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二百一十六年後平反

  ◎鍾叔河

  《姚期綁子》裏有一句唱詞:“天威莫測兒要多加小心”,這是的的確確一點不錯的。尤其是明洪武、清雍正這樣的“雄猜之主”,在舍得殺人尤其舍得殺自己人這方麵,和商紂秦皇漢武是一樣的行,“天威莫測”(或者可以用現代物理學名詞稱為“測不準”)的程度則大有提高,有時簡直到了不可思議的地步,比如朱元璋殺了李善長,卻又承諾在二百一十六年後給他平反。

  李善長是朱元璋最早最得力的幹部,《明史》說元璋打天下,“事無巨細,悉委善長,一切聽便宜行事”。封功臣時授太師丞相,封韓國公,名列第一,徐達常遇春皆在其後,更不必說劉伯溫(隻封伯)。“製詞比之蕭何,褒稱甚至”,隻差沒喊“惟我李大國公”了。朱元璋還將自己的長女臨安公主嫁給李善長的長子李祺,賜鐵券丹書,“父免二死,子免一死”,可見優禮之極,倚仗之深。

  但倚之深也就是忌之深,待到新政權穩固後,朱元璋便開始殺功臣。先殺了李善長薦用的胡惟庸,即將與惟庸有戚誼的善長之弟捕訊,“詞連善長”,這時家奴也來揭發“善長與惟庸通賂遺(互相饋贈)交私語(個別談話)”,於是煆煉成多大逆案,本人“並其妻女弟姪家口七十餘人悉誅”,免死牌也不起作用了。隻有李祺“以公主恩,得不坐”,但隨即“亡故”,幸好兩人還留了個兒子李盛慶。

  崇禎朝任刑科給事中的李清,明亡後寫了部《三垣筆記》,說臨安公主和李祺的九世孫李世選,手捧朱元璋“禦筆龍封”,從安徽績溪進京,“自雲善長賜死後,駙馬都尉李祺嫡子李盛慶貶績溪為民,即臨安公主出也,因(公)主號泣於(太祖)前,故賜之龍封。”《三垣筆記》將“龍封”上的禦筆親書全文抄錄如下:

  “勅賜皇親外孫李盛慶:爾祖善長,因國事罸貶去守龍關(不說誅戮,而說貶到陰間去守龍關,妙絕),二百十六春為民。依數滿,我封此旨,到京見主開拆。複忠臣勳爵,護國永遠,世世不忘。劉、李、徐勳臣,保障我為主,收伐陳友諒,天下俱服,十大功勞,秋毫無犯。洪武二十三年,出給李盛慶收執。”

  接著又節錄了封內的親書勅諭:“勳臣善長,眾臣詐稱偽,坐胡惟容(應作惟庸),不曉自犯。向後複查,毫不幹你事。李善長保障開國,十大功勞,秋毫無犯。忠臣與我,股肱心腹,你為國為民,我不忍忘,天誓我常害怕。你先年同劉基一時,敗友諒十六萬大兵。今你男李棋(應作祺)外孫福緣已故,止存三外孫,李盛慶長外孫貶罰二百十六春為民。取複護國,準旨到京見主,複韓國公。收過家資錢糧,數萬國用,養老三萬。還你開國勳臣,勅賜皇親……”

  “龍封”禦筆親署洪武二十三年,殺李善長也就是這一年,最多在幾個月以前。這裏口口聲聲說“李善長保障開國,十大功勞”,是功臣,是股肱心腹,“為國為民,我不忍忘”,為什麽又將他“並其妻女弟姪家口七十餘人”一下子都殺了呢?殺了以後,卻又說“向後複查,毫不幹你事”,株連數萬人的大案,短短數月,又是如何複查的呢?既然“毫不幹你事”,就該有錯必糾,為何不但不糾,還要將“號哭於前”的女兒和嫡親外孫趕出京城,趕到安徽去“貶罰二百十六春為民”呢?一定要殺要貶,殺了貶了也就幹淨了,為何又要承諾,二百一十六年“數滿”後,“到京見主,複韓國公(爵祿),還你開國勳臣”呢?……

  這些問題,都百思不得其解,尤其是二百一十六年這個“數”是如何定出來的,真是天威莫測啊!

  從洪武二十三年算起,二百一十六年“滿數”後不久,長大成人的九世孫李成選便“捧高皇禦筆龍封”到京了,但高皇原來的承諾卻沒有兌現。因為皇帝也換了十幾代,末世的萬曆不管事,天啟太年輕,崇禎則特別多心,他“辨認龍封,雲長字、二字、臣字、爵字相似,餘不盡似,又書胡惟庸為容,書祺為棋”,便懷疑有假(造假還會寫錯字麽),交閣臣討論。禮部侍郎錢謙益最會揣摩聖意,他拿出辦李善長時公布的罪狀,說這都是有證據,招了供的,鐵案如山翻不了。結果李世選不僅未能“複韓國公,還開國勳臣”,還被下獄審查。幸有安徽撫臣查得“盛慶以三歲貶,與世選為善長後,俱實”;績溪縣令也說“龍封相傳已久,士大夫及裏民俱知,非新假者”;《三垣筆記》作者“時為刑垣,疏請,世選方得宥逐(免予刑罰,遣送回鄉),然已係獄十年矣”。

  此際明朝大廈將傾,救亡還來不及,崇禎從藩邸入承大統,不願翻前朝舊案,倒還可以理解。隻有朱元璋為何要給自己的女兒這麽一個二百一十六年後的承諾,硬使人莫測高深。難道“天誓我常怕”這句話硬是真的,他是怕拉幫結派時賭下的生死誓言會應驗,怕血親的詛咒會使自己遭更重的報應,才不得不給滅門喪夫的女兒一個遙不可及的希望,省得她天天去禱天拜地麽?又難道劉伯溫真給他傳授了比《推背圖》和《燒餅歌》更玄妙的本領,使能未卜先知,知道二百一十六年後朱家氣數已盡,到那時翻案風就是刮得再大,也已經無所謂了麽?■

  也談“揭秘”《紅樓夢》

  徐緝熙

  現在“揭秘”《紅樓夢》成了時尚,這“秘”又往往聳人聽聞,以期產生轟動的效果。諸如,林黛玉是雍正的妃子、甚至參與謀殺雍正啦,秦可卿是廢太子胤礽的女兒,身份比賈府高貴啦,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過去的“索隱派”有過許多高論,如因為賈寶玉喜歡吃女孩兒嘴上的胭脂,也就是所謂“愛紅的毛病兒”,由此想到“紅者,朱也;朱者,明也。”所以《紅樓夢》是要反清複明的。因為小說中有個丫環叫四兒,由此想到雍正皇帝也是老四,所以四兒就是影射雍正的。當今的“索隱派“(不,應該稱“揭秘派”)更厲害!隻因為小說中史湘雲在行令時說了一句“雙懸日月照乾坤”(這本是唐代大詩人李白的一句詩),就“驚心動魄”地斷定“日”指的是乾隆皇帝,而“月”,則是乾隆的“政敵”、廢太子的兒子弘皙,《紅樓夢》是把這兩派的政治鬥爭寫到小說中去了。因為秦可卿房中設著壽昌公主臥的榻,同昌公主製的帳,便由此斷定秦可卿也是公主。令人不解的是,秦可卿房中不是還有武則天的寶鏡,趙飛燕跳舞的金盤,安祿山擲太真乳的木瓜(這些本來隻是作者因人設境、隨意揮灑的寫意筆墨)嗎?何以不由此斷定秦可卿是女王或妃子,甚至是安祿山這類人物的化身呢?

  平心而論,“索隱“作為學術研究的一種方法,隻要用得科學,有充足的史料作為依據,本無可非議。《紅樓夢》也確實有“隱”可索。作者就自稱這部小說是“將真事隱去”,“用假語村言,敷演出一段故事來”。這“隱去的真事”是什麽,當然值得追索。例如小說中寫到元妃省親的熱鬧場麵,脂本《甲戌本》第十六回回前有批語雲:“借省親事寫南巡,出脫多少憶昔感。”因為有這條史料,再參照曹家曾經四次接駕的史實,我們才可以推崇康熙南巡,曹府接駕,這是隱去的“真事”,而元妃省親,則是用“假語”敷演的故事。“真事”是生活中的史實,“假語”其實就是藝術虛構。了解這一些,對於我們解讀《紅樓夢》無疑是重要的。但是我們能不能因此就把小說中的元妃省親和生活中的康熙南巡劃上等號,甚至指認元妃就是康熙,賈政就是曹寅呢?當然不能,說到底,“真事”不過是小說創作的生活背景、素材、原型,以及靈感的源泉。這是常識。曹雪芹自己就明明白白地把“真事”和“假語”嚴格分開的。把這二者混為一談,不但直接違背作者的本意和小說創作的實際情況,而且從根本上否定了《紅樓夢》是偉大的完整的藝術創造,而不是一大堆支離破碎的“謎語”的堆砌和羅列。

  問題還在於,《紅樓夢》作者所說的“真事”,是千真萬確的曆史事件或曆史事實,而絕非憑空捏造的子虛烏有的東西。劉心武先生在他的《揭秘紅樓夢》(第一部)中談廢太子胤礽在二次被廢的關鍵時刻生了一個女兒,為了保全她,恰恰又在這關鍵時刻偷運出宮送往曹家,由曹家收養,這個女兒就是小說中的秦可卿!劉先生發現的秦可卿這一“身世”是他的“秦學”的基石,問題的要害恰恰在於,胤礽的女兒雲雲,是曆史事實嗎?劉先生沒有提供(事實也提供不出)任何確鑿可靠的史料,證明這是真事。劉先生提供了一個“旁證”,說是“在太子第二次被廢的前後,從太子被圈禁的鹹安宮裏就逃出過一個人,不過不是一個幼兒,是一個成人。”這樣的證據真夠滑稽的!至於胤礽是否真生了女兒並送給曹家了,這樣要害的問題,劉先生似乎認為這是無須證明的,所以就不作證明了.我們仔細讀了劉先生的大文,才恍然大悟,原來這個被劉先生苦心“揭”出來的“秦可卿身世之謎”,竟然完全是從小說中用猜謎的方法猜出來的,在曆史上根本就不存在,換句話說,這完全是劉先生用他的獨特的方法製作出來的子虛烏有的東西。而這樣的東西居然像煞有介事地冒充曆史事實,變魔術似的變成了“真事”或“秘事”。劉先生的獨特的方法是:“先把一部《紅樓夢》分解成一大堆數不清、道不盡的“謎”(在他的眼睛裏,《紅樓夢》中幾乎無往而不是謎,小說成了謎的集合體),然後從中“解”出種種“秘事”,而後又用這種憑空製作的“秘事”來反證小說中描寫的情節。劉先生好像畫了一個圓,這個圓的起點和終點都在同一個地方,由此循環往複,敷演出洋洋大觀的“秦學”來。

  順便指出,劉先生所“發現”的秦可卿的身世,單就情理而言,也是說不通的。胤礽被廢,本人雖遭軟禁,但他並沒有遭到滅門之禍。事實上,康熙念及父子之情,對他還是很寬大的,更談不上去傷害自己的孫兒孫女。劉先生自己也說:“康熙有指示,對廢太子,以及他那一大家子,生活待遇上要保持原來的水平,叫做‘豐其衣食’。”胤礽的兒子宏皙如果不是活得好好的,又怎能在劉先生筆下充當乾隆的政敵?既然如此,胤礽又何至於要把一個剛出生的女兒偷偷送給一個包衣奴才?要說在那種“關鍵時刻”送走一個兒子還稍稍合理一些,偏偏劉先生為了和秦可卿對上號,不得不硬生生炮製出一個女兒來,這真是匪夷所思了!

  再說曹寅,他一生對康熙忠心不二,他病危時,對李煦(曹寅夫人的堂兄)說:“必得主子聖藥救我。”“若得賜藥,則尚可起死回生。”可見他對康熙的崇拜已到了銘心刻骨的程度。康熙對他也是特別寵信,二人雖是君臣主奴,實情同父子。曹寅不但人品好,為人謙遜,行事更是謹慎,這樣的一個人怎肯“逆天”行事,去收養廢太子的女兒,招惹這潑天大禍!李煦僅僅因為受太監唆使送給胤禩幾個女子,就被治重罪,全家遭殃;如果照劉先生所說,曹寅懷著不可告人的目的偷偷收養廢太子的女兒,而且被告發了,曹家的下場豈不要比李煦更慘!一家老小早完了,還能有終成文學巨匠的曹雪芹?還能有《紅樓夢》?!事實是,曹家雖因虧欠錢糧等事被查抄,並沒有說他們和廢太子或雍正其他的政敵有何牽連。雍正也沒對他們采取進一步的措施,還同意在京城撥十幾間房屋安置二代孤寡。

  當年蔡元培先生著《石頭記索隱》,指林黛玉影射朱彝尊,薛寶釵影射高士奇等等,雖不科學,但至少朱、高等都實有其人,蔡先生的治學態度也是嚴肅的,相比之下,劉先生的《揭秘紅樓夢》似乎離科學更遠。

  早在上個世紀二十年代初,胡適先生在《紅樓夢考證》中大聲疾呼:“我們若想真正了解《紅樓夢》,必須先打破這種種牽強附會的《紅樓夢》謎學!”“創造科學方法的《紅樓夢》研究!”今天讀來,仍然能感受到它的重要意義!■

  塵封的監視檔案披露雨果的私生活

  不久前,法國政府在布滿灰塵的警察檔案中,發現了有關多位十九世紀法國文學家私人生活的監視檔案。富利尼根據這些檔案記載出版了《監視作家的警察》。書中收錄了許多發生在一八七九年至一八九一年之間的奇聞逸事。當時擔任警察局長的是路易·安德裏厄,此人是法國著名小說家與詩人路易·阿爾貢的父親。安德裏厄在自己的回憶錄中曾赤裸裸地寫道:“最後,整個都在監視之中。”據富利尼介紹,記錄有關雨果私人生活的檔案就有整整三大箱。雨果在監視記錄中不但被描述成一個“打著民主旗號中飽私囊的人”,還被告密者描繪成為金錢所困的人。但富利尼認為這隻不過是“偉大天才身上的小瑕疵”。

  這些秘密監視檔案一直持續到二十世紀。■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