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21章 全世界發布的?

  孫玉勝

  由中央電視台副總編孫玉勝撰寫的《十年——從改變電視的語態開始》(三聯書店出版),介紹了中央電視台十年來新聞改革的曆程,書中披露了一九九七年二月十九日鄧小平逝世後,發布新聞的過程——

  一九九七年二月十九日,中央電視台工作年會在北京順義培訓基地召開。這是一次例會,與以往的會議沒有什麽區別。但是就在這一天,鄧小平的生命走到了盡頭。這位老人改變了一九七八年之後中國的命運,並因此成為舉世矚目的風雲人物。

  工作會議召開的當天晚上,大約九點剛過,時任新聞中心副主任的李挺打來電話,電話那頭他急急匆匆地說:“‘海裏’通知記者去解放軍總醫院,現在兩組記者都已經出發,你趕快通知台領導。”由於是手機通話不便多說,電話很快掛斷了,但我已完全聽明白“兩組記者趕赴解放軍總醫院”意味著什麽。李挺是一位有良好新聞感覺的人,他說從下午開始他就有一種無名的預感,所以晚飯吃了一會兒他就提前與客人告別回到台裏。九點剛過,他接到了那個紅機電話。

  在聽李挺說話時,我隻覺得心跳加快,血直往頭上湧。

  收起電話,我一步三個台階地跑下樓去,在一樓的多功能廳裏找到了楊偉光台長。楊台長當時正手持話筒在說著什麽,我匆忙走上小舞台小聲對他說:“上級通知記者去三〇一醫院了,可以肯定,小平去世了。”也許是突如其來的信息太讓人震驚,楊台長愣了幾秒鍾,立刻放下話筒衝出多功能廳。後來有同事跟我說:“當時看到你和楊台長說話的表情,我們許多人都在猜,肯定是出了大事。”

  我們連夜往回趕。將近二十三時,楊偉光和我回到了央視二樓的新聞中心。此時,時任廣電部部長的孫家正、副部長田聰明、中宣部副部長徐光春等領導已來到電視台,圍坐在本來就不很寬敞的新聞中心主任辦公室。副台長李東生那天由於審看《新聞聯播》沒去順義開會,他早已就近趕往台裏並將新聞中心一些要害部門的主任以及編輯記者召集到台裏作了簡單的工作安排。後來,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前任台長安景林、國際台前任台長張振華也陸續來到央視二樓等待指示並確認怎樣向國內外的觀眾和聽眾發布這條重大消息,以及怎樣把第二天的娛樂類節目調整下來。那天晚上,央視的新聞中心其實成了廣播電視的新聞中心。

  午夜左右,我們拿到了《告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書》、“鄧小平治喪委員會名單”及小平遺像照片。編輯開始打字將這些稿子錄入電腦。當時的電視設備還不像現在這樣可以用掃描的辦法,在幾分鍾內將其變為電視新聞播出用的文字。如果按照現在的操作,那天的發稿時間至少能提前一個多小時。二十三時四十分左右,我緊緊盯著中心辦公室裏已經調到美國CNN頻道的電視機。已經零點了,CNN還沒有發布這條已被境外媒體關注了很長時間的消息。大約一點左右,CNN有了反應:“據沒有證實的消息,中國的鄧小平已經去世……”消息十分簡單。淩晨二時,中央電視台中斷正常節目,播出了一個特製的《重要新聞》的片頭,十秒鍾後,羅京開始向全國電視觀眾播出《告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書》和“鄧小平治喪委員會名單”。在播出名單時,由於有些字電腦裏沒有,而造字又來不及,隻能使用漢語拚音臨時代替。這是過去從來沒有過的。(後來節目重播時進行了重新製作,將拚音更正為漢字。)

  在接下來的這幾天裏,我陪著楊偉光台長幾乎每天都到中南海參加時任中辦主任曾慶紅召集的會議。因為治喪過程的許多活動安排都需要考慮電視的特殊要求,如二月二十五日的小平遺體火化,以及二月二十六日鄧小平追悼大會直播等等。

  二月二十五日是小平遺體火化的日子。早晨,我與新聞中心的幾位時政記者來到位於解放軍總醫院南樓的小禮堂,這是臨時安放小平遺體的地方。禮堂中,一些老同誌正在與小平遺體告別。

  此時,禮堂內外央視的記者都已各就各位。八名禮兵抬著小平靈柩走出禮堂,解放軍總醫院的西門口兩旁已站滿群眾。我看到了敬一丹在門口正準備采訪製作當天的《焦點訪談》。不一會兒,靈車駛出醫院大門,北上二百米後左拐,沿長安街駛向八寶山。

  小平逝世是突然的,但早在半年多以前新聞中心就根據台領導指示責成新聞采訪部常備兩個時政攝像組值班,以應對突發事件。此外,已安排有關編輯整理小平生平的有關資料,以備急時之需。當然這些都是在秘密狀態下進行的,怕的是走漏風聲被一貫善於捕風捉影的境外媒體所利用。其實,據美國CNN的一位負責人講,他們做準備的時間比我們更早,甚至更細致。現在看來,也許當時這個問題太敏感,讓我們不敢輕易觸碰。否則如果我們事先準備得到周密和具體一些,鄧小平逝世的電視報道也許效果會更好。特別是《焦點訪談》可以做得更深入,更具感染力,而不是簡單地采訪一些群眾反應。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