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不同的校慶

  李靜睿

  這些年,許多大學相繼舉行隆重的校慶。在這些花費不菲的紀念儀式上,校方的眼睛往往都盯在領導、名人以及腰纏萬貫都富校友身上。以至使許多畢業生都很寒心。不妨看看國外一些學校是如何紀念校慶的。

  在二○一一年清華校慶之時,武漢大學的老校長劉道玉給清華校長寫了一封公開信,對其辦校慶的政治化風格提出了措辭嚴厲的批評。劉道玉說,清華百年校慶是典型的官本位主義的校慶,因為“不在學校舉行校慶,而在人民大會堂舉行;規定隻能有一定級別的官員才能參加大會,剝奪了普通師生參加校慶的權利;印製的校慶特刊,按照爵位高低排列成一個金字塔,爵位最高者位於金字塔的頂尖,而學校創始人和大師們卻擺在官員們頭像的下麵。”網上也有不少人把台灣“國立清華大學”、網站上的“清華名人堂”和清華校慶特刊上的傑出校友金字塔做對比,台灣的“清華名人堂”裏隻有十四個人,是王國維、梁啟超、陳寅恪,以及李政道、李遠哲這樣無可爭議的大師。

  八十四歲的黃延複是在世的最重要清華大學校史專家,他一九五○年入讀清華大學經濟係,畢業後留校任教一直到退休,這十幾年一直都還在出版各種關於梅貽琦和老清華的學術書籍。他說,到了一百年,就沒有人理我了。

  在清華大學百年校慶之時,剛好也是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的一百五十周年校慶,兩個學校的校慶方式不可避免地被公眾加以對比。麻省理工學院為校慶確立的主題是反思教育,反思如何繼續走近研究的前沿及世界麵臨的最緊迫的問題。

  在世界上沒有任何一所大學像中國大學這樣大操大辦校慶。比如牛津大學九百年校慶,沒有舉行任何紀念活動。京都大學的一百周年校慶,校內沒有任何慶祝活動,反而貼了一張大海報,上麵寫著:“京都大學與殖民政策——反思京大犯的錯誤”。哈佛大學有嚴格的規範,每五十年舉行一次校慶,一九八六年是三百五十年校慶,時任總統裏根希望參加和發表演說,也希望學校向他頒發名譽博士學位,但是校長博克說,“無意奉承總統的虛榮心要求。”

  (摘自《中國新聞周刊》)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