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25章 為什麽有男孩兒和女孩兒?

  [德]尼斯萊因-福爾哈德

  三聯書店出版的《諾貝爾獎獲得者與兒童的對話》是一本值得一讀的書。不僅兒童可以看,即使上了年齡的人,也可從此書中得到教益。諸如,“天空為什麽是藍的?”“為什麽有貧窮和富裕?”……這些問題,看似簡單,但並非人人懂得。在此書中,天真的問題,權威的回答,使我們每人都可增加不少知識。

  以下是此書中收錄的一九九五年諾貝爾獎獲得者的一篇文章——

  你有姐妹或兄弟嗎?如果有,那麽你就會知道,即使你們有著同樣的父母,你們兄弟姐妹中的每一個人,都會有一點兒不一樣。如果你沒有兄弟姐妹,那你就幹脆看看你的朋友們:他們一個個也都有點兒不一樣。有的藍眼睛,有的綠眼睛,有的臉上有雀斑,或有一個小酒渦,頭發或是金黃色、紅色,或是棕色。其中肯定有幾個吹牛大家,也許有幾個極可愛的人,但也有追求虛榮的人,自以為是的人,膽小如鼠的人,愛好體育運動的人,癡迷讀書的人,癡迷馬的人。而最大的區別就是,一些是男孩兒,另一些是女孩兒。

  為什麽所有的人不幹脆都一樣呢?這不就省事多了嘛!許多人都提出過這個問題,特別是在男孩兒和女孩兒之間、男人和女人之間發生爭論的時候。有三個重要的原因決定了無論如何都必須有男孩兒和女孩兒。第一、為了使男孩兒和女孩兒變成男人和女人,因為隻有男人和女人在一起才能生孩子。第二是為了使兩個人,即使是兄弟姐妹,也絕不會完全一樣。隻允許有完全特殊的例外:單卵的雙胞胎。第三個,也是最有趣的原因,你待一會兒就會知道,因為我想把最有趣的東西放到最後再說。

  如果你機靈,你現在就會問:為什麽要有男人和女人才能生孩子?我們生物學家也曾這樣考慮過,因為我們知道許多生物,它們不需要任何別的生物參與就可以繁殖,它們完全能夠無性繁殖,譬如細菌或酵母菌。你看見過嗎,一個加酵母的麵團發起來多麽快?一團酵母用一些麵粉、牛奶和白糖拌和,並保持溫暖,僅僅過了十一分鍾,每一個單個的酵母細胞就會分裂成兩個,二十二分鍾以後,就已經是四個了,如果由於你疏忽,把麵團擱置了三小時之久,那麽每一個細胞就變成了八萬四千多個。隻要有足夠的麵粉和白糖,細胞就會越變越多。酵母細胞邊吃養料,邊生長、分裂,它們同時將碳酸氣釋放進麵團,並使它膨脹起來。趁它還沒比你大,快把這塊麵團放進爐裏烤吧!

  植物也並非一定需要另一種植物才能生育後代。你可以給許多種植物進行所謂的插枝:譬如你拿一根折下的柳枝,並將它放在一杯水裏,幾個星期後,柳枝上長出了小根——柳兒長成了。如果你將它種在地上,柳枝就會長成一棵樹。有些動物的情形也與它相似。你知道透明的海蜇嗎?它們在海上漂浮,有時也被衝上海灘。它們的母親模樣完全不一樣,並附著在海底。小海蜇們長在它的腦袋上,一長成就脫落。有些蠕蟲從自身分離出一個個小段,然後這些小段就變成新的蠕蟲。可是蚯蚓就不行,雖然許多人說行。如果把它分成兩段,它必死無疑。但如果它丟失了前端或後端的一小段,它就能重新生成。某些蜥蜴媽媽或魚媽媽也能在沒有爸爸參與的情況下生兒育女。就蚜蟲而言,“處女”生寶寶甚至是完全正常的事兒。所以你看到了:即使雄性動物和雌性動物沒有結合,繁殖也可以進行。它們這樣做甚至還省卻了許多辛勞,因為找到一個夥伴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兒。

  許多動物往往必須為找到合適的夥伴而長途跋涉。夥伴終於被找到了,就先試一試,這個夥伴是不是找對了。往往會沒有找對,即使雄性老鼠終於發現了他的雌性老鼠,這始終還沒有表明,他是否也會得到她。畢竟還有別的老鼠,它們也許更強壯或更好看,或已經捷足先登了。但是植物不會為尋找另一種植物而行走,所以它們生兒育女就複雜得多:它們用其五彩繽紛的鮮花,引誘來蜜蜂和蝴蝶。蜜蜂和蝴蝶采蜜時,就會黏著一些花粉,在造訪別的植物時,便傳授給它們,同時也帶走新的花粉,如此等等。通過經由飛行動物的複雜途徑受精的花朵結出果實,從這些果實裏掉落出種子,當種子發芽後,才終於長出小的新生植物。這一切相當麻煩,對不對?

  所以對於許多生物來說,完全獨自繁衍後代就方便多了。但是這種事情有些棘手,因為在自然界裏,所有的同一個母親、卻沒有父親的孩子都長得一模一樣。如果所有的孩子跟他們的兄弟姐妹們完全一樣,這當然就有點兒令人厭倦;而且這也會很快構成危險,因為如果大家都一樣,那麽大家也就會對風和天氣、對敵人和疾病一樣敏感。你可以設想,一個蚜蟲媽媽的所有無父親的孩子,隻喜歡喝玫瑰葉汁,別的什麽都不喝。隻要它們所生活的花園裏長著足夠的玫瑰,這倒也可以。但是如果園丁決定不種長虱的玫瑰而種番茄,那麽蚜蟲兄弟姐妹們就會餓死——而且大家一起餓死。隻有當其中的一些蚜蟲除了喝玫瑰汁,也能喝番茄汁、覆盆子汁或蕁麻葉汁時,蚜蟲家族裏才可能有幾個孩子存活下來。所以,所有的孩子都不一樣,這是至關重要的——不僅對蚜蟲而言,而且對所有的生物而言,也對我們人類而言,都是如此。這種情形就像一座城市裏的居民,他們想防偷盜,如果每一所房屋都裝一樣的鎖,那麽小偷用一把鑰匙就能進入全城的每一所房屋。如果居民們都安裝不同的鎖,最好經常地換鎖,那麽居民們就會得到更好的保護。

  你已經長過水痘,或得過麻疹、腮腺炎或風疹了嗎?某些孩子比他們的兄弟姐妹們更容易傳染上這些疾病;某些孩子發燒較多,某些則較少。這都是由於每一個人的免疫係統都有所不同——這是我們科學家,對我們體內的自動防護設備的說法。這個防護設備同一切疾病作鬥爭,並起到類似一座大城市裏的警察那樣的作用。如果你的免疫係統不能獨自應付咳嗽和發燒,你可以喝止咳藥水,吃退燒藥片,這樣你就可以快些恢複健康。但是對於一些很嚴重的疾病,可惜研究人員們還沒有找到真正有效的藥物——譬如對癌症或艾滋病。盡管如此,一些人即使患上這些疾病,其程度也不像別人那樣嚴重;有些人甚至會完全自動康複。迄今為止,還無人知道為什麽會是這樣的。這很可能是由於這些人的免疫係統幹脆就不一樣,或者這些人在他們體內別的某些部位與別人不一樣。很顯然:我們大家相互之間的差別越多,某些人便越有可能找到一條擺脫危險的出路——不管這是什麽危險。

  隻舉一個例子:當你的祖父母還在上學的時候,許多兒童疾病,如白喉和猩紅熱,都會危及生命,因為當時還沒有預防針劑,還沒有可以同這些疾病的病原體作鬥爭的藥物。許多傳染上猩紅熱的兒童不得不死去——但是也有一些兒童贏得了對病原體鬥爭的勝利,並存活了下來。

  但是究竟是誰,使得每一個人與所有的其他人略有不同的呢?答案是:他們的父母。是父母通過他們的基因,把自己的一部分特性遺傳給了孩子們。基因決定我們的外貌長相,決定了我們如何感覺,我們如何長大,以及最後如何死亡。每一個基因完成一項特殊任務:某些基因負責讓你的骨骼堅固;另一些基因規定你是藍眼睛還是棕色眼睛,又有一些基因規定你能很好地消化像肉和橡皮小熊這樣極不相同的東西。每一個孩子分兩次獲得每一個基因:一次是從母親那兒(通過卵細胞)獲得,一次是從父親那兒(通過精子芽細胞)獲得。母親和父親自己的每一個基因各有兩套染色體,孩子從母親那兒繼承一個基因的同時,也從父親那兒繼承一個酷似的基因。父母會不會把某一個基因或另一個與其酷似的基因傳給他們的孩子,這由偶然因素決定——所以除了單卵的雙胞胎以外,沒有哪個孩子會帶著與另一個孩子完全一樣的混合特性來到這個世上。

  你不相信嗎?那麽你就假設,基因是寶石,你的母親有一百顆寶石,五十顆黃色的,五十顆紅色的。你再假設,你可以給你自己從中挑選出五十顆。但是你必須閉上眼睛挑選。你將會拿哪些寶石呢?五十顆全都是黃的?五十顆紅的?或者隻有一顆黃的,四十九顆紅的?好,你知道了:你將會拿到多少顆紅的和多少顆黃的,這根本不能由你自己決定,它取決於偶然因素。你可以接連許多次玩這樣的遊戲:每一次你都將摸到不一樣的黃、紅混合。你的母親把她的基因傳給你的時候,發生了與這相似的情形——隻不過你不是得到五十個,而是大約三萬個!由於世界上所有孩子的情形都是這樣,所以不會有兩個孩子絲毫不差地繼承了他們的父母的混合特性。

  一個嬰兒是男是女,這也是由基因決定的,說得精確一些,由一組基因決定;這組基因一同被繼承和遺傳下去,它叫(確定男女性別的)Y染色體。隻有男孩才有Y染色體,而女孩沒有。由於隻有男孩和男人才擁有它,所以以後也隻有他們才能將它遺傳給他們的孩子。然而所有的男人的精子芽細胞,隻有一半有Y染色體,另一半沒有。父親的哪個精子能獲得使母親的卵細胞受精的機會呢?是一個帶Y染色的精子還是一個不帶Y染色體的精子呢?這也是由偶然因素決定的,這跟你必須閉著眼睛挑選黃色和紅色寶石的情形極其相似。所以父親們和母親們無法決定他們將要生一個女孩還是一個男孩,以及他們的孩子將會有哪些特性。但是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男人和女人使生活有了情趣。此外,有兩種不同的性別,不是隻有一種性別,有時這是一件極其令人興奮的事情,在課間休息玩耍時就顯現出來了。

  “女孩兒傻。她們隻會哧哧地笑,什麽用處也沒有,”男孩兒們說。“男孩兒笨。沒法和他們好好聊天,他們隻對小汽車和足球感興趣,”女孩兒們說。但是並不是所有的男孩兒都是汽車迷,或好打架鬥毆的。女孩兒們並不總是愚蠢無聊,而是很好玩,或很機敏,或極其俊俏——這些合在一起,著實讓人喜愛。你當然已經知道,如果你認為一個女孩兒(或一個男孩兒)好極了,你會有什麽感覺?你想結識對方,同他(或她)呆在一起,卻不敢直截了當地這樣表示?你想這樣說,卻一句話也說不出來?這會讓人興奮得不到了!後來你們之中的一個終於說出來了,事情才算了結!相信我吧,我們成年人也是這樣。沒有這種感覺,沒有愛情,生活就隻有一半美好——而這就是為什麽有男孩兒和女孩兒的第三個原因。

  尼斯萊因-福爾哈德(Chrigtiane Niisslein-Volhard),1942年10月20日出生。德國生物學家和生物化學家。他因為對早期胚胎發育機製的研究,而和E。F。維紹斯及E。B。劉易斯共同獲得1995年諾貝爾醫學獎。她在蒂賓根馬克斯·普朗克發育生物研究所從事研究工作。

  “先鋒”女性眼中的女性

  從上世紀九十年代起,從事現代藝術實踐的人,開始把“女性藝術”與“先鋒”這兩個詞聯在一起。一些美術評論者認為,從那時起中國當代藝術中,前衛性的女性藝術開始真正崛起。他們認為這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麵:一是女性藝術和先鋒藝術的結合;另一個是女性藝術中不再僅僅停留與女性身份和女性氣質的強調,而是在視覺語言上有真正獨自探索的語言風格。

  這些從事現代藝術創作的女性藝術家,她們眼中的女性是什麽樣的?從她們的作品中便可見一斑。

  《美術文獻》的“先鋒實踐中的女性藝術”專刊中,選登了一批當代最活躍的女性藝術家的作品,從這些作品中也可使我們領略現代“先鋒”藝術的概貌。

  誰是最值錢的漢語寫手?

  最值錢的寫手未必是最好的,但好的一定值錢,而且不僅僅值錢。

  一字千金·司馬相如

  西漢初期,陳皇後為爭寵於漢武帝,請司馬相如作賦,司馬相如寫了一篇六百三十三字的《長門賦》,漢武帝即賞給他黃金百斤,每字平均一點六兩黃金,是名副其實的“一字千金”。沿用至今的成語“一字千金”典故就來源於此。

  自由撰稿人·魯迅

  魯迅可謂是現代最著名的自由職業文化人,一九一三年,魯迅用文言寫的第一篇小說《懷舊》發表在當時稿費優厚的《小說月報》上,五千字的小說得稿費大洋五塊,平均千字一元。那會兒幣值較高,一般人家每月塊把錢日子就能過下去。魯迅後來為《申報》“自由談”撰稿,一篇千字文稿費達七八十大洋,折合大米數十擔。據其日記記載,他在上海生活的九年(一九二七年十月至一九三六年十月)間,每月的稿費等寫作收入,折成現價不低於三萬元。魯迅的文章稿酬一般在千字三至五元,高時千字六元,這種稿費標準從“五四”到一九三○年代沒有多大變化。根據當時的物價,一個四五口之家每月十一元即可維持生活。

  編劇·鄒靜之

  電視連續劇《康熙微服私訪記》一部接著一部,《鐵齒銅牙紀曉嵐》也梅開二度,原本呆在文學圈子裏的《詩刊》編輯鄒靜之一夜之間就成為了大眾名人。鄒靜之和他的劇本自然就出了名,而且搶手。廣州一晚報就曾報道:《康熙微服私訪記》播出第二部後,為了穩住編劇鄒靜之的劇本,鄧建國硬是背了一袋“稿費”到鄒靜之家裏,把《康熙》的劇本給敲定下來。而“鄒靜之編劇稿酬四萬元一集”早已不是新聞,要想知道他的收入有多少,數一下他《康熙微服私訪記》、《鐵齒銅牙紀曉嵐》共有多少集大抵也能看到個大概。

  填詞·林夕

  林夕是現今香港樂壇填詞界的“教父”級人物,說他隻手遮了半邊天一點不為過。隻要由他填詞的歌曲,幾乎就是成為上榜的必備之星。近幾年來林夕的文字占據了全年五六十首一周播放率冠軍歌曲,各大頒獎禮總少不了他的身影。按香港一專欄作家的說法,像他為王菲而作的《兩個人的聖經》這樣廣為流行的歌曲,歌詞不怎麽樣也可得近萬元稿酬,填詞速度和產量都“高人一等”的林夕,“早已住大屋買靚家私活脫一個小富豪”。

  影字兩棲·王朔

  《當代》的編輯回憶,一九八四年王朔成名作《空中小姐》發表時稿費是千字不到二十元,三萬字的文章稿費不超過六百元。而到現在王朔共創作了二十多部中篇小說、三部長篇小說,此外還有數十集電視劇,像《編輯部的故事》、《過把癮就死》、《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都是大熱之作。雖然作品總字數不過一百六十萬字,可王朔的字是“用金箔剪出來的”。最經典的傳說就是王朔曾經口氣狂傲地對媒體稱:“我寫一個字五元錢,兩千字就是一萬元。”更有報道講王朔的每個字能賣到十元。而事實上,以《美人贈我蒙汗藥》為例,起印數二十萬,光百分之十二的版稅一本書就能賺四十萬元之多。《看上去很美》十八萬多字,王朔收入是兩百多萬元。按這樣的標準,一個字價值十幾元!

  長篇小說·賈平凹

  據說最早因較高的稿費引起人們關注的就是賈平凹,媒體報道,替廣東《家庭》雜誌寫專欄期間,他的稿酬標準是“不論字數,每篇三千元,由此引起了好多人的議論和羨慕。寫長篇小說則可以一本書就成百萬富翁,這是出版界不是秘密的秘密。從一九九三年的《廢都》起,賈平凹的興趣就一直在長篇小說上,《白夜》、《土門》、《高老莊》、《懷念狼》和《病相報告》都是市場熱賣之作,像《懷念狼》的起印數就是十五萬本。對於中國目前稿費的行情,賈平凹說:“憑我自己的經驗來看,其實稿費價碼不高。在作家中我的稿費算是比較高的,但也隻是小康水平。如果純粹隻靠寫作維持生活會比較困難。”

  帝王·二月河

  二月河的“帝王係列”小說都被改編為幾十集的電視連續劇,其中《康熙大帝》被改編、拍攝了兩次。按照時下每集一萬元左右的行情,收入就頗為可觀。電視劇的熱播又迅速帶動了小說原作的熱賣,一九九一年長江文藝出版社拿到《雍正皇帝》第一部時給二月河的稿費是千字二十五元,當年售出一萬套後,稿費漲到千字四十五元。一九九五年《雍正皇帝》行情看漲,每套定價五十八元當年銷售了八萬套,出版社便主動將二月河的版稅從百分之一調高到百份之六。到一九九九年,中央電視台播出根據二月河小說改編的電視劇,圖書的定價和銷售量大幅上漲,僅此一部小說,二月河就從出版社得到一百五十多萬元版稅。隨後推出的《二月河文集》按合同規定,五年內銷售不少於十萬套,並付百分之十二的版稅。僅此,二月河又有三百三十萬元進賬了。除此之外,二月河的帝王小說在台灣、香港等地都有版權,二月河在這兩地的收入就更不用說了。

  生活秀·池莉

  池莉向來“善待”讀者,所以她的小說以及影視頗有人緣回報。二OO二年二月,池莉五萬字的中篇小說《看麥娘》剛剛發表一個月,就被慧眼的評委們推上了已空缺兩屆的《大家》十萬元大獎的領獎台。稿費尚無蹤影,獎金就已到手。她的另一部中篇小說《生活秀》餘熱未平,又接踵被搬上銀幕和熒屏。像《來來往往》和《小姐你早》被改編成電視劇播出後,小說原作都是賣到洛陽紙貴。《來來往往》起印三十萬冊,每冊十五元,按百分之十的版稅,就是四十多萬元的稿費。不法書商也看好她的勢頭,池莉的小說被重複出版的現象更是非常普遍。

  笑傲江湖·金庸

  一位網友認為,金庸武俠小說傳播的結果之一是“給作者本人帶來可觀的收入(包括報紙發行和版權收入)”。從上世紀八十年代至今,金庸武俠小說在全球發行已超過上億冊,根據金庸小說改編的影視劇已有六十餘部,分別在東南亞、香港、台灣和內地播映,觀眾數以億計。數量驚人的讀者,使金庸作品成為巨額利潤的代名詞。他曾自稱每年從港、台(包括電影、電視)得到的版稅為一千萬左右,但內地出版社的版稅在正式簽約給北京三聯書店前一個錢也沒收到(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出版的《書劍恩仇錄》除外)。如果單是內地的版稅(已出版的各種版本),相信將以過億元計。二OO二年底,金庸全集的新東家廣州出版社出版新金庸全集,有媒體就估計:“擺在廣州出版社和金庸先生本人麵前的將是價值五點七億元的巨額銷售收入。”(摘自《新周刊》)

  對我影響最大的一本書

  論語

  孔子

  看後才知,好多事情原來古人早就說過了。——嚐酒押衣

  魯迅全集

  從此開始了解魯迅,了解現代中國文化史。了解中國現代史曆程。——析冉

  聊齋誌異 蒲鬆齡

  寂寞時的最佳之選,蒲鬆齡從此也成了我心中不可逾越的高山。——三一居士

  百年孤獨 加西亞·馬爾克斯

  孤獨也是一種美。——心心舒卷

  中國人史綱 柏楊

  曆史原來可以這樣寫。——山水人物

  約翰克利斯朵夫 羅曼·羅蘭

  懂得了人因自強不息,進而奮鬥和創造才能高貴。——篤實齋主人

  萬曆十五年 黃仁宇

  知道了以前學到的曆史的瞞和騙。—Langfellqw

  中國文化史導論 錢穆

  這本書使我開始知道中國文化曆史是那樣莊重親切。——玉山昆岡

  思想錄 帕斯卡爾

  “人是會思想的蘆葦。”——霽月軒客

  論語今讀 李澤厚

  傳統精神第一次讓我感到如此親切。——三一居士

  人生的智慧 叔本華

  所謂幸福就是盡量減少痛苦,別無他途。——明前碧螺春

  童話大王 鄭淵潔

  培養了我基本的世界觀。——初階十年

  小時候開始看鄭淵潔,影響了我對教育的態度。——振翅藍鷹

  西行漫記 埃德加·斯諾

  發奮立誌可以改變人生。——廢園

  簡 愛 夏洛蒂·勃朗特

  簡對命運不屈不撓的執著的性格讓人感動,你會從她身上找到你的影子。

  ——霧已結冰

  總統是靠不住的 林達

  靠的是製度。——打死我都不喝

  基督山伯爵 大仲馬

  人的力量在於智慧。——juriszqzz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