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一個大智慧者給我們的啟示

  曾國藩是一個有爭議的人物,這裏不再贅述,本書隻討論他成就大事對我們的啟示。曾國藩可取的一麵,是他給後人樹立了這樣一個榜樣:通過不斷的自我激勵、自我教育,人人都可以成功。

  秦始皇、劉邦等,固然偉大,離普通人卻很遙遠,可以瞻仰,而無法模仿。曾國藩則可以被一般人學習。他成為聖賢,他建立功勳,他當賣國賊,他娶小老婆而被罵,他跟鹹豐帝伸手要權力,借回家奔喪的機會逃離江西那個爛攤子,凡此種種,他的優點,他的缺點,似乎一般人也都有。他的自我鼓勵精神,他的小心謹慎作風,他的人才方法,他的良好大局觀,他的儒緩毛病,以及堅忍執著等成就大事的品質,似乎都可以通過向他學習來獲得。

  因為他是人,而不是神,所以他也會犯錯誤,吃了敗仗想自殺,被人騙了錢財無奈何,討個小老婆,就被罵作是一個穿著長衫子的虛偽的男人。他也確實是一個人,而不是神。小的時候,他做對聯要想老半天,回到家才有答案。但他又有不同於一般人的天分,少年文章就有“金華殿中人”的豪氣,27歲考中進士,37歲官居二品,這種成績一般人是做不到的。他立誌做聖賢,如果做不了聖賢,連人都不是了:“不為聖賢,便為禽獸。”這樣的口氣,這樣的決心,也不是一般人敢說的。他又極具創造性思維,把團練分成團與練,建設一支新軍隊。

  曾國藩對我們的啟示肯定還有好多,非本書十八講所能說完全。即使本書說十八講,其實也不過十六講。關於立誌,本書分了兩講,關於人才,也分了兩講,因為立誌與人才,對成就大事至關重要,所以多用了篇幅。

  這也是本書的諸多缺點之一,甚至連勤奮都沒有講,缺憾頗多。而且,曾國藩無法脫離他所處的那個時代,他所秉承的思想與傳統,既有精華,也有糟粕,今人應該辨證看待,批判性地加以吸收,完全盲從,那是有害的。

  七年前,筆者寫了一篇短文,不文不白,基本勾勒了曾國藩的一生,今天收錄在這裏,作為一種參考:

  曾國藩從窮閉的農村走進京城,時滿人當政,處處逆境,而十歲九遷,官居二品,已是不易。又以去職還鄉的身份,募民勇而替製度之綠營,齊村蠻而扶將傾之大廈,將儒生而戰百萬之雄兵。當是時也,名不正,權不實,餉不足,朝野不予親便,友朋不相就往,堅苦卓絕,一人而已。惟有氣貫長虹,竭盡血誠,不計性命,報效愚忠一途也。連飲三番投江之恨,而能不舍其誌,而能屢敗屢戰,而後漸趨漸強,逆境挺拔,勇猛精進,終於冬去春回,圍九江,陷安慶,破金陵,軍功卓著,萬人矚目矣。及至肅清海內,裁撤湘軍,步聖人之大德,居功名於無形,朝野歎服,盡在規模遠大、器識宏深之中也。已而倡西學,辦洋務,師夷之長以自強,影響播及八十載,德行功名,可謂完滿無缺矣。

  然所遭值事會,內憂外患,下猛藥以取急效,雖成一時之功,而遺長遠之痛,其攘外必先安內,殺人不完證據,外事以和為貴,凡此種種,非不知也,不得已也。且有不肖子,舍本逐末而效仿之,假公濟私而承奉之,中國苦難,迢迢深遠矣。然其內聖外王之譽,立德、立功、立言並三不朽,殆人之功也,殆神之力也?持大體,規全局,文正公之獨特異長也。

  人者,氣而已。氣不衰竭,則誌自剛;誌其剛矣,則識漸長;識之長矣,則時可用。循時以進,功自然成,名自然存,如此而已。然曾公之誌,尚在功名之外,故能貞其恒,故能成其大,故能享其久。吾輩中人,有愚而不能知者也,有知而不能行者也,有行而終見棄者也。堅忍不拔,鍥而不舍,寸寸累功,終身不渝者也,少之又少,終成大事者,不多見矣。嗚呼!苟立堅誌,長卓識,而時不我與,其奈天何哉?因此而冥冥終身者,又不知其幾何哉。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