子太過溺愛,往往會抑製孩子們的一些行為和舉動,甚至替孩子包辦一些事情,這樣,孩子就事事不用做,也無法在做事中得到樂趣。美國兒童教育專家認為,要培養孩子樂觀開朗的性格,就不要對孩子“抑製”過嚴,而是要允許孩子在不同的年齡段擁有不同的選擇權。

  例如,對於兩三歲的孩子,應該允許他自己選擇早餐吃什麽,什麽時候喝牛奶,今天穿什麽衣服;對於四五歲的孩子,應該允許他在家長許可的範圍內挑選自己喜歡的玩具,選擇周末去哪裏玩;對於六七歲的孩子,應該允許他在一定的時間內選擇自己喜歡看的電視節目,什麽時候學習等;對於上小學的孩子,應該允許他結交朋友,帶朋友來家玩等。一般來說,隻有從小就享受到“民主”的孩子,才會感受到人生的快樂。因此,聰明的父母不妨做個“懶惰”的父母,讓孩子自己去選擇、處理自己的事情。

  8.允許孩子自由地表現悲傷

  孩子的個性各不相同,因而悲傷時表達情感的方式也不相同,父母應該允許孩子自由表現他的傷悲。孩子在哭泣時,父母千萬不能要求孩子憋住,甚至可以不要去勸阻,因為一個人盡情哭過之後,感情可重新恢複平衡。當孩子痛打“娃娃”或砸玩具時,父母的任務不是去指責,而是設法通過言語或行動引起孩子的情感共鳴。孩子得到父母的暗示,自然會停止“暴力”,如果孩子仍不願與父母交談,希望單獨思考,那麽父母也就不要在一旁嘮嘮叨叨。如果孩子在哭泣的時候,父母要求孩子停止哭泣,不能表現出軟弱,孩子就會把心中的悲傷積聚起來,久而久之,反而造成孩子的消極心理。

  對於孩子表現出的悲傷或軟弱,父母不要嗬斥,應該讓孩子盡情地發泄心中的鬱悶,隻要孩子發泄夠了,他自然會恢複心情的平衡。當然,如果孩子需要父母的幫助,父母應該及時安慰孩子,用相同的心理去感受孩子的情緒,努力引起孩子的情感共鳴,從而緩解孩子的不良情緒。

  9.對孩子進行希望教育

  樂觀的孩子往往對未來充滿了希望,悲觀的孩子則往往覺得沒有希望。因此,父母要對孩子進行希望教育。希望教育是一項細致的工程,需要父母及時地感受到孩子的沮喪和憂愁,幫助孩子驅散心中的陰影。平時,父母要多引導孩子看到自己的進步和成績,鼓勵孩子想像自己的美好未來,讓孩子對自己的未來充滿希望。隻要孩子對未來充滿了希望,孩子必定會以樂觀的心態去麵對生活中的事情。

  10.豐富孩子的精神生活。

  一方麵,父母要鼓勵孩子廣泛地閱讀,讓孩子在閱讀中增加知識,升華思想。可以選擇閱讀偉人的故事、童話、小說等文學作品。另一方麵,父母要鼓勵孩子多交朋友,為孩子創造與同齡人交往的機會,如帶孩子到鄰居家串門,邀請其他孩子到家裏來玩,讓孩子多到同學家去玩等。另外,父母可多搞一些活動,如帶孩子外出遊玩;也可讓孩子做一些創造性的活動,如利用廢物製作小作品,通過豐富孩子的精神生活,讓孩子在各種活動中體會到生活的樂趣,增強對生活的信心,培養孩子樂觀的性格。

  讓孩子積極參加各種活動。開始時,可以暗示孩子主動提問,主動要求、主動學習。緊接著,當孩子主動行動了,父母要用表揚、獎勵等方法強化孩子的自主觀念。孩子主動去做了,不一定成功。父母要激勵孩子,告訴孩子:“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失敗了一次不要緊,失敗是成功之母。讓孩子接觸各類事物,接觸的事情多了,見多識廣,心胸自然就開闊,悲觀思想便不容易產生了。

  11.鼓勵孩子多交朋友

  不善交際的孩子大多性格抑鬱,因為時時可能遭受孤獨的煎熬,享受不到友情的溫暖。不妨鼓勵孩子多交朋友,特別是同齡朋友。本身性格內向、抑鬱的孩子更適宜多交一些開朗樂觀的朋友。父母要為孩子創造與同齡人交往的機會,如帶孩子去鄰居家串門,邀請孩子的朋友來家裏做客,讓孩子在適當的時候去同學家、鄰居家玩等。帶領孩子參加一些其感興趣的活動,讓孩子在與同伴的遊戲中獲得樂趣,對轉變孩子孤僻,培養活潑開朗的性格是大有好處的。

  12.教會孩子與人融洽相處

  和他人融洽相處者的內心世界較為光明美好。父母不妨帶孩子接觸不同年齡、性別、性格、職業和社會地位的人,讓他們學會和不同類型的人融洽相處。當然,孩子首先得學會跟父母和兄弟姐妹融洽相處,跟親戚朋友融洽相處。此外,家長自己應與他人相處融洽,做到熱情真誠待人,不勢利卑下,不在背後隨意議論別人,給孩子樹立一個好榜樣。

  13.不向孩子宣泄“垃圾情緒”

  有的父母在外麵受了“窩囊氣”,回來便對孩子發“無名火”。這種情況特別容易打擊孩子。

  有的父母在外麵受了“窩囊氣”,回來便對孩子發“無名火”。這種情況特別容易打擊孩子的自信和樂觀,因為孩子會把父母的惱火歸咎為自己的錯誤,但他又不知道自己錯在哪兒,於是隻好全盤否定自己。長久下去容易讓孩子自責、退縮,並蔓延為隱約卻牢固的消極心理氛圍,淹沒孩子樂觀的笑容。因此,父母在遭遇困難時能否樂觀麵對,對培養孩子的樂觀品質至關重要。

  14.帶孩子“走出去”

  除先天性格因素外,開朗源自於廣闊的見識與廣泛的交流。有許多父母每到周末就把孩子關在屋裏做作業,或者參加各種學習班,似乎是“為了孩子的長遠考慮”。另外,許多父母也不鼓勵孩子參加社會活動,甚至他對來到家裏的孩子的小朋友冷淡、不歡迎,還有的父母為了孩子的“安全”,不支持孩子參加體育活動或夏令營等活動。一個在自然和社會兩方麵都沒有“走出去”、朋友很少的孩子,往往會自我封閉,養成孤獨、脆弱、以自我為中心的性格。父母應當鼓勵孩子多參加有益的文體活動,多親近自然,多與小朋友甚至可靠的成年朋友交往。

  專家研究發現,全身心投入到一項充滿挑戰的任務中,會給人帶來很大的快樂。對孩子而言,培養他的興趣愛好,例如集郵、繪畫等,讓他投入其中,會讓他很快樂。但這裏的投入並非指給孩子安排漫漫的繪畫課程或者舞蹈練習等,那樣隻會讓孩子失去興趣。興趣愛好也不一定是指某種技能,如集郵、拚圖,同樣可以開發孩子的智力,更能讓孩子學會投入的快樂。

  15.告訴孩子事物的另一麵

  美國前總統羅斯福家中被盜,被偷去了許多東西。羅斯福在給朋友的信中寫道:“我現在很平安。感謝上帝:因為第一,賊偷去的是我的東西,而沒有傷害我的生命;第二,賊隻偷去我部分東西,而不是全部;第三最值得慶幸的是,做賊的是他,而不是我。”法國作家阿蘭在論述把快樂的智慧用語和煩惱作鬥爭時說:“煩惱是我們患的一種精神上的近視症,應該向遠處看並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這樣我們的腳步就會更加堅定,內心也就更加泰然。”父母應當通過生活中的實例,引導孩子辯證地看待事物,看起來有害的事,從另一個角度看也是有益的。

  16.幫助孩子麵對缺陷與挫折

  有一個國王想從兩個兒子中選擇一個做王位繼承人,就給了他們每人一枚金幣,讓他們騎馬到遠處的小鎮上,隨便購買一件東西。而在這之前,國王命人偷偷地把他們的衣兜剪了一個洞。中午,兄弟倆回來了,大兒子悶悶不樂,小兒子卻興高采烈。國王先問大兒子發生了什麽事,大兒子沮喪地說:“錢幣丟了!”國王又問小兒子為什麽興高采烈,小兒子說他用錢幣買了一筆無形的財富,足以讓他受益一輩子,這個財富就是一個很好的教訓:在把貴重的東西放進衣袋之前,要先檢查一下衣兜有沒有洞。

  同樣是丟失金幣,悲觀者用它換來了煩惱,樂觀者卻用它買來了教訓。生活和學習中,總免不了有一些失敗與挫折,作為家長,如果隻是一味批評,讓孩子陷入沮喪的泥淖裏,久而久之,則會產生自卑、頹廢甚至自暴自棄的心態。麵對孩子的挫折和失敗,應當幫助孩子分析原因,從中吸取教訓,鼓勵孩子不再犯同樣的錯誤,讓孩子逐漸明白“挫折也是一種財富”,培養、堅強樂觀的心態。

  17.從學習和生活中尋找快樂

  一個外國大提琴家童年時的某一天,他拖著比自己身體還高的大提琴,在走廊裏邁著輕快的步伐,心情顯然好極了。一位長者問道:“孩子,你這麽高興,是不是剛拉完大提琴?”他的步伐並沒有停下,“不,我正要去拉。”這個七歲的孩子懂得許多大人不懂的道理:音樂是一種愉快的享受,而不是我們不得不做的、必須忍受的工作。家長要引導孩從技能的獲得、知識的增長、友情的加深甚至四季的變幻中找尋快樂,發現生活中陽光的一麵。

  18.不要總拿孩子與其他優秀的孩子比較

  許多家長很容易忽略這一點--拿別的優秀的孩子與自己的孩子比,說“你看人家隔壁的兵兵,現在已經記住500個單詞了”、“你看人家×××每天晚上學習到幾點鍾”。殊不知經常對孩子說類似的話,不僅不會激發孩子的動力,反而會挫傷孩子的自尊心。

  有一位中學生在屢屢被父母要求一同院的另一個孩子為榜樣時,終於爆發了:“媽媽,他再優秀,他不養你,我再失敗,你老了我會養你!”就如同丈夫不願意妻子和其他男人比較一樣,做父母的也要知道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應該避免拿自己的孩子和別的孩子做比較。

  19.客觀評價自己的孩子

  你是否因為您的孩子沒有顯示出超人的天賦而暗中失望?你是否因為你的孩子沒有別的孩子漂亮而感到臉上無光?孩子對自己的評價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父母對他們的評價之上的。很多孩子知道自己的父母很愛他們,但是很少有孩子認為他們與父母是平等的。孩子相信父母可以為他獻出生命,但同時也認為父母並不拿他們當回事兒。著名教育學家塞利格曼指出:父母批評孩子的方式正確與否,顯著地影響著孩子日後性格是樂觀還是悲觀。父母對孩子的批評應該恰如其分,不應把幾次錯誤誇大成永久性的過失,同時具體指出孩子的錯誤及犯錯誤的原因,使孩子明白自己所犯錯誤是可以改變的,並知道從何處著手改變。

  華盛頓曾說過:“一切的和諧與平衡,健康與健美,成功與幸福,都是由樂觀與希望的向上心裏產生與造成的。”讓我們和孩子一起用樂觀的態度去爭取人生的幸福吧!

  20.盡情宣泄情緒

  研究發現,孩子隻有在感覺非常安全並被人無條件接受的時候,才會更加快樂和自信。所以,當孩子想傾訴問題時,父母一定不要做出好壞的判斷,隻要讓他感覺到你在傾聽和重視就可以了。譬如,孩子從幼兒園一回到家,就向媽媽抱怨幼兒園有個總愛嘲笑他的女孩。如果媽媽回答:“不要總是不停地抱怨,這樣可不好。”孩子聽後,或許會平靜下來,但是副作用是不好的情緒被壓抑在孩子的心裏。如果媽媽換個說法:“哦,看來她那樣做確實讓你感到不高興了。”孩子聽後會感到爸爸媽媽理解他,他也就更容易消除怨氣,感到快樂。如果他為此還哭鼻子的話,媽媽最好不必說什麽,而是把她摟在懷裏。

  21.允許孩子犯錯

  父母都希望孩子少受挫折,所以在生活中都會不自覺地幫他清除障礙,但是等到孩子長大後,碰到的問題越來越棘手,難道父母還有能力幫他解決嗎?所以,對父母而言,更重要的是從小讓孩子具備解決問題、麵對挫折的能力。這種能力的養成,前提是要允許孩子犯錯,讓他明白錯在哪裏,並有改正錯誤的勇氣和能力。然而,現實中的孩子抗挫能力普遍較弱,很難做到承認錯誤。事實上,隻有在失敗後學會及時調整前進方向,才能得到快樂生活的重要素質,而要做到這一點,唯一的方法就是不斷實踐。

  22.減去額外壓力

  在如今這樣緊張、快節奏的大環境裏,父母都希望孩子也能高效率地度過每一天,譬如孩子上午10點學鋼琴,下午2點練書法,4點還得學英語……像這樣的安排,孩子怎麽會感覺快樂呢?其實,對孩子而言,童年的美好正是因為能夠無拘無束、輕鬆自在地去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嗎?無數心理學研究報告都表明,那些能在自己喜歡的事情上“浪費”時間,甚至達到忘我境界的成年人,就能過上更加平靜和滿足的生活。所以,父母還是把追在孩子P股後的那個計時器扔掉!給孩子更多的快樂。

  父母都希望孩子快樂,但是快樂畢竟不是一件可以輕鬆買來或是隨意送出的禮物,而是需要時間來培養和樹立的生活態度。

  23.教孩子會說三句話

  怎樣讓孩子更快樂、更善良、更熱情?要教孩子會說三句話:第一句“太好了!”;第二句“我能行!”;第三句“你有困難嗎?讓我來幫你”。

  “太好了”實際上是培養孩子帶著微笑看世界的品質,讓孩子擁有良好的心態對待生活、學習中的困難與挫折,避免焦躁、埋怨情緒產生,讓孩子健康成長。而這種心態的培植並非單靠孩子說這句話就能行的,需要老師、家長潛移默化的熏陶。

  “我能行!”旨在鼓勵孩子的自信。自信同樣不是一種輕易的表態,是發自內心的肯定的把握,它也是需要家長在讓孩子不斷取得成功的體驗中逐步培植。

  “你有困難嗎?讓我來幫你!”這是孩子長大後,為社會為人類作貢獻的心理基礎。同樣,為了讓孩子說這句話,必須從小在家裏灌輸助人為樂的思想;家長熱心對待同事、朋友、鄰居,為孩子放好樣子,使孩子自然而然養成習慣。

  調控自己的情緒

  哥倫比亞大學的學者們發現易怒、暴躁的孩子往往成績落後,不受他人喜歡,而且不善於思考。在與他人交往的過程中,控製自己的情緒,不被情緒所操控,是一項重要的能力,也是健全人格的表現。

  情緒調控能力是情緒智力的重要品質之一,也是孩子健全人格的標誌之一,這種能力能使孩子及時擺脫不良情緒,保持積極的心境。作為父母應該怎樣教孩子學會情緒管理呢?

  1.讓孩子認同自己,有情緒空間

  要讓孩子喜歡自己,家庭要給孩子認同感。父母是孩子的模範,父母首先要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不讓不良情緒帶給家庭、帶給孩子,要塑造出一種安全、溫馨、平和的心理情境,用欣賞的眼光鼓勵自己的孩子,讓身處其中的孩子產生積極的自我認同,獲得安全感,讓其能自由、開放地感受和表達自己的情緒,使某些原本正常的情緒感受不因壓抑而變質。

  2.讓孩子認識情緒,表達情緒

  通過親子之間的對話讓孩子正確認識各種情緒,說出自己心裏此時此刻真實的感受。隻有知所想,才能知何解。平時,父母可以在自己或他人有情緒的時候,趁機引導孩子知道“媽媽好高興哦”“嗯,我很傷心”等讓孩子知道原來人是有那麽多情緒的,我們還可以通過句式“媽媽很生氣,因為……”“我感到有點難過,是因為……”來告訴孩子自己的情緒來源,同時你也可以問孩子,“你是什麽感覺啊?”“媽媽看見你很生氣、難過,能告訴我發生了什麽事嗎?”等對話來引導孩子表達自己的情緒及發現自己情緒的原因,有利於提高孩子的情緒敏感度。

  3.讓孩子體驗情緒,洞察他人情緒

  遊戲在幼兒的心理發展中起著重要作用,要讓孩子在豐富多彩的遊戲活動中體驗自己的情緒,感受別人的情緒,知道自己和他人的需要。除了父母與孩子要交流自己的情緒感受外,我們可以透過說故事編故事、角色扮演和孩子討論故事中人物的感覺和前因後果及利用周圍的人、事物,來引導孩子設想他人的情緒和想法。從他人的情緒反應中,孩子會逐漸領悟到積極情緒能讓自己和對方快樂,消極情緒會讓自己和對方造成痛苦,不利於事情的解決。如果幼兒在表達情緒與控製情緒之間取得平衡的話,便能以建設性的態度表達強烈的情感,而且控製對自己、對他人有傷害的情緒表達方式。

  4.讓孩子學會樂觀地麵對生活

  積極的情緒體驗能夠激發人體的潛能,使其保持旺盛的體力和精力,維護心理健康;消極的情緒體驗隻能使人意誌消沉,有害身心健康。為此,學會保持樂觀的生活態度與情緒,對孩子來說是十分重要的。作為父母,要培養孩子樂觀地麵對人生,自己首先對生活要有一種樂觀的態度。孩子的情緒受父母行為的直接影響,與孩子相處時,父母必須樂觀一點。在教育孩子學會樂觀地麵對人生時,除了多與孩子交流,培養孩子的自信心之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方麵,就是首先父母要相信自己的孩子,給予鼓勵和支持。更重要的是要幫助孩子進取,克服一些他現在克服不了的困難,隻有這樣,才能教會孩子以正確的態度和措施保持樂觀。

  5.教會孩子適當宣泄不良情緒

  人在精神壓抑的時候,如果不尋找發泄機會宣泄情緒,會導致身心受到損害。生理學研究表明,人的淚水含有的毒素比較多,用淚水喂養小白鼠會導致癌症。可見,在悲傷時用力壓抑自己,忍住淚水是不合適的。另外,在憤怒的時候,適當的宣泄是必要的,不一定要采取大發脾氣的方法,可以采用其他一些較好的方法。例如:在盛怒時,不妨趕快跑到其他地方,或找個體力活來幹,或者幹脆跑一圈,這樣就能把因盛怒激發出來的能量釋放出來。

  情緒無所謂對錯,隻有表現的方式是否被社會所接受。父母要學會接納孩子情緒表達的多麵性,情緒表達的各種麵貌都蘊藏著情緒轉化的可能性。消極情緒可以轉化為積極情緒,唯有正視情緒表達的所有麵貌,健康的情緒發展才有可能;唯有能夠駕馭自己情緒的孩子,才能夠成為聽話的孩子。

  6.以身作則,先要學會控製自己的情緒

  女人本來就是情緒化的動物,特別是做了媽媽以後,更要麵對許多前所未有的問題,所以有時候情緒爆發也在所難免。但是請記住:你就是孩子的鏡子,有朝一日,你的一舉一動,孩子都會原封不動地反射給你。那個時候,請不要驚訝,更不能無端地責怪孩子,請先反省自己。如果覺得難以做到,最好的方法是看一些這方麵的書,通過書本,你會發現自身的很多問題。即使實在控製不住衝孩子爆發了,事後也請回過頭來和孩子談談心,並為自己的不冷靜真誠地向孩子道歉。

  7.在預見到孩子可能會失望的情況下先給孩子打個“預防針”

  比如帶孩子去超市買他想要的什麽東西,如果你不確定超市一定有那樣東西,那麽你就事先跟他說:“我也不知道超市有沒有你想要的東西,如果沒有的話你會不會很失望呢?”假如真的沒有,孩子還是會很難過,但是因為有了心理準備,他的情緒反應就不會那麽強烈,這時候你再稍微安慰一下就沒事了。

  8.傾聽孩子並和他一起尋求解決方案

  當你發覺孩子有了負麵情緒的時候,可以引導他說出來。在他講述的時候,你要耐心傾聽,認同他的情緒感受,然後跟他一起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隨著年紀的增長,孩子慢慢就會學會自己解決問題,到那個時候,做父母的就隻需要認真傾聽,並且認同他們的感受就可以了。

  9.孩子成功控製住情緒時要及時鼓勵

  在你的引導下,孩子逐漸會學會控製情緒,當你發現孩子在情緒管理方麵比以前有進步,那麽就要及時給予鼓勵,這樣孩子就會進步更快。

  10.該堅持的原則一定要堅持

  有些事情製定好規則以後就不要朝令夕改,那樣容易給孩子造成混亂,引起孩子情緒的波動。比如每次去超市,說好買幾樣東西就是幾樣,不要因為孩子死纏爛打而鬆口,堅定地告訴他:你隻能選擇幾樣。如果你堅持,當孩子漸漸養成習慣後,就不會因為暫時得不到滿足而情緒失控。

  和諧的人際關係

  哥倫比亞大學的教授們通過觀察發現,善於交往,有著和諧人際關係的人更能成功。他們提醒家長,應當注意孩子的社會交往,幫助他們營造和諧的社交關係,這樣,有助於鑄造孩子的人格。

  其實,不合群的孩子雖然說不上是什麽病,隻能算是一種氣質類型,但卻妨礙他們去適應環境和學習新知識,這樣的孩子長大以後很難與人合作,也很難適應今後社會發展的需要。調查表明,合群的孩子在知識範圍、語言表達、人際交往等方麵均明顯優於性格孤僻、不愛交往的兒童。

  孩子不合群,性格孤僻,不僅脫離周圍的小朋友,而且明顯地影響孩子的進取心,甚至損害身體健康。孩子不合群,跟先天氣質有關,但更主要的原因是父母封閉式的教育所致。父母整天把孩子關在家裏,把電視機當保姆,與玩具、遊戲機和小人書等為伴,不讓孩子出去和其他小朋友接觸玩耍,擔心與別的孩子一起會產生矛盾,甚至會染上壞習氣,有個孩子在日記裏寫道:“我沒有兄弟姐妹,爸爸媽媽又不讓我和別的小朋友玩,唉,我隻好把養在籠子裏的兩隻小鸚鵡作為我的夥伴了。”這樣下去,天長日久,孩子也成了籠中之鳥了。

  孩子是否合群不是天生的,而是通過後天的學習、教育培養逐步取得的。所以,為了使孩子成人後有個良好的人關係,就需要從孩提時代注意培養孩子的交往能力,注意盡量多地提供孩子與外界接觸的機會。

  孩子不善交往的原因在父母

  其實孩子從三四歲以後,就有了與小夥伴相處的願望,此時孩子與家庭成員的交往需求已擴大到周圍的環境和更多的小朋友。如果家長阻止孩子的這種社交行為,就是對孩子的壓抑,日久天長會使孩子形成孤僻性格,一旦與人相處自然就會不合群。此外,一些自尊心過強和過弱的孩子在集體中也會感到不適應。自尊心強的就會看不起別的小朋友,缺乏自尊心的孩子也會膽小、懦弱,缺少與小夥伴交往的信心和興趣。即便勉強在一起也常是不歡而散。

  引起孩子不合群的原因與父母對孩子的態度以及家庭環境有重要關係。

  父母對孩子的過度關切,事事代為安排,往往令孩子失去發展合群性的機會。例如當孩子學習自己玩的時候(約六個月大),父母常過分注意他,拿東西給他、抱他,令孩子不能充分、自由地發展自己的興趣。這樣的孩子很少向人打招呼,因為總是父母先開口,教他叫某某叔叔或某某阿姨。父母常喜歡拿他來向人炫耀,次數多了則令孩子感到尷尬。孩子生病時,父母總是不眠不休的細心照顧,同樣,當孩子頑皮時,父母也往往把事情看得太嚴重,以致小題大做。凡此種種,使孩子太少練習出口得其樂之道,不懂如何合群與討人喜歡。

  入學以後,這類孩子也難以適應學校生活,不容易結識朋友。與同齡的夥伴玩耍時,也不能相安無事,不是爭吵打架,便是畏縮,最後被群體孤立。

  正因為以上原因,使獨生子女的社會適應能力普遍發展較緩慢。如果不能及時輔導,孩子便逐漸養成孤僻、內向、軟弱怕事、沉默寡言的性格,沒有一般小朋友的天真活潑氣息。另一方麵,也會造成做事非常認真,追求完美,以至容易鑽進“牛角尖”。

  另一項使孩子不善於交際的原因,便是父母過於嚴肅,尤其是一些初為人父母者,由於缺乏教育孩子的經驗,望子成龍之心亦過於急切,便常有管教過嚴的情形出現。就像一個初學騎馬的人,心情緊張,不懂得如何配台馬的動作,而對待馬的方式也常常過於霸道。在這情形下,馬和騎士兩方麵都非常吃力。然而,有經驗的騎士,便知道應如何放鬆自己去順應馬的運動,怎樣才能坐得穩,以及怎樣溫和地指揮馬。帶孩子與騎馬當然是兩回事,但是在精神上,兩者是相同的。因此,父母應該放鬆心情,表現出和藹、友善的態度與孩子接近。

  如何培養孩子合群的性格

  要培養孩子合群的性格,父母應該主動進行教育,而不應等到孩子不合群後才被動進行糾正:

  父母要擠出時間親近孩子,每天有一定的時間跟孩子在一起交談。節假日帶孩子去公園或親朋好友家走走,積極創造條件讓孩子與小夥伴一起玩耍。開始時父母可陪伴在旁與他們一起做遊戲,當熟悉之後可讓他們自己玩。每次遊戲後父母都應比較誇張地表揚孩子玩得好、玩得有趣,使孩子在玩樂中感受到小夥伴的可愛以及集體的歡快。

  父母要又意識的培養孩子的合作能力。父母可以交給孩子一些單獨一個人難以完成的任務,鼓勵孩子與別人合作完成,或向父母求援完成,增加他與別人交往的機會。教孩子懂得一個人的力量很小,有些事情辦不到,而大家一起做事情就好辦了。

  讓孩子學會交朋友。心理健康的孩子都有自己要好的朋友,在孩子與小朋友的交往中,父母要教育孩子嚴於律己,寬以待人,互相信賴,彼此尊重,以培養孩子團結合作的精神。對於愛搗亂、愛逞能、惹是生非的孩子,父母要糾正他們的行為,慢慢地孩子就會融入集體之中。

  父母應允許孩子的小夥伴到家中遊戲,並鼓勵孩子熱情接待,如不吝惜地將玩具拿給小朋友玩。如果發現孩子們不太安靜,搞得家中很亂,也不要發脾氣,而應迂回地指示或與他們商量,如“孩子們,咱們的遊戲可否先告一段落,大家動手整理一下屋子,喝點水,休息一會再玩好嗎?”這樣既起到改善環境的作用,同時又很親切,不會給孩子興致勃勃的情緒潑冷水,還教會他們如何遵守規範。

  鼓勵孩子參加各種體育活動。體育是一種直接與人正麵接觸和競爭的群體活動。不論是棋類還是球類,不論是田賽還是徑賽,它總是要有兩個以上的人參與才有意義。更重要的是,體育活動不但需要智慧和力量,而且需要膽量。這膽量,正是人際交往所必需的一種要素。鼓勵孩子經常參加各種體育活動,既有利於提高孩子的身體素質,有利於培養興趣,也有利於提高交際能力。孩子一旦愛上體育,就會主動尋找對手,這種尋找,就是交際;合適的對手,往往就是友誼的夥伴。

  另外,多與性格外向的小朋友接近、讓膽小的多與勇敢的小朋友在一起,這就是最好的互補法。

  
更多

編輯推薦

1好父母勝過好老師
2影響孩子一生的66個...
3影響孩子一生的44個...
4影響孩子一生的58個...
5影響孩子一生的56個...
6影響孩子一生的42個...
7影響孩子一生的66個老故事
8教出最棒的兒子
9學前兒童遊戲
10教子從此不累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不要讓孩子輸在心態上

    作者:龍柒編著  

    親子育兒 【已完結】

    本書為家庭教育類讀物。全書共分九章,第一章至第八章,分別從培養孩子自信、樂觀、積極向上、獨立自主、寬容、勇敢、知足、感恩等八大心態,詳細、全麵講述了孩子的良好心態是如何被培養起來的。第九章“幫助...

  • 平凡的家庭 傑出的孩子

    作者:石岩編著  

    親子育兒 【已完結】

    教育孩子是件苦惱的事,許多中國家長為此費盡心力,本書結集古今中外各種名人的故事啟發家長換種方法教育孩子,讓孩子更好的成長。

  • 教子聖經

    作者:西西著  

    親子育兒 【已完結】

    父母是孩子的榜樣。從生活習慣、溝通協調能力、學習及交往能力,甚至是孩子的快樂天性,父母時時刻刻影響著孩子的成長。本書分為“寶貝的生活習慣”、“寶貝的溝通能力”、“寶貝的學習能力”、“寶貝的協調能...

  • 原諒這世上沒童話

    作者:安小漠著  

    親子育兒 【已完結】

    這是一本關於一個女孩在艱辛的家庭中獨立自強的青春傷感小說。無法忍受賭徒父親的欺侮,林向南逃離南方小鎮,投靠多年前離家的母親,並多了個沒有血緣關係的哥哥景昔。因為景昔對林向南的關心和照顧引起了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