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序言

  北宋初期,出了一個聲名並非顯赫的宰相。他並不是常出現在前台,而隻是輔助君主在幕後出謀劃策。然而,他所參與製定的重要方針、政策,卻一直影響著宋朝三百年的統治狀況,關係到國運民生的大問題。這位宰相就是趙普。

  趙普(922-992年),字則平。他15歲隨父遷居洛陽,自幼學習吏治,後晉高祖天福七年(942年),趙普20歲,進入藩鎮幕府做事。後周世宗恩德三年(956年),趙普35歲,進入禁軍大將趙匡胤的幕府,並逐漸成為趙匡胤的心腹謀主。顯德七年(960年)正月,趙普39歲,直接指揮了陳橋兵變,幫助趙匡胤“黃袍加身”,當上了皇帝,建立起趙宋皇朝。從此,趙普開始進入皇朝的中央政府,由樞密直學士而樞密副使、樞密使,然後獨任宰相10年。宋太祖趙匡胤的晚年——開寶六年(973年)時,趙普52歲,被罷去宰相職務,出任節度使同平章事。

  宋太宗趙光義繼位後,太平興國六年(981年),趙普第二次擔任宰相職務,已是60歲高齡。太平興國八年(983年),他再次被免去宰相職務,到地方上任節度使兼侍中。五年以後,端拱元年(988年),趙普67歲,第三次出任宰相,成為宋代第一位三次為相的大臣。淳化元年(990年),趙普罷相,任西京(今河南省洛陽市)留守。淳化三年(993年)致仕(即退休),被授予太師官銜,封魏國公,成為宋代文臣中第一個官至太師的人。當年七月,趙普去世,太宗停止朝會五日,贈官尚書令,追封真定王;太宗還親自撰寫了趙普的神道碑。這些待遇,在宋代都是罕見的。

  在宋初實現統一的30多年時間裏,趙普“重位經三入”,居相位三十載,長期居於中央政府之中,有很高的政治地位,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在宋初的重大政治事件中,如陳橋兵變、杯酒釋兵權、削奪節鎮之權、製定統一戰略、建法立製、金匱之盟、燕雲的收複等,都可以看到趙普的影響和作用。

  趙普一生從事軍政生涯50年左右,作為封建地主階級政治家,他有一定的遠見。輔佐太祖、太宗兩朝,製定出鞏固加強中央君主集權、地方分權的方針政策,對結束戰亂、實現國家統一是有貢獻的。然而由於學問不多,謀劃之事或缺明智,大有曲意奉承之嫌,有些可以說是用人品作代價的,最終成為後人褒揚不足而貶斥有餘的犧牲者。

  §§第一章 托跡諸侯,終成開國功臣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