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宋慶齡和她的養女

  ◎隋永清 口述 張路亞 文

  宋慶齡非常喜歡孩子,在她六十四歲那年,他的警衛員生了一個女兒,名叫隋永清,當人們抱著這個小女孩去見宋慶齡時,這個小女孩嫣然一笑,惹得宋慶齡十分高興,從此便把這個小女孩視作養女。不久前,上海電視台《往事》欄目采訪了隋永清,現將有關內容摘登如下——

  這是一對沒有血緣關係卻形同母女的兩個人。一位是孫中山的夫人,一位是極為普通的女子。二十四年裏,隋永清依偎著宋慶齡長大,伴隨她走到生命的終點。

  隋永清是宋慶齡的警衛員隋學芳的孩子。一九五七年底,隋永清出生,隋學芳把這個消息告訴了宋慶齡,那一年宋慶齡六十四歲。隋永清回憶道:“她身邊的工作人員都有一個習慣,誰家有孩子了,都會抱給她,給她看一眼。”宋慶齡一生未曾生育,但她非常喜歡孩子。

  當隋永清被抱到宋慶齡麵前時,她非但沒有像別的孩子一樣因為認生而大哭大鬧,反而是對宋慶齡一笑,正是這一笑,讓宋慶齡覺得冥冥中同這孩子有一種親密的緣分。

  宋慶齡不喜歡被人叫顯老的稱謂,如阿婆、奶奶等。多年從事宋慶齡研究的沈海平談到,“媽媽太太”是孩子們對宋慶齡的一個特有稱呼。這個特別的稱謂曾令宋慶齡研究者們費神考證了許久。

  那時,在宋慶齡上海寓所餐廳裏有宋慶齡母親倪老夫人一張畫像。在永清剛會講話的時候,吃飯前,宋慶齡把她領到倪老夫人像前,讓她麵對老太太說:“婆婆吃飯了。”永清問,她是誰?宋慶齡答,“這是我的媽媽。”然後讓永清再叫一遍。隋永清就大聲叫“這是太太的媽媽”。第二天飯前,宋慶齡又領永清走到倪老太太像前。永清一下子懵了,不知該叫什麽,脫口叫了“這是媽媽太太”。引得大家哄堂大笑。宋慶齡卻說,好啊,這個稱呼太可愛了!以後小孩子都不許叫我太太了,都叫媽媽太太!秘書張玨也說,今後小朋友們就都跟著永清叫媽媽太太!這之後,“媽媽太太”就成了永清這一輩孩子們對宋慶齡的專有稱呼。

  宋慶齡很喜歡和孩子在一起的家庭氛圍,過普通家庭般的樸素生活。平時在臥室裏,宋慶齡總是用著明顯發舊的手絹,穿一身布衣。隋永清曾問宋慶齡,為什麽不用新手絹?宋慶齡微笑說,舊手絹反而軟和。下樓會見來客,宋慶齡在正式場合,會把一切做得很圓滿很完美。而居家沒有必要的時候,她就很隨意。宋慶齡覺得,如果兩邊都太過了,其實累的是自己。

  宋慶齡常常把小永清帶在身邊,她把一個銅鼓形的紅木凳反過來,把永清放在木凳裏,就好像站在一個嬰兒車裏,非常安全。小永清尿了她一身,她也毫不介意。今天上海故居的地毯上還有一攤深色的印記,是當年永清的尿漬。近年故居翻修時,要照原樣仿製地毯,以為這是特有的顏色,專門仿製了深色。

  宋慶齡有很棒的廚藝,她做得一手很好的美式炸雞塊。有一次小永清忍不住偷吃了炸雞被發現,宋慶齡並不責罵,先笑她:“你小孩子很聰明的,那麽多的雞塊你單把雞腿給拿走了。”然後再和顏悅色地說:“你知道不知道,你這樣做很沒有禮貌嗎?我跟你講過的,不是不給你吃,是告訴你到了樓下大家一起吃,你如果要做一個好孩子的話,下次一定不要這樣做,答應我好不好?”

  一九八○年,隋永清要結婚了。按照中國的傳統,女兒出嫁前,母親照例會有一番細細的叮囑。她非常嚴肅地親口對隋永清說:“如果他打你,馬上回來離婚。我最憎惡的就是家庭暴力,不管男人打女人,女人打男人都不可以,你打他也不行,這是一步不讓的。如果說真的發生這種事情,他哪怕就是打了你一巴掌,你也要回來。你離婚,馬上離婚,你回來,回到我這兒來。”儀式結束之後,宋慶齡怕大家放不開,悄悄離開。隋永清出來送,宋慶齡卻讓她回去招呼客人,但就在隋回身的一刹那,宋慶齡拉住養女,抱著她哭了。

  有一天,一起吃午飯,隋永清發現宋慶齡格外喜形於色,宋慶齡問她說:“永清,你知道今天是什麽日子嗎?”當時是十月,隋永清回答說:“今天二十五日。”宋慶齡告訴她,這天是自己結婚的日子。“她特別高興,搖頭晃腦的,完全是一個很羞澀的小姑娘。好像那意思是說,你連這個也不知道啊?那下次記住哦。”她完全沉浸在對孫先生的愛和回憶之中,說當時兩個人能走到一起非常不容易,她決定要追隨孫先生,絕不回頭。

  宋慶齡說起過,有一點別人永遠比不過她,要是有點什麽病痛,孫先生是醫學博士出身的。她充滿自豪地說:“你看看,你看看我找的男人。”她如果要認真地給孫先生記錄一些東西,孫先生總要她舒舒服服地坐著,怎麽習慣怎麽去做。她就懶懶地靠在沙發扶手旁,孫先生口述文件,她就在那兒記錄。

  宋慶齡告訴隋永清,她和孫先生在一起的十年是她一生最幸福的十年,而且這一生她擁有這樣一個男人足矣,這樣一個男人再也沒有了,再也沒有第二個孫中山。後來,宋慶齡的身體條件不允許爬上高高的中山陵,她又不能容忍別人將她抬上去,因為她認為這是對別人身體的淩駕。於是她隻能在家中、在重要的日子,在孫先生的像前擺上花朵。一九七五年十月十二日,當北京香山的紅葉遍布山野之時,宋慶齡最後一次拜謁了孫中山在香山碧雲寺的衣冠塚。那年,宋慶齡已經八十二歲高齡。隋永清回憶說,宋慶齡是堅持自己一個台階一個台階走上去的。自此之後,她再也沒能親自去為孫中山掃墓。

  隋永清展示了宋慶齡的一件嫁妝。這是一件蘇繡高手精心繡製的菊花圖案的衣料。上麵應有九十九朵菊花加一組由十三朵菊花組成的團花,寓意“天長地久”和大圓滿。可是沈海平和隋永清仔細地數過,發現繡好的隻有九十三朵,還差六朵沒有繡完,上麵已經用粉塊畫好了圖案,繡好了拓片,點好了花樣,但就是沒有繡完。

  這件衣料為什麽沒有完成?這和眾說紛紜的宋慶齡為婚姻出走有關。曾經有一種流傳的說法,是宋慶齡因與孫中山相戀,被軟禁在家中,她瞞著家人跳窗逃走。宋慶齡告訴隋永清,“外麵流傳什麽我是被家裏關起來,從窗戶逃走結婚等等都是胡說。我離家時,心情十分矛盾,特別覺得對不起母親。我與母親感情很深,從心底裏不忍傷母親的心。在走出家門的那一刻,我還戀戀不舍地回身看了一眼,發現母親房間拉著的窗簾動了一下,我隱約看見母親正在窗簾後麵看著我。嚇得我慌忙扭過頭走了。我真害怕再多看母親一眼,就會軟下心,邁不動雙腿而留下來。”

  關於那些宋慶齡成婚細節的“猜測”或“誇大”,隋永清說,宋慶齡對她講過,她和她的家人“是決定冷靜之後再解決的”。但宋慶齡的離家,確實是在父母不知情的情況下。“在臨走時,她也覺得對於父母是有些愧疚的,她違背了他們的意願,要給他們鞠一躬,告訴他們:‘對不起,我不孝。’”

  宋慶齡給隋永清說這些事的時候,是“眼睛望天,難受的那一種表情”。隋揣測,“在那個時刻,對於母女兩個人來說,肯定都是萬般滋味在心頭。”宋慶齡決定不回頭,來到日本和孫中山成婚,這之後她的父母才追到了日本,最終將宋慶齡的嫁妝給了他們,也代表了家庭的一種認可和祝福,家族對宋慶齡的選擇表示了接受。由於宋慶齡突然結婚,家裏準備的嫁妝還未齊備,這塊菊花圖案的衣料,還是半成品。倪老夫人對宋慶齡說,你今後請高人把它繡完。

  在與晚年宋慶齡相處的歲月中,隋永清始終感覺,宋慶齡有一種寂寞。宋氏家族是中國現代史上很特殊的一個家族,由於政治和曆史的原因,家族裏的每一個人,都承受了骨肉分離的痛苦,宋慶齡尤為如此。

  宋慶齡經常獨自一人坐在桌前,一坐,就是半天。隋永清開始以為她是在辦公,隻見她低著頭,雙手放在拉開的抽屜裏,擺弄著什麽,翻看著什麽,或者就是長時間的發呆。永清習慣了隻要她不發話,就不去打攪她。

  直到有一天,宋慶齡把永清叫過去。永清發現,宋慶齡拉開的抽屜裏有一本相冊。宋慶齡翻著相冊,一張一張地向永清介紹:“這是我們全家,我的爸爸、媽媽、姐姐、妹妹、我的三個弟弟。”宋慶齡保留著宋美齡送給她的精美衣物。晚年,當宋慶齡得知宋靄齡去世的消息時,她難過得默默獨處很久。

  在上海的宋慶齡故居裏,餐廳裏一直掛著她母親的油畫像,這是她對母親的一種歉意,也是對家庭的一種懷念。在暮年,宋慶齡堅持自己死後能同父母葬在一起,這也是為了表達她生前在婚姻問題上未能如父母所願、無法盡孝的遺憾,希望死後永遠陪伴父母。

  宋慶齡對隋永清說過,她非常不讚同那些一奶同胞之間僅僅因為政見不同就發表聲明脫離關係,而那在當時是很常見的。隋永清還記得宋慶齡說過:“你和家人可以政治觀點不一致,但是親情不能丟。”麵對 “文革”時期那些對親情血緣的淡漠,她認為不可思議,對此她曾說過一句:“不要教壞小孩子。”

  平日生活中,宋慶齡幾乎從不佩戴任何首飾,但從少女時代出國一直到暮年,她將祖母傳下的綠鬆石戒指、發簪,以及母親送給她的鑽石別針等等,都珍藏著。直到後來,一部分送給了隋永清。甚至她父親送她的酒,她也在故居中一直存留著。宋慶齡保存這些東西,寄托了對於家族的懷念和祖輩的記憶。宋慶齡畢生熱愛家庭氛圍,熱愛緊密的家庭關係,思念遠在他鄉也割舍不斷的親人。她曾對隋永清說過:“無論如何,我們都不會改變。”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