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十七講 人才(上)

  在鑒才用人方麵,劉邦是一麵旗幟。他說自己文不如張良,武不如韓信,後勤不如蕭何,卻把漢初三傑用對了,而成就大事。漢武帝、唐太宗、康熙等著名帝王,都有關於人才的佳話。不過,韓信並不是劉邦發現的,而是在蕭何的大力推薦之下,才半信半疑、築壇拜為大將。

  曾國藩鑒別人才的本事可謂當世無雙,從來沒有人像他那樣得到如此多的稱讚。其特殊之處在於,他並不是帝王,卻攜帝王之勢,統東南半壁江山,“天才人才居其半”——這句話也許誇張了點,卻能顯示他要做皇帝的某些曆史背景。要團結那麽多人才,第一需要海一般廣闊的胸襟,才能容納他們;第二需要一雙慧眼,才能發現他們;第三需要相當的事業規模,才能招得來,留得住,用得足。

  這對曾國藩是一個挑戰,他不是帝王,必須在清政府的監視、猜忌、限製中發展人才隊伍,還要防止別人挖牆腳。胡林翼、左宗棠、李鴻章等人還好,一般不趁火打劫,別的人就不講規則了,總想在他最困難的時候,拉走他的幹部,兼並他的隊伍,所以他參劾李元度。李元度是他的好友,也是他的救命恩人,如果不是絕大的利害關係,他不會那麽狠心。胡林翼也試圖拉攏羅澤南、李續賓兄弟,左宗棠專門撿他不用的人才,李鴻章則虛心向他請教,都建設了屬於自己的幕府/人才隊伍。

  人才分為兩類。一類是出謀劃策的英才,另一類是衝鋒陷陣的雄才。一類是獨當一麵的大將之才,另一類是盡心輔佐的助手之才。一類適合做部下,屬上下級關係,另一類可以稱為智囊,關係平等,適合做朋友和同僚。重要的是如何發現他們、培養他們、任用他們。由於人才對成就大事極重要,本書分兩章來完成。關於發現人才,本章側重兩點,一是廣攬人才,二是判斷人才。

  廣攬人才

  還在當京官的時候,曾國藩給鹹豐帝上過一個奏章,大談人才之道,想為天下儲備人才,因為缺乏具體目標,沒有針對性,被鹹豐帝當做空談,棄之不用。出任團練大臣之後,目標非常明確,就是鎮壓太平天國,對人才的需求日益急迫起來。軍事、文案、後勤人才都十分匱乏,又因為剛剛起步,事業規模小,主要靠朋友、師生推薦,很多人卻不肯來。

  1.通過熟人推薦人才

  曾國藩最初訓練的湘軍隻有三營一千零八十人,營官分別為羅澤南、王鑫和鄒壽章。

  羅澤南跟曾國藩是老鄉,做過曾國華、曾國荃的老師,鹹豐元年(1851)跟曾國藩的父親一起辦過團練。曾國藩的大兒子娶賀長齡的女兒為妻,也是羅澤南牽線搭橋。曾國藩對羅澤南很敬重,有時候稱他為先生。曾國藩給鹹豐帝上奏章,批評鹹豐帝,差點引來大禍,其重要的支持者,就是羅澤南。羅澤南是曾國藩集團的早期重要成員之一,犧牲最多,也最早。鹹豐三年,曾國藩訓練的湘軍第一次出戰,在南昌城下,死骨幹七人,其中四個為羅澤南的子弟學生,謝邦翰、易良幹、羅信東、羅鎮南。他本人於鹹豐六年三月中炮,死在武昌。

  王鑫,湖南湘鄉人,羅澤南的學生。盡管跟曾國藩不合,歸於駱秉章門下,卻仍然不出曾國藩的朋友、師生範圍之內。後來轉戰江西,常以少擊眾,身經百戰。鹹豐七年病死軍中。

  鄒壽章,湖南新化人,是江忠源的表弟,不善帶兵。曾國藩第一次作戰失敗了,即嶽州慘敗,鄒壽章管帶的一營全部被殲。又改領水師,在湖口遭到襲擊,全營潰散。最後歸於駱秉章。同治二年(1863)死於紹興厘金局。

  曾國藩在衡陽練成萬人,準備出省作戰,路過長沙,給左宗棠寫信,要求他來參加,遭到拒絕。還發出了幾封邀請函,好友馮卓懷、郭嵩燾沒有來,劉蓉被硬拉來了,沒待多久又走了。留下來的有胡林翼、李元度、陳士傑等。大概來與不來,各占一半。

  最初跟隨他的幾個人才,大都死在軍中。江忠源死在廬州,羅澤南死在武昌,王鑫死在江西,塔齊布死在九江。李續賓鹹豐八年死在江西,李續宜同治二年死在安徽,兄弟倆都是羅澤南的得意弟子。即使胡林翼,也在鹹豐十一年病死武昌。李鴻章鹹豐八年才入曾國藩幕府。從個人禍福來講,去得早了,似乎不是一件好事,去得晚了,又分不到羹,確實需要選擇時機。如果判斷不準,那就聽天由命好了。

  通過熟人推薦人才,盡管範圍有限,是其缺點,卻容易得到德才兼備、獨當一麵、值得信任的大將之才。人以群分,物以類聚嘛。曾國藩集團的四大首腦人物,江忠源、胡林翼、左宗棠、李鴻章,都是在熟人圈子裏出現的。而他手下的一等大將,一半從熟人圈子來,一半由招募而來。僚屬、營官等二三級人才,大概也各占其半。這既是成就大事的可靠保證,也是由他尋求人才的方法所決定。他跟朋友、師友、家人通信,常常會要求他們幫忙推薦人才。他們推薦過來,即使能力不夠,卻可靠,不會出大的偏差,更不會倒戈叛變。

  這對今天還有借鑒價值。需要區別的是,曾國藩積極提倡忠義血性,這對他的人才集團和事業規模都起了很大作用,沒有遭遇像天京事變那種惡性內訌。但在今天,忠義血性幾乎已經消失,而以待遇高低/利益為第一取向,如果隻強調忠義血性,所得人才可能不多。

  據說網絡上有一個調查,有一家外企,工資很高,福利也好,你通過層層考試,終於成為其中一員,卻發現它在損害中國的利益,而且你必須照做,才能保住飯碗,問你是選擇留下,還是離開?結果90%的求職者選擇留下來。這個測試部分地反映了忠義血性正在被利益所取代的趨勢。

  忠義血性並沒有消失,仍然存在人心中,不過需要變化方式,比如強調員工對企業的忠誠度,這對杜絕集體跳槽、盜賣商業機密之類的惡性事件,還是有幫助的。盡管鋼筋混凝土代替了雕梁畫棟,電腦淘汰了算盤,迷你裙取代了旗袍,漢堡包深受小孩子喜歡,而儒家文化仍然頑強地延續著,有識之士也在為之奔走呼告。不過,能不能一直保持凝聚力,成為中華民族的文化核心,似乎還需要上百年的觀察。

  2.到處延攬人才

  但對成就大事來說,僅靠熟人圈子顯然不夠。

  開始人才不夠用,曾國藩自己也能頂替一陣子。隨著軍事上的逐漸勝利,對人才的質量和數量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在升任兩江總督之後,對人才的需求更加急迫。那些遭到戰爭破壞的地方,要趕緊恢複經濟建設,又增加了吏治人才。

  當初,在準備出省作戰時,他寫了一篇《討粵匪檄》,號召那些“血性男子”、“抱道君子”、“仗義仁人”都來他軍帳任事。血性男子來了,他聘為心腹,衝鋒陷陣。抱道君子來了,他延為賓師,出謀劃策。仗義仁人來了,幫著捐銀助餉,給予獎勵。對敵方陣營,他要求那些“久陷賊中”的人,或者殺其頭目,或者以城來降,都授予官爵;對那些被裹脅的人,要他們拋下武器,空手投誠,一概免死,不予追究。韋俊、程學啟、陳國瑞等人,即是從太平天國叛變過去的。

  這篇文章表達了他廣攬人才的基本思路,想把正反兩方的人才都爭取過來。來的人越多,可供挑選的越多,他每到一個地方,幾乎都要發布告示,深入查訪,尋找遠近人才,或者讓各地政府逐級推薦。

  曾國藩的啟示

  人才儲備就越多,判斷人的經驗也豐富起來。

  太平天國消亡之後,餘部發展成為撚軍,在黃淮地區活動,把僧格林沁都打死了。清朝趕緊調曾國藩北上剿撚。那時他的幕府已經匯聚了天下人才,仍然發布告示,尋訪英賢。

  太平軍和撚軍都被鎮壓了,地方軍政大權也落到督撫手中。清政府為改變外重內輕的局麵,削奪地方權力,調曾國藩任直隸總督。曾國藩知道京城士人風氣不好,仍要各州縣薦舉人才,多的可以保舉五六人,少的一兩人,他將親自接見,予以褒獎,凡不保舉或保舉失當的,則要給予懲罰。

  來的人多了,就有兩個問題,一是誠心夠不夠,二是接見辛苦。能不能處理好這兩點,跟成就大事的胸襟、氣度、大誌有關。曾國藩既然有大誌,當然也拿出誠心來,以感動天下人才。

  當時有坐台這一種形式,大官接見屬僚,他自己坐在中間,屬僚都站在旁邊聽,長官問什麽,就回答什麽。曾國藩卻不那麽做,除晚年身體欠佳外,從來不坐台,要麽都坐著,要麽都站著,或者一起去散步,顯得平易近人。這樣做能團結人心,讓屬僚感到誠意。而曾國藩去見慈禧時,快60歲了,卻是跪在地上,年輕的寡婦問一句,他答一句,不敢多說。

  來的人都及時接見,也是蠻辛苦的事。尤其年紀大了,仍然堅持過去的見客習慣,結果把身體搞垮了。他在61歲上死去,死在南京官署。

  江蘇巡撫跟清朝報告說:“曾公從京城回來,業餘時間,無客不見,見了又聊得很細,還殷勤訓導他們。下屬賢能與否,事情來龍去脈,他都默識在心。年紀越大,人越勤勉,大家無不佩服。為了人才,他是竭心盡力,終於搞垮了身體。”

  他的死跟精神上的打擊關係最大,也就是一年前,因為天津教案,從中興名臣跌落成賣國賊,遭到全國一片罵聲。但江蘇巡撫也沒有虛誇。曾國藩死前五天,最後一天沒見客,前四天分別見客七次、七次、八次、六次,因為身體不好,隻有兩次是站著見的。死前三天,他寫日記說,“餘精神散漫已久……如敗葉滿山,全無歸宿”,精神狀態似已不能支撐,仍然見客八次。

  曾國藩跟趙烈文說:“求才很不容易,其中奧妙太多。”

  趙烈文說:“就是一個誠字。上以誠求,下以誠應,隻要把國事當家事一般盡心,哪裏會找不到人才。”

  有了誠,與此相應,胸懷也會寬大廣遠,容納各色人才,而不是隻取與自己相似的——這一點是用人者要注意的地方。

  曾國藩的啟示

  誠心不足,胸襟不寬,對廣攬人才頗有妨礙。

  廣泛招攬人才,不僅能得到人才,也避免把人才推到敵人那邊去。據說左宗棠去拜見過洪秀全,中國第一個留學生容閎,也去投靠過,都沒有被采納,才到曾國藩這裏來。從清朝一方來說,如果洪秀全考中舉人,或者不管用什麽形式,隻要把他吸納過去,他就不會造反了,說不定還會像曾國藩一樣,忠心耿耿賣命。

  反觀太平天國一方,在尋求人才、團結人才方麵,顯然遠不如曾國藩做得透徹。這是他們失敗的一大原因。

  判斷人才

  這麽多人招攬過來,必須有一個了解和判斷,才好安置。其最主要的方法,就是見麵和談話。這個辦法是不是不科學?完全靠主持者的經驗與個人判斷,似乎有點玄,其實不然。人力資源課程講過大量細致的測評工作,測評結果常常需要經驗豐富的心理學家來做出判斷,不過多了一個測評載體而已,其本質相同。經驗豐富的測評專家與經驗豐富的領導人,其原理大致相通。中國古代教育當然有種種弊端,卻有一個值得注意的地方,那就是培養通才。關於這一點,還值得繼續研究。

  美國有一個學者,他用了二十年時間來研究百萬富翁的成功智慧,通過大量調查發現,那些富翁們,大多在大學時代,就學會了對人的準確判斷。他們當然不能與曾國藩相比,但曾國藩說的,“凡辦大事,惟以得人才為第一要義”,卻是成就事業的保證。為剿滅太平天國,他網羅了天下一半的人才(“天下人才居其半”)。大凡卓越的領導者,也許天賦使然,也許積累了經驗,總能準確判斷人才。“辨才須待七年期”(白居易語),若每一個人都按此規律考察,哪有時間等你?因此,學習對人的準確判斷,掌握其技巧,那是成就大事所必需的。

  作為生活中的一般情況,對人有準確判斷,至少可以不受騙,那有一個簡單的辦法:不要貪便宜。騙子得手,不就是利用了人的“想占便宜”嗎?如果堅信天底下沒有免費午餐,堅持不占別人便宜,堅持不貪小便宜,上當的可能性會少好多。

  數年前的秋天,在工人體育館那邊,一輛小車戛然一聲,刹在我身邊。下來三個老外,拿著一疊美元,跟我嚷嚷。問答半天,我聽懂了,他們想跟我換人民幣。我有些動心,一轉念頭,又覺不妥,好像哪裏有點不對勁。“莫占人家便宜。”想起這句話,我心頭雪亮,請他們找中國銀行去。然後就看到報上說,有老外街頭換鈔,警惕上當。

  識人,分才與德兩項。才易識,德難辨。才能嘛,如判斷騾子與馬,拉出來遛一遛就知道了;品行,就沒那麽直觀。人心如溝壑,厚貌深情,最不好辨別。

  曾國藩的啟示

  久注觀人精神

  神,指眼神,通過眼睛裏的神情神態,可以判斷一個人的心邪心正。最精練的概括,就是“一身精神,具乎兩目”,這也是《冰鑒》開篇的話。類似的東西,西方有沒有?從“東學西學,悠悠一理”來看,應該是有的。中國講“相由心生”,西方的話是這樣的:We each em body our own idea。Individuality resides in a formal cause。第一句話是柏拉圖說的,意思是,我們每個人都從個體上表現著我們的差異。第二句話是亞裏士多德說的,意思是,形象造成個性差異,跟“相由心生”很接近。

  通過眼睛裏的神來辨別忠正與奸邪,原文擬備如下:

  古者論神,有清濁之辨,清濁易辨,邪正難辨。欲辨邪正,先觀動靜。靜若含珠,動若水發;靜若無人,動若赴的;此為澄清到底。靜若螢光,動若流水,尖巧喜淫;靜若半睡,動若駭鹿,別才而深思。一為敗器,一為隱流,均托跡二清,不可不辨。(《冰鑒全集》第31頁,當代世界出版社,2007年7月出版)

  文字大意是,古人討論眼神,分為清濁兩種,清濁容易辨別,邪正不好辨別。辨別邪正,應該從動、靜兩種狀態入手。安靜時,眼睛像明珠,晶瑩玉亮,含而不露,運動時,目光如春水,清波流轉,粼粼光芒;安靜時,四處無人,運動時,飛箭穿心,這是清澄到底的眼神。安靜時,像螢火燭光,虛弱飄忽,閃爍不定,運動時,像逆波回水,光芒渙散,混沌不清,這是尖巧偽善的眼神。安靜時,雙目微閉,半睡半醒,運動時,麋鹿驚恐,四麵張望,這是邪心內萌、刻意掩藏的眼神。前一種是道德敗壞品行不端的人,後一種是奸心暗藏邪念隱匿的人,兩種情況都混跡在眼神澄清之中,不可不辨。

  這是判斷正義之人與奸詐之人的方法。結論就是,神正其人正,神邪其人奸。

  靜若含珠,動若水發←→靜若螢光,動若流水

  靜若無人,動若赴的←→靜若半睡,動若駭鹿

  這個方法在曆史上是有案可查的。

  王莽的姑姑是皇後,幾個叔叔是大將軍。他爸死得早,孤兒寡母,備受冷落。王莽不泄氣,不自憐,不僅發奮讀書,而且孝心極厚。叔叔病了,王莽床頭床尾伺候了一個月,還親嚐湯藥,以防有人下毒。叔叔病好了,王莽也瘦得不成樣子。叔叔大為感動:有子不如有王莽。逐漸得到賞識和信任。在幫助叔叔打擊政敵的過程中,王莽因為告發大奸有功,封官。到38 歲時,升做大司馬,三公之一,是輔佐皇上的最重要的大臣。

  那時,他在朝野有很好的聲譽。他母親生病,大臣的夫人都去探望,一個穿粗布衣服的婦人出來迎接。早聽說王莽家居簡樸,眾夫人也不以為意。但是,當她自稱王莽的夫人時,眾夫人麵麵相覷,大驚訝了一番。

  他造西漢的反,大忠臣變成了大奸臣,天下嘩然。在篡位之前,有沒有人察知他的賊心呢?白居易說,如果他篡位之前意外地死了,是不是將留清譽於世呢?

  《資治通鑒》記載,他當大司馬以後,新任司空之職的彭宣,第一次看到王莽,悄悄對大兒子說:“王莽神清而朗,氣很足。而神有邪狹,必亂世。”就上書皇帝,稱自己“昏亂遺忘,乞骸骨歸鄉裏”,請求退休,回家養老。王莽恨恨地同意了,而不肯給養老金。彭宣回鄉數年就死了。

  曾國藩的啟示

  乍見觀人情態

  久注觀人精神,乍見觀人情態,這也是《冰鑒》的話,如果時間充裕,可以仔細考察人的精神;打個照麵、擦肩而過,就考察人的情態。精神存蓄在眼睛裏,情態外露在行為上,因此情態比精神容易判別。

  大家舉止,羞澀亦佳,小兒行藏,跳叫愈失。大旨亦辨清濁,細處兼論取舍。(《冰鑒全集》第208頁,當代世界出版社,2007年7月出版)

  “大家”指學識淵博、舉止厚重,有大風範的人。古有一語,最為傳神:“大人之風,山高水長。”大家風範就是氣度豪邁,安詳莊穆,閑雅衝淡,即使羞澀,即使沉默,仍是一種佳相。據說孔子不善言辭,有些木訥,而在大殿上,為了國家利益,卻能慷慨陳辭,滔滔不絕。

  心地可以像小孩一樣純潔,行止也可以像小孩一樣活潑,仍不失為大家風範。成人有孩童一般又跳又叫的情態,如是出於真情激動,也不失為端莊大方。如是出於偽飾之心,或者本身就是癡呆傻,跟真情流露大不同,這是可以通過神情觀察到的。“羞澀亦佳”跟“跳叫亦失”的區別,仍然要從神的清濁來辨別。

  不諳世事的公主流落民間,一定有很多笑話,她的神她的情卻是清澄的。深於事故的老狐狸,即使裝出小孩子一般的單純,也難清澄到底。

  下麵節錄的幾段文字,供參考。

  有弱態,有狂態,有疏懶態,有周旋態。弱而不媚,狂而不嘩,疏懶而真誠,周旋而健舉,皆能成器,反之,敗類也。大概亦得二三矣。

  方有對談,神忽他往,眾方稱言,此獨冷笑,深險難近,不足與論情。言不必當,極口稱是,未交此人,故意詆毀,卑庸可恥,不足與論事。漫無可否,臨事遲回,不甚關情,亦為墮淚,婦人之仁,不足與談心,三者不必定人終身,反此以求,可以交天下士。

  初念甚淺,轉念甚深,近“奸”。內奸者,功名可期;純奸能豁達者,其人終成。(《冰鑒全集》第158頁,當代世界出版社,2007年7月出版)

  春秋時期,鄭國是一個小國家。鄭武公雄才大略,為擴展疆域,盯上了鄰邦的土地。

  鄰邦胡國是少數民族,勇猛善戰,不宜力攻。鄭武公就把女兒嫁過去,做了胡國王妃。玉人在懷,春宵歡樂,胡國君連朝都懶得上了。鄭武公暗自高興,召開會議,商量怎樣開拓疆土。

  下大夫關其思說:“最合適的選擇是胡國。”

  鄭武公勃然大怒:“你怎麽可以陷我於不義?”

  關夫子卻大談攻打胡國的好處,鄭武公氣不過:“來人啦,拖出去斬了。”

  消息傳到胡國,國王感激得不得了,更加縱情聲色,邊防慢慢鬆弛下來。鄭武公進攻胡國,大勝而歸。

  一棄女兒幸福,再棄大臣性命,鄭武公純奸能豁達,終於有不小的成就,成就了鄭國小霸的大好景象,開春秋爭霸的風氣。曆史評價他是“但開風氣不為先”,為齊桓公稱霸引路。

  關於曾國藩準確判斷人才的本事,有兩個故事廣為流傳,一是判斷江忠源,一是判斷劉銘傳。

  1.識別江忠源

  由郭嵩燾介紹,江忠源去拜見曾國藩。當時曾國藩已經在京城做官,從湖南來的人,一般都要去見一見。

  江忠源有俠義之氣,不喜歡被條條框框束縛。兩個大男人,盡講一些市井瑣事,似乎不是英雄豪傑所為,卻談了兩個小時,還時常爆出笑聲來。

  江忠源告辭出來,曾國藩目送他走,回頭對郭嵩燾說:“京師沒有這樣的人才啊。”

  接著又說:“這個人會立名天下,卻會保持氣節,壯烈而死。”

  大清從乾隆傳位道光,太平了幾十年,沒有什麽大的動亂,大家聽曾國藩這麽說,都覺得驚訝,不知道他在說什麽。

  在湖南老家,江忠源曾經一戰即鎮壓了當地農民雷再浩的暴動,被提拔為知縣,卻不廣為人知。太平天國興起之後,從廣西轉戰湖南,須通過湘江水路。江忠源就在上遊蓑衣渡設伏,打了一個大勝仗,揚名天下。太平天國方麵,南王馮雲山犧牲,為其重大損失。他的威望素高,與楊秀清並倫,他若活著,楊秀清有了製約,天京事變大概不會發生。

  1853年,江忠源授安徽巡撫,官階跟曾國藩相當。鹹豐帝對他的信任和期望,當時是超過曾國藩的。曾國藩說要練成萬人,全部交給江忠源統帶,即跟此有關。那一段時間,曾國藩以在籍侍郎的身份出任團練大臣,沒有實權,處處被動,甚至搞得被綠營士兵追殺,很是狼狽。

  曾國藩說江忠源會立名天下,又會壯烈而死,他是如何看出來的?暫時沒有找到確鑿的憑據,大概要從《冰鑒全集》中去找答案,卻又不能完全依賴一本書,因為曾國藩對江忠源的了解不止一次見麵。

  道光二十五年(1845)九月十七日,曾國藩給叔父寫信,說起江忠源的事跡。那年八月初五日,湖南湘鄉一個叫鄧鐵鬆的人,跟江忠源一起從京城回老家。六天之後,竟死在路上。江忠源不辭勞苦,必信必誠,親自扶送靈柩回去。那之前,湖南新化一個叫鄒柳溪的人,在京城病死,也是江忠源辦理後事,親送靈柩回家。曾國藩說:“此人義俠之士,與侄極好……扶兩友之柩,行數千裏,亦極難矣!”

  如此看來,江忠源果然有古俠士之風,決不是浪得虛名。韓愈作詩曰:“孟生江海士,古貌又古心。嚐讀古人書,謂言古猶今。”江忠源的忠義行為,無論今古,都值得推崇吧。

  太平軍攻破廬州,江忠源要自刎,被部下抱住了。又一路奮戰,身受七創,才把自己投進一口池塘。

  站在曾國藩和清政府的立場,江忠源可謂一門忠烈。三個弟弟,江忠浚、江忠濟、江忠淑,兩個族弟,江忠義、江忠信,都從軍。

  江忠浚,《清史稿》說有傳,卻查不著,不知何故。曾國藩寫的《江忠烈公神道碑》明確記載有他的名字。江忠源在廬州被圍,他與劉長佑帶兵去救,遭太平軍阻擊,連廬州城牆都沒有靠近。曆任安徽、四川、廣西布政使。

  江忠濟,戰功最偉,鹹豐六年死於嶽州。

  江忠淑,一直在老家招募軍隊,贍養母親。

  江忠信,16歲隨江忠源從軍,江忠源死後,繼續帶兵,在攻打桐城的時候,連破十六營,被太平軍的大炮炸死。

  江忠義,18歲從軍,江忠源死後,多次帶兵與石達開戰,官至貴州提督,同治二年病死軍中。

  還有一個族弟,江忠珀,僅見於少數資料,不知可信否,隨劉長佑入軍,累功至總兵,加提督銜,同治二年入貴州鎮壓苗民起義,同治八年戰死在雞鳴關。

  江忠源一門忠烈,如此看來,曾國藩還是蠻有號召力的,那麽多人肯追隨他出生入死。也可以想見為了贏得那場戰爭,湖南一省所付出的代價。

  2.識別劉銘傳

  淮軍建立之初,李鴻章帶了三個人去拜見曾國藩,不巧老家夥散步去了。

  等他散步回來,李鴻章說:“老師,我招了三個人,帶過來給您看看,給他們安排什麽職務比較好。”

  曾國藩說:“不用看了。”

  李鴻章問:“為什麽?”

  曾國藩說:“第一個人抬頭不敢仰視,是一個嚴謹心細、老成厚重的人,可以安排一般官職。第二個人當麵恭敬、正視不亂,背地裏左顧右盼,必定是個陽奉陰違的人,不可用。第三個人怒目而視,勢同金剛,精神始終挺拔不懈,忠義滿懷,是個將才,功名不在你我之下。”

  他就是劉銘傳,淮軍名將,安徽合肥人。本為鹽販子,聚眾販賣私鹽。後隨李鴻章辦團練,編入淮軍,初為營官,隻有部下幾百人,即銘字營,逐漸擴充為淮軍主力和最大一支。隨曾國藩剿撚軍,推為首功。在民族事業方麵,最值得稱道的是積極開發台灣。台灣本屬福建,在他的主張下,台灣繼新疆之後,升級為省,維護了國家領土完整,免於被日本侵占。並開始修建貫穿台灣南北的鐵路。這是淮軍對中國民族事業做出的唯一貢獻。

  淮軍不如湘軍,以收複新疆與開發台灣之功大功小,可見一斑。

  在識別人才方麵,曾國藩也上過當,被一個家夥騙了錢財。常在河邊走,哪能不濕腳,難免的。

  人們還傳說他著有《冰鑒》一書。《冰鑒》一書確實有,卻不是曾國藩寫的,這已不容置辯。但其對鑒別人才的討論,卻有其精當之處,不可不讀。全書不過2269字,比《道德經》五千言都少,分為七篇。對於今人來說,至少第一、第四兩章都可謂精華,第一章重點考察精神,第四章重點觀察情態。

  通過長時間接觸交談,也是發現人才的重要辦法。在安慶的時候,曾國藩每天接見三人,讓他們分別書寫自己的履曆,隻看筆跡,不問別的,雖不作為依據,卻能看出一些東西來。

  他識別人才並不是都用那些神乎其神的方法。韋昌輝的弟弟韋誌俊叛變,投靠了曾國荃。曾國藩本來不想用他,曾國荃卻說,韋誌俊善於用兵,心地也好,曾國藩就想讓韋誌俊獨領一軍、獨當一麵。幕僚認為,韋誌俊畢竟是叛變過來的,不適合獨領一軍,還是跟隨鮑超比較穩妥。曾國藩就改了主意,讓韋誌俊跟隨鮑超。不料曾國荃又來信,說韋誌俊有這樣那樣的缺點,不宜重用。曾國藩就教導他說:

  觀人論事,博采眾論還是比較穩當。本來韋誌俊的為人,水師很多營官說他好,祁門縣令也說他好,我都沒有動心。直到老弟你來信說他心地好,我才動心,決定用他。臨到用時,你又說他不好了。你現在多說鮑超的好話,到時不要又來改口啊。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