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十節 成功需要的是堅持

  兩場戰爭說明不了什麽,無論是對大勝的曹操還是完敗的袁紹,對袁紹來說兩場失敗隻是打亂了計劃,於實力來說,等於得了一場感冒,對戰鬥力有影響但有限;盡管兩場全勝,一口吃不成一個肥胖子,曹操的實力並沒有明顯上升,隻是宏大的戰略實現了第一步。對於久經沙場的曹操和袁紹來說,這太小兒科了,曹操不會因此驕傲起來,不知道天高地厚了,打算和袁紹玩對攻;袁紹也不會因此而氣餒,從此一蹶不振,仗還是要打的,而且還要更猛烈一些。

  連敗兩場之後,袁紹也認識到,曹操不再是當年的阿瞞了,是曹孟德了,也不是當年那個跟在自己P股後麵遊俠的浪蕩少年了,這些年曹操長出息了。出息是出息了,但和自己比起來,還是嫩得多,建安五年八月,袁紹很快兵臨官渡。有了前兩場戰爭的教訓,袁紹顯然內斂了許多,不再是先前的猛攻硬打,而是采取了陣地戰,依沙堆立營,東西數十裏,把曹操圍了起來。

  袁紹要和曹操持久戰,這正是曹操所喜歡的,這樣一方麵可以發揮官渡的防禦優勢,拖住袁紹的大軍;另一方麵可以延緩袁紹的行進速度,給自己爭取時間。隻要有了時間,什麽事情都能做,什麽事情都有可能發生,古語所謂“夜長夢多”就是這個道理。

  一看這架勢,許攸明白,戰爭就怕時間長,時間一長,曹操獲得了機會,袁紹的優勢就會化為烏有。於是許攸對袁紹說:“本初啊,不要和曹阿瞞打對攻。我們應該把部隊分開作戰,一方麵在官渡對峙,一方麵直接從他道迎天子,則大事立馬成功。”袁紹沒有聽從許攸建議,反而說:“不著急,我還怕和曹阿瞞耗時間嗎?我要先圍死他,然後直取許都。”許攸聽後,非常生氣,但也沒有辦法。

  所謂“兵來將擋水來土掩”,袁紹要和自己對壘,曹操也分營與袁軍對峙。和袁紹的悠然自得不同,曹操那是一個著急,九月,曹操率兵出擊,但戰鬥不順,隻得返回陣地。當時曹操兵力不滿一萬,且十有二三是傷兵,隻好退回營壘堅守。袁紹那邊一看,別以為在營壘裏不出來,就奈何不了你們,於是便堆起土山,築高櫓,用箭俯射曹營,一天二十四小時不間斷,使得曹操的士兵天天隻能扛盾出行,就好像下雨天打傘一樣。畢竟盾牌比傘重多了,再就是那射過來的不是雨而是箭,稍有疏忽就有可能一命嗚呼。

  下雨天打傘,打幾天都受不了,更別說天天扛著盾牌了。為了扭轉這種被動局麵,曹操動員大家想辦法,謀士劉曄設計製作了一種拋石裝置的霹靂車,向袁紹軍隊還以飛石。霹靂車一旦投入戰鬥,威力無窮,好比坦克開入步兵方陣,戰局風向立即改變,曹操這邊可謂是萬石齊發,袁紹那邊狼狽不堪,發多來的可是石頭,石頭本身的重量再加上什麽動能勢能的,那可不是扛一個盾牌就能抵抗的,這一陣石頭雨,不僅打垮了士兵,還摧毀了袁紹所築的樓櫓。

  一看這招不行,袁紹又開始運用地道戰,在那個時候,這一招應該常用,曹操第三次南征張繡時,撤退時就是運用地道才打敗劉表和張繡聯軍的。在地道戰這方麵,曹操應該是專家,不僅在戰鬥中使用,曹操在老家亳州還建立了地下練兵道,一直保留到現在,還可以參觀。常言道,關老爺門前耍大刀——班門弄斧,在曹操麵前挖地道,同樣有些幼稚,袁紹命士卒挖地道襲擊曹營,曹操也針鋒相對,在營內掘地壕以對抗,粉碎了袁紹的計策。

  就這樣,袁紹和曹操雙方你來我往相持了三個月。終於有人挺不住了,當然不是袁紹,而是曹操,當時處境困難,前方兵少糧缺,士卒疲乏,後方也不穩固,曹操幾乎失去堅守的信心。在這時候,誰都知道要堅持,曹操當然也知道,但堅持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堅持的痛苦一般人還能忍受,最為絕望的是看不到任何希望和曙光,這才是痛苦之中尤為痛苦者。堅持要是肯定能獲得勝利,誰都會堅持下去,但問題是堅持下去未必能獲得勝利,動搖就是在這種可能性情況下發生的。

  眼看軍糧將盡,士卒疲憊,曹操那是一個鬱悶、無聊,把大夥找過來商議,都說要堅持,可怎麽堅持,堅持到什麽時候,又沒人能給出答案。實在沒辦法了,寫信給荀彧,曹操在信中告訴荀彧,說自己準備退守許都。

  為了勸服曹操堅守官渡,荀彧先給曹操戴了一頂高帽:“紹悉眾聚官渡,欲與公決勝敗。公以至弱當至強,若不能製,必為所乘,是天下之大機也。且紹,布衣之雄耳,能聚人而不能用。夫以公之神武明哲而輔以大順,何向而不濟!”(《三國誌·魏書·荀彧傳》)然後又拿曹操和劉邦相比,可以說這是曹操的軟肋,這一招對曹操是屢試不爽,荀彧回信說:“今軍食雖少,未若楚、漢在滎陽、成皋間也。是時劉、項莫肯先退,先退者勢屈也。公以十分居一之眾,畫地而守之,扼其喉而不得進,已半年矣。情見勢竭,必將有變,此用奇之時,不可失也”(《三國誌·魏書·荀彧傳》)。其實荀彧的建議並不比自己身邊謀士的想法高明到哪兒去,高就高在,荀彧把曹操和漢高祖劉邦相提並論。

  曹操一聽自己和劉邦是一個級別的,立馬就來了精神,就是現在再差也比那時候的劉邦強,劉邦都能反敗為勝,我曹操為什麽就不行呢?我難道還不如讀書人荀彧嗎?我能,一定行,四個字:堅持到底!

  曹操之所以相信荀彧的話,一個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荀彧負責糧草的補給,既然荀彧說沒問題就一定沒問題,故而曹操能下定決心堅持。荀彧在給予曹操方麵決心後,就需要具體執行了,前線的士兵可是需要一日三餐的,那不是幾句話就能解決問題的。為了保障前線的糧草補給,荀彧對勤補給的運輸方法進行了改變,為了縮短運輸隊的前後距離,將十路縱隊合為一部,同時為了加強防衛,采用複陣(兩列陣)方式,有效保證了糧草運輸暢通。

  荀彧積極努力,曹操也沒閑著,積極尋求和捕捉戰機,擊敗袁軍。不久,機會來了,據可靠情報,袁紹的數千車穀子快要運到了,荀攸對曹操說:“袁紹運糧車最近就到了,押送的將領韓猛銳輕敵,一舉就能拿下。”曹操說:“誰可使?”荀攸說:“徐晃。”曹操於是派遣徐晃和史渙前去邀擊,燒毀袁軍數千輛糧車,增加了袁軍的補給困難。

  盡管這一戰極大地破壞了袁紹的糧草補給,但曹操的軍糧問題仍然沒有解決,曹操還是處境困難,“眾少糧盡,士卒疲乏”,本身部隊就不多,就是這樣還是沒有吃的,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飯都吃不上,哪裏來戰鬥力。也許收到荀彧和這場仗的鼓舞,就是這樣,曹操還是信心爆棚,他對運糧的戰士說:“十五天之內為你們打敗袁紹,不用你們再來送糧食了。”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