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照片背後的故事

  段宇宏

  提起一九七○年代的越南戰爭,人們很快會想起那張越南小女孩逃生的照片。這張照片曾強烈影響世人對戰爭的情緒,拍攝者也因之獲得普利策新聞攝影獎。然而,這張照片背後有著耐人尋味的故事。《鳳凰周刊》刊登的《越戰經典照片背後的故事》(段宇宏)一文對此作了介紹,現摘登如下——

  越戰影像資料中,一名越南小女孩在轟炸中赤裸著身子驚恐奔逃,身邊跟著幾位疑似“美國大兵”的軍人的照片,在美國人心目中留下強烈印象,甚至對社會觀念有極大的衝擊。

  這張經典照片很快被符號化,意味著“南越對平民的無情屠殺”和“美軍對越南村民狂轟爛炸”,作為反戰標誌廣泛見諸全球各種和平運動及報章雜誌之中,被認為是反戰助推器,提前結束了越南戰爭。這張照片的確極大影響了美國公眾對戰爭的情緒,兩位美聯社記者因此成名,獲普利策新聞攝影獎。

  誰知照片背後有頗多耐人尋味的故事,個中細節常被淹沒在政治情緒與意識形態之中。

  一個小女孩赤裸著身子沿著公路驚慌地奔逃,美聯社記者黃幼公正好抓拍到這個場景,長期銘刻在全球受眾的腦海中。

  在中國,對此照片最常見的表述是:久戰不勝的美國軍隊在越戰後期變得越來越“歇斯底裏”,對平民和村莊實施狂轟濫炸。

  這位女孩名叫潘金福,生在越南南方的展鵬村。當時的實情是,一九七二年六月八日,越共軍隊正與南越軍隊激烈爭奪展鵬村,潘金福與村民及一群南越政府軍原本躲在一個高台教寺廟裏,一架南越空軍飛機前來支援戰鬥,飛行員誤以為是敵軍,在他們附近投擲了汽油彈,然後他們瘋狂向後方奔逃。

  多年後,潘金福還記得當時嘴裏不停地大喊:“好燙,好燙。”潘金福的這一小段奔逃,卻與兩位記者結緣。路上遇到英國獨立新聞(ITN)記者克裏斯多夫·溫及其搭檔,他趕緊上來幫助被燙傷的小金福,給她喝水並把水澆到她身上為其降溫,ITN留下的這小段影像被廣為引用。

  黃幼公抓拍完照片後,送潘金福到英國人開辦的西貢兒童醫院救治。後來克裏斯多夫亦到醫院找到潘金福,要求院方對她實施特別照顧。

  潘金福住院十四個月後才康複回家,黃幼公經常前往探視,直到西貢被越共攻占。潘金福與克裏斯多夫的再次會麵則是在幾十年後。

  她長大後,越共政府長期把她當做意識形態宣傳工具,在大學修醫學專業期間,經常被政府要求回到村裏拍電影,接受采訪,潘金福顯然對這種生活不滿,希望擺脫“宣傳工具”的角色。當然這也使她受政府重視,後來得以到古巴哈瓦那大學深造,並在哈瓦那結識了後來的丈夫裴輝全。

  一九九二年,潘金福與丈夫借外出度蜜月機會,飛機在加拿大加油時,夫婦二人逃離飛機申請政治避難,後來定居多倫多。

  夫婦倆本來在加拿大默默無聞生活,誰也不知道她是當年轟動世界照片中的人物。一九九五年三月,英國《星期日郵報》披露了這則消息,又把新聞轉讓給多倫多的《星期日太陽報》,該報花了兩個整版報道此事,還刊登了她在多倫多推著嬰兒車及父母在越南泥房子前的照片,潘金福重新走進人們的視野。

  潘金福此後廣泛參與國際公益活動,一一拜會了當年救治過自己的醫生、記者,重敘前情。一九九六年美國退伍軍人節,她在越戰紀念碑前麵發表演說:“我們不能改變過去,但每一個人都可以為締造未來的和平而努力。”

  這次演講還引發了了一段趣事,一位叫約翰·普拉默的美國越戰老兵聲稱,他是當年下令轟炸展鵬村的人,要向潘金福致歉。隨後他們安排了一次簡短的會晤,潘金福表示寬恕對方。加拿大電影攝製人把這次會麵製作成紀錄片,轟動一時。

  潘金福其實被普拉默和越戰老兵紀念館的創建人斯克魯格斯消費了,她本人對細節並不知情,記憶被普拉默等重新塑造。這出戲一上演,激起了好多美國人對潘金福的歉疚感,紀錄片不僅四處賣錢,相關組織獲得了大量捐款,本來有些落魄的普拉默也沾光走紅,又是出書又是演講。

  此事很快引起爭議,包括黃幼公在內很多知情者、當事人、老軍人紛紛參與澄清,一些媒體和專業人士亦介入調查。普拉默編造的頗多古怪離奇細節,均被揪出來曝光。

  早有人向克裏斯多夫提及,想安排他與潘金福會麵,但他認為潘被某些商業組織過多消費,不願蹚混水。直到二○一○年,在旁人一再勸說下,他才在時隔三十八年後與這位當年救助過的小姑娘會麵。

  潘金福一九九七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任命為親善大使,並在美國建立了一個潘金福基金會,專門對戰爭中的兒童實施藥物和心理幫助。從事情的發展過程來推斷,潘金福重新成名未必是被動或偶然行為,至少受到加拿大某些朋友的點撥,因為她被媒體披露的第二年即展開了頻繁的走訪與演講活動,第三年就獲得了加拿大居留權。

  人生常有不可思議之事,雖曾受過戰爭創傷,卻因成為一張經典照片中的主角,命運全然改變。潘金福先是得到越南黨和政府的“關懷”,獲得了良好的教育,然後又在西方成為公益名人。

  要注意,照片中還有些配角,有一對牽著手在潘金福左邊奔跑的姐弟倆,他們是潘金福的表姐弟。西方媒體居然把這對姐弟也找到了,他們沒有因照片而改變命運,甚至一輩子都沒離開過村莊,如今在老家擺小攤為生。

  (讀者點題)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