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名家講堂》前言

  “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學科,順應改革開放的時代潮流,在上世紀最後二十年開始起步發展,到現在為止的三十多年時間裏,已經有了豐厚的知識產出和思想建樹。它的異軍突起,是當代中國一道引人矚目的學術文化景觀,是中國走向世界、世界走進中國的鮮明印證,也是當代中國學術文化繁榮的一個重要表征。

  三十多年的學科建設和學術發展史已經表明,要在人文研究及文學研究中建立世界觀念和視野,要把中國文學置於世界文學背景下加以考察和研究,要把外國文學放在中國文化立場上加以審視和闡發,要連接中外文學,要打通文學研究與其他學科的壁壘,要把細致微觀的實證研究與高屋建瓴的理論建構相結合,那必然會走向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

  在這裏,“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兩者相輔相成、互為依存。“比較文學”是學術觀念、研究範式與研究方法,“世界文學”則是學科資源與研究視野。它在貫中外、跨文化、通古今、越科界的學術視閾與研究方法上的優勢,使其無可替代地成為當代中國學術文化中最有時代性、最有包容性、最有創新性的高端學科之一。

  事實上,近二十年來,中國的比較文學不僅在中外文學關係史研究等方麵生產了大量的新知識,而且逐步建立了既有中國特色又具有理論普適性的學科理論係統,逐步完善了比較詩學、中西比較文學、東方比較文學、翻譯文學等分支學科,在學術成果的質與量上已居世界各國之首,還全麵進入了大學中文係、外文係文學專業的課程體係,從而使中國比較文學成為當代世界比較文學的重心和中心,代表著世界比較文學兼收並蓄、超越學派的第三個發展階段。

  收在這套《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名家講堂》的作者,在當代中國比較文學學術史上,是繼季羨林、樂黛雲等老一輩學者之後的第二代學人。這些作者固然隻是第二代學者中的一部分,卻有相當的代表性。他們現年多在四十五至六十五歲之間,從學術年齡上說大體屬於中壯年,都是各大學的教授、博士生導師和學術帶頭人,大都在1980年代後走上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之道,1990年代後嶄露頭角或脫穎而出,進入21世紀後的十幾年裏,更成為我國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學術界的中堅力量。他們有幸擁有了可以安心治學的環境,趕上了數字化、信息化的新時代。既抬頭看世界,又埋頭務筆耕,既堅持學術的嚴謹,也保持思想的活躍,充分展示了中國學者的文化立場,充分發揮了中國學者的學術優勢和想象力、思考力、創造力,取得了與時代要求相稱的成果。這些成果不僅是個人學術履曆的證明,也是對中國學術文化史上的一份奉獻,更成為新時代“國人之學”即“國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名家講堂》二十卷,選題上以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的學科理論為主,以講述和示範學術方法為要,涉及比較文學與翻譯文學基本理論、比較詩學、東方文學及東方比較文學、西方文學及中西文學關係、世界文學總體研究等方麵。各卷均按一定的範圍和主題,將作者有原創性、有特色的成果收編起來,將大學講堂搬到書本上來,以讀者為聽眾,以寫代“講”,以言代“堂”,深入淺出,以雅化俗,匯集中國比較文學第二代學者中的代表人物,以使五指成拳、十指合掌,形成大型叢書的規模效應,得以占書架之一角,入讀者之法眼,從一個側麵展示近年來中國比較文學的新進展和新成果。而且,不同作者及著作之間也可以相互顯彰、相互映照、相互補充,讀者也可以在異中見同、同中見異,在參讀和比照中領略五彩繽紛的文學世界和世界文學,得窺比較文學殿堂之門徑。

  《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名家講堂》的編輯出版,得到了北京師範大學的資助和中央編譯出版社的支持,編者和作者深表謝意!

  願“講堂”滿座,願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學術事業更加繁榮!

  王向遠

  2014年4月20日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