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中國官員數量:世界之最

  ◎楊繼繩

  《中國當代社會階層分析》一書,從當前我國一個個社會橫斷麵出發,分析各個階層麵臨的問題和階層間的相互關係,從而使人們對我國的國情有進一步的了解。以下的內容就是從此書中摘錄的——

  如果有人願意排“世界之最”的話,中國官員的數量恐怕會列入“世界之最”的。有人說,在北京西單十字路口,每一瞬間就有三四個地、師級幹部、十幾個縣、團級幹部通過。這並不言過其實。

  實行改革開放以後,一九八二年、一九八八年、一九九三年、一九九八年、二○○三年中國進行了五次機構改革。每一次都有精簡機構、壓縮冗員的目的,但是,事與願違,機構越改越臃腫,冗員越壓越膨脹。形成了膨脹——壓縮——再膨脹的螺旋式擴張。在這螺旋式擴張的鏈條中,後一次擴張比前一次擴張數量更大,勢頭更猛;後一次壓縮比前一次壓縮更為困難,更為無力。

  黨政係統幹部人數變化的趨勢來看,其膨脹呈加速之勢:一九六六年到一九七九年十三年間增長46.4%,平均每年增長2.98%;一九七九年到一九八九年十年間增長86.1%,平均每年增長6.41%;一九八九年到二○○○年十一年間增長了95.3%,平均每年7.60%。據國家統計局數字,二○○八年年底,黨政機關工作人員1249.7萬人(其中,中國共產黨機關56.4萬人,國家機構1193.3萬人)。另外還有人民政協和民主黨派9.3萬人,群眾團體23萬人。

  每次改革後,政府機構和人員能夠很快回彈,主要是行政機關內部人控製的問題,機構設置與職能變更,行政人員有很大的權力,行政機關自己就可以確定,而不需要立法機關的約束,沒有外部的約束力量。

  一九九八年那次國家機構改革是力度最大的一次,當時宣稱,中央各部委辦直屬局的公務員從一九九七年的3.4萬人減少到1.7萬人,國務院編製人員減少了47.5%。二○○三年年底,中國公務員總數為653.6萬人。實際上,一九九八年那次改革,把中央部門的一些工作機構由行政編製改為事業編製,如各部委的信息中心、研究中心等,本來是為領導決策服務的機構,多年來一直是行政編製,從一九九三年以後逐漸劃為事業編製。所以,在國家黨政機關裏,除了653.6萬公務員以外,還有四百多萬從事黨政工作的事業編製的工作人員,他們照樣吃“皇糧”,是“準公務員”。一九九八年那次說是精簡了多少人,但從財政上看,行政開支並沒有隨人員的減少而減少,反而比原來有較大幅度的增加。

  除了與黨政機關的工作相關的事業單位以外,中國還有大量的事業單位,職工人數2871萬人。

  黨政機關工作人員和事業單位人員共四千萬人,這些人需要財政供養。中共中央黨校教授周天勇按美國聯邦和地方政府的標準計算,我國“吃皇糧”的人數達七千萬人,十八個老百姓供養一個官員。

  上述數字還不是中國幹部人數的全部。財政分灶吃飯以後,地方有了經濟自主權,他們就用自有資金開支幹部,稱為“自定編製”或“自費幹部”,這些幹部不在上述統計數字之內。在統計數字之外還有“借調幹部”。他們是從企業借到機關工作的,由企業開工資、在機關從事幹部的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在幹部隊伍的擴張中,領導幹部的增長速度,超過了一般幹部的增長速度。有些單位領導人過多,常為排位子、分物資、坐車子、住房子鬧矛盾。一把手為排列副職的先後順序大傷腦筋,隻好列名單時把老張排在前,開會時讓老李坐在前,作報告時讓老王講在前。

  上述領導幹部的數字還不包括“相當於?菖級幹部”和“享受?菖級幹部待遇”的人數。如果包括這些人,則兩倍於現職領導幹部的人數。

  官員太多的直接原因是機構的裂變。機構多了,官員自然就多了。而機構裂變的原因之一又是官員太多,“因神設廟”的情況是比較普遍的。官員太多和機構裂變互為因果。

  多年來,中央和地方各級機關中,要求提高機構的級別成了不可阻擋的潮流。股級升為科級,科級升為副處級,處級升為副廳級……機構一升格,該機構的領導幹部的工資、級別以及各種待遇也隨之水漲船高。由於要求機構升格的勢頭很猛、編製管理部門處於“眾人推門一人頂”的被動地位。一九九八年那次機構改革中,一批原來是副部級的機構升格為正部級。各省也將這類機構由副廳級升為正廳級。

  機構重疊,職能相似,同類的工作分幾個部門管,有名有利的工作都說是屬自己的管轄範圍,費力不討好的工作都推給別的部門。有些縣裏,管農業的有農經委、農業局、農業區劃辦、農村能源辦、多種經營辦、棉花辦、煙葉辦多家職能交叉的機構。縣農業局內設機構又和其他部門內設機構重疊。例如,農業局有多種經營股,縣政府又設有多種經營辦公室,這些職能相同的部門經常扯皮,因部門間的矛盾常在工作中“使絆子”“設卡子”,我幹不了,也不讓你幹好。基層單位麵對多家意見不一致的“婆婆”左右為難,叫苦不迭。

  為了解決職能相似、級別相同的部門之間的扯皮問題,又不得不在這些部門之上再設一個協調機構,進一步使官員增多。

  機構多、官員多,為基層增加了很多麻煩。辦一件事跑幾十個部門、蓋幾十個圖章成了常規。再加上機構之間的扯皮、推諉,很多事情難以辦成。高一級的首長為了辦成一件事,不得不擺脫常規工作程序,親自“拍板定案”。既然有首長“親自拍板”這條路子,基層單位就千方百計地找關係、走後門,直接請首長“批示”。這樣,就形成了一種惡性循環:事情越難辦就越找關係;越找關係工作程序就越混亂,事情就越難辦。

  既然直接找首長成了辦成事情的有效途徑,那麽,和首長有特殊關係的人就可以派上特殊的用場了。於是,一些跟班、司機、秘書、子弟、情人被推上了領導位置。官員多了,是否比過去清閑了?不見得。官員一多,他們相互之間“製造”了很多工作。在一件事由一個部門幹的時候,就不必下文件、開會。現在一件事情由若幹個單位幹,相互之間的文件就多了起來,會議也就多了。據某市不完全統計,僅一九九七年一月至六月,召開的有市級領導參加的會議達四百多次,出席會議的領導幹部達一千多人次。二十個部委和臨時機構印發的內刊、簡報、信息資料總計超過一百種,最多的部門達六種。某省抽樣調查表明,省地縣領導幹部,每年有三分之一的時間“泡”在會海裏,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每天收到的文件資料不下十萬字。一個單位的副職越多,這個單位的職能就越分散,每一個副職都不能做主。於是,上級開會要決定事情就得指名第一把手參加。但是,第一把手沒有“分身法”,他隻好多設副職,代他去開會。參加會議的人做不了主,回來後還要開會傳達、研究,再向上級打報告。

  每一種機構都應當是為了完成一種社會職能而設立的,它的人員應當為這一社會職能而工作。但是,人員太多,就需要一批人為機構本身自我服務,這批人並不是為社會職能而工作的。據估計,各機關自我服務的人員占三分之一以上。一九九○年代以來,有些事業單位還要自己賺錢養自己,一些單位有三部分人:一是執行這個單位所承擔的社會職能的人;二是後勤保障人員;三是經營人員,靠他們賺錢養活前兩部分人。由於賺錢最重要,經營人員的隊伍很龐大,真正承擔社會職能的人不到三分之一。

  機構重疊、文牘如山,基層情況經過層層篩選、加工以後,傳到上層後大部分失真或過時。於是一些有事業心的領導人就深入基層、直接調查研究,檢查工作。但是,省裏幹部下去,地市幹部陪同,到了縣裏,縣級幹部也跟著陪同,到了鄉鎮,上頭來的人已經陣容很龐大了。一個幹部下去,像滾雪球一樣,陪同的人越來越多,他被陪同的人包圍起來了,哪裏能接觸群眾?上麵的部門多,今天來這個,明天來那個,都得陪同,都得匯報,都得盛情接待,鬧得基層叫苦不迭。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