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一節 無需合同自主開發

  共同的利益把我們結合在一起。

  ——保羅·高爾文

  1936年,保羅·高爾文帶著妻子麗蓮和13歲的兒子鮑勃到歐洲去旅遊了六周。這是自戰爭結束後保羅·高爾文第一次重來歐洲,他們乘坐著意大利的郵輪“雷克斯”號。

  在歐洲,一家三口常常共同分享各自的見聞。令他們特別高興的是,他們有機會參觀佛羅倫薩的藝術珍品,之後還去了奧地利、德國、法國和英國旅遊。

  從歐洲遊玩歸來後,保羅深信,戰爭是不可避免的,除非出現奇跡。因為當時德國的企業家們已經顯現出了失去理性甚至近乎瘋狂的好戰情緒。他們許多人身著軍服、攜帶著各式各樣的軍事裝備。這一切都引起了保羅的注意,在保羅看來,這些都是戰爭的前兆。他對那些把德國交織成蛛網般巨大的、燈光閃爍的超高速道路的印象是這樣的:“它們不是為交通,而是為戰爭修建的道路。”

  當保羅·高爾文回到美國時,他意識到,經過20世紀30年代的經濟大蕭條後,公司必須從事戰時對國家有益的生產活動。他將一大批工程師分配到滿足軍事需要的收音機研究項目中。不過,高爾文製造公司對戰爭的貢獻在1940年年初才顯現出來。

  《芝加哥每日新聞》的金融編輯羅亞爾·芒傑是後備軍官,他給保羅·高爾文打電話,告訴他,在威斯康星州麥科伊營地進行軍事演習的國民警衛隊由於缺少無線電通訊聯絡設備而行動受阻。

  於是,保羅·高爾文派他的總工程師唐·米切爾和雷·約德到麥科伊營地,米切爾看到軍隊背著笨重的無線電箱作為通訊工具。米切爾對美國陸軍通訊部隊的上校利蘭·H·斯坦福說:“用這種設備,軍隊無法打仗。我認為我們能為此做點事情,比如說,向你們供應更好的無線電設備。”

  斯坦福上校記住了米切爾信心滿滿的承諾。米切爾回到公司,向保羅·高爾文報告在營地見到的情況,並著重強調了他的設想,他們可以製造出一種輕型的、便於攜帶的無線收發對講機用於美國陸軍的軍事演習。沒有來自軍隊的任何具體合同,保羅就命令米切爾等人全力開發這種產品。

  唐·米切爾同雷·約德、傑克·戴維斯、保羅·史密斯以及協助他們的其他幾個工程師著手工作。

  任何便攜式產品都存在很多問題,其中最重要的問題就是重量。軍隊需要的設備必須由最輕的物質(例如鎂)製成。米切爾知道鎂是比較新的元素,應用它有諸多困難,因而設計產品時可使用較熟悉的元素鋁,它的重量在部隊規定的可攜帶的重量限製之內。

  另一問題是,在實際戰鬥中,由於天線的存在,敵人的狙擊兵可以把無線電天線作為射擊目標。解決這一問題的辦法是找出一種黑色的、抗腐蝕的、不反射光線的鍍鎳材料作為天線。雖然有很多種黑色電鍍材料,但天線必須經常拉伸,這樣一來,長時間的摩擦能使黑色的金屬外皮脫落,因此,相關部門必須對天線定期塗色。不久後,一種新型塗料終於被高爾文製造公司的一個工程師開發出來了,它可以抗磨損。

  除此之外,在唐·米切爾領導下以及同樣懷有工作熱情的其他員工的出色合作下,他們成功地解決了另一個問題——一種新的產品被生產出來了,這就是著名的手持無線對講機。它是雙向的、通過晶體控製的、可攜帶的無線對講機。它由一個話筒、頂部天線和內裝電池構成。它的內部設有袖珍計算器以計算精確度,而重量僅僅為5磅。它通訊的可靠範圍為1英裏,潛在範圍可達3英裏。

  三個月後,帶著三台這樣的無線對講機,米切爾飛到佐治亞州的本寧堡,那裏是正在進行軍事演習的地方,他借機向軍隊展示這些新研製出來的產品。雖然像斯坦福一樣的上校們對此有很大的興趣,但高級軍事指揮官們卻懷疑這些小東西在實際戰鬥中能否發揮作用。不過,經過一番周折,米切爾最終還是簽訂了向軍隊發送少量這種機器的合同。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