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二節 約翰·昆西·亞當斯

  1767年7月11日,約翰·昆西·亞當斯生於馬薩諸塞州的布蘭因特裏。他是第二任總統約翰·亞當斯的長子。1779年他12歲時就跟爸爸到歐洲並在那裏上學。14歲時又跟從當時的美國駐俄公使法朗西斯·達納當法語翻譯官。當美國和英國在巴黎談判和平條約時,他充任了他父親的秘書。1785年,他回國進哈佛大學時,已通希臘文、拉丁文、法文、荷蘭文和德文五種外語。

  從哈佛大學畢業後,他在波士頓做律師。但他對政治的興趣大於法律。他發表了一係列政論,支持華盛頓的政策,特別是後者的聯邦思想(即中央集權思想),深得華盛頓的賞識。1793年,華盛頓派他任駐荷蘭公使,後來又隨約翰·傑伊往倫敦談判“傑伊條約”。1797年,他改任駐普魯士公使。

  1801年,他回國被選為馬薩諸塞州的州參議員,接著又被選為聯邦參議員。他名義上是聯邦黨成員,但他不聽從聯邦黨的指揮,在整個新英格蘭的參議員中,他是唯一投票讚成傑斐遜總統購買路易斯安納的人,聯邦黨人把他責罵一番。

  不久,他又做了一起得罪聯邦黨人的大事。當時總統傑斐遜主張對英禁運。即停止美國的產品出口到英國。他設立了一個起草委員會,亞當斯是成員之一,正是他幫助起草了這項禁運法案。他還在被正式呈給參議院時投了讚成票。此舉令聯邦黨報紙大罵亞當斯為叛徒。作為回應,亞當斯向選民解釋道:他的一切考慮都從國家利益出發,他說:“私利決不能與公眾利益對立。”因為禁運大大傷害了北方的對外出口,聯邦黨代表北方商人利益,反對最烈。

  禁運實施後,人們對亞當斯的斥責更強烈了。這無疑摧毀了新英格蘭的海運。但亞當斯忍受著無情的指責毫不動搖。

  這時,亞當斯已遭到其本州人民的遺棄。他知道他不可能再當選,與其被革職,不如主動退職,乃於1808年6月8日提出辭職。他對選民們說:“現在我將你們對我的信任完璧歸趙。”

  他與聯邦黨脫離關係後,接受共和黨總統麥迪遜的指派,出任駐俄國公使。他在俄國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他說服沙皇亞曆山大與美國建立友好關係。

  在1812年英美和約談判時,他是美國代表團成員之一。

  1815年,他改任為駐英公使,對促進英美友好起了很大作用。

  1817年,他50歲,被門羅總統任命為國務卿。

  約翰·昆西·亞當斯,1858年

  傳記作者羅伯特·雷明尼寫道:“約翰·昆西·亞當斯確實是美國曆史上最偉大的國務卿。美國得以成為洲際國家,以世界強國的身份立於世界民族之林,主要歸功於亞當斯的談判技巧和外交眼界。而且,他的政治才華促使美國外交政策中最基本的原則《門羅宣言》的最終形成。實際上,正如塞繆爾·弗萊格·貝米斯所言,是亞當斯製定了美國外交政策的基本規範。”

  門羅總統兩任滿後,昆西·亞當斯出任了美國第六任總統。但關於他的當選引出了一段小故事。

  當時聯邦黨已消失。參選總統的共有四人:號稱輝格黨的克萊、號稱民主黨的傑克遜和現任國務卿亞當斯,還有一個代表南方利益的克勞福。

  投票結果,傑克遜得票最多,但誰也沒有獲得足夠的票數。於是由眾議院投票表決。克萊把他的票給了昆西,乃得當選。他是美國曆史上第一位“少數總統”。

  昆西上任後,立即任命克萊為國務卿,因而傑克遜派就攻擊昆西搞“政治交易”,到底事實真相如何,一直是個曆史之謎。

  昆西跟他爸爸一樣,隻得到一任。1828年大選中,他敗給了傑克遜。

  昆西的特點是篤信基督教。他在總統任內的日記中寫道:“寄希望於上帝的善良,信賴他的仁慈,相信他會從黑暗中帶來光明,從惡中帶來善。我從崇拜中所希望得到的安慰和鼓勵就是這些。它們幫助我在苦難中確立不倒。盡管暴風雨的怒濤一天比一天厲害,使我看不到一線光明,但隻要我經常禱告信賴上帝,我就能取得力量,並無傷地堅信必能躲開等著把我燒烤的火爐或無傷地經受等著把我燒烤的火爐。”

  在1843年老年時,他在日記中又寫道:“我自始至終真誠地相信宇宙間存在至高無上的創世主,相信我身內有一個不朽的靈魂,它為我的行動對上帝負責,相信釘在十字架上的救世主的神聖使命。他賜人以永生,宣揚人間的和平、人的良心、天生的平等和個人的律法,即:你要愛你的鄰人像愛你自己一樣。我經常感到我是上帝麵前的一個罪人,我需要經常獲得上帝的忠告,督促我走向高尚。”

  昆西能上能下。他從總統位置上退下以後,出任了聯邦眾議員。

  他這個議員當得很痛快。他說,在總統位置上的時候,他有好些話不能直說。而在議員位置上他完全可以直話直說。

  如果說,亞當斯作為總統,沒有什麽偉大功績的話,那麽,作為一名議員卻作出了三件了不起的事。第一是反對奴隸製,第二是維護言論自由,第三是提倡科學。

  早在1819—1820年國會討論密蘇裏妥協案時,他曾在日記中寫道:奴隸製是北美聯邦的一大汙點。每一個有良知的人都必須考慮徹底取消奴隸製是否能實際行得通。如果實際可行,那就該采取什麽有效辦法。如果有什麽可選擇的辦法,那就該考慮什麽是支付最小痛苦代價的可行辦法。

  可能不得不至少暫時性地解散聯邦,解散隻能以奴隸製為原因,不能涉及其他。然後以解放黑奴為基礎,重新組織聯邦。這個目標太偉大了,要花一輩子時間才能辦到。

  在總統任內,亞當斯力求避免在奴隸製問題上表態,因為這個問題太敏感了。但他內心的反奴隸製思想卻表現在1827年所寫的一首紀念他父親生日的詩中:

  人人從中獲得教益,

  自由才是人們的目標。

  人類仍然有待解放。

  上帝要求奴隸起來,打碎壓迫者所加的枷鎖,

  年複一年滿懷希望的歲月會推進,

  直至地球上一個奴隸也不存。

  亞當斯當時是用速記手法寫這首詩的,他同時寫明:我記下此詩以供我個人之欣賞,或供其他願花時間破譯我速記的人閱之。1875年,其子查爾斯·法朗西斯將此詩公之於眾。

  1831年,法國旅行家托克維爾訪問了亞當斯。

  問:你是否認為奴隸製是美國的一大汙點?

  答:是的,這是沒有問題的。幾乎一切當今的困境和未來的憂慮都起因於奴隸製。

  問:南部的人是否認識到這種情況?

  答:在他們心底是認識到的,但他們又不願意表露出來。奴隸製改變了南部的整個社會情況,但你千萬要注意,南部的白人之間的平等卻是美國第一。就以新英格蘭來說吧,我們在法律麵前有平等,但在生活方麵根本就沒有平等。我們有上層階級和勞工階級。但在南方,每一個白人是平等的,在權利上是平等的。他們的天職就是強迫黑人從事勞動而他們自己坐享其成。由於這種養尊處優,南方白人養成了一種與眾不同的性格。他們有時間鍛煉體格,打獵啊,騎馬啊,因此體格非常強壯,個性勇敢,榮譽心特別強。特別是對個人榮譽最為敏感,因此決鬥就成了家常便飯。

  問:你是否認為南方若沒有黑人就活不下去?

  答:我相信恰巧相反,歐洲人可以在希臘和西西裏勞動,為什麽美國人就不能在弗吉尼亞和卡羅來納勞動?後者的氣溫並不見得比前者高。

  問:奴隸的人數是否在增加?

  答:在特拉華河以東的各州,奴隸人數在減少,因為那裏種的是小麥和煙草,使用黑人並不合算。他們正在把奴隸輸出到種棉花和蔗糖的州去。至於西部各州引進奴隸者,人數也不多。

  當亞當斯回華盛頓第一次就任眾議員時,有關華盛頓特區的黑人問題正討論得很熱烈。國會對特區享有特權,因此這一問題不涉及州權問題。賓州的一批教友派要求在特區取消奴隸買賣和奴隸製,他們要求亞當斯代呈請願書。亞當斯老老實實地照辦。他在眾院的第一次發言就是為教友會呈交15份請願書。交請願書是議員的責任,這與他本人的立場無關。但亞當斯暗示,他同意取消特區的奴隸買賣,但不能支持取消奴隸製本身。教友會的摩西·布朗問他為何不能支持取消奴隸製,亞當斯做了三點回答:他是馬薩諸塞州人,不能要求別的州或特區取消奴隸製,這個問題應由當地人自己提出;他不想促使南北矛盾激化;他相信他本區選民也持如此立場。但他又指出,在道義上他與摩西並無分歧,他說:“從道義上講,我同情世襲奴隸遠遠超過同情世襲奴隸主。我相信時代精神是趨向解放的,但我受合眾國憲法約束,不能自由地去推動解放,這事必須由當地人去解決。”

  即使如此,亞當斯還是接二連三地接到不少恐嚇信,其中有一封來自弗吉尼亞的信說:“由於你的廢奴請願書,國會不能進行正常業務。我州有人願出重賞要約翰·昆西·亞當斯的腦袋。我勸阻了他們,希望你能做較好的判斷。但你若不退縮,我將改變態度,不再勸阻他們的複仇之心,而要同他們共同合作。其後果將是,我們一度曾尊敬的這位前總統將從地球上被消滅。”

  另有一封恐嚇信說:“你在本屆國會的表現已引起了南部對你的憤怒,你每個星期沒完沒了地煽動廢奴,這表示你是一個黑心人,表示你對那些曾幫你登上總統寶座並給你的政府以支持的人們如何忘恩負義。但,先生,請你相信,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你對南方這陰謀終將使你得到懲罰。我寫這封信是給你一個警告,我們將觀察你的以後行動。如果你竟敢繼續大搞廢奴活動,我們將不客氣地使用私刑,用武力把你從國會中揪出來。小心你這狗頭,本寫信人將同他的同伴前來華盛頓兌現本信中所作出的威脅。”

  一封來自佐治亞的信說:“如果你想把厚嘴唇、木頭腦袋、瀝青皮膚、鹹魚臭味的黑鬼送進國會大廈,並認為他有與白人同樣的權利,我就要與你決鬥。如果你不敢決鬥,那就小心你這狗頭,我將在大街上把你斃了。”

  這些信並沒有影響亞當斯的態度,他再次在日記中說,解放黑奴,“其目標是高尚的,動機是純潔的,但要做這樣具有巨大規模、巨大困難和巨大危險的事業,我一想起來就有退縮之感,更不用說要由我個人出頭來做這樣的事了。有時,我也許太小心謹慎了,以致不想去實施足以引起這場自由與奴役之生死之戰的一切措施”。

  1838年亞當斯連選連任,他仍然不斷向國會代遞請願書。他認為請願書問題不是一個廢奴問題,而是一個言論自由問題,他必須誓死保衛這種權利。他向國會提出了四大自由:思考自由,新聞自由,公民言論自由,代表公民者的言論自由。他揚言他將為這四大自由奮鬥到底。

  南卡羅來納州的議員平克奈針鋒相對,提出了一個三點提案:國會沒有憲法權力可以幹預任何州內的奴隸製;國會不應以任何形式幹預特區的奴隸製;凡涉及奴隸製或廢奴問題的一切請願書、備忘錄、決議案、提案、報告等等,都不能付印,隻能直接歸檔,而且以後也不準對其采取任何行動。

  第一、第二條很順利地獲得通過,但亞當斯堅決反對第三條。他說:“我認為這一條是直接違反美國憲法的,也違反本議院的議事規則,也違反選民的權利。”但眾院還是以117票對68票通過了該法,這就是有名的《蓋格法》,或譯《鉗製法》。在以後的幾年中,反對《蓋格法》就成了亞當斯的奮鬥目標,他把這個問題看成言論自由問題,非堅持到底不可。

  亞當斯的第一個做法就是繼續代遞請願書,在1838年中,他和他的同伴們為美國反奴隸製協會代交了130200份要求取消首都奴隸製的請願書、32000份要求取消《蓋格法》的請願書、21200份要求取消各領地的奴隸製的請願書、22160份要求取消新州的奴隸製的請願書、23160份要求取消州際奴隸貿易的請願書。亞當斯在25屆國會休會後說:“立即廢除奴隸製,即使隻是廢除首都的奴隸製,在道義上和實際上都是絕對做不到的。無意義的叫嚷隻能加強奴隸主不惜以一切力量來進行抵抗的決心。廢奴協會不是在加強而是在削弱最後的解放事業。”廢奴協會主席葛裏遜聞此言後說:“如果在選舉的時候你就像現在那樣表明態度,大多數選民當初就不會投你的票了。”

  但亞當斯還是不斷地連選連任,直至生命之最後一分鍾。他在每一屆國會中都不遺餘力地要求取消《鉗製法》。為此,人們稱他為言論自由的鬥士。他的選民為了表彰他為言論自由而奮鬥,特贈了他一柄象牙手杖,預先慶祝《鉗製法》之取消。經過亞當斯的努力,眾院終於在1844年12月3日以105票對80票通過決議,取消《鉗製法》。原來那象牙手杖上留了一個空白,以便填寫《鉗製法》取消日期的。亞當斯這時才在手杖上補上了日期,並把手杖交公,歸於政府。因為亞當斯曾宣布,他絕不接受任何人的饋贈。

  在亞當斯看來,耶穌與科學是毫無矛盾的。耶穌管的是靈界的事,科學管的是世界的事。他在眾議院中擔任了科學小組官員。傑斐遜也是有誌科學的人,但在他在任的十多年內,沒有機會在科學方麵作出有效的推動。

  今天去美國首都華盛頓旅遊的人都可以看到一座座鱗次櫛比的展覽館,這些科學館都出自一個主人,即史密森學會。而亞當斯就是史密森學會的創始人。

  詹姆斯·史密森者,英國富豪諾森伯蘭伯爵之私生子也。伯爵逝世時把遺產都交給了他,但由於法律規定,史密森不能襲取爵位,所以他心中一直是不愉快的。史密森在牛津大學畢業,念的是科學,生活過得很舒服,但在事業上沒有特殊成就。他在晚年立了一個遺囑,內中規定,由於他本人沒有子女,死後的財產將歸侄子亨利·亨格福。但有一個附帶條件,即,亨利死後必須把全部財產給自己的子女,不管其是否私生子女,如果他也沒有子女,那麽,全部財產將贈送給美國,在華盛頓設立一個史密森學會,以傳播知識為宗旨。人世間偏偏有湊巧的事,史密森在立下遺囑後不久就病逝了。亨利接受了財產,但不到五年他也死了,而且沒有子女,這樣,美國就成了繼承人。

  傑克遜總統於1835年12月17日向國會提出,請國會處理這筆基金。兩院各自成立了小組委員會,參院小組的主席是弗吉尼亞的班傑明·列伊,眾院小組的主席就是亞當斯。亞當斯為此提出了一個報告:

  在地球上的無數生物中,唯人類具有獲取知識之崇高天賦。就因為有這一天賦,人類才發現他本身可作天與地兩者間的連接環,可成為宇宙間不朽精神的參與者,可為更高更持久的崇高目標而努力。

  提供手段來獲取知識乃成為可賜予人類的最大福利,它可以延長生命本身,並可擴大其生存範圍。地球之所以被賜給人類,就是要他來從事耕耘以改進其生存條件的。誰增加了知識,誰就增加了自己的用途來把上帝所賦的才能用之於自身的福祉,並在一定程度上分享了全能上帝所具有的最高才能。

  試問除把贈款用於發展知識外還能有什麽其他更高貴的用途呢?

  亞當斯的報告印發了5000份,大受歡迎。但也有人反對。反對的理由是:國會權力太大,操縱了知識。卡爾洪還提了另外一條理由:從個人那裏接受贈款有損美國的國格。但兩院最後終於通過決議,決定接受這筆贈款,其用途為發展科學。當時有一些大學很想從這一基金中撈取份額。但亞當斯認為基金必須用於全國性的科學,拒絕把它發放給任何個別的學校。這筆基金的總數有10.5萬英鎊,全數保存在美國財政部。就是它,資助了華盛頓的一座座科學館。今天,這筆基金仍然存在,其所以能保持完整,主要就是亞當斯之功。

  1848年2月21日,亞當斯在眾議院座位上站起來發言的時候,心髒病突發,倒在地上,隔兩天逝世。

  傳記作家雷明尼說:“約翰·昆西·亞當斯是個狂熱的殖民主義者和人權捍衛者,是美國第一個倡導國家全麵發展的總統。正因為他的倡導,美國才得以最終成為世界強國,美國人民才得以安享榮華康樂。”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