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鄧小平遇襲

  ◎陳天璿

  三十年前,鄧小平對美國進行了一次訪問,這是中國最高領導對美國的第一次正式訪問,引起了全世界的矚目。三十年過去了,當年的一些真實的細節漸漸浮出了水麵,由華裔美籍作家陳天璿寫的《鄧小平訪美那九天》(新華出版社出版)一書,逐天記錄了這九天發生的一件一件往事。在這九天行程中出現過的最危險的一刻是有人明顯地企圖在鄧小平當時正在進行活動的近距離內,意圖采取一項含惡意的攻擊行動。說時遲,那時快,保安人員就在同一瞬間作出反應,及時化解了這宗突如其來的人身偷襲。現將此事摘錄如下——

  那是鄧小平訪美的第六天,有人曾意圖襲擊鄧小平,但被保安及時製止。事發城市是休斯敦。已經接近傍晚時分,鄧小平正要出行去參加活動。他是應邀前去休斯敦外一個牧場小鎮,出席晚餐並觀看表演的。

  他下榻的酒店是在市中心的一個繁華地段。那是豪華而著名的海厄特·瑞金斯(HyattRegecyHotel,又譯“凱悅”)大酒店。這一天曾在酒店外麵發生過擁護台灣蔣家政府的人士舉牌示威抗議的遊行活動,又有支持台灣獨立的另一支隊伍在隔街聲援,整天吵吵鬧鬧,目的是引人注意,隻是聲勢有限。不過,第二天因為發生了意圖偷襲事件,而加派了大量武裝防暴警員,森嚴地把整幢酒店的四麵街道全圍了起來。

  讓我們先讀一讀當年隨團負責保安的中國公安部副部長淩雲先生的有關憶述,據報紙說,他是這樣寫的:“二月二日下午十八時許,鄧小平應邀去西蒙頓市競技場晚餐並觀看競技表演。當他從旅館樓上下到樓下大廳準備出門乘車時,中方警衛人員在前麵和兩側,後麵相距數米跟進的是美方安全警衛人員凱利。突然有一個人插到凱利的前麵奔向鄧小平,隻見凱利急步搶上前去,胳膊一揮把那個人擊倒了,在附近的警衛人員一擁而上把那個人捉住了。鄧小平在中方警衛人員的護衛下安然出門上車走了。瞬息之間,化險為夷。”

  從事件的整體過程來說,我當時所見的和淩雲先生的回憶大致吻合。不過,有三點相關描述細節卻稍為有些出入。大概是因為所處角度不同,能看到的整體過程遂有差別。首先我想說明,事件的時間和地點基本上是一樣的,隻是事件發生的地點不是在酒店樓下的大堂,而是在酒店花園的走廊內。此其一。

  讓我稍加描繪,那道花園走廊,是貫通酒店大堂與停車場的一條步行通道。它位於酒店大堂前麵出口的左邊,是一道有遮蓋的半露天的開放式木柵型長廊建築。感覺上它是大堂向外延伸的一部分,但它是一排獨立結構, 因為它的上蓋隻是一塊篷。全長大約有一百多步。人若是從大堂走出,沿左步行,它的右側是一道實牆,左側則是完全開放的,之間毫無障礙物,直接連接花園,而連接處就是走廊頂上露天與不露天的分界。

  在事件發生的那段時間之前,因為傳聞鄧小平將從那裏經過,保安人員先在整條長廊過道清場,把所有在場的圍觀者轉移至花園內。所以,在鄧小平出現的方向,右側依然是一道實牆,左側卻聚成一道人牆。那裏不分男女老少站滿了人,有支持者,有記者,有保安,也有看熱鬧的。我當時也在場,站在第一排,相當於走廊全長的中間地段。那位不軌之人處身在我左邊,相隔有三兩人,也是在第一排,我們麵對著整條長廊的過道。

  終於等到鄧小平及其陪同出來了,明顯看到前後左右都有中美護衛。美方的護衛先行,中方護衛傍著鄧小平走,後麵還有中美護衛。他們整體上略靠有牆的那邊前行,與人群的距離不足十尺。在場的人看見他後熱烈地鼓掌,鄧小平也邊行邊鼓掌回應,並且將臉稍為朝向人群。他右邊的人一直保護他前進。

  在隊伍快到我麵前那段路程之際,那個站在我再左側的人突然發難。他看來是一名中年男子,逾六英尺高,身體碩健,應該至少有兩百磅以上。我看見他右手持有大條紙卷,像是包住了什麽東西,或者隻是一束報紙,突然向前猛衝而出。我和其他人都不約而同地喊出聲來。但馬上有一人伸手在後麵拉住他。可是那名發難者再次拚力前衝,連同抓住他的人一齊拖向前去。至少又前進了一小步,才被其他後援者趕上擊倒。

  與此同時我注意到,中方左右護衛的回應是當即把鄧小平扶移一步,更貼近牆,但繼續前行。這時,就在我的麵前,已堆起一座人山。因為在那發難者被擊倒的同時,有數不清的男女保安齊壓上去,如同美式足球一般,少說有十多人重疊,將那名意圖襲擊者埋在核心內。觀眾與鄧小平依然鼓著掌,直至全隊安穩鎮靜地遠去。當然,那名意圖不軌的人也被保安當場扣押。大家隨即又為保安人員鼓掌。

  所以,從我所見,那人是被一人從後抓住,然後再被其他趕上的人擊倒,又被一堆人重重壓在地上,直至鄧小平一行通過後才被扣押的。此其二。

  那人的右手持有東西,是不是件凶器當時不得而知,過後也沒有多作透露。因為連淩雲先生的回憶錄中都沒有特別提及。此其三。

  不管如何,這類事件總是防不勝防。

  由於美國社會的開放,上述意外隨時有機會發生。這不是保安的漏洞,但是對保安的考驗。

  就鄧小平訪美期間可能遇到的安全問題,美方和中方都作了準備。據淩雲先生透露,經過先遣組的研究,並按照鄧小平的主意,在美國的全盤保安都由美方負責;中方對近身的護衛,則決定不假手於人。就當時以上的情景,根據淩雲先生複述,事前是依照原定保安計劃默契安排的。當鄧小平從酒店電梯出來後,步行至停車場。美方人員開路,中方人員護住兩側,殿後又是美方負責。其間還安插了製服及便衣的聯邦警衛在沿途的關鍵位置上監視和把守,想必是希望前後配合,做到有事首尾呼應。

  果然,這布置很有效。當那名狂徒突然衝出時,混在人群中的密探立即反應,並且第一時間躍出從後麵把那個不法者拉住,並試圖阻止他前進。但那人力大,仍想往前衝,在瞬間甚至拖著那名密探一起移動,隻是速度減緩了。其他的保安撲過來,據淩雲先生說,是負責人凱利急速上前把那個人擊倒的。與此同時,更多的保安趕到,才把那人製服。

  我注意到,當時有男有女一齊先後躍出壓到那人上麵,但是沒有中方保安人員參加這一行動,他們隻是護著鄧小平鎮定地一同離去。

  後來,警方及各報紙報道,那個意圖偷襲者是一名美國“3K”(KuKluxKlan)黨黨徒。他的名字叫做路易斯·比姆(LouisBeam)。他被捕後的第二天有其他同黨到法院門口舉牌遊行要求將他釋放。後來他被監禁了幾周。

  在訪美結束前,鄧小平為表示感激,曾給美方這位保安負責人凱利先生贈送了一張有他簽名的個人照;另外,還與美方當日那批保安人員一起合影留念。

  由此可見,那天發生的事,不是製造緊張空氣,也非空穴來風,它的確是一宗可大可小的、千鈞一發的危險場麵。雖是及時化解,畢竟也是尷尬,這就是為什麽中美雙方都盡量避免提及此事。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