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13章 趣味多多的英語縮寫

  周宛潤

  1、MBA,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工商管理碩士 由於社會經濟生活日趨發展,對企業管理人才的需求日益顯現,所以MBA成為當下最熱門的學曆,一時間洋MBA、土MBA齊上陣,名片上印此頭銜者也頗有自豪感,不過隨著各類MBA日益普及,其含金量明顯縮水,當年“奇貨可居”的現象也成了明日黃花不可再尋。

  2、GRE,Graduate Record Examination 一種使用英語的考試製度(研究生入學考試)英國的殖民運動和美國的移民政策使得英語從二十世紀至今成為事實上的“世界語”,無數優秀的莘莘學子付出數年心血渴望通過GRE躋身海外名校,在將來成為高薪人士。由此可見,GRE是錦繡前程的敲門磚。不過,捧著書本刻苦攻讀的學生們把English說成是“陰溝流水”,也把GRE說成是“雞阿姨”,從這一點上來看,他們對於這塊沉重的敲門磚也是又愛又恨,感情複雜。

  3、MTV,Music Television 直譯為電視音樂 更普遍地可以解釋為一種可視的歌唱形式。第一首MTV歌曲已經沉入史海湮滅不可考,但是這種視覺表現形式極為豐富的電視音樂幾乎一夜之間流行開來,使得歌曲聽眾們同時成為影像觀眾,大大增加了音樂的感染力,這也算是拜現代技術所賜的一種新享受吧。

  4、DIY,Do It Yourself 自助 有人把DIY漢化為“呆”,隨著科學日益發展,“夜間自助銀行”、“首飾自助加工商店”、“自助餐”、“自助拚裝家具”等等諸如此類人性化的“呆服務”、“呆店”已經隨處可見。很可能科技發展的最高境界就是“呆”,讓人覺得隨心所欲自由自在,這倒合了中國文化裏的一句名言“大智若愚”。

  5、BOBOS,Bourgeois and/or Bohemian 布波一族(直譯布爾喬亞與波西米亞人)這個表達意思曲裏拐彎的字眼是描述一群高學曆的人,一腳踏在創意的波西米亞世界,另一腳則踩在雄心勃勃和追求世俗成功的布爾喬亞王國中。這是一個在當前社會經濟生活中新崛起的階層,可以概括為中產階級,該階層有若幹頗具特點的消費法則,不過無所不在的優越感才是這一階層最大的特點,這和古往今來所有的社會精英階層沒有任何不同。

  6、IMF,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世界貨幣基金組織IMF在國際社會的經濟生活中無疑是巨頭角色,每年擬定的若幹投資和援助計劃左右著世界各國的經濟策略。和許多國際組織一樣,這也是地球村的產物。

  7、FBI,Federal Bureau of Investigation 聯邦調查局 這可是一個響當當的名字,FBI已經被無數的電影電視小說誇張為一個無所不能的警察機構,成為美國霸權的象征。

  8、CIA,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 中央情報局 這是另一個無所不能的情報機構,奇怪的是,對於這麽一個局級單位,人們竟然特別熟悉該單位的六處——唉,全是因為007詹姆斯·邦德出自中情六處啊。

  9、NASA,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 美國航空航天總署NASA 雖然是美國機構,但是卻儼然屬於全世界全人類。從肯尼迪政府時期的星球大戰計劃開始,NASA領導了許多裏程碑性質的重大事件的發生:發射航天火箭、人類登陸月球、尋找外星生命等等。隨著美國政府的策略改變,NASA不再得到巨額的預算支持,失去了往日赫赫風光,但是它幫助人類開拓視野、超越局限、引發想象、重新奠定人類對自身以及宇宙的認識價值,所以NASA就像哥倫布的遠洋帆船一樣在人類曆史上具有重要意義;

  10、WTO,World Trade Organization世界貿易組織 概括地說,WTO是一種具有重要影響力的世界經濟秩序,近幾年中國加入WTO成為熱門話題,受到全世界的密切關注。中國入世談白了兩代人的頭發,但是入世後的深遠影響卻將波及此後數代人,可以預見,中國入世的話題還將熱門很多年。

  11、WHO,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世界衛生組織 如果不是一場SARS疫情突然襲來,WHO的名頭恐怕永遠不會有WTO響。經曆SARS風波之後,人們真正懂得了沒有良好的醫療衛生環境就不可能有良好的經濟環境,WHO功不可沒。

  12、NMD,National Missile Defense 美國布什政府推行的國家導彈防禦計劃 是美國霸權主義在新時期的演變事物,為了應對日益緊張的國際關係和無孔不入的恐怖活動,NMD張開了一張脆弱敏感的大網罩在美國本土上,其實這NMD也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玩意兒,究竟誰是魔,誰是道,恐怕就永遠說不清楚了。

  13、IT,Information Technology 信息技術行業 幾年以前IT業曾經是一個紅火的行業,憑著一個新經濟的點子就能掘得一大桶金,十七八歲的老總在IT業界內不算稀奇,現在才知道被那些老謀深算的大資本家們練了一把,IT業的“冰河世紀”至今尚未過去。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這句人人都聽過的話顯然不是人人都會懂的。

  14、CEO,Chief Executive Officer 首席執行官 這個職務的稱呼是個地道的舶來品,曾經引起諸多誤解:被叫做首席行刑官或者被叫作CEO“湊”。對企業領導的稱呼從廠長、經理、老總、董事長一直到CEO“湊”,也從一個小小的側麵形象地展現了社會生活的演變。

  15、ST,Special Treatment 對財務狀況或其它狀況出現異常的上市公司股票交易進行特別處理 因此這類股票稱為ST股票。某某股票ST了,顯然會引起不小的恐慌。

  16、PT,Particular Transfer 特別轉讓 依據《公司法》和《證券法》規定,上市公司出現連續三年虧損等情況,其股票將暫停上市。滬深交易所從一九九七年七月九日起,對這類暫停上市的股票實施特別轉讓服務,並在其簡稱前冠以PT,稱之為PT股票。看來,PT和ST都是人們避之不及卻又無法避免的事物。

  17、ISO,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rganization 一種適用於各種行業的國際質量標準 這是眾多企業努力的目標,因為令人信服的質量標準是贏得市場的基礎。

  18、SARS,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急性嚴重呼吸道疾病 中國人稱之為非典型性肺炎。無論稱之為非典還是SARS,對於這種新出現的烈性傳染病,所有人都深切體會過關於它的恐慌。在抗擊非典的戰役中,有人對SARS讀出了新的含義:Smile and Return Smile(微笑並且保持微笑),在阻擊非典成功之後,這句“微笑並且保持微笑”的SARS縮寫令人產生非同一般的感動。

  19、AIDS,Aca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 獲得性免疫力缺乏綜合症,簡稱為艾滋病 作為世紀瘟疫,艾滋病的可怕程度已經無庸贅述,西方世界將其視為上帝對人類墮落的懲罰。在這種範圍越來越廣泛的懲罰裏,人類真正自我反省了嗎?

  20、IBM,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 國際商用計算機公司 計算機界的企業巨頭 這是一個縮寫的影響遠遠勝於全稱的典型例子,前幾年IBM訪問中國,國家領導人接見其董事會成員。為了表示尊重,中央電視台的新聞聯播頻頻使用“國際商用計算機公司”的名頭,一時間弄得好多中國人不知貴賓究竟是誰,還以為是哪個無名小卒呢。

  21、RAP,Rhythm and Poetry 說唱音樂 美國黑人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以其鮮明的風格漸漸成為當今流行音樂的一個分支,不同膚色的歌手都樂意接受RAP,兩年前紅遍兩岸三地的那首周傑倫的《雙節棍》就是融合了中國傳統文化的RAP歌曲。

  22、R&B,Rhythm and Blues 節奏與布魯斯音樂 吸取黑人音樂的精粹R&B成為當今世界最普及的流行音樂形式。

  23、ET,The Extra-Terrestrial 外星人 也是大導演斯皮爾伯格早年的電影作品的名字,描述兒童和外星人之間的真摯情感,成為他後來的票房奇跡的開端。

  加州的淘金潮

  《金子的時代》

  H·W·布蘭茨著

  雙日出版社

  今日加利福尼亞州的富庶繁榮在美國也是數一數二的,這些年來這塊充滿活力的土地還儼然是全世界新經濟的發源地和火車頭。然而一個半世紀以前那兒還是一片人跡罕至的荒蠻之地,美國和墨西哥就這片土地的歸屬問題的爭議還沒個定論,華盛頓方麵對此也不太熱心,誰會想到這麽遙遠的荒原去呢?要知道在太平洋大鐵路建好之前從紐約到加州走海路要花五六個月,並且在繞過南美洲的航路上的風暴凶險萬分。走陸路一樣也要花上半年,在土路上的六個月的顛簸會把最強壯的漢子也弄垮。但是一八四八年一月以後,忽然間似乎所有的路途艱險都不存在了,四麵八方的人們瘋狂地湧向加州,因為有消息傳來說那裏發現了金礦。

  加州金礦的發現完全改變了加州在美國以至在世界的地位,美國的麵貌也隨著起了深刻的變化。膽大妄為的亡命漢擠滿了舊金山等幾個加州城鎮,那裏的法治秩序隻好稍稍讓步,從加州傳出的牛仔冒險發財和盜俠劫奪金塊的故事成了美國本土文化的母題,深深地刻入了美國人的自我形象中。然而,加州淘金潮對美國的影響遠遠不止於給美國電影和小說提供取之不盡的素材,加州的崛起還從根本上改變了美國人的生活理念。

  美國以清教徒的倫理觀立國。從“五月花”的首批移民開始,新大陸上的人們就相信靠著節儉的美德和勤勉的勞動來致富,這是美國得以富饒強盛的道德基礎。但是加州的暴發戶們的所作所為大大地衝擊了美國人的這個道德信念,人們第一次覺得可以不花什麽大力氣而一夜成巨富,奢華揮霍的生活方式也開始侵入到主流社會中來。美國夢開始有了新的含義。

  加州的崛起還引起了華盛頓的一場空前的政治鬥爭。加利福尼亞一下子變得如此重要,無疑應該讓它建立一個獨立的州,但是應該規定它是個蓄奴州呢還是個自由州呢?南北方為此進行了非常激烈的爭論,美國國會最後通過決議,在加州禁止奴隸製。這個決定使南方非常不滿,認為這樣使北方的勢力得以大大增強,這種不滿最後導致公開的衝突。可以說加利福尼亞的建州是美國南北戰爭的一個遠因。

  加州的淘金潮已成過去了,但是這麽多年來加州對美國的重要性有增無減。史學家們撫今思古,發現前幾年在加州興起的網絡經濟熱潮與一百多年前的淘金潮頗有相似之處,多少人懷著一夜致富的夢想走上了加州之路,隻是現在還難以估計這個現代的淘金潮會給美國社會帶來什麽樣的長遠變化。

  印度移民在英國

  《不列顛的亞洲人》

  R。魏思然著

  布羅托出版社

  英國在印度的兩百多年的殖民統治使印度人也隨著英國人的足跡來到了世界的各地,不僅在英國的其他殖民地裏可以看到印度人的身影,英國本土也是印度移民的目的地。

  印度人在英國的移民史是一部血淚史。當然,他們並不像美國黑人那樣是奴工,在法律上他們是有平等權利的,但是大部分的印度移民在英國隻是做商船上的水手,被人稱為“蘭斯克”。這些“蘭斯克”的薪水極低,隻有同樣級別的英國水手的薪水的一個零頭,“蘭斯克”們為此沒少鬥爭,但是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英國當局和船主們還頑固地拒絕提高“蘭斯克”們的生活待遇,有人甚至荒謬地聲稱,向“蘭斯克”們讓步就是向希特勒讓步。

  當然,並不是所有的印度移民在英國都生活在貧困之中,很有一些印度醫生、教師、律師和商人成功地在英國社會裏站住了腳,成了英國中產階級的一部分。有不少人為大英帝國做出了傑出貢獻,在兩次世界大戰中都有印度將士榮獲戰功勳章。最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在英國政治生活中嶄露頭角的印度人。十九世紀末年有三位印度人當選為英國下院議員,他們都為自己的祖國大聲疾呼,猛烈地抨擊英國在印度的不義統治,揭示英國對印度經濟剝削的實質。他們中的一位還是共產黨員,西班牙內戰時的國際縱隊中的英國旅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但是後來這位聲名卓著的共產黨人讓他的孩子公開領受他們家族傳統的印度祆教入教儀式,他所在的那個黨支部因此而把他開除出黨了。還有一些印度獨立後的重要政治家是在英國開始他們的政治生涯的,如前印度駐聯合國大使和印度國防部長梅農,在印度獨立前長期活躍在英國的政治舞台上。

  世道的變化使印度移民的命運今非昔比,當印度是大英帝國的一部分時,印度移民在英國本土的人數寥寥無幾,總數從沒超出過七萬人;現在印度是個獨立國家了,去英國的印度移民反倒大增,今天在英國國土上生活著兩百多萬的印度移民,已是英國社會的一個重要的構成部分了。

  傾聽犧牲者的心聲

  《蘇醒過來的生命》

  J。錢德勒主編

  耶魯大學出版社

  在西方一直有許多人孜孜不倦地從事著紀念納粹大屠殺的犧牲者的工作。他們深深知道,如果我們隻滿足於曆史教科書上記著有多少人被屠殺,那些被害者會漸漸地被抽象成一堆統計數字,這場大屠殺給千百萬家庭和個人所帶來的難以言狀的巨大痛苦和災難就會慢慢地被淡化。所以這幾十年來許多曆史學家們努力地發掘那些無辜的犧牲者的個人檔案:他們的名字,他們的個人生活,他們的命運。隻有使這些犧牲者在我們的記憶中成為活生生的個人,我們才能真正理解這場大屠殺的意義,最終挫敗否認曆史的可恥企圖。

  在上個世紀的三十年代,當時還屬於波蘭的維爾紐斯市的一個猶太人文化協會組織了一次作文比賽,讓參加比賽的猶太青年人寫自己的生活故事。經過了這麽些狂暴的年月,有幾百篇參賽的作文居然保存到了今天,現在這些劫後餘灰又原貌原樣地結集出版了。

  這幾百篇小小的自傳不是以其文字的魅力而使讀者感動的,盡管在其中的一些文章中頗可看出年輕作者所具有的文學潛能。在這些常常是稚嫩的文章裏那些年輕人講述著他們生活中的歡樂和苦惱,描繪著他們對未來的希望、夢想和打算。但他們想象不到他們沒有未來,洋溢在這些年輕人的筆下的生命力很快就被納粹的鐵蹄所粉碎了。我們知道在這數百名參賽的年輕人中隻有兩個人活到了一九四九年以後,絕大部分的作者都成了納粹大屠殺的犧牲者。

  從這些坦誠的自白裏我們也能看到,在納粹入侵之前波蘭猶太人的處境已經很糟。從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波蘭人、烏克蘭人、蘇聯人等一直在他們的家鄉打仗,無論那個軍隊來了受苦最重的總是猶太人。盡管生活艱辛,那些猶太青年們並沒放棄對崇高的精神生活的追求。在這些戰亂的年代裏他們最愛讀的是羅曼·羅蘭的《約翰·克裏斯朵夫》並把這部成長小說當作自己生活的指南。但是他們還沒有機會來把他們的克裏斯朵夫式的理想付之實踐,他們的生命就被無情的打斷了。

  文藝複興的一部實錄

  《書信集》

  洛倫茲·美第奇著

  奇隆底—巴波拉出版社

  西方史學家們所擁有的原始文獻之浩瀚有時是令人難以置信的。我們麵前的這部書信集全部出齊時將有二十卷,包含將近二千封信。這些信不是出自哪個當代的文人墨客之手,而是生活在距今五百多年前相當於我國明朝前期的一個佛羅倫薩人寫下的,中國在清代之前從沒人留下過如此龐大數量的書信。為了使這些書信能為當代的讀者理解,一個由第一流的專家組成的編委會已經工作了二十五年,為這些信件做了詳盡可靠的注疏。目前這部高質量的書信集的前九卷已經出版了,每卷有五六百頁。要出齊全部二十卷,專家們看來還要繼續努力十年。

  這些書信的作者不是個等閑人物,洛倫茲·美第奇(1449-1492)是意大利文藝複興時代的一個叱吒風雲的大人物,人稱輝煌的洛倫茲,是大名鼎鼎的美第奇家族的首領,在佛羅倫薩主政達二十餘年之久。

  洛倫茲可稱為是文藝複興時代的巨人之一,他從小受到古典學術的嚴格訓練,寫得一手好詩,憑著他所寫的那些詩歌,他完全可以和文藝複興時代的文豪們齊名。但是自從他繼承父業成了美第奇家族的族主後,他就擱起了他在文學上的雄心,專心致誌地做起政治家了。當時的佛羅倫薩在名義上是個共和國,但是國政實際上落在美第奇家族手中。美第奇家族要把持大權,對內對外都需要縱橫捭闔大費心機。種種內政外交事務洛倫茲都是用書信的方法來處理,他的信使奔走在意大利甚至全歐洲的宮廷之間,他本人則常常會每天花上五六個小時來寫信。從他的秘書處的記錄可以知道洛倫茲實際所寫信件多達數萬封,保留到今天的還隻是其中的一小部分。

  這些信件的史學價值是無可估量的,文藝複興高潮時期佛羅倫薩的政治、外交、社會的種種內情都在這些第一手材料裏有充分的反映,治文藝複興史的專家們有了一個發掘不完的金礦了。

  冷氣空調在美國

  《舒適的涼風》

  M·艾克門著

  史密森學會出版

  冷空調機現在是一件尋常的家用電器了,但它在美國剛剛出現時很是使推銷商傷了不少腦筋。

  冷空調機原不是為家用發明的,生產空調機的開利公司後來才想到可以試試開發家用市場。但是如何使美國人接受這個新鮮東西呢?負有說服消費者重任的推銷商動用了重大的主題,當時的廣告上說炎熱會使人的道德和精神衰靡,曆史上熱帶地區的文明總是給氣候溫和地區的文明所征服,為了使美國文明強盛發達,我們必需使用空調機,這是美國公民的愛國責任所在。美國國會議員們為是否在國會山安裝空調進行了激烈的辯論,讚成和反對雙方就空調的道德後果進行了深入的討論。最後還是因為有人聲言炎熱的氣候會使人短命的,這才使空調議案得以通過。具有貴族秉性的人們總看不慣空調機,弗蘭克林·羅斯福總統堅決不肯在白宮安裝空調,他寧肯脫掉外套汗流浹背地工作。相反,尼克鬆在白宮時總要把空調開到最低溫度,同時在壁爐裏升上熊熊大火。史家們說,從對空調機的態度上就顯示出這兩位總統的素質的天壤之別了。

  空調機在美國漸漸流行,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裏它不僅僅是一種使人舒適的器具,更是一種社會身份和地位的標誌。大公司辦公樓的門廳裏的溫度總是調到使進門的客人抖一下的地步,這樣才會使客人一進門就對公司有深刻印象。居民樓裏慢慢地也開始安裝空調機了,但是幾乎總是一個街區一個街區集中地購買和安裝。這是因為人們在使用空調時既不願領先於鄰居,像是個暴發戶,也不願落後於他人,像是個失敗者,結果鄰居們就要麽都不買空調,要麽幾乎同時裝空調。

  空調機的普及影響了美國建築業的發展,建築師們在設計房屋時不再考慮夏天自然通風納涼的效果。現在美國每年花在冷空調上的電力要大於花在冬天取暖上的電力。

  非洲苦難的根源

  《墳墓還沒有填滿》

  B·柏克萊著

  基本圖書出版社

  從非洲這塊黑大陸傳來的幾乎總是壞消息,要麽是部族間的血腥大屠殺,要麽是赤地千裏的大饑荒,要麽是可怕的瘟疫。電視裏來自非洲的令人揪心的圖景使人難以相信這樣的慘劇是發生在二十一世紀。

  非洲為什麽會落到這樣一個可悲的境地,非洲苦難的根本原因是什麽呢?政治學家們一直就此爭論不休,從十九世紀起就有各種不同的解釋。過去有人認為非洲不宜人居的自然地理環境是非洲落後的根源;又有人認為在非洲文化中有某種暴虐的因素使那兒的人民享受不到和平的生活;常常能聽到的一種觀點認為歐洲人過去對非洲的殖民統治是非洲人今天苦難的根源;最近流行的一種理論認為非洲各國現在采取的民族國家製度不適合非洲的社會結構,這是造成今天非洲許多地區陷入黑暗的無政府狀態的根源。

  作者是位長期在非洲進行實地考察和報道的記者,曾好幾次因為他那直言不諱的報道而被非洲的那些暴君們監禁和驅逐。根據他對非洲現實的切身體驗,他認為非洲大陸的苦難不是個簡單的問題,不是由某一個單一的根源造成的。事實上有許許多多的因素造成了非洲的災難:領導人素質的低下,混亂的社會經濟政策,內外勾結的腐敗,受到挑動的部族和宗教仇恨,以及地區性和國際性的不當幹涉等等。而且非洲的每個國家和地區都有自己特定的問題和困難,並沒有什麽可以解決整個非洲大陸的問題的統一答案。

  當然,在所有的因素中非洲的那些暴君們所起的作用最為惡劣。他們為了維持自己的專製獨裁統治,雇傭暴徒實行恐怖統治,在部族之間挑起血腥仇殺,肆無忌憚地掠取社會財富,給非洲人民帶來無窮災難。因此,建立一個國際司法體製,使這些暴君因自己的罪責而受到必要的懲罰,這是國際社會為拯救非洲大陸所必須做的重要一步。

  佛教的秘密

  《佛陀和紳士》

  CH·艾倫著

  約翰墨瑞出版社

  十八、十九世紀時在印度的那些英國醫生,軍官和官員們常常會被他們在叢林中遇見的不知名的古代遺址所迷惑。那些遺址顯然非常古老,像是某種古代文明留下的神廟。但是這些神廟上的雕刻表現的是什麽,石碑上的文字的含義是什麽,沒有人說得上來。印度當地人也對這些遺址的來曆一無所知。許多人觀賞了一番後就走了,但有人卻立誌要探清這些遺址的真麵貌。這些有誌者中間有個年輕人名叫詹姆斯·普林塞樸,他的才智和堅忍不拔的努力使他成功了,他的成功也讓西方終於發現了佛教。

  一直到十九世紀初,西方人對佛教這個世界大宗教還知道得非常有限,對這個宗教的印度起源更是毫無所知。他們看到的印度是個伊斯蘭教和印度教的國家,從來就沒有想到在這塊古老的土地上還曾經有過佛教這個神秘的宗教。普林塞樸繼承了他的前輩威廉姆·瓊斯在比較語言學上的工作,終於解讀出了神秘的阿旃陀石窟遺址上的印度笈多王朝時代的婆羅米文字。文字一通,就能對遺址上的大量銘記進行解讀,從而使古印度史的一段被遺忘的輝煌時代重又浮現了出來。英國學者們第一次知道了釋迦牟尼的生平事跡,知道了在紀元前三世紀阿育王時代燦爛的佛教文化,第一次對紀元前的印度古王朝的係列有了清晰的了解。英國學者對佛教遺址的發掘工作和對佛教文化的發現還直接導致了佛教在現代印度和世界上的複興。

  普林塞樸和他的同道的工作是在加爾各答的亞洲學會的組織下進行的,英國政府對這個學會的支助相當有限。促使這些學者拚命工作的是對未知事物的好奇心,是想揚名學術界的好名心,或許還有不想讓法國和德國的同行搶在前頭的愛國心。不管他們的動機如何,我們今天對早期佛教的了解和對印度早期王朝的世係的許多重要知識都是來自於他們開拓性的工作。

  左拉是被人毒死的嗎?

  《左拉——第三卷:榮譽》

  H。密特朗著

  法亞出版社

  法國偉大作家左拉逝世至今有一百多年了,在紀念他逝世一百周年的時候人們期待已久的他的那部傳記的最後一卷即第三卷終於出版了。由享譽世界的左拉專家花多年心血精心撰寫的這部左拉傳自出版了第一卷和第二卷後立即得到了學術界高度重視,現在這項宏偉的文學傳記工程全部完工了,厚厚三大卷總共三千多頁的這部傳記對左拉從一八四○年到一九○二年的這六十二年的生涯作了非常詳盡和全麵的描述。無疑,在以後的左拉研究中這將是一部最權威的參考文獻。

  傳記的第三卷是在紀念他逝世的當口出版的,自然不能不涉及到對左拉死因的爭議。自左拉死後,所有的左拉傳記都采用了巴黎警方對死因的結論:因壁爐煙囪阻塞而造成的一氧化碳中毒。但是左拉之死在時間上發生在他挺身而出為遭誣陷的德雷福仗義執言之後,這不免在讀者們和研究左拉的專家們的心裏引發出揮之不去的一絲疑慮:左拉會不會是因為他發表的那篇著名的《我控訴》而遭人暗害的?但是疑問隻是疑問,要下定論我們還需要更確切的證據。

  早在上個世紀的五十年代,有個名叫倍戴勒的記者在法國的左翼報紙上發表文章,說他認識一個叫阿坎的人,這人與謀殺左拉的凶手談過話。那個凶手是個煙囪技工,他乘著修理左拉所住的那棟房子的機會,在晚上悄悄地把通向左拉臥室壁爐的煙囪堵上了,第二天又一早溜到屋頂上把他的罪證拿走。倍戴勒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末的一篇文章裏還披露了凶手的名字:布龍福絲。對倍戴勒的說法人們一直半信半疑,專家們則對之抱著姑妄聽之的態度。到了上世紀末,這個謀殺的假說得到了有力的支持。有人對整個故事作了非常深入的調查,查清了布龍福絲的身份。這個人是個在左拉居住的巴黎第四區工作的煙囪工人,他是極右組織愛國陣線的成員,這個組織裏的許多成員都是反猶分子,因此他完全可能因憎恨為猶太人辯護的左拉而起謀害左拉之心。

  最新的調查所提供的事實當然還不足以構成法律上有效的證據,但是這部權威的左拉傳裏用了不少篇幅介紹了這個左拉被謀殺的假說,這說明主流的左拉研究學者也開始認為這個假說很有可信性。

  “韓白之爭”——一次網絡大戰

  二〇〇六年春,一場“韓白之爭”引發了網上博客的混戰,吸引了許許多多人的關注。

  事情是由文學評論家白燁的文章《80後的現狀與未來》引起的。二月底,白燁把這篇文章發在自己的博客上,幾天後,韓寒在自己的博客上對白燁進行“炮轟”,情緒頗為激動,甚至動用了粗話。最後說:“部分前輩們應該認真寫點東西,別非黃即暴,其實內心比年輕人更騷動,別湊在一起搞些什麽東西假裝什麽壇什麽圈的,什麽壇到最後也都是祭壇,什麽圈到最後也都是花圈。”對於韓寒的“炮轟”,白燁立即寫了《回應韓寒》。韓寒不甘示弱,又寫了《有些人,話糙理不糙;有些人話不糙人糙》進行反擊。緊接著,成千上萬人進入他們的博客,三月七日,白燁因受不了韓寒支持者對他的攻擊,發表《我的告別辭》,宣布關閉個人博客。一時,許多媒體也加入了這場混戰。

  事情並沒到此為止。白燁的朋友、作家陸天明拔刀相助,在自己博客上發表支持白燁的文章。他的舉動同樣遭到韓寒支持者的猛攻。陸天明的兒子電影導演陸川寫文章支持自己的父親,陸天明的友人音樂製作人高曉鬆也參加了論戰,同樣都受到韓寒支持者暴風驟雨般的攻擊。他們三人不得不先後宣布退出論戰或關閉博客。此間,韓寒寫了一篇《看韓寒如何反駁韓寒》,嘲笑那些人的批評文章寫得不夠水平。

  “韓白之爭”以白燁等人的退出而告終。但這一事件可給人留下不少深思之處:在因特網越來越發達的今天,如何正確地使用博客;年輕一代與上一代人在文化上的代溝愈來愈深,作為老一代人,是指責,是不聞不問,還是努力溝通?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