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為陸虞侯辯護

  ◎牛康博士

  辯論大賽時下風行,於是如簧巧舌應運而生。張儀再世,蘇秦複生,想必也會歎為觀止。某日,有學子三人闖入本博士“費思屋”(office的雅讀也),自稱是辯壇新秀,伶牙俐齒,舌箭唇槍,好生了得!問本博士近時何處有辯賽,或有無急需辯家的客戶,好讓他們“牛刀小試”,辯鋒略展。本博士稍作深思狀,說:“有了,有個陸虞侯……”

  “陸虞侯是誰?”新秀們問。

  “就是陸謙。”本博士答道,“他曾經是林衝林教頭的老朋友……”

  “他不是早成了刀下鬼?還要辯什麽?!”一新秀嚷道。

  “且慢!”本博士抬手一摁按鈕,大顯示屏頓時顯現——

  山神廟。茫茫雪野。一人慌張逃跑,一人急步追趕……

  “……陸虞侯卻才行三四步,林衝喝道:‘奸賊,你待那裏去!’劈胸隻一提,丟翻在雪地上,把槍搠在地裏。用腳踏住胸脯,身邊取出那口刀來,便去陸謙臉上閣著,喝道:‘潑賊,我自來又和你無什麽冤仇,你如何這等害我?正是殺人可恕,情理難容。’陸虞侯告道:‘不幹小人事,太尉差遣,不敢不來。’林衝罵道:‘奸賊,我與你自幼相交,今日倒來害我,怎不幹你事?且吃……”

  本博士按一休止鍵,顯示屏上林衝舉刀,陸謙刀下現恐怖狀,——定格。

  “好,就在這舉刀和吃刀之間——”本博士笑指屏上驚險情景,“請各位為眼看要做刀下鬼的陸虞侯據理聲辯一番,如何?”

  “OK!”新秀們覺得這很刺激,於是很興奮上場,“辯”將起來——

  一辯:關於友誼

  本人注意到林衝先生剛才的一句話:“我與你自幼相交,今日倒來害我……”很顯然,林衝先生極憤怒地舉刀的一個極重要的原因,就是:陸謙先生踐踏了友誼。

  說到友誼,世人大都喜歡給它蒙上一層玫瑰色,製造出種種“友誼”的神話,這其實是“友誼浪漫主義”。這世界上普遍存在的真實是:友誼的存廢是受利害的權衡製約的。林衝先生,我知道你曾經是武官教頭,我說得這麽“哲學”,可能你不太容易理解。那就讓我用粗俗一點的話來說:友誼要是損到老子的好處,友誼就是個鳥!

  自古以來,認為“友誼是個鳥”的人物,真是舉不勝舉嗬。遠一點說,秦朝的李斯,他曾經和韓非一道跟荀況老先生學法術,他們有同窗的友誼;但後來,看到秦始皇賞識韓非,李斯就打小報告,說韓非壞話,最後用毒藥害死了老同學——林教頭,你瞧瞧,“友誼”是什麽?鳥!

  林衝先生,我還可以給你說一個典型人物,他就是弗蘭西斯·培根。這個人你當然不會認識,他比你晚生四五百年,而且是一個老外。他寫過一篇《論友誼》,是道德文章。他說:“沒有友誼則斯世不過是一片荒野。”又說:“凡是天性不配交友的人其性情可說是來自禽獸而不是來自人類的。”可是,說出來,林教頭或許你不敢相信,就是如此讚美“友誼”的培根先生,後來竟對他的密友、恩公艾伯爵落井下石,在法庭上揭發、痛罵艾伯爵“叛亂”。可憐的艾伯爵,由於他的昔日密友的致命一擊,終於上了斷頭台!培根先生顯然做了一篇更真實的“文章”,題目就是:《友誼是個鳥》。

  再說一個人物,比培根先生還晚一百多年,他叫羅伯斯庇爾。外國人的姓名,真他媽的拗口,單是一個姓,就是這麽羅嗦;你要把它念成“羅卜絲皮兒”也不礙事。你可真是個人物,地位比宋江宋大哥還高幾截。有一天,他的革命戰友丹東死了老婆,他馬上寫信慰問:“當你在悲哀之中時,有一個朋友對你懷著深摯的友誼和親切的同情。”還信誓旦旦說:“我對你的友情比任何時候都深切,並將至死不渝。”林教頭,你又不會相信,那些話說罷的四個多月之後,丹東老弟就被他的羅大哥砍掉了“吃飯家夥”!罪名是“反革命”。什麽叫“反革命”?唉,說來話長,等哪天得清閑,多沽上幾葫蘆“滄州特曲”,再仔細探討吧。

  現在還是回過頭來談陸虞侯。陸虞侯和你林教頭是青梅竹馬,自幼相交,有三十餘年的友誼史。他如今踐踏友誼,坑害朋友,平心而論,是不道德。林教頭你感到氣憤,當然是正當的囉。但我在前麵舉述了一些人和事,用意就是請你從“友誼”的幻象中走出來,對陸謙的行狀不要太意外,還是要想得開一些。

  再從陸虞侯的處境來說,是得罪權貴,還是犧牲朋友,權衡利害的結果,他選擇了後者。他說:“隻要衙內歡喜,卻顧不得朋友交情。”他當然是個小人。可是,林教頭,你想想,這世界上,有些偉人恣意蹂躪友誼,把同誌、戰友搞得家破人亡,到結果還不照樣做定偉人?!冷眼看看人世間,林教頭,你該冷靜冷靜啦!

  二辯:關於Fair play

  Fair play是洋文字啦。林衝先生,還有陸謙先生,你們都沒有留過洋,也沒有讀過“托福”或“牛康”,這是很可惜的啦,所以你們不懂Fair play啦。而不懂Fair play,那就是沒有教養的不文明的人啦。

  Fair play可以念成“廢爾潑賴”的啦,就是把你身上有的潑皮氣無賴氣都廢掉啦,於是乎啦,你就是一個君子,一個紳士的啦。

  先來說說陸謙先生啦。陸謙先生背著林衝先生放火攻草料場,顯然是不夠光明正大的啦。陸謙先生應該向林衝先生賠禮道歉,而且必須賠償損失的啦。陸謙先生,你說你受人指使,沒辦法啦。可是,老實說,陸謙先生,我也沒辦法為你開脫的啦。火是你自己放的啦。如果你不道歉,不賠償,是絕對不行的啦!不但林衝先生不滿意,我這裏,你也通不過的啦。

  但是啦,林衝先生!你也過分啦!你手裏有槍、有刀,陸謙先生手無寸鐵,你和他比試是很不公平的啦。Fair play不是這樣的啦。

  而且再說的啦,林衝先生,你是禁軍教頭,成功很不一般的啦。陸謙先生,除了拍馬屁,捧臭腳,什麽功夫都沒有的啦。你們的武功和力氣根本不是一個級別的啦。不屬於同一級別,進行較量,這就太不Fair play的啦。林教頭,請放下你的刀,STOP啦!

  所以啦,我這裏有兩個方案,或者說是兩種選擇啦——一是啦,讓陸謙先生去五台山,或者武當山,去拜師習武啦;學會了十八般武藝,取得相當資格級別,然後再來跟林衝先生公平比試啦。二是啦,簡單一點啦,陸謙先生你花錢去買座草料場,也讓林衝先生放火燒燒啦,讓林衝先生好消消氣啦。

  最後一點我要說的啦,林衝先生是八十萬禁軍教頭,不是省軍級,也相當於省軍級的啦。林衝先生既然是上等人出身,是地道的紳士,當然有紳士風度,要講Fair play的啦。如果大家都Fair play,林衝先生,陸謙先生,還有別的女士們先生們,就都可以一起卡拉OK啦!

  三辯:關於放下屠刀

  老子說:“常有司殺者殺,夫代司殺者殺,是謂代大匠斫,夫代大匠斫,希有不傷其手矣。”

  這段話是什麽意思呢?天底下有專管殺人的人,那就是官府的老爺和刑場上的劊子手,誰自說自話去殺人,那就像代替木匠去砍木頭,很少有不傷著手指的。

  陸謙先生是不是有該殺的罪,理應由官府去判;陸謙先生的頭如果真不該留,也該請劊子手來砍。林衝先生,你是法盲嗎?你是無政府主義者嗎?倘若都不是,就請你放下屠刀。

  孔子說:“多行不義必自斃。”多做了壞事情,不是被馬車撞死,就是喝涼水嗆死,或者心肌梗塞梗死,腦衝血衝死……總之,肯定是要“自斃”的,如果陸謙先生確是“不義者”,讓他“自斃”好啦,你林衝先生不是可以省事了嗎?你將保持你雙手和心靈的清白,不必擔當“殺人凶手”的惡名,你也將成為聖人的信徒。這就是不殺之“殺”,是殺的最高境界。所以,林衝先生,放下屠刀吧。

  世間多少人虔誠信佛,天天吃素,天天念經,天天修煉,天天苦行,真是曠日持久,路途漫漫!可是對林衝先生你來說,就很簡單啦,——“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真是快捷之極,方便之極,實惠之極!這種“立地成佛”的便宜,打著燈籠滿世界去撿,也不一定撿得到呢。林教頭,機不可失,時不你待,為了“立地成佛”,趕快趕快放下屠刀呀!

  三辯結束,曲終奏雅——本博士說,三位真不愧是辯壇新秀,說古談洋,引經據典,正說反說,雄辯雌辯,懵住林衝,喜煞陸謙。……可惜可惜,林衝還是殺性難抑,陸謙畢竟劫數難逃。三位新秀今天算是白費唇舌,浪費唾沫。不好意思,Sorry, sorry!

  本博士再按一鍵,定格消除,隻見——

  “……(林衝說):‘且吃我一刀!’把陸謙上身衣服扯開,把尖刀向心窩裏隻一剜,七竅迸出血來……”

  如此血腥,不堪卒睹,本博士拉三位辯壇新秀急速離開現場,往十字坡孫二娘處吃大排檔去也。 ■

  識別來自身體的信息

  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繁忙的工作和生活使我們無暇關注自己的健康。但是,如果你仔細留意就會發現,其實一些病症會在我們身體的某個部位表現出來。之所以有些病沒有及時治療,錯失了最佳的治療時機,是因為我們沒有很好地識別來自身體的信息。所以,學會識別來自身體的信息,是我們自我保健的最好開始。

  如果把一個人的一天分成不同的時段,我們就可以從每個時段身體的一些反應中看出身體健康與否的端倪。

  ●早晨起床時:

  虛 汗:如果有虛汗,可能是發燒的征兆。

  頭暈、頭昏:早晨醒來後頭暈、頭昏,可能出現了頸椎骨質增生或血黏度高等疾病。

  饑餓感:淩晨四至五點鍾醒來有強烈的心慌饑餓感,且疲乏無力,直到吃早餐後不舒適的感覺才逐漸消失,提示可能有糖尿病傾向。

  清晨浮腫:如果在起床活動二十分鍾之後還不徹底消失,則提示可能有腎病或心髒病。

  口 臭:可能是胃或肝出現了問題,或是牙周病引起。

  棕色尿液:提示肝髒可能出現問題。

  臉色潮紅:可能與心髒病或高血壓有關。

  手臂僵硬:是不是太疲勞了?

  ●離開臥室後:

  眼色改變:充血,渾濁、黃色——請特別注意。

  大便中帶血:糞便若是黑色,可能是食物所致,也可能是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

  尿中有泡沫:尿液中必然會有些泡沫,但要是特別多就要注意是否腎髒有了毛病。

  牙齦出血:如果經常牙齦出血,就要注意是凝血係統有了毛病,還是抗凝藥服用過多。

  惡 心:若每天早上都如此,可能是慢性胃炎或肝炎。

  吞咽困難:如果不是因為喉嚨痛,需注意檢查食管是否長了腫瘤。

  眼睛痛:看報時眼睛痛,可能是青光眼。

  手發抖:看報時手顫抖,可能是甲亢,也有可能是帕金森病。

  ●離開家,開始一天的工作時:

  襯衣的領子變緊:若不是因為發胖,必是頸部有問題,需檢查一下甲狀腺及頸部淋巴結是否腫大。

  手臂無法抬高:如果手臂舉不起,就不是普通的肩部僵硬了。

  爬樓梯時心悸、呼吸困難、胸部憋悶:心跳加速而必須停下來休息,說明你的心髒功能較弱。

  健 忘:可能是因為精神過度緊張、失眠、心理障礙或動脈硬化。

  常打瞌睡:不要以為隻是睡眠不足。

  口 渴:若總是覺得口渴,有可能是糖尿病。

  吃油膩食物後上腹疼痛,並放射到右肩背部:很可能是患有肝膽疾病。

  食欲亢進,體重卻減輕:可能患了甲狀腺機能亢進症。

  飯後總是出現反酸、腹脹或腹痛等症:提示積食了,要多吃新鮮蔬菜,三餐要注意清淡、好消化。

  指尖比指節更粗大:可能患有較嚴重的肺部疾病。

  手掌潮濕:過度興奮或緊張時手掌會出汗,若常如此則可能是甲狀腺異常。

  肩膀酸痛:可能是由於血液凝集,也可能是因為頸椎病。

  背 痛:除了肌肉痛,也可能是脊椎或內髒有毛病。

  ●忙碌了一天,下班後:

  走路時腿肚痛:可能存在血液循環不良。

  眼睛痛:用眼過度,要及時調節。有時頭痛也是眼睛的問題。

  洗澡時頭發容易脫落:提示頭發養分不足或是荷爾蒙分泌異常。

  黑痣變大:有時會轉成皮膚痛,新長出的痣也要注意。

  皮膚出現紅斑或紫癜:有可能是肝病或血液疾病的前兆。

  單純頭暈:若不是因為工作單調,請檢查一下甲狀腺。

  ●睡眠時:

  噩夢不斷:每晚都被噩夢纏住,大概是心髒功能不佳。

  必須高枕頭才能入睡:提示心髒功能弱。

  腿腳抽筋:若經常因腿腳抽筋而驚醒,可能是動脈硬化,也可能是缺鈣。

  打 鼾:情況十分嚴重則提示可能鼻子或呼吸道出了問題。

  磨 牙:如果每天晚上都磨牙,牙齒一定出了問題。

  另外,運動是現代人提倡的健康養生之道。在運動的過程中同樣會有一些身體信息反應出來。比如:

  心前區絞痛:心髒吃不消而叫苦連天,請暫時停止運動。

  轉身時腰痛:容易腰痛的人最好學遊泳鍛煉背肌。

  腿部浮腫:用手指按腿部肌肉不能立刻恢複原狀。

  還有一些是,相同的病症出現在不同的部位,也預示著不同的疾病征兆。比如,拿我們最常見的臉上長痘痘來說,如果:

  ■長在額頭,代表心火旺、血液循環有問題,可能是過於勞心傷神。這類的人脾氣較不好,應養成早睡早起的習慣,睡眠充足,並多喝水。

  ■長在鼻子,如果長在鼻梁,代表脊椎骨可能出現問題;如果是長在鼻頭處,可能是胃火大、消化係統異常;若在鼻頭兩側,就可能跟卵巢機能或生殖係統有關。

  ■出現在下巴,表示腎功能受損或內分泌係統失調。女生容易在下巴周圍長痘痘的可能是月事不順所引起的。

  ■出現在左邊臉頰,可能是肝功能不順暢,如肝髒的分泌、解毒或造血等功能出了狀況。

  ■出現在右邊臉頰,可能是肺部功能失常。等等。

  我們的指甲也是反應病症最明顯的地方。比如:

  ■指甲過白,是慢性貧血或肝、腎有問題;

  ■指甲容易破裂,是缺乏鐵質;

  ■指甲過黃,是缺乏維他命E,也可能是淋巴係統、呼吸係統有問題;

  ■指甲凹凸不平,若還有出現一條條的條紋,可能是肝不好。

  還有一個最明顯的地方,就是嘴唇,它的不同顏色就如同健康的晴雨表一樣。根據對嘴唇顏色的判斷,就可以大致了解一個人的健康狀況,甚至是身休的那個部分出了問題。

  一般來說,正常人的嘴唇紅潤,幹濕適度,潤滑有光,如果身體有問題,嘴唇會及時給你信號的。

  ■上唇顏色焦枯或黯紅:為大腸病變,並伴有肩膀不鬆爽,口臭口疹、喉嚨不暢、耳鼻不通等症狀。

  ■上唇蒼白泛青:為大腸虛寒,泄瀉、脹氣、腹絞痛、不寒而栗、冷熱交加等症狀間或出現。

  ■下唇絳紅色: 為胃熱,並見胃痛、肢體重滯、噎呃、腹脹等症。

  ■下唇蒼白:為胃虛寒,會出現上吐下瀉、胃部發冷、胃陣痛等症狀。

  ■唇內紅赤或紫絳:肝火旺,脾氣急躁,肋下脹痛,吃食不下。

  ■唇內黃色:有肝炎跡象,若黯濁,肝膽一定不佳。

  ■唇色火紅如赤,發燒,心火旺:呼吸道有炎症。

  ■唇色暗黑而濁者:消化係統功能失調,時見便秘、腹瀉、頭痛、失眠、食欲不振等。

  ■泛白的唇色:為血虛的特征,血液循環弱,冬天四肢冰冷發紫,若營養失調,起居不良,容易導致貧血。

  ■雙唇變黃而燥:脾髒分泌工作有礙,削弱免疫係統的抵抗力及輔助造血功能,很容易受感染。

  ■唇青紫:現代醫學稱為“紫紺”:這是機體缺氧或藥物中毒的征象。常伴有麵色暗紅或淡青,胸悶不舒或時有刺痛,心慌氣短,舌有淤斑淤點等症狀。

  ■唇皸裂:是指口唇出現裂隙或裂溝,古稱“唇裂腫”、“唇燥裂”,是核黃素(維生素B2)缺乏或脾胃熱盛及陰虛火旺的征象。

  身體的健康預警還有很多,比如眉毛、頭發等等。俗話說,病來如山倒。但其實,很多疾病在突發前都有一些身體上的先兆,身體的某個部位或多個部位會顯示出異常,隻不過沒有引起足夠重視罷了。隻要我們留心這些異常信號,對疾病的早期發現、及時治療是至關重要的。

  小貼士:步態告訴了你什麽

  ■畫圈步態:預示著中風、腦血檢留下了後遺症;

  ■醉漢步態:可能患了小腦腫瘤、炎症;

  ■剪刀步態:預示著腦癱;

  ■縮短性跛行:預示股骨頭無菌性壞死;

  ■鴨行步態:可能是進行性肌營養不良;

  ■公雞步態:預示脊髓病或截癱;

  ■跨越步態:有患坐骨神經麻痹或多發性神經炎的可能;

  ■小腿浮腫:可能預示腎髒或肝髒受到損害;此外,心力衰竭也會造成小腿浮腫,按之呈凹陷性;

  ■膝蓋下脛骨腫大:可能意味著甲狀腺機能亢進。■

  擯棄錯誤的用藥觀念

  藥物可以造福人類,但也很容易對人類造成傷害。藥物之所以傷害人,不僅在於藥理作用、藥物質量、機體差異和給藥方法等方麵的問題,還與患者主觀上存在的用藥錯誤觀念息息相關。這些錯誤觀念主要表現在:

  ●藥品價格高,療效好

  無論是從藥物研究者還是從藥物應用者的角度而言,評價藥物的客觀標準都應遵循安全、有效和質量可控幾個原則。藥品的價格高低受諸多因素製約,如原料的來源和價格、生產工藝的設備和條件、勞務人員的工資和盈利尺度等等。由於生產成本和銷售策略的差異,即使是同樣的藥品也會產生不同的價格。因此,某種藥品價格較同類藥品高,療效不一定也高。

  ●新特效藥療效一定好

  新藥的不斷出現,無疑給人們增加了與疾病作鬥爭的新武器。新藥上市後,隨著廣告的轟動效應,病人也迫切渴望應用新藥,但不能一味盲目追求新特藥。因為對新藥的性能和使用效果尤其是不良反應,需要在臨床廣泛治療實踐中不斷考察,以進一步評價安全性。曆史上,新藥上市後經不起安全性評價,又撤出市場的事常有發生。

  所以在用藥的時候必須牢記:安全性是第一位的,不要盲目追求新特藥。

  ●長期服用特效藥

  馬老太年紀大了,自然免不了有些老年病。醫生考慮到馬老太七十多歲的高齡和身體狀況,為她選用了某種副作用小、見效快的進口藥,果然僅幾天工夫就藥到病除。於是,馬老太弄了不少放在家裏,既節約了診費,又省去了來回醫院的奔波之苦,這樣的特效藥一吃就吃了十年。可後來,馬老太漸漸發現特效藥失靈了,當她疑惑地將特效藥失靈的事情告訴醫生時,醫生大吃一驚,立即讓其停止用藥,同時告誡她不能迷信一種藥物、擅自長期服用。

  因為長期服用某種藥物,人體本身會產生抗藥性,降低藥效的發揮;更重要的是,在服藥的這十年時間裏,已八十多歲高齡的她,身體機能退化嚴重,早已不同於十年之前。“特效藥”的種種副作用就會全部表現出來,對機體造成傷害。

  ●抗生素是萬能藥

  抗生素是一類主要用於治療微生物感染的藥物,使用相當廣泛,但抗生素不是萬能藥。濫用抗生素的結果,使越來越多的細菌產生對現有抗生素的耐藥性。所以,切不可將抗生素當作萬能藥應用。在選擇和應用抗菌藥物時,必須嚴格掌握適應症。如以藥物抗菌譜、細菌學診斷及體外試驗等方麵為選藥的重要依據;要合理聯合應用抗生素,以使藥物發揮協同作用,延遲或減少耐藥產生;對肝、腎功能減退者,要注意選擇抗生素的種類。如對肝功能減退者,要避免使用對肝髒有損害的氯黴素、林可黴素、紅黴素、利福平及四環素類等;對腎功能減退者,在應用主要經腎排泄的抗生素時應減量,並應避免或慎用對腎髒有毒性的氨基糖甙類等抗生素。

  ●滋補藥和保健品能代替藥物

  顧名思義,滋補藥和保健品不同於藥品。滋補藥和保健品的作用,無論是調節免疫功能還是扶正祛邪,歸結起來主要在於調理人體髒腑、陰陽、氣血等,使機體恢複平衡,維持內環境穩定。它們能對人的健康起輔助和促進作用,卻不能從根本上起到代替藥物治療疾病的作用。如今,媒體上盛行神化滋補藥和保健品的現象,這也在很大程度上誤導了人們的用藥觀念。造成許多人沒有辯證論治,而是盲目進補,濫用保健品,其結果往往是適得其反,產生不良反應。

  ●中草藥無副作用

  祖國醫學是一個偉大的寶庫。中草藥的傳統應用如大黃導瀉、麻黃止喘、海藻治癭、常山截瘧等,仍沿用至今。在常用的中草藥中,雖然大部分發藥性比較溫和,加之中醫用藥講求辯證論治,將中草藥根據“群、臣、佐、使”進行合理配伍,以充分發揮療效,減少不良反應。但也有藥性猛烈或毒性較強的,如妊娠期間就禁用商陸、芫花、麝香、三棱、莪術等,慎用桃仁、紅花、大黃、附子、幹薑、肉桂、冬葵子等有破氣、破血、滑利、沉降作用的藥物。由於藥物作用的選擇性是相對的,一味中藥可能就是一個複方。況且,中藥中的配伍禁忌有有謂“十八反”,就是指有些藥物合用時,可能產生劇烈的副作用。所以認為中草藥無副作用是一種偏見。

  ●偏方治大病

  在民間,偏方仍有流傳。其中,有些是來自防治疾病經驗的積累,也有一些經現代科學方法研究而發展為新藥。不過,總的來說偏方是在醫療條件很差的情況下形成的。它缺乏嚴格科學的雙盲對照、比較試驗等手段來證實其安全性和療效。偏方往往帶有人為因素,如屢有所聞的癌症患者因大量應用蟾酥而中毒喪命的例子。因此,不要輕信偏方,切忌濫用偏方治大病。

  ●急於求成

  有些病人為了使自己早日擺脫疾病的痛苦,就在藥物上動腦筋:要麽加大藥物劑量,要麽多藥並用。

  有位老年糖尿病患者長期用消渴丸,每次五粒,一日兩次,最近自查尿糖療效不太理想,於是自作主張,改為每次十粒,一日三次口服,結果當天夜裏就出現低血糖昏迷。後經搶救雖然保住了性命,但由於低血糖時間過久,大腦嚴重受損最終成了終日臥床的植物人。

  調整降糖藥物的劑量應當慎重,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循序漸進地進行,不能急躁冒進,矯枉過正。低血糖往往比高血糖更危險,而且,盲目增加藥量,藥物毒副作用也相應增加。所以,患者切忌輕舉躁進,加大藥物劑量,從而對自己造成不必要的傷害。

  此外,藥物吃得越混雜,發生不良反應的概率就越大。因此臨床應根據藥物作用的選擇性,用藥品種應盡可能地少,隻有必要時才考慮聯合用藥。

  總之,為了健康和安全,得了病,一定要在專科醫生的指導下,嚴格遵守醫囑,接受正規的治療,以避免用藥不當給自身健康造成不必要的危害。

  ●把藥品廣告當成箴言

  藥品廣告宣傳的目的在於推銷藥品。但有些廣告,常誇大藥物療效,忽略藥物安全性,有的甚至對藥物安全性、不良反應和禁忌症隻字不提。藥品是一種特殊商品,其廣告宣傳必須科學地、實事求是地反映藥品的有關使用知識。否則,很容易誤導對藥品廣告全信的人,進而危害他們的健康。對藥品廣告,還是提防一點好,既不可不信,又不可全信。必須仔細閱讀藥品說明書。

  ●藥物能提高孩子智力

  計劃生育在我國施行了三十年,現在,我國三分之一的家庭是獨生子女。沿襲我國家長望子成龍的傳統觀念,加之當年的生存、就業的巨大壓力,許多家長希望自己的孩子通過服用滋補品智商得到提高、變得更聰明。這其實是徒勞的。

  上海一些中小學生家長,把屬於國家二級控購藥物的中樞神經興奮藥“利他林”當成“聰明藥”,自行給上課思想不集中、以為是得了小兒多動症的孩子吃,結果使許多孩子服用後不思飲食,麵色蒼白,甚至產生抑鬱等不良反應。

  目前市場上許多補腦劑充其量是提高人的睡眠質量而已,絕無可能提高智商。人的聰明與否,一靠先天遺傳,二靠後天環境造就。藥物或滋補品隻會給孩子增加營養而不能提高智商。

  ●自己當醫生、指名要藥

  有些人可能對醫藥常識了解得較多一些,於是他們對於一些常見的病症就會自作主張地自己診斷,甚至吃藥。但有時候,看似平常的發燒、頭痛、疲勞、乏力等輕微的症狀很可能是許多嚴重疾病的早期表現,如果不能及時就醫,就會延誤了治療的最佳時機。

  除非您患有慢性疾病,已經過詳細檢查和確診,並製定了長期的治療方案,否則不要向醫生指名要藥。因為治療必須對症下藥,必須由醫生根據診斷開方,濫用藥物不僅是種浪費,而且還容易引起藥物的不良反應,甚至會造成嚴重後果。另外,不少醫生很討厭患者向自己索藥,把患者指名要藥看做是對自己的不信任,所以,這種做法還會損害醫患關係。

  疾病的產生、變化至消退都有一個過程,即通常說的病程。藥物的恰當幹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縮短病程,減輕痛苦,使疾病消退、身體痊愈。但不恰當使用某些藥物,雖然可以減輕症狀,但卻會延長病程甚至使病情惡化。

  因此,用藥切不可憑借經驗、自以為是:疼痛就用止痛藥,發熱就用退熱藥,腹瀉就用止瀉藥,頭痛醫頭、腳痛醫腳。這種自療的方法往往會給患者自己帶來嚴重的後果。

  ●盲目效仿他人用藥

  在生活中常常見到一些人有小疾病時,不是去正規醫院就醫,而是人雲亦雲到藥店買藥服用。但是每個病人的胖瘦、年齡、病程、並發症各不相同,用藥千篇一律不但可能無效,而且可能有害。

  藥物能救人,也能殺人。如果患者不經過醫生的介紹,盲目效仿他人用藥,就很難保證不會發生危險。

  ●症狀消失=疾病痊愈=停止用藥

  用藥的最大原則,便是講究合理、規範。許多疾病的藥物治療,都是有一定時長、一定療程的,切不可隨便中途停藥。例如,甲狀腺機能亢進的病人,可能在服藥一至二個月後症狀消失,感覺正常,但其必須服藥六至十二個月,甚至二年。否則停藥後病症會很快複發,腎病綜合症的病人亦如此。 ■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