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五型:鑽研型的思考者陳垣(1880—1971)

  陳垣是中國宗教史研究的大師,在國際學術界享有盛譽。曆任輔仁大學、北京師範大學校長,曾被毛澤東讚為中國的“國寶”。

  陳垣的個性屬於鑽研思考型或學術型。

  陳垣給人們的鑽研型思考者印象

  陳垣(1880.11.12-1971.6.21)與王國維齊名,得到國內外學術界高度評價。1933年4月15日,伯希和離開北京時,對前來送行的陳垣、胡適等人說:“中國近代之世界學者,惟王國維及陳先生兩人……不幸國維死矣,魯殿靈光,長受士人之愛護者,獨吾陳君也。伯氏在平四月,遍見故國遺老及當代勝流,而少所許可,乃心悅誠服,矢口不移,必以執事(指陳垣)為首屈一指。”

  據梁宗岱說,他在一次聚集了舊都名流學者和歐美人士的歡迎伯希和宴會上擔任口譯,席上有人問伯希和:“當今中國的曆史學界,你以為誰是最高的權威?”伯希和不假思索地回答:“我以為應推陳垣先生。”

  日本學者桑原騭藏評介陳垣《元西域人華化考》說:“陳垣氏為現在支那史學者中,尤為有價值之學者也。支那雖有如柯劭之老大家,及許多之史學者,然能如陳垣氏之足惹吾人注意者,殆未之見也。”

  陳寅恪在序文中評論說:“近二十年來,國人內感民族文化之衰頹,外感世界思潮之激蕩,其論史之作,漸能脫除清代經師之舊染,有以合於今日史學之真諦,而新會陳援庵先生之書尤為中外學人所推服。”又說:“蓋先生之精思博識,吾國學者,自錢曉徵以來,未之有也。”

  傅斯年說:“幸中國遺訓不絕,經典猶在,靜庵(王國維)先生馳譽海東於前,先生(陳垣)鷹揚河朔於後。”

  黃侃、朱希祖、尹言武等“偶談及當世史學钜子,近百年來橫絕一世者,實為門下一人(指陳垣),聞者無異辭。”

  嚴耕望曾把陳垣與陳寅恪、呂思勉、錢穆並列為他所親仰風采的前輩史學四大家,“風格各異,而造詣均深”。

  黃現璠回憶說:“解放前,日本學者,特別是名牌大學如東京、京都、帝大教授……對於陳垣先生推崇備至。”

  孫楷第和餘嘉錫、王重民等人議論時賢,“以為今之享大名者名雖偶同,而所以名者在大家徑庭,多為名浮於實的一時之俊”,“而鮮實浮於名的百代之英,後者惟陳垣足以當之。”

  陳垣鑽研思考者個性特點

  陳垣作為自學成才的大學者,幾十年沉靜在古書堆裏,自行其是、自得其樂、自成一家。主要經曆就是讀書、教學、研究、著述,他的鑽研思考者個性表現在:

  (一)經濟獨立自主、學術獨立思考

  (二)勤學工夫自成一家

  (三)博覽群書“三分類”法

  (四)從事教學74年極端負責

  (五)收藏字畫作為教材和談話資料

  (六)循循善誘教書育人

  下麵根據曆史資料和已經發表的回憶錄、訪談錄,摘引一些實例,加以論證。

  (一)經濟獨立自主、學術獨立思考

  曆來治學者選購典籍,特別是罕見的文獻史料和善本書,需要一定的經濟實力。陳垣從小就有富裕家庭作為後盾,長大以後注重提高收入,作為學術研究的保障。

  陳垣喜泛覽,好購書,並得到父親的支持。自雲:“餘少不喜八股,而好泛覽。長老許之者,誇為能讀大書,其非之者則訶為好讀雜書,餘不顧也。幸先君子不加督責,且購書無吝,故能縱其所欲。”當時的讀書人,讀書多為考取功名,讀的多是科舉應試的八股文。陳垣不受局限,“不顧”別人的非議,海闊天空,馳騁書林,幸虧他有個“購書無吝”、比較開明的好父親。

  (二)勤學工夫自成一家

  陳垣沒有受過正規的史學教育,全靠自己的勤奮,著作豐富,成就斐然。在中國宗教史、元史、中西交通史及曆史文獻學等領域的研究作出了開創性的貢獻,成為世界聞名的史學大師。20世紀20年代,在中國國際地位還很低的時期,他就被中外學者公認為世界級學者之一,與王國維齊名。上世紀30年代以後,又與陳寅恪並稱為“史學二陳”。他的許多著作,成為史學領域的經典,有些被翻譯為英、日文,在美國、德國、日本出版。

  1922年胡適曾斷言:“南方史學勤苦而太信古,北方史學能疑古而學問太簡陋,將來中國的新史學須有北方的疑古精神和南方的勤學工夫。能夠融南北之長而去其短者,首推王國維與陳垣。”

  《元西域人華化考》公開發表之後,在中外學術界引起巨大的轟動。蔡元培稱此書為“石破天驚”之作。

  (三)博覽群書“三分類”法

  著名曆史學家陳垣讀書,有個“三分類”的方法。

  少年時的陳垣,有次偶然得到了清代學者張之洞寫的《書目答問》一書。打開一看,發現這本書開列了曆史上許多著名的典籍,並作了鑒別,為讀者介紹了學習的門徑。陳垣十分高興,連忙按照書目購買了大量書籍。有人問他:“你買了這麽多書能念得完嗎?”陳垣回答道:“書並不都是要仔細念的。有的是供瀏覽翻閱的,有的是供參考備查的,有的是需要熟讀記誦的。有的書要必求甚解,有的則可以不求甚解嘛!”原來,陳垣根據書的內容和用途,把要讀的書分成了三類:即一般瀏覽、仔細瀏覽和熟讀記誦。有的一兩天就翻過去了,有的要讀上個把星期,有的則需翻來複去地背誦。

  這種“三分類”法,使陳垣讀書避免了“一刀切”、平均投入精力的毛病。他讀的書比一般人多,精讀的書比一般人深。直到老年,一些曆代的名篇他仍然能夠背誦出來,90歲時,還能把駱賓王的《討武後檄》從頭到尾背得一字不差。許多基本史料,他不用翻檢原文即能引用,給治學和研究工作帶來了很大的方便。

  陳垣博覽群書,記憶力超眾。早年在輔仁大學任教時,其他教員都把他當活字典使用。有人比喻說:“他如知道某處地下有伏流,刨開三尺,定然能有魚跳出來。”

  (四)從事教學74年極端負責

  陳垣一生從事教學74年,教過私塾、小學、中學、大學。他任輔仁大學校長46年,為祖國培養了大批棟梁之才,桃李滿天下。他對教學極端負責,有先進的教育理念,創立了不少新課程,沿用至今。

  陳垣講課時,先將《二十五史》從頭講起,把有關的事件一一交代清楚,尤其注意糾正前人的謬誤所在。有的同學回憶陳先生,說:“在他眼裏,前人的錯誤不知怎麽那麽多,就像他是一架顯微鏡,沒有一點纖塵逃得過他的眼睛。不,他竟是一架特製的顯微鏡,專挑錯誤,他嘴巴和筆頭相當厲害,對於錯誤的學者批評得一點也不留情。”

  陳垣某次講述《史記·刺客列傳》,在談到荊軻刺秦王時,自己像是荊軻似的,在2尺見方的講台上“逐秦王”,繞著講台,轉了兩個圈子;在講到荊軻被秦王砍斷了腿,靠著銅柱向秦王扔出匕首時,他舉手作勢,也脫手扔掉了自己手中的粉筆。

  (五)收藏字畫作為教材和談話資料

  陳垣的客廳、書房以及住室內,總掛些名人字畫,最多的是清代學者的字,有時也掛些古代學者字跡的拓片。客廳案頭或沙發前的小桌上,也總有些字畫卷冊或書籍。這些都是賓主談話的資料,也是陳垣對後學的教材。他用30銀圓買了一開章學誠的手劄。在20世紀30年代,清代學者手劄墨跡,這是很高的價錢了。陳垣將它掛在那裏,備一家學者的手跡。而有心的後學如啟功,就知道老師又在辦“劣書”展了。

  陳垣收藏書畫及清代學人手稿甚富,在輔仁大學公開展覽,並印有目錄一冊。書畫中遠如明人陳白沙(獻章),近如清末陳蘭甫(澧),皆嶺南名家。抗戰勝利後,陳垣已10餘年未購入書畫,年底忽有人攜來全祖望字條,愛不忍釋,以廿萬元購之。抗戰8年,陳垣堅持不與敵偽合作,潛心著述,以全祖望等明末遺民愛國情操相砥礪,並箋注《鮚埼亭集》。所以陳垣致友人信中說:“亦所謂還心願也。”

  陳垣善行書,如啟功先生所言:“一筆似米芾又似董其昌的小行書,永遠那麽勻稱,絕不潦草。”每下筆時,都提防著別人收藏裝裱似的。在名人字畫上題跋,看上去行雲流水,瀟灑自然。其實都是精打細算過的,行款位置,都安排恰當合適才肯下筆。陳垣寫信,喜用花箋,給人寫扇麵,好寫自己作的小條筆記、小考證。先數好扇骨行格,再算好文詞字數,哪行長,哪行短,寫到最後,不多不少,加上年月款識、印章,天衣無縫。

  (六)循循善誘教書育人

  陳垣的門生啟功說:“老校長教導我的樣子,我現在蘸著眼淚也能畫出來。”

  啟功流淚寫下了《夫子循循然善誘人》一文,回憶初入輔仁大學教大一國文時陳垣先生對他的耳提麵命:

  1.一個人站在講台上要有一個樣子,和學生的臉是對立的,但感情不可對立。

  2.萬不可有偏愛、偏惡,萬不可譏誚學生,以鼓勵誇獎為主。

  3.淘氣或成績不好的,都要盡力找他們一小點好處,加以誇獎。

  4.不要發脾氣。站在講台上即是師表,要取得學生的佩服,教一課書要把這一課的各方麵都預備到,設想學生會問什麽。

  5.研究幾個月的結果,有時還不夠一堂課講的。

  6.批改作文,不要多改,多改了不如你替他作一篇,要改關鍵處。

  7.要有教課日記。自己和學生有哪些優缺點都記下來,包括作文中的問題,記下以備比較。

  8.評點作文時,好的在堂上表揚;不好的,堂下個別談。

  9.要懂得疏通課堂空氣。常到學生座位間走走,遠處看看板書如何,近處瞧瞧學生筆記,學生是否掌握了你講的內容。

  陳垣經曆對個性的影響

  陳垣1880年11月12日生於廣東新會縣棠下鎮石頭鄉,一個比較富裕的商人家庭。

  但他自少輕商重學,刻苦攻讀,專心著述,作育英才,終成大器。這是與他經濟上獨立自主、學術獨立思考分不開的。

  陳垣5歲便隨父親自新會到廣州,6歲入私塾,10歲開始出館(即吃、住皆在書館)。這對一個幼年小孩來說是不容易的,他的不倚賴他人的獨立性格由此開始養成。

  12歲,他在老師的書架上見到張之洞所撰《書目答問》,大開眼界,始知在八股、經書之外,尚有新天地。“書中列舉很多書名,下麵注著這書有多少卷,是誰所作,什麽刻本好。我一看,覺得這是個門路,就漸漸學會按著目錄買自已需要的書看。”(陳垣《談談我的一些讀書經驗》)

  他的自主治學、獨立思維,在科舉考試中碰了釘子。

  1897年(丁酋清光緒二十三年)17歲時,他赴北京參加順天府試,未中。陳垣回憶:“丁酋赴北闈,首場冉求之藝,文之以禮。題本偏全。放筆直書,以為必售。出闈以目示同縣伍叔葆先生,先生笑頷之。發榜下第,出京時重陽已過,朔風凜冽,伍叔葆先生遠送至京榆路起點之馬家鋪。臨別,珍重語之曰:‘文不就範,十科不能售也。’雖感其厚意,然頗以為恥。”

  陳垣不受局限,科舉落第,別人好意規勸,認為寫文章不受框框約束,縱使考10次也會失敗的。陳垣感激人家的好意,但覺得如果隻為考試中舉而循規蹈矩、不能抒發自己的真情,實在可恥。

  1901年(辛醜清光緒二十七年),陳垣入開封參加順天府鄉試,又未考中。

  陳垣回憶:“這次考試曾有一廣東同鄉甄某請代考,因自已作文較快,便應允了。考試時,自已作兩篇文章,給甄某一篇。公榜結果,自已未中,而同鄉甄某得中第62名順天府舉人。獲得甄某酬金3000銀圓,將曆年從家中支出的錢全部還清。父親很不高興,但也無可奈何。自已末中,究其原因,是自己的文章思想奇特,不合當時口味,越用心越南轅北轍。代別人作文,不下功夫,作普通文章,反而中了。”

  從此,陳垣在經濟上完全獨立,再不用依靠家庭。是年,他21歲。

  1905年在廣州創辦《時事畫報》,鼓吹革命思想。1907年考取博濟醫學堂。

  辛亥革命成功後,於1913年陳垣33歲時當選眾議員。

  1919年在北京缸瓦市教堂受洗加入基督新教,1921年陳垣41歲時出任中華民國教育部次長。後因發覺政治腐敗,脫離官職,留居北京,專門從事曆史研究和教育工作。

  陳垣以《元也裏可溫考》一文成名,在宗教史、校勘學、考古學方麵均有相當的成就。

  陳垣與輔仁大學創始人英華先生私交甚篤。

  1926年陳垣陳垣46歲時開始擔任輔仁大學校長,此後一直連任數十年之久。

  1952年輔仁大學並校後,續任北京師範大學校長。又被委任為中國科學院曆史研究二所所長。(據《陳寅恪先生編年事輯》記載:中國科學院院長郭沫若函請陳寅恪任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曆史研究所第二所長,注明陳寅恪辭謝未就,薦陳垣代己)。

  195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但在文化大革命中被軟禁,1971年6月21日在北京家中去世。

  著作有《南宋初河北新道教考》、《通鑒胡注表微》等。

  陳垣的學生有:姚叢吾、黃現璠、鄭天挺、方國瑜、蔡尚思、鄧廣銘、單士元、柴德賡、白壽彝、牟潤遜、趙光賢、陳述、啟功、史念海、周祖謨、劉乃和、史樹青(按出生年排序)等。

  陳垣的知識結構

  陳垣6歲入私塾,10歲開始出館(即吃、住皆在書館)。

  自少輕商重學,刻苦攻讀。未中科舉,曾考入廣州博濟醫學堂。

  陳垣沒有受過正規的現代教育,他的學問主要依靠勤奮鑽研,自學成才。

  陳垣鑽研思考者的16種個性特質(Traits)

  用因素分析法,可以得出陳垣的16種個性根源特質的測試結果:

  樂群性(+)、聰慧性(+)、穩定性(+)、恃強性(——)、興奮性(——+)、有恒性(+)、敢為性(+)、敏感性(——)、懷疑性(——+)、幻想性(——)、世故性(+——)、憂慮性(——)、求新性(+)、獨立性(+)、自律性(+)、緊張性(——)。

  陳垣善於交際、赤誠、樂群,他不慣孤獨、喜歡熱鬧;他聰明、富有才識、抽象思考能力強;他平時情緒穩定、態度溫和、不易衝動;他好勝心強、但不武斷,不好鬥,而是溫情、謙遜、隨和;他熱情、但又沉靜、審慎;他自覺、負責任、講道德、不敷衍、遵守規則;他膽大心細、敢作敢當、但不冒險,不退縮、不猶豫畏卻;他敏感、但不抱幻想、不感情用事,而是著重實際、理智、能自我克製;他警覺、但決不剛愎自用,他善於接受、容納別人的正確意見;他不狂放,而是現實、腳踏實地、合乎常規;他老練、世故、精明能幹,但又坦率、樸實、天真;他自信、安詳、沉著、滿足;他求新、思想自由、愛批評、不守舊;他自立、當機立斷、自有主張,不隨大流;他嚴於待己、受約束、不任性、不鬆懈、重視細節;他一般很少緊迫感、不困擾,無拘束、鎮定、放鬆自如。

  陳垣的個性因素(特質),可以概括為下表——

  的型個性因素表

  A,樂群性(+)外向、愛社交——內向、不善交際(——)

  B,聰慧性(+)聰明、理智——遲鈍、欠理智(——)

  C,(情緒)穩定性(+)沉著、情緒穩定——易激惹、情緒不穩(——)

  E,恃強性(——+)爭強好勝——溫順、隨和(+)

  F,興奮性(——)活潑、熱情洋溢——嚴肅、冷靜(+)

  G,有恒性(+)道德觀念強——玩世不恭、漠視規則(——)

  H,敢為性(+)膽大、冒險——退縮、猶豫(——)

  I,敏感性(+)感覺敏銳——不敏感(——)

  L,懷疑性(+)懷疑、警覺——輕信、麻痹(——)

  M,幻想性(——)富於幻想、心不在焉——現實、腳踏實地(+)

  N,世故性(+——)世故、老練——坦率、樸實(——)

  O,憂慮性(——)憂慮、不安——無憂無慮、滿足(+)

  Q1,求新性(+)求新、思想自由——守舊、保守傳統(+)

  Q2,獨立性(+)獨立自主、有主見——服從、依賴群體(——+)

  Q3,自律性(+)自律、受約束——任性、無拘束(——)

  Q4,緊張性(——)緊張、緊迫感——放鬆、鎮定(+)

  五因素模型檢測陳垣的人格結構

  (E)傾向性(——+)

  (A)隨和性(+)

  (C)認真性(+)

  (N)情緒性(+)

  (O)開放性(+——)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