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附表

  解放戰爭國民黨軍

  起義改編大事錄

  (不含海空軍)1945年

  10月30日,國民黨第11戰區副司令長官高樹勳率所轄新8軍及所屬第29師、新編第6師10000餘人在河北馬頭鎮起義,稱“邯鄲起義”。

  11月11日國民黨綏蒙陶北保安隊在綏東卓資山戰場起義,改編為內蒙人民自衛軍第1支隊;國民黨綏遠第10路第9師在綏遠察素齊起義,改編為內蒙人民自衛軍第2支隊;國民黨綏遠新10路伊克昭盟暫編保安師在包頭郊外起義,改編為內蒙人民自衛軍第3支隊。

  12月13日國民黨新編第36師師長何誌斌率部2000餘人在山東津浦鐵路中段自衛還擊戰中起義,改編為民主建國軍第1師。

  12月23日國民黨山東省防軍第4軍12師34團3營營長蘇文率240餘人在襄陵城南史村起義,改編為民主建國軍支隊。

  1946年

  1月9日國民黨第10戰區第6路先遣軍總司令郝鵬舉率4個師20000餘人在山東台兒莊馬蘭屯起義,改編為中國民主聯軍,郝鵬舉任總司令。

  4月29日國民黨整編第32師參謀長王啟明率80餘人在濟寧起義。

  5月15日國民黨第38軍軍長孔從洲率第55師在河南鞏縣起義。

  國民黨三個保安團在山西晉南舉行反內戰起義。

  5月30日國民黨第66軍第184師師長潘朔端率兩個團共3800餘人在遼南海城、營口起義,改編為民主同盟軍第1軍,潘朔端任軍長。

  6月2日閻錫山部汾南特務團少將王海青、團長雷文清率部3000餘人在汾南通電起義,改編為汾南人民自救軍,雷文清任副軍長。

  8月8日國民黨原西北軍第38軍第177師在呂元壁,薛生榮率領下在河南輝縣反對國民黨改編起義,起義後,遭國民黨部隊圍剿,被打散,隻帶出兩個連,編入西北民主聯軍第38軍。

  8月10日國民黨山東交警總隊第15縱隊第1大隊大隊長王一蕃率部400餘人在膠濟鐵路東段南泉車站起義。

  8月14日國民黨原東北軍海福龍部騎兵第15團300餘人在山西大同白馬城起義。

  8月15日國民黨河南省夏邑、永城、虞城聯防總指揮蔣嘉賓率5000餘人在虞城東南康樓舉行反內戰起義。

  8月22日國民黨河南輝縣兩個排和兩個班舉行戰場起義。

  8月25日國民黨第96軍暫編第15師第1團上校團長劉士珍在文祖起義。

  8月27日國民黨陝西保安第6團第3大隊由董策丞率100餘人在邠縣張洪、士橋、栒邑一帶起義,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關中保安第6團。

  10月13日國民黨陝北保安副總指揮胡景鐸率第22軍第86師、新編第11旅及榆林保安第9團5000餘人在陝北橫山起義,改編為西北民主聯軍騎兵第6師,胡景鐸任師長。

  10月25日國民黨冀察挺進軍第8縱隊牛子龍率部數千人在豫兆起義,改編為民主建國軍豫北支隊,牛子龍任支隊長。

  1947年

  1月27日郝鵬舉起義後拒絕整編改造,本人也拒絕去延安學習,率部在海州反叛。

  2月7日郝鵬舉部在臨沂縣境內被我華東野戰軍殲滅,郝鵬舉被俘獲。

  4月30日國民黨東北保安第3支隊支隊長率部在熱河淩遠起義,改編為民主救國軍第1旅。

  6月22日嘎爾迪副團長率4個連起義。

  7月8日閻錫山部第61軍66師197團團長曹瑞民率400餘人在晉中祁縣穀村舉行反內戰起義。

  9月7日國民黨劉汝明部整編第68師119旅356團團長張公幹率2000餘人在魯西野城起義。

  9月19日國民黨保安綏靖公署軍務處少將處長謝士炎在孫連仲部進行策反工作時被叛徒出賣,在北平被捕,同時被捕的還有牛建國、石崞、丁和、趙連璋。後五人在南京同時就義。

  1948年

  2月25日國民黨軍第52軍58師師長王家善在我遼南軍區石砥的爭取下率部10000餘人在遼寧營口起義,並逮捕52軍副軍長鄭明新,交通總隊隊長李安等人。

  4月28日國民黨山東濰縣自衛總隊兩個大隊、十三個中隊共1500餘人在副總隊長範起爽率領下在昌樂於家莊起義。

  7月13日國民黨第97軍軍長,重慶警備司令李明灝脫離國民黨,到華北參加人民解放軍,任華北軍政大學第3總隊總隊長。

  7月17日國民黨山西介休民衛副司令郭競武率1000餘人在介休,靈石起義。

  8月16日國民黨軍整編第83師特務營營長率430餘人在蘇北豐縣起義。

  8月27日國民黨國防部駐沈陽綏靖總隊突擊隊上校參謀權國英率96人在沈陽郊外起義。

  9月19日濟南國民黨軍第96軍軍長吳化文率第84師155旅、161旅和獨立共20000餘人宣布起義,並讓出濟南市商埠區防線。

  9月20日國民黨山東保安第8旅23團1營營長辛永功率530餘人在山東齊河起義。

  9月24日國民黨軍第8軍337師1團1營營率500餘人在安徽蕭縣黑旗樓起義,編入華野20師60團1營。

  10月6日國民黨陝中朝邑縣保警大隊長楊海潮、五彥章率1500餘人起義。

  10月17日國民黨軍第60軍軍長曾澤生率整編第21師、暫編第52師、第182師20000餘人在長春起義,後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50軍,曾澤生任軍長。

  10月31日國民黨軍新編第1軍暫編第53師師長許賡陽率部在沈陽起義。

  國民黨軍暫編第23師46旅旅長也庭賓在江西靖江密定起義,被人告密,隻好倉促帶一個警衛排投奔解放區起義。

  11月3日山西太原國民黨軍第30軍軍長黃樵鬆與我華北軍區第8縱隊聯係起義,被所屬第37師師長戴炳南向閻錫山告密,起義失敗。黃樵鬆與我8縱隊參謀處長晉夫等四人同時被捕,後押送南京,在南京殉難。

  11月8日國民黨第3綏靖區副司令何基灃,張克俠率第59軍180師、38師、第77軍132師共三個半師23000餘人在江蘇賈汪、台兒莊起義,張克俠部改編為我軍33軍,張克俠任軍長,何基灃部改編為第34軍,何基灃任軍長。

  11月12日閻錫山部第8總隊趙瑞率600餘人在太源淖馬火線起義,編入我18兵團獨立1支隊。

  11月27日國民黨軍第85軍110師師長寥運周率部5500餘人在安徽蒙城雙堆集起義。

  12月19日國民黨軍廣東省保安第10團團長陳一林率800餘人在廣東遂溪起義,編入我粵桂邊縱。

  12月26日國民黨青島警備第5旅副旅長顧鎮光率旅部和一個團1500餘人在山東即墨起義。

  1949年

  1月22日北平和平解放。傅作義所部第13軍、16軍、31軍、35軍、92軍、94軍、101軍、騎兵第4師約20萬軍隊開赴解放軍指定地點改編。

  1月27日青島國民黨第32軍252師754團團長方本壯率部在即墨起義。

  2月7日國民黨第106軍282師師長張奇率全師5000餘人在安徽蕪湖至繁昌沿江地區起義,改編為二野獨立師,張奇任師長。

  2月11日國民黨陝西栒邑縣縣長郝登閣率保安團起義。

  2月27日策動浙江起義的浙江省主席陳儀因湯恩伯背叛被上海警察局長毛森逮捕。

  3月24日國民黨首都警備部隊第45軍97師師長王晏清擬率起義,配合解放軍渡江,因人泄密,隻得倉促起義,未能與解放軍聯係上,部隊潰散,隻帶出百餘人。

  4月5日閻錫山部第66師1團團長孟祥瑤和我工作人員王烈護、李煥卿、韓益才策劃起義,事泄後四人同時被捕,經營救脫險。

  4月7日國民黨國防部陸軍預備幹部訓練團第1總隊在國防部陸軍幹部局副局長賈亦斌率領下在嘉興起義,因是賈亦斌被免職而倉促在敵腹地起義的,被國民黨重兵圍剿,起義官兵在突圍時部分犧牲,大部分被俘,領導人劉異也犧牲了。賈亦斌則負傷被我遊擊隊救起。

  4月15日國民黨軍傘兵第3團全體官兵、傘兵司令部、傘兵第1、第2團各一部,在傘兵第3團團長劉農唆率領下,乘船去福州時在吳淞口宣布起義,開往蘇北連雲港。

  4月20日閻錫山部第71師副師長尤世定率兩個團在太原城北起義。

  4月21日國民黨江陰要塞總台台長唐秉琳、遊擊炮兵團團長王德熔、守備總隊隊長李雲葵共同策動率領全要塞7000餘人起義,配合解放軍渡江,並逮捕了要塞司令戴戎光。

  4月23日國民黨軍第28軍新編第7師副師長張少武率一個團在南京郊外湯山起義。

  5月1日閻錫山部第18兵團副司令兼大同守備指揮部指揮於鎮河率部1700餘人開赴大同城外接受和平改編。

  5月5日國民黨軍第40軍軍部及所屬162師、106師20000餘人在河南新鄉接受和平改編。

  5月7日國民黨第5軍200師師長葉芳、副師長夏雷、參謀長吳兆瑛等率600團、599團、598團近3000餘人在浙江溫州起義。

  5月9日國民黨第85師110師師長寥運升率部5000餘人在浙江義烏起義。

  5月14日國民黨廣東綏靖公署副主任吳奇偉和愛國將領李潔之、曾天節等率廣東保安第13團、5團1營、獨立第9營共2000餘人在粵東通電起義。

  5月15日國民黨華中軍政長官公署副長官、河南省主席兼第19兵團司令張軫率部20000餘人在武昌金口起義,後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51軍,張軫任軍長。

  5月21日上海國民黨暫編第1縱隊少將司令李錫佑與張權中將在上海組織上海起義司令部,策反國民黨軍起義,被第132師情報科長張賢向湯恩伯告密被捕,當日處決於上海南京路和西藏路交叉口。

  5月22日福建國民黨龍岩行政專員李漢衝、練惕生、傅柏翠等率地方武裝3000餘人在閩西通電起義,組織了“閩西義勇軍。”

  5月25日國民黨軍第75軍預6師17團在由上海撤退去吳淞口乘船時,副團長李世享策動三個營拒絕去台,在寶山起義。同日,工兵第7團在王丕真、臧延齡率領下在上海蘇州河南岸起義。

  5月26日國民黨淞滬衛戍區副司令兼北區兵團司令兼第51軍軍長劉昌義率三個軍所屬六個師共43786人在上海接受和平改編。

  5月27日國民黨聯勤總部第10補給區少將副司令高星桓率所屬各單位250餘人在上海起義。

  5月31日國民黨江蘇暫編第1軍11師副師長劉賀率所屬1987人在崇明島起義。

  6月1日國民黨第22軍第86師4000人在軍長左協中帶領下在陝西榆林接受和平改編,後編為西北軍區獨立第2師。

  6月3日國民黨第96軍副軍長兼師長蕭續武在福建永春起義。

  6月7日國民黨第25軍108師323團一個排在福清起義,編入當地遊擊隊。

  6月10日,國民黨像豫西國防部第3縱隊司令劉希程率部在河南靈寶起義。

  8月4日國民黨湖南省主席程潛、第1兵團司令陳明仁等率部在長沙起義。

  8月8日四野和談代表團與湖南起義代表團舉行會談,雙方協定湖南起義部隊保留三個軍九個師的番號,沿用“中國國民黨人民解放軍”番號。

  國民黨第119軍247師騎兵團團長趙玉亭率部在甘肅隴東武山起義,改編為西北軍區第2騎兵團。

  8月11日國民黨豫西任小禿部副師長王之光率兩個營在隴南禮縣以西起義。

  8月13日國民黨甘肅師管區第2補充團團長李耀祖率兩個營在隴南禮縣以西起義。

  8月14日國民黨甘肅師管區第1補充團團長潘盈漢率部300餘人在隴南漳縣以西起義。

  8月16日國民黨第17兵團106軍318師副師長賴惕安、補給主任張中正、團長陳懷德率第318師師部和第953團在福州起義。

  國民黨福建保安第6團營長蔣國幹率部分官兵在福州起義。

  8月18日國民黨第121軍325師師長呂省三、副師長陳言廉率900餘人在閩南南安橋雲台地區起義。

  9月9日原國民黨駐蘇大使、陸軍大學教育長楊傑策動川、康、滇軍隊起義,因保密不慎被特務查獲,潛逃香港。後在香港遭特務暗殺。

  9月11日國民黨甘肅保安司令兼師管區副司令周祥初、代理第1區保安司令孫伯泉、洮岷路保安司令楊複興率第173師兩個保安團在隴南岷縣起義,改編為西北軍區獨立第1軍,周祥初任軍長,孫伯泉任參謀長,楊複興任甘肅軍區卓尼民兵司令部司令。

  9月19日國民黨第81軍軍長馬惇靖率第35師、第394師10000餘人在中衛起義,改編為西北區軍區獨立第2軍,馬惇靖任軍。

  國民黨西北軍政長官公署副長官、綏遠省主席董其武、第9兵團司令孫蘭峰、第111軍長劉萬春等率八個師又九個旅在綏遠通電起義,宣告綏遠和平解放,後改編為解放軍第23兵團。

  9月21日國民黨第68軍工兵營17人在漳州起義。

  9月22日國民黨廣東省始興縣縣長饒紀棉率自衛團1000餘人起義。

  9月23日國民黨寧夏兵團第128軍軍長盧忠良、第11軍軍長馬光宗、賀蘭軍軍長馬全良的代表在中寧簽訂了《和平解放寧夏問題之協議》,但因寧夏兵團潰散,協議無法執行。

  9月24日國民黨西北第8補給區司令曾震五等率國民黨西北各部共20000餘人在酒泉起義。

  9月25日國民黨新疆總司令陶峙嶽、副總司令趙錫光等率三個師又九個旅在新疆迪化通電起義,後改為人民解放軍第22兵團。

  9月26日國民黨新疆省主席兼新疆保安司令包爾漢通電起義、宣布新疆和平解放。

  9月27日國民黨寧夏額濟納旗紮薩克兼防守司令塔旺嘉布在寧夏起義。

  10月2日中央軍委同意陳明仁部縮編為一個兵團二個軍六個師,為人民解放軍第21兵團,陳明仁為司令。

  10月10日國民黨湘桂邊境新寧縣縣長徐君虎率保安團、警察隊起義。

  10月14日國民黨廣州警察局保安警察獨立大隊及警察局下屬單位員警2000餘人在局長黃逸民帶領下在廣州起義。

  10月15日國民黨第62軍真屬隊在警衛營營長邱德明率領下在湛江西營起義,1500餘人在編入粵桂邊縱第2兵。

  10月16日國民黨原預幹第1總隊第2大隊在胡嶽宣帶領下在廈門起義。

  國民黨第39軍103師師長曾元三率部5000餘人在廣東之水以西接受和平改編。

  10月17日國民黨稅警2團團長任秀民及粵漢鐵路總隊長麥漢輝率部1100餘人在廣東寶安縣深圳起義,改編為兩廣縱隊新1團和獨立總隊。

  10月19日國民黨福建長汀行政專員兼保安司令盧新銘及第5清剿指揮官易啟基率部2000餘人在閩西長汀城起義。

  國民黨軍第39軍91師師長劉體仁率部3000餘人在廣東鶴山西北接受和平改編。

  國民黨軍第109軍154師副師長鄭蔭桐率部3000餘人在廣東羅浮山接受和平改編。

  11月2日國民黨青海玉樹行政督察專員馬峻率部在玉樹宣布起義。

  11月5日國民黨內蒙準格爾旗保安司令奇天祥率1700餘人宣布起義。

  11月9日國民黨湘南行署主任歐華率新編第7軍及地方官區在湘桂邊境起義。

  11月24日國民黨黔北綏靖公署司令吳建平率二個團、一個旅、三個營及直屬隊在黔北各地起義。

  12月6日國民黨第44軍448團在四川隆昌宣布起義。

  12月8日國民黨第119軍247師741團團長張孝義率部530人在甘肅西和縣起義。

  12月9日國民黨第119軍軍長王治岐、副軍長蔣雲台率部8000餘人在隴南武都起義,改編為西北軍區第3軍,蔣雲台任軍長。

  國民黨雲南省主席兼雲南綏靖公署主任盧漢率雲南綏靖公署、昆明警備司令部及所屬部隊共50000餘人在雲南昆明通電起義。

  國民黨西南軍政長官公署副長官鄧錫侯、潘文華,第95軍軍長黃隱率第225師、126師分別在彭縣和成都起義。

  國民黨西康省主席劉文輝在彭縣起義。所屬第24軍在軍長劉文瑄率領下,共40000餘人在雅安通電起義。

  12月11日國民黨貴州第272師師長餘啟佑率2600人在普安起義。

  國民黨第22兵團司令兼第72軍軍長郭汝瑰、第233師師長趙樹德率第233師10000餘人在四川宜賓起義。

  12月12日國民黨第20兵團司令陳克非、第15軍243師師長段國傑在成都率部起義。

  國民黨“國防部”挺進軍總指揮範紹增率10總隊、10個支隊共40000餘人在川北一帶起義。

  國民黨第19兵團副司令王伯勳、第49軍軍長王景淵率三個師又一個團在貴州金沙、永城一帶起義。

  國民黨第19兵團89軍軍長張濤率二個師又一個團在貴州晴隆、貞豐、興仁、普安起義。

  國民黨黔西北綏區司令劉鶴鳴率第271師3個團在畢節起義。

  國民黨黔西南綏署司令譚本良率272師3個團在貴州興仁起義。

  國民黨廣西靖西行政專區督察專員賴慧鵬率8個縣通電起義。

  國民黨桂北軍政區司令兼第13軍軍長率所轄四個師又一個團共7000餘人在桂北百壽接受和平改編。

  12月16日國民黨第103軍234師師長謝可澄率二個團共四個營在貴州安龍、冊亨起義。

  12月18日國民黨黔西綏署獨立第4師師長馬坤率兩個團在貴州威寧起義。

  國民黨黔西綏署獨立第2師師長羅湘培率4個團在貴州水城起義。

  12月19日國民黨貴州獨立第3師程朗奎率3個團在興仁起義。

  12月20日新疆國民黨起義部隊改編為人民解放軍第22兵團,陶峙嶽任司令。

  12月21日國民黨第16兵團由董寧珩,曾元等組成“起義指揮所”,脫離兵團司令孫元良的指揮,率60000餘人在四川金堂、廣漢起義。

  12月22日國民黨川陝邊區代主任喻孟群、第2路總指揮許紹宗、第361師師長羅君彤、第20軍軍長楊漢烈、第7軍軍長周樹德、蕭傳倫、第20軍獨立師師長向文彬等率殘部在四川金堂、廣漢起義。

  12月23日國民黨聯勤總部第4補給區司令曾慶集、第41補給區司令歐陽家清、第7補給區司令熊誌率西南聯勤80餘個單位在成都起義。

  12月24日國民黨第15兵團司令羅廣文率二個軍三個師共22000餘人在四川彭縣起義。

  國民黨第20兵團司令陳克非等率三個師24000餘人在四川彭縣起義。後其所屬第9師副師長黃培時,第164師師長李劍霜,第64師師長邱健在川滇黔邊境起義。

  國民黨西南第1路遊擊總司令王纘緒率43200餘人在成都起義,改編為川西軍區部隊。

  國民黨陸軍總部曲靖留守處在署長蔡沂率領下在雲南曲靖起義。

  12月25日國民黨第127軍軍長趙子立率張軫的4個師在川北巴中起義。

  國民黨中央炮校在教育長率領下在雲南曲靖起義。

  國民黨國防部軍隊在雲南曲靖起義。

  國民黨聯勤總部演劇5隊在雲南曲靖起義。

  國民黨第30軍軍長魯崇義率一個師在成都起義。

  12月26日國民黨川陝甘邊綏署副主任兼第7兵團令裴昌會率所屬二個軍三個師共29000餘人在成都北德陽起義。

  國民黨湖北省主席,第3兵團司令朱鼎卿等率二個軍三個師及兵團部在四川金堂起義。

  12月27日國民黨第18兵團司令李振率三個軍三個師30000餘人在四川簡陽起義。

  第69軍144師及所屬3個團在四川綿竹起義。

  1950年

  1月22日國民黨桂西軍政區司令英樹傑率1100餘人在金城江接受和平改編。

  1月27日國民黨廣西黔桂邊區綏靖司令張光煒率二個師1300人在西隆縣接受和平改編。

  1月29日國民黨黔東南綏靖司令餘庭祥率部在貴州麻江起義。

  起義第20兵團調中南軍區在湖北天門整編,改為我第50軍150師。

  3月5日起義第18兵團與川東軍區合編。

  3月22日起義第15兵團由四川資陰調華東軍區在浙江餘杭整編,後合編於我第21、22軍。

  4月22日起義第16兵團調華東軍區在江蘇常熟進行整編,後編入我第9兵團。

  國民黨陸軍步兵學校教導師1團由總務處少將處長李湘武、人事行政處少將處長何素凡等率領在海南瓊山縣起義。

  4月25日國民黨海南警保第3師1團副團長率380餘人在萬寧縣起義。

  6月5日起義的第19兵團89軍、49軍編入貴州軍區部隊。

  6月6日起義的第72軍編入川南軍區部隊。

  6月13日起義的第95軍編入我第60軍。

  6月17日起義的第24軍編入我62軍。

  6月18日陳儀因“煽惑軍人逃叛”,被蔣介石叛死刑,光榮就義於台灣新店。

  6月20日起義的第18兵團編入川東軍區部隊。

  7月5日起義的第7兵團決定調西北軍區整編。

  7月30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部發布《解放戰爭四年綜合戰績》公報,其中國民黨軍起義846950人,和平改編293030人,兩者合計1139980人。

  8月1日起義第7兵團編入西北軍區。

  10月11日藏軍第九代本德格·格桑旺堆宣布第九代本起義。

  10月20日起義的盧漢部與我雲南軍區部隊合編。

  12月12日綏遠起義部隊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3兵團,董其武任兵團司令。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