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八節 天上掉下來青州兵

  青州黃巾軍不是黑山軍,他們在青州經營數年,采取“且戰且耕”的政策,實力大增,作戰勇敢,但也麵臨著嚴重的困難:在與公孫瓚的戰鬥中,輜重盡失,後勤補給極端困難,而且還帶有大量的家眷,行動不便。黃巾軍的根據地是青州,而此時,袁紹部將臧洪與公孫瓚部將田楷正在青州大戰,老百姓紛紛逃離青州,所以,青州黃巾軍已不可能再回到青州安居養息,屯田生產。

  曹操在之前自己隻有上千人的軍隊,接管兗州以後軍隊肯定會多一些,但是由於兗州本地的軍隊已經被黃巾軍擊敗過一次,所以實力也不會特別強。麵對百萬青州黃巾軍(其中戰鬥部隊可能有三四十萬人),曹操處於絕對劣勢。怎麽辦?曹操親自上陣,披堅執銳,親巡將士,明勸賞罰,然後一麵勸降對手,“開示降路”,一麵用計,“設奇伏”。戰鬥的確夠艱苦的,曹操最早期的並肩戰友鮑信就在和青州兵戰鬥中戰死,連屍首都沒有找到,曹操悲憤萬分,找人用木頭給鮑信雕刻頭顱軀體,然後進行拜祭。

  從鮑信的教訓,曹操看到了起義軍的困難,一方麵避免和黃巾軍正麵衝突,另一方麵卻不斷進行零星襲擊。黃巾軍隻好一麵向濟北退卻,一麵向曹操發出檄文說:“昔在濟南,毀壞神壇,其道乃與中黃太乙同。似若知道,今更迷惑。漢行已盡,黃家當立。天之大運,非君之力所能存也。”(《魏書》)

  檄文中提到,曹操過去做濟南相時毀壞神壇,曹操的所作所為,黃巾軍認為和他們的“中黃太乙道”相合。因為黃巾軍隻敬皇帝和老子,“不奉他神”,對於其他的神鬼祠廟一律禁毀。黃巾軍把曹操當成“同道”,並幻想勸說曹操不要“迷惑”,不要和黃巾軍為敵。聰明的曹操將計就計,利用所謂“同道”關係,對正處於補給困難的黃巾軍“開示降路”進行誘降。

  就這樣,雙方一麵交戰,一麵談判,經過幾個月的醞釀,這支強大的青州農民武裝終於在曹操所謂“寬待”的條件下接受收編。“受降卒三十餘萬,男女百餘萬口”(《三國誌·魏書·武帝紀》)。黃巾軍三十萬,隨軍男女百餘萬口,曹操選拔精銳,重加編製,號稱“青州兵”。同時,曹操還學習青州黃巾軍“且戰且耕”的做法,把黃巾軍近百餘萬隨軍家眷及其攜帶的耕牛農具,作為基本勞動力和生產資料,設置屯田,組織生產,為軍隊作戰提供後方供應基地。

  “青州兵”從組建到曹操死去的30年間,其精銳部分,始終保持單獨編製,並且受到某種特殊待遇。其兵員的補充,也必須是從原來黃巾軍屯戶中解決,因此,“青州兵”帶有職業兵和世襲兵的特點。後來,曹操的軍隊擴大,分為中軍、外軍、州郡軍三類,“青州兵”屬於中軍,駐紮京城許昌,負責曹操的宿衛。同時跟隨曹操出征,是曹操的近侍部隊,經常用到最為關鍵的戰鬥當中。“青州兵”也唯曹操是從,不聽別人的號令。

  當曹操病死後,“青州兵”竟然“擅擊鼓相引去”,自行決定解甲歸田;曹魏政權不但沒有使用武力鎮壓,反而“作長檄,告所在給其廩食”,傳令各地對返鄉的青州兵給予安置。

  “青州兵”輔佐曹操統一北方,其重大作用,連曹操本人也無法否認。他在類似自傳的《讓縣自明本誌令》中說:當初被舉為孝廉時,隻是想當一名郡守,博取清官的好名聲;做典軍校尉時,便想著建功立業,能在死後的墓碑上寫上“漢故征西將軍曹侯之墓”,誌向還是很有限;可是,等到“領兗州牧,破降黃巾三十萬”情況就不同了,遂有了“平天下”之誌。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