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3章 閱讀李敖

  吳中傑

  一位學生來電問我,上次去台灣講學都讀了些什麽書,可否為《悅讀MOOK》寫點讀書心得?於是我往回一想,覺得那幾個月倒也的確讀了不少書。因為很少到他處走動,而圖書館離我的研究室隻有百米之遙,就經常去搬一些書回來翻閱。但正因為借書太方便了,所以倒是瀏覽得多,而細讀的少,要寫讀書心得,卻又無從下筆。

  印象較深的是《李敖大全集》。這套全集的確很大,有四十卷之多,每卷都很厚,要細讀通讀也是來不及的,隻有粗讀選讀了。但許多篇幅的確精彩,我有時讀得放不下來,侵占了備課時間,隻好到後半夜再備課。

  提起李敖,人們的印象是:好罵人。有人說,除了他自己,沒有不罵的。但我看,他罵人雖多,倒並不是亂罵,其中有他的處世原則:

  一是決不欺軟怕硬,更不欺下拍上,不象有些名流,常在老百姓頭上擺出大師的威勢,對無反抗力者顯得無所畏懼的樣子,而在權勢者麵前唯唯喏喏,低聲下氣,李敖則恰恰相反,他專愛向權勢者挑戰,當年一出陣就向學界權威徐複觀、胡秋原等人叫板,從筆戰到應訴,無所畏懼。後來又勇於揭發當權者的醜行,從蔣介石、蔣經國,一直揭到李登輝、陳水扁。他因觸犯蔣家王朝而長期坐牢,在給女兒的信中自稱為“坐牢專家爸爸”,但出獄之後,仍舊繼續揭露。這種硬骨頭精神,真不多見。

  二是他對這些大人物開火,並不是為了借光出名,而是為了維護自己的政治理想和學術見解。在政治上,他反對專製主義,反對黑幕操作,而主張民主自由;在學術上,他反對固步自封,反對文化保守主義,而有一種進取性和開放精神。他的見解深得青年學子的共鳴,所以他的出山之作《傳統下的獨白》,才能在大學生中一紙風行,後來的著作也很引起人們的注意。據說當年胡茵夢小姐就在牛仔褲後麵的口袋裏插著這本書傲然而行,成為台大校園中一道風景。

  三是李敖的文章決不是無知的亂罵,而是有充分史料作根據的有力揭露。李敖是曆史學家,而且特別善於搜集別人沒有見過的原始資料。他揭發蔣介石、李登輝們那些見不得人的事情,都有第一手材料做依據,使對方無可抵賴,也使讀者信服。我真佩服他搜集資料的本領。有一次,他揭發台灣學人的醜態,指責錢思亮為了得到台大校長的位置,如何拍胡適的馬屁,請胡適夫婦到家裏來住,錢太太甚至認胡太太為幹娘,極盡奉承之能事,而胡適一死,就欺侮胡太太。這種事,錢家當然不肯承認。最有力的證據是胡太太江冬秀生前寫過的一個有關此事前後經過的回憶材料,但在死後卻被兒子將原稿毀掉了。正在鬧得不可開交之際,李敖突然拿出一份這個回憶的打印稿,而且上麵還有江冬秀的修改筆跡,使辯護者無話可說。真不知他是如何得到這份材料的。

  但李敖也並非光會罵人,他也很肯幫助人。他的老師殷海光因反蔣而受迫害,病重時無錢醫治,是李敖到處奔波,為他籌措醫藥費,雖然此時李敖自己也在失業之中;李敖雖一生反蔣,但認為蔣介石的孫子章孝慈為人不錯,在章孝慈病重時,他將自己的收藏拍賣,助他醫病之用。有人說,殷海光是他老師,政治主張與他相同,章孝慈在擔任東吳大學校長時,曾請別的大學不肯請的李敖來做教授,有知遇之恩,所以李敖才肯如此幫忙。這話或者也有部分道理。其實,知恩必報已很不容易,何況李敖的行事還不限於此。當年他幫助彭明敏逃亡,就並不讚成彭的台獨主張,也不讚賞彭的為人,隻是反對蔣介石的專製主義壓迫而已;前幾年他又為支援幾位慰安婦,而拍賣自己的珍藏,更無任何利害關係了。可見李敖這個人是很有正義感的,並不專為罵人而罵人。

  讀李敖的文章,覺得其中自有正氣在。

  陀思托耶夫斯基的九百三十六封信

  陀思托耶夫斯基是俄國的一位偉大作家。俄國已出版陀思托耶夫斯基三十卷全集,其中信件部份是第二十八卷,第二十九卷和第三十卷,有九百二十五封,後來又補充新發現的十一封,共計九百三十六封信厚厚的三大卷六本。俄國用了整整一個世紀整理出完整的陀思托耶夫斯基書信集。陀思托耶夫斯基寫的信件不但數量大,而且經常很長,每寫一信,不是三言兩語敷衍了事,大部分信件是寫給親友,給家人,給出版商。陀思托耶夫斯基去世後,他的朋友們開始收集整理其文學遺產,他的夫人安娜也予以協助。一八八二年和一八八三年間,在彼得堡出版十四卷陀思托耶夫斯基文集。安娜不想發表私人信件,她在一九一八年於克裏木去世。兩位專家整理了陀思托耶夫斯基和安娜在一八六六年一八八零年間的全部愛情書簡,於一九二六年出版。一九五九年陀思托耶夫斯基四卷通信集出版。一九七一年為紀念陀思托耶夫斯基一百五十周年生日,蘇聯決定編輯和陸續出版三十卷全集,這項出版工程從一九七○年開始,一九九○年完成。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