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十六講 中庸

  曾國藩鹹豐八年(1858)複出,最大的變化是什麽?是他開始徹底貫徹中庸之道。

  儒家文化發源於殷、周之際,創成於春秋末期的孔子,在漢武帝那裏獲得獨尊地位,在兩三千年的時間裏,經受過多次破壞,即使遭遇了1840年以來最嚴重的社會動蕩,她的偉大傳統依然沒有頹廢,而表現出強大的自新能力。

  儒家文化的核心傳統是什麽?如果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那麽中庸之道就是其標準。曾國藩對中庸之道的理解,如果要用一句話來體現,就是他說的“入局”二字。入了局,才能體會當局者做決策時的心態,以及他們做決策時參考了什麽樣的標準。在他們所參照的那些標準當中,中庸之道是應該被給予高度肯定的一項。

  曾國藩是儒家文化培養出來的傑出代表,如果不是他虧掉了民族大節,否則真是一個完滿的聖賢。鹹豐八年複出,是他的思想境界和做事手段的一個分割點,前後表現有顯著差異。他在家待了一年四個月,究竟想了些什麽,以致複出之後會有截然不同的表現?

  他是一個溫文爾雅的讀書人嗎?讀書人的修養肯定不缺,但是他的性情也有暴躁的一麵。從家書、日記中都可以看到,他打罵下人不是一次兩次。大概在心情糟糕的時候,最難控製自己的情緒。據說他委軍奔喪,心情不好的時候,對弟媳都大聲嗬斥。這就不是一個讀書人的形象了。

  曾國藩複出之後,處處用中庸、小心謹慎來要求自己,甚至有點夾著尾巴做人的意思。屈原卻是罵,沒人聽他的,就大動肝火,不僅被小人中傷,也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盟友。

  曾國藩的啟示

  偏執狂可成就一時,唯中庸可成就一世。

  拒絕出兵

  最初曾國藩沒有使用中庸這個標準,尤其是在三次拒絕出兵這件事情上,他堅持的不是中庸,而是事情的輕重緩急,什麽最重要,就堅持什麽,結果得罪了皇帝,也被朋友質疑。

  第一次拒絕出兵

  鹹豐三年(1853)二月,太平軍攻占南京。鹹豐三年五月,他們派出一支部隊,沿著長江開始西征,計劃奪取安徽、江西、湖北、湖南,控製沿江的重要城市,好從上遊屏蔽南京,並解決南京的糧食供應問題。

  鹹豐三年九月,太平軍在田家鎮大敗清兵,繳獲大量炮船,充實了水師,爾後準備攻打武昌。

  曾國藩大概在十月接到皇帝的命令,要他出兵支援湖北。那時他移駐衡陽已經有兩個月。曾國藩接到命令沒幾天,太平軍卻主動撤除武昌一帶,集中兵力攻打安徽去了。

  曾國藩就在十月二十四日給皇帝寫信,請求暫緩出兵。

  這是曾國藩第一次拒絕出兵,形勢變化給了他一個暫緩出兵的好理由。鹹豐皇帝隻批了兩句話:“所慮俱是。汝能斟酌緩急,甚屬可嘉。”

  這次拒絕出兵沒有引起什麽爭議,有兩個地方卻值得注意。

  一是曾國藩發現了皇帝派他出兵的意圖。上諭是這麽說的:“曾國藩團練鄉勇,甚為得力,剿平土匪,業經著有成效,著即酌帶練勇,馳赴湖北,以助兵力之不足。”這跟曾國藩的想法完全不同,他想練成一支勁旅,鎮壓太平天國運動,皇帝卻把他當民兵看,不過是兵力不足的補充手段,居從屬地位。

  二是曾國藩對水師的重視。他認為,千裏長江,太平軍任意橫行,清兵卻無可奈何,就是因為“賊以水去,我以陸追,曾不能於之相遇,又何能痛加攻剿哉”,所以他把辦理船炮作為第一任務。

  第二次拒絕出兵

  太平軍打安徽的軍事指揮官是猛將石達開。鹹豐三年十月末,太平軍接連攻占皖北的桐城、舒城,工部侍郎呂賢基自殺。接下來太平軍就準備打廬州。安徽省會本來在安慶,被太平軍占領了,清政府就把廬州設為臨時省會。

  當時江忠源在江西,鹹豐帝看到廬州危急,命令江忠源立即馳援,還臨時升他為安徽巡撫。江忠源的兵隻有兩千七百名,他自己也生了病,卻風雨兼程,迅速趕赴安慶。曾國藩也得到命令,要他挑選練勇,出洞庭湖,順流東下,與江忠源配合,水陸夾擊。

  鹹豐皇帝的命令是這麽說的:“現在安徽逆匪猖獗,呂賢基已經殉難。江忠源又病住六安,不能前進。安徽情形萬分危急。著曾國藩趕辦船炮,立即東下,與江忠源會合,以期收複安慶、桐城、舒城,並牽製賊匪,不使其北竄。曾國藩忠誠素著,兼有膽識,必能統籌全局,不負朕的信任。”

  曾國藩十一月二十三日接到命令,二十六日寫成奏折,說:“自從田家鎮失防以來,總督吳文、巡撫駱秉章與我書信商量十幾次,都認為各省分防,糜餉多而兵力薄,不如數省合防,糜餉少而力較厚。與江忠源商量,也讚成四省合防。”

  接下來,曾國藩就堅持他的意見,船炮未齊,不宜出兵:“惟炮船一件,實有不宜草率從事者。”原來,他試造的炮船,工匠手生,船又小,壓不住長江的風浪,也受不起大炮的震動。廣州水師派來技術主管,新船才逐漸造出來,油漆未幹,不能下水,向廣東購買的西洋大炮也沒到齊,所以不能馬上出發。

  鹹豐帝要他與江忠源會合,水陸夾擊,曾國藩卻想自己編練水陸兩軍,合則兩相夾擊,分則自成一隊,不怕敵人衝散。曾國藩的見識顯然比年輕皇帝高明,所以他堅持認為,水勇還沒有練成就不宜出兵。

  結論就是:“統計船、炮、水勇三者,皆非一月所能辦就,必須明春乃可成行。”

  鹹豐帝看了,很不高興:“現在安徽緊急,你卻固執己見。看你的奏章,似乎要把數省軍務,一人承擔。試問你有那個能力嗎?既然你這麽說了,就要辦給我看!”

  曾國藩在奏章中先說數省合防,而不說出兵,所以鹹豐帝看到這裏就惱了,覺得他沒有江忠源聽話。江忠源能打仗,也聽話,要他救援江西,他就奔往江西,要他馳赴安徽,他就衝向安慶,一點不耽擱。

  同一天曾國藩還寫了兩封奏章,其一是請求提用湖南漕米二三萬石,因為他聽說湖北以下沿江各鎮,逃走一空,千裏蕭條,買不到東西,如果帶兵東去,必須多備柴米油鹽,隨船行動。鹹豐帝批道:“用之於軍需,固不為浪費。”

  第三次拒絕出兵

  第二次拒絕出兵,曾國藩十一月二十一日發出奏章,十二月十六日收到回複,知道皇帝生氣了,而且要他想辦法趕緊赴援。遂於五天後寫成回信,深入匯報不能出兵的理由,這就是第三次拒絕出兵。

  第一,起行日期。曾國藩造船,隻用了八十天,就造出大小四百艘來,速度一點不慢。唯獨西洋大炮遲遲未到,耽擱了時間。他向廣東買了一千尊大炮,分十次運到衡陽,現在隻到了八十尊。

  第二,湖北沿江各鎮,都有太平軍把守,必須一一掃清,才能向下遊進兵,這需要時間,也沒有把握,怕耽誤了安徽大事,所以向鹹豐帝預先說明。

  第三,現在大局,論警報,則廬州為燃眉之急,論大局,則武昌為必爭之地。他請求先穩固武昌、湖北,以湖南、湖北為基地,再向下遊用兵,步步進逼,與江西、安徽四省合防,逐一剿清下遊。

  第四,他練的兵勇目前還在湖南各地剿匪,不能馬上撤回。

  第五,現在大局糜爛,軍餉少,兵力薄,對於攻剿,他並沒有勝算。唯有竭盡血誠,才能報答皇上的恩情。

  末了說,以上五條,我據實直陳,毫無欺飾,並誠懇地伏在地上,請皇上聖鑒訓示。

  鹹豐帝朱批道:“知道了。成敗利鈍,本來就不能先知。你的心可質天日,不隻我一人曉得。”

  以上就是曾國藩三次拒絕出兵的實際情形。他不敢違抗皇帝的權威,又堅持以事情的輕重緩急為根本,比較起來,他重視事情本身的輕重緩急,甚過皇帝的權威。

  所以鹹豐帝不大喜歡他。鹹豐四年八月,曾國藩收複武昌,鹹豐帝大喜,任命他為湖北巡撫,曾國藩就有了地方實權。不料一個大臣插嘴說:“他一個書生,振臂一呼,就能打這樣的勝仗,恐怕不是國家的福啊。”鹹豐帝一驚,聽懂了言外之意,就收回任命,改曾國藩為兵部侍郎。湖北巡撫當了七天就撤銷了。

  從辦團練以來,曾國藩的處境一直不順,被士兵追殺,坐困江西,一會兒去四川,一會兒援浙江,飄忽不定,因為他總是得不到地方實權,不論糧餉、人事、賞罰,事事要跟地方商量,處處不得方便,遇到很多不該有的困難。

  原因在哪裏呢?

  曾國藩就錯在不想順應環境。他要成就大事,必須過這一關,必須得到朝野最廣泛的支持。試想一下,如果一個人處處被刁難,他如何成就大事?對皇帝尚且不肯妥協,對一般大臣就更不輕易妥協了。

  曾國藩的啟示

  個人無力改變環境,卻能夠選擇順應環境。

  他也並非不懂中庸之道。鹹豐三年十二月,他給朋友寫信說:“我當官也有一些年頭了,飽閱京城風塵。現在我就是要變為慷慨激烈,斬滅肮髒之氣,努力改變三四十年來不黑不白、不痛不癢的壞習氣,矯枉過正,難免會違背中庸之道,流於偏激,這是我的苦衷啊。”

  在家悔悟

  鹹豐七年二月十一日,正是他坐困江西的時候,老家突然來了一封信,說他父親死了,二月初四死的。曾國藩立即奏報請假,不等批複,就帶著他的弟弟,於二月二十一日從江西出發,八天後回到湖南老家。這個弟弟就是曾國華,與湘軍悍將李續賓一起死在三河之役。

  他是前線的軍事指揮官,不等上頭批準,就離開軍營,按理是要獲罪的。由於湘軍的功勳,也由於湖南巡撫駱秉章、湖北巡撫胡林翼多方說情,鹹豐帝答應給他三個月假,還要他假滿之後,仍回江西前線。至於擅自回家一罪,鹹豐帝難得裝一個糊塗,不予追究。

  五月二十二日,三個月假滿了,曾國藩又給鹹豐寫信,懇請在家終製,就是要在家守孝。他跟皇帝嘮叨說:“我在京十四年,在軍五年,二十年間,祖父、祖母、父親、母親先後謝世,我都沒有為他們守孝,寸心愧負,實為難安。又兩次奪情,古來從不曾有過。觀天下大局,南京內亂,湖北肅清,水師精勁,各路皆有起色。添臣一人,未必有益,少臣一人,不見其損。所以我懇請在家終製。”

  鹹豐帝卻不同意,要他馬上回前線,並答應等九江克複、江麵肅清之後,就賞給假期,讓他回家守孝。曾國藩隻得說出實情。六月六日,他跟鹹豐帝寫信說:“現在辦事艱難,我害怕誤了大局,還是懇請在籍守製。”他列舉了三大困難:

  一、我身為兵部堂官,權力還不如提督、總兵。將士跟隨我數年,雖然保舉至二三品,哨長仍然隻領哨長薪水,隊長仍然隻領隊長薪水,空有保舉之名,而無保舉之實。甚至要保舉千總、把總這麽小的官職,也必須跟巡撫婉言協商。

  二、我沒有地方權力,處處受到牽製。我是客官,隻管軍事,籌餉、捐款等事,由地方官專管,他們做得不妥,甚至以斷餉要挾,我都無可奈何。

  三、我沒有欽差大臣職銜,隻有幫辦團練的身份,鐫刻木質關防,又更換太多,結果經常被視為偽造。李成謀戰功卓著,已保至參將(正三品),竟在湖南芷江縣遭到刑辱,因為他出示我的印劄,卻被當成偽造。周鳳山曆備艱苦,已保至副將(從二品),卻在長汀縣被關押,也是因為他們懷疑我的印劄是假的。

  以上三點,事情雖小,關係甚巨。我仔細察看現在局勢,除非位任巡撫,否則不能治軍。

  原來,曾國藩不想回前線,真實目的不是要守孝終製,而是因為沒有實權,要求鹹豐帝給他江西巡撫的職位。

  鹹豐帝自然看懂了他的意思,他也有自己的立場,他要堅持祖訓,不給漢人地方實權。那時太平天國已開始衰落,即使沒有曾國藩,似乎大局也無妨,鹹豐帝就順水推船,批準了曾國藩的請求:“江西軍務漸有起色,汝可暫守禮廬,仍應候旨。”

  這下曾國藩就虧大了,陷於進不得、退不得的境地,就在老家待了一年四個月。

  這一年多,外麵形勢變化很大。天平天國內訌之後,石達開又率兵出走,力量由盛而衰。湘軍在胡林翼指揮下,也收複了九江,包括江西省大部,整個形勢朝清政府一邊倒過去。楊載福、李續賓賞穿黃馬褂,官文、胡林翼加太子少保銜。曾國藩卻不過是一個在家守孝的在籍侍郎。

  這下他著急了,因為他預言,也許隻要一年,太平天國就會被鎮壓下去,那麽他就沒有出頭的機會了。

  他伸手跟皇帝要權力,即使是全出於公心,也不符合儒家家禮製,因此被輿論大肆攻擊,得下了不寐之疾,再也睡不好覺。

  被輿論深重攻擊,又擔心失去機會,這引得曾國藩深思,反省自己過去的種種行為,開始悔悟了。在家無事,也有時間、有心情、有環境來反省。所以,鹹豐八年四月初九日,他給江西前線的曾國荃寫信說:“兄回憶往事,時形悔艾。”

  反省的效果非常明顯,雖然對清政府的看法沒有改變,但在做事方法上,卻明顯變化了。

  同治六年(1867)正月初二日,他給曾國荃寫信,總結自己過去的行為說:

  “兄昔年自負本領甚大,可屈可伸,可行可藏,又每見得人家不是。自從丁巳、戊午大悔大悟之後,乃知自己全無本領,凡事都見得人家有幾分是處。故自戊午至今九載,與四十歲以前迥不相同。大約以能立能達為體,以不怨不尤為用。立者,發奮圖強,站得住也。達者,辦事圓融,行得通也。”

  “吾九年以來,痛戒無恒之弊,看書寫字從未間斷,選將練兵亦當留心,此皆自強能立功夫。奏疏公牘再三斟酌,無一過當之語、自誇之詞,此皆圓融能達功夫。至於怨天本有所不敢,尤人則常不能免,亦皆隨時強製而克去之。”

  文中說的丁巳、戊午兩年大悔大悟,就是鹹豐七年、八年,他在家深刻反省。

  曾國藩的啟示

  做人要堅持內方外圓,做事要秉持中庸之道。

  鹹豐九年四月二十三日,他跟曾國荃說:“餘此次再出,已滿十月,而寸心之沉毅憤發、誌在平賊,尚不如前次之堅,至於應酬周到,有信必複,公牘必於本日辦畢,則遠勝於前。”

  他幡然悔悟的是什麽?是對自己的過去全麵否定嗎?不是。他仍然堅持著自己認為正確的東西,但在做事方法上,卻做了極大的改變。他跟郭嵩燾說:“國藩昔在湖南、江西,幾於通國不能相容,鹹豐六、七年間浩然不欲複問世事。然造端過大,本以不顧生死自命,寧當更問毀譽?以拙進而以巧退,以忠義勸人而以苟且自全,即魂魄猶有餘羞。”

  秉行中庸

  他反省自己,發現了一個大缺點。第一次出山,練兵平賊,他的想法是,生死都不顧了,也就不管毀譽,結果看來效果並不好,不僅得不到支持和同情,甚至招來辱罵和責難,因為他背離了儒家的中庸之道。伸手向皇帝要權力,即使出於公心,也不符合儒家的君臣觀念。

  坐困江西的時候,曾國藩一心想著為朝廷滅賊,自己在前線衝鋒陷陣,命都不打算要了,後方那些握著權勢的人,卻處處詬病他責難他,搞得他非常絕望,甚至跟好朋友說,假設現在我就死了,你幫我寫墓誌銘的時候,一定要為我喊屈鳴冤,幫我討回一個公道,否則在九泉之下,我也不會瞑目。曾國藩以為,自己在前頭憤誌殺賊,卻被官場刁難,使他百不遂誌,所以覺得委屈,又被小人誣蔑中傷,更是覺得冤枉。從為公來說,曾國藩說的似乎並不為過,但外部環境如此,光發牢騷,並不能改變他的困難處境。

  經過一番深刻反思,他醒悟過來,那些年他過於偏激,既然不能改變環境,那就隻有融入環境。這樣一來,他徹底運用中庸之道。

  第一次帶兵,“力辦此巨賊”,隻想成功,越快越好,所以十個月打到了九江,然後有湖口慘敗。這次複出,他變得圓潤了、通融了,並不急急求成、事事趕快,而願意“聽之在天”。

  過去他銳意討賊,用心專一,以“不怕死、不愛財”為口號,毀譽榮辱都不管,結果呢,得到的支持少,得罪的官貴多,事情極不順暢。複出以來,放棄“事求可、功求成”的企圖心,事無大小都認真應付,官場應酬則更加周到,盡量不惹來浮議流言,混跡官場的本事大大增強了,人就變得越來越中庸,甚至百般忍讓。據傳,有一個官居極品的高人指點他說,關鍵不在於大臣怎麽說,而在於皇上怎麽聽,不外乎是仔細揣摩皇上心思,知道皇帝怎麽想了,就能投其所好。

  一方麵是他官場術成熟的表現,處處委曲求全,另一個方麵也是他對中庸之道的現實理解,舍小而就大。清朝後期的官場環境,曾國藩沒有力量改變,他必須融進去,才能舒展大誌,做一點事情。以前他與官場處處不合,改變之後呢,大體能與官場相安。鎮壓太平天國之後,大名之下,全身而退,沒有遭到文種、韓信那樣被屠戮的結局,跟這次反省有莫大關係。

  這一年四個月時間成為他做人行事的一個轉折點。這個轉變的現實結果是什麽呢?在衡陽練兵的時候,他三次拒絕出兵,因為他堅持以事情的輕重緩急為根本,而不顧皇帝的權威。盡管他說服了鹹豐帝,卻讓皇帝不喜歡。複出之後,他也遇到兩次情況,都是皇帝要他出兵救援,一是援救浙江,一是北上勤王。

  鹹豐十年二月、三月,李秀成帶兵攻打浙江、蘇州、杭州等地,目的是想調動清兵江南大營去救,好殺個回馬槍,一舉踏平江南大營,解除它南京城的威脅。江南曆來富庶,是清政府重要的財富基地,所以鹹豐帝慌了,要江南大營派兵去救,卻不知道太平軍的真實意圖。江南大營本有四萬清兵,在鹹豐帝的命令下,派出一萬三千人去救杭州。李秀成迅速回師,與陳玉成配合,不過半天,就擊潰了清兵堅守了兩年的江南大營。

  曾國藩當時正要攻打安慶,也接到命令,要他去援救蘇州、常州。但他手下隻有一萬人,兵力單薄,就沒有去。這既是因為曾國藩重視安慶重視上遊,不想分兵去救江南,也因為他無兵可分。

  鹹豐十年四月,原兩江總督何桂清革職拿問,鹹豐帝讓曾國藩做兩江總督,大江南北水陸各軍都歸其節製,並要他趕緊派兵救援浙江、蘇州、常州。這樣一來,曾國藩就沒有理由拒絕了。

  雖說他已經節製江南諸軍,真正能打仗的,其實隻有湘軍,最多也不過五六萬人。他的戰略全局觀是,寧可丟掉下遊,也不撤安慶之圍,而要在安慶與敵人決戰,圍點打援,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安慶是整個戰略的根本所在,下遊丟不丟、保不保,其實是次要的事情。

  安慶之圍絕對不能撤,但皇帝的命令又不能違抗,能不能兩邊兼顧呢?還要像在衡陽練兵的時候那樣,堅決拒絕嗎?

  曾國藩施行了中庸之道。

  安慶之圍堅決不撤,他把重兵都留在安慶。但為了應付皇帝的命令,為了表達自己的感謝之心(鹹豐帝終於給了他地方實權),也為了給江浙士紳一點希望,他決定親自帶兵去援救浙江、蘇州、常州。

  他計劃帶一萬三千人馬,從皖南出發,分三路進兵,第一步進駐祁門,肅清皖南之後,順勢進入浙江,一並援救蘇州、常州。這就是曾國藩祁門曆險的起因。

  不過,他擺出那個架勢,隻是做出來給皇帝看的,並不真想去浙江、蘇州、常州,因為他的重點和中心仍然在安慶。他選擇從皖南進兵,表麵看,那是陸路援救浙江、蘇州、常州的唯一路線,根本目的還是在聲援安慶,既可以吸引、阻擋太平軍,又能夠溝通江西、安徽、浙江三省的聯係。

  鹹豐帝要他派水師從長江越過南京去救蘇州、常州,太平天國在長江已經沒有力量,越過南京去救蘇州、常州完全做得到,曾國藩卻不派水師,因為楊載福的水師要用來攻打安慶。但他也給出建議,請求抓緊籌備淮揚、寧國、太湖三支水師,作為攻取南京、援救江浙的預備力量。

  就這樣,他來到了祁門,卻在那裏徘徊不前,客觀上因為太平軍往來攻占徽州、寧國、景德鎮等地,他被困在那裏,主觀上也跟他的重心在安慶有關係。他跟皇帝解釋說:“各路肅清,後方堅固,這才是進軍浙江的穩妥辦法。”鹹豐帝也認可了他的解釋,認為他老成持重,不過仍然要他設法進兵,救江浙於水火。

  曾國藩在祁門曆險,差點丟了性命。如果軍事順利,是不是就會進入浙江呢?他一定會想出別的辦法來應付朝廷,而全力保證安慶戰場不受影響。

  他親自帶兵,固然沒有必要,目的在掩人耳目,誰還能說他在變相抵製皇命呢?正應和了他複出時“消除浮議流言”的官場哲學。

  李秀成攻打浙江的時候,江南大營總管是和春。他得到情報,對太平軍聲東擊西、目的卻在江南大營的戰略意圖有所察覺,所以他對援救浙江並不積極。但是,鹹豐帝卻多次命令他出兵救援,又讓他兼辦浙江軍務。和春沒有辦法,隻好調出一萬三千人。江南大營的力量被削弱,也就更容易被太平軍攻破。

  兩相對比,可知曾國藩中庸之道的高明。

  中庸之道與折中主義並不相同。中庸之道不是兩邊平均使力,是在保持大勢穩定的情況下,而有所側重。和春就是折中主義,結果既不能援救浙江,也不能保護江南大營,犯了分兵的錯誤。曾國藩也分出了一萬人,重點仍然在安慶,從皖南這邊與安慶戰場遙遙呼應。事實也證明,他在祁門遇險,也有效阻擋了李秀成的進兵道路,並牽製了太平軍力量。唯一遺憾的是,李秀成不知道他在祁門,隻有三千護兵。

  北上勤王一事,也達到了中庸之道的要求,既沒有分兵北上,也沒有違抗皇命,雖然耍了手段,卻是中庸之道的高明辦法。

  曾國藩沒有責怪鹹豐帝東一槍、西一槍,跟著太平軍的P股轉,而是執兩用中,把相互對立的情況巧妙地應付過去。跟三次拒絕出兵相比,他的做事哲學確實有了一個明顯變化,那就是遵循中庸之道。

  曾國藩的啟示

  不偏執,不激進,也不平均主義,而是兩邊有情,側重一點。

  盡管中庸之道沒有解決他的全部困難,但效果顯著,其一就是保住了他們曾家的命運,沒有遭到大功之後被屠殺的結局。複出之後,他以中庸之道,對清政府采取退讓之勢,過去的剛健氣勢沒有了,卻對整個湘軍集團的命運有利。大概也正是這種中庸到處處退讓的心態,導致了他在天津事變中,毫無道理地淪為賣國賊。

  似乎可以這麽說,在中庸之道上,他前期偏左,盡管見識高明,也打了不少勝仗,卻不被信任,還招來一身責難;中期數年基本能恪守中庸之道(鹹豐八年至同治五年),也與他一生的輝煌頂點相應,安慶打下來,南京打下來,並規劃出剿滅撚軍的河防大局(李鴻章基本沿用了他的辦法);晚期偏右,處處退讓,總以不得罪朝廷為標準,結果搞得在天津事變中落了個賣國賊的罵名。

  這個說法當然有些牽強,但在他所處的那個環境,能做到這些,已經非常不容易了。難怪有人說,他的一生,十分之四在與太平軍戰,十分之六在與文法吏戰。

  人們常說性格決定命運,曾國藩複出之後,性格並沒有變化,他還是他,變化的是他的做事方法。這不是來自性格,而是來自觀念和思想。所以說,性格決定命運這句話是不靠譜的。不過,性格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人們的決定,並進而影響到人們的命運,卻是真的。

  曾國藩給皇帝寫奏章,從不用奴才自稱,同時的許多人,卻卑躬屈膝,自稱奴才,可知曾國藩的自我秉持態度。

  郭子儀如何保全終身

  郭子儀保全終身的法門,其實是綜合了儒家的中庸哲學與道家的避世原則。

  郭子儀爵封汾陽王,王府建在首都長安的親仁裏。汾陽王府自落成後,每天都是府門大開,任憑人們自由進出,郭子儀不準府中人幹涉。

  有一天,郭子儀帳下的一名將官要調到外地任職,特來王府辭行。他知道郭子儀府中百無禁忌,就一直走進了內宅。恰巧他看見郭子儀的夫人和他的愛女兩人正在梳洗打扮,而王爺郭子儀正在一旁侍奉她們,她們一會兒要王爺遞手巾,一會兒要他去端水,使喚王爺就好像使喚奴仆一樣。這位將官當時不敢譏笑,回去後,不免要把這情景講給他的家人聽。於是一傳十,十傳百,沒幾天,整個京城的人們都把這件事當作笑話在談。

  郭子儀聽了倒沒有什麽,他的幾個兒子聽了都覺得大丟王爺的麵子。他們相約,一齊來找父親,要他下令,像別的王府一樣,關起大門,不讓閑雜人等出入。

  郭子儀聽了哈哈一笑,幾個兒子哭著跪下來求他。

  一個兒子說:“父王您功業顯赫,普天下的人都尊敬您,可是您自己卻不尊敬自己,不管什麽人,您都讓他們隨意進入內宅。孩兒們認為,即使商朝的賢相伊尹、漢朝的大將霍光也無法做到您這樣。”

  郭子儀收斂了笑容,叫兒子們起來,語重心長地說:“我敞開府門,任人進出,不是為了追求浮名虛譽,而是為了自保,為了保全我們的身家性命。”

  兒子們一個個都十分驚訝,忙問這其中的道理。

  郭子儀歎了口氣,說:“你們光看到郭家顯赫的聲勢,沒有看到這聲勢喪失的危險。我爵封汾陽王,往前走,再沒有更大的富貴可求了。月盈而蝕,盛極而衰,這是必然的道理,所以,人們常說要急流勇退。可是,眼下朝廷尚要用我,怎肯讓我歸隱;再說,即使歸隱,也找不到一塊能容納我郭府千餘口人的隱居地呀。可以說,我現在是進不得也退不得。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我們緊閉大門,不與外麵來往,隻要有一個人與我郭家結下仇怨,誣陷我們對朝廷懷有二心,就必然會有專門落井下石、妒害賢能的小人從中加油添醋,製造冤案,那時,我們郭家的九族老小都要死無葬身之地了。”

  這是明白禍是如何產生,應該如何去消除禍害的道理。郭子儀具有很高的政治眼光,他善於忍受災禍,更善於忍受幸運和榮寵,深諳中正平和、不變不驚的明哲保身道理,所以才能四朝為臣。

  大概從介紹郭子儀個人曆史的幾個重點,就可以看出他的立身處事,真正做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不怨天,不尤人的風格。

  他帶兵素來以寬厚著稱,對人也很忠恕。在戰場上,沉著而有謀略,而且很勇敢。朝廷需要他時,一接到命令,不顧一切,馬上行動。等到上麵懷疑他,要罷免他時,也是不顧一切,馬上就回家吃老米飯。所以屢黜屢起,國家不能沒有他。

  另兩件有關他個人的行誼。一是關於他與監軍太監魚朝恩的恩怨,在當時的政治態勢上,是相當嚴重的:魚朝恩派人暗地挖了郭子儀父親的墳墓。

  當時唐代宗大曆四年(769)的春天,朝野人士都恐怕要掀起一場大風暴,代宗也為了這件事,特別吊唁慰問。郭子儀卻哭著說:我在外麵帶兵打仗,士兵們破壞別人的墳墓,也無法完全照顧得到,現在我父親的墳墓被人挖了,這是報應,不必怪人。

  魚朝恩便來邀請他同遊章敬寺,表示尊敬和友好。這個時候的宰相元載,也不是一位太高尚的人物。元載知道了這個消息,怕魚朝恩拉拔郭子儀,問題就大了。這種政壇上的人事糾紛,古今中外,都是很頭痛的事。因此,元載派人秘密通知郭子儀,說魚朝恩的邀請,是對他有大不利的企圖,要想謀殺他。郭子儀門下將士,聽到這個消息,極力主張要帶一批武裝衛隊去赴約。

  郭子儀卻毅然決定不聽這些謠傳,隻帶了幾個必要的家僮,很輕鬆地去赴會。

  他對部將們說:“我是國家的大臣,他沒有皇帝的命令,怎麽敢來害我。假使受皇帝的密令要對付我,你們怎麽可以反抗呢?”

  就這樣他到了章敬寺,魚朝恩看見他帶來的幾個家僮們戒備性的神情,就非常奇怪地問他有什麽事。於是郭子儀老老實實告訴他外麵有這樣的謠傳,所以我隻帶了幾個家僮來,如果真有其事,免得你動手時,還要煞費苦心地布置一番。

  他這樣的坦然說明,感動得魚朝恩掉下了眼淚,說:“非公長者,能無疑乎!”

  如果不是郭令公你這樣長厚待人的大好人,這種謠言,實在叫人不能不起疑心的。

  另有一則故事,是在郭子儀的晚年,他退休家居,忘情聲色來排遣歲月。

  那個時候,後來在唐史《奸臣傳》上出現的宰相盧杞,還未成名。有一天,盧杞來拜訪他,他正被一班家裏所養的歌伎們包圍,正在得意地欣賞玩樂。一聽到盧杞來了,馬上命令所有女眷,包括歌伎,一律退到大會客室的屏風後麵去,一個也不準出來見客。

  他單獨和盧杞談了很久,等到客人走了,家眷們問他:“你平日接見客人,都不避諱我們在場,談談笑笑,為什麽今天接見一個書生卻要這樣的慎重。”

  郭子儀說:“你們不知道,盧杞這個人,很有才幹,但他心胸狹窄,睚眥必報。長相又不好看,半邊臉是青的,好像廟裏的鬼怪。你們女人最愛笑,沒有事也笑一笑。如果看見盧杞的半邊藍臉,一定要笑,他就會記恨在心,一旦得誌,你們和我的兒孫,就沒有一個活得成了!”

  不久,盧杞果然作了宰相,凡是過去有人看不起他,得罪過他的,一律不能免掉殺身抄家的冤報。隻有對郭子儀的全家,即使稍稍有些不合法的事情,他還是曲予保全,認為郭令公非常重視他,大有知遇感恩之意。

  史載郭子儀年八十五而終。他所提拔的部下幕府中,有六十多人,後來皆為將相。八子七婿,皆貴顯於當時。“天下以其身為安危者殆三十年,功蓋天下而主不疑,位極人臣而眾不嫉,窮奢極欲而人不非之。”曆代功臣,能夠做到功蓋天下而主不疑,位極人臣而眾不嫉,窮奢極欲而人不非,實在大難而特難。

  中庸之器

  古書記載,周公廟裏有一種祭器,常傾欹不正,名字就叫欹器。這個欹器,太滿了就傾斜,不滿也傾斜,唯有不多不少,才能平正。

  孔子去周公廟拜謁,看到這個物具,不知道是什麽,就問守廟人:“這是什麽東西?”

  守廟人說:“欹器。”

  孔子說:“我聽說這個欹器,太滿了就傾斜,不滿也傾斜,唯有不多不少,才能平正。”

  今天,曲阜孔廟也擺放著一種欹器,水裝多了,它要傾斜,把水倒出來,水裝少了,它也要傾斜,水也倒出來。唯有不多不少,它才能平正,水也不倒出來。孔子看到欹器,不知道是它是什麽,證明那個時候差不多就要失傳了。張衡、祖衝之等著名科學家都研究過欹器,即使他們那個時候研製的欹器,今天也都不見了。因此不知道現在孔廟中擺放的那個欹器,是不是就是孔子當年看到的那種。

  做人做事遵守中庸之道,大抵不是壞事。古人雲,勿多言,多言則多敗;勿多事,多事則多患。孔子讀到這話,就跟學生說:“小子識之。行身如此,則豈有口禍哉!”

  古人還說:“君子知天下之不可上也,故下之;知眾人之不可先也,故後之。”都是做人做事的金玉良言啊。難怪曾國藩說:“吾亦不甘為庸庸者,近來閱曆萬變,一味向平實處用功,非委靡也。位太高,名太重,不如是,皆危道也。”曾國藩不想庸庸活著,但位高名重,如果不能謹守中庸之道,性命也危險,所以他不得不小心謹慎,近於委靡不振。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