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六節 晏子不辱使命

  晏子姓晏名嬰,春秋時期齊國人。他博學多才,聰明過人,是齊國著名的政治家,為齊國的富強做了很多好事。他還經常用巧妙的方法勸說齊國的國君——齊景公寬待百姓,留下了許多動人的故事。

  由於他能說善辯,所以齊景公經常派他出使各國。一次,晏子要出使到楚國去,楚靈王知道了,就召集眾大臣說:“聽說晏子是齊國能言善辯的大臣,名氣雖然很大,但他身高卻不足五尺(春秋時期尺子小,一尺合現在的7市寸左右),我想當麵羞辱他一番,叫他知道知道咱們楚國的威風,你們誰有什麽好辦法?”

  這時,一個大臣在楚靈王耳邊,嘀咕了半天,楚靈王一邊笑一邊連說:“好,好,這個辦法好。”

  於是,那個大臣馬上叫人在城門旁邊挖了一個五尺高的小洞,等晏子到來時,他們故意把大門關了,想讓晏子從小洞進城。

  晏子到楚國那天,走到小洞前邊,看了看,說:“這是狗洞,不是城門。出使狗國的人,才從狗洞進。今天,我是出使楚國,不是出使狗國。請問我是來到了狗國呀,還是來到了楚國?”這一問鬧得楚國的大臣們,誰都說不出話來,隻好打開城門,迎接晏子進城。

  晏子見到楚王,楚王笑嘻嘻地說:“怎麽,齊國沒有人了嗎?”

  晏子知道楚王是在諷刺他個子矮,但他卻不動聲色地回答說:“您這是什麽話!單是我們齊國首都臨淄,就有七八千戶人家。街上的行人擠得肩膀挨著肩膀,腳尖碰著腳跟。大王,您怎麽能說齊國沒有人呢?”

  楚王說:“既然有這麽多人,為什麽要派你這樣的人出使到我們堂堂的楚國來呢?”

  晏子不慌不忙地回答:“噢!這您就不知道了。我們齊國派遣使臣有個規矩:對方要是個上等國家,就派一個有本事的人去。對方要是個下等國家,就派一個無能的人去;我就是個無能的人,所以才派我到你們楚國來。”幾句話說得楚王張口結舌。

  不久,晏子又要出使到楚國去,楚王又和左右的大臣們商量:“我想再當眾耍笑他一下,你們誰有什麽好辦法?”一個大臣又在楚王跟前如此這般地說了一番,楚王聽了連說:“好,好!到時候咱們試他一下。”

  沒幾天晏子到了,楚王安排了酒席招待他。大家正喝得高興的時候,隻見兩個吏卒綁著一個犯人來到楚王麵前。楚王故意問:“這個犯人是哪國人?犯了什麽罪?”吏卒回答說:“是齊國人,犯了盜竊罪。”楚王看了看晏子,笑嘻嘻地問晏子:“齊國人都善於偷盜嗎?”

  晏子輕輕地站了起來,不慌不忙地回答:“我聽人家說,橘子生在江南一帶的叫做橘,又大又甜;假如把它移到江北一帶,就變成枳了,又小又酸。它們的葉子很相似,果實的味道可完全不同。為什麽會這樣呢?這是因為兩個地方的水土不同啊!現在這個人,生活在齊國的時候並不偷盜,到了楚國後就偷盜,是不是楚國的水土使百姓善於偷盜啊?”

  楚王聽了,臉羞得通紅,心想:“晏子真了不起啊!我想耍笑他,沒想到,反叫他給耍笑了。”

  沉思錄

  晏子人雖然長得矮小,但他博學多才的智慧的高度卻無法衡量。楚王幾次三番想戲弄他,到頭來卻是他自己被晏子弄得灰頭土臉,可見晏子的智慧是多麽高啊。

  萬事由來

  燈謎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時代。那時群雄崛起,列國紛爭,一些遊說之士為了勸說君王,往往不把本意說出,而借用別的語言來暗示,使之得到啟發。這種“隱藏”的話語就是燈謎的雛形,當時叫做“庾詞”(庾是隱藏之意),也叫“隱語”。秦漢以後,這種風氣更加盛行。西漢曹娥碑後題有:“黃娟幼婦外孫齏臼”,射“絕妙好辭”,即是“隱語”。《文心雕龍·諧隱》指出:“自魏代以來,而君子嘲隱,化為謎語。”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