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30章 林彪重上井岡山

  ◎呂學文

  一九六九年四月,在中國共產黨的“九大”上,林彪作為毛澤東的“接班人”被寫進了《黨章》。同年九月,林彪和葉群、黃永勝、吳法憲等人重遊井岡山。林彪要重遊井岡山,其目的如何,外人不得而知。中國文史出版社出版的《風雨曆程》收錄了當時擔任林彪警衛員的呂學文所寫的《隨衛林彪重上井岡山》,記錄了這次重遊的情況,現摘錄如下,以供參考。

  我是一九六五年入伍的,一九六七年四月被分配到八三四一部隊二大隊六中隊。六中隊是時任中央軍委副主席、國防部長林彪的警衛部隊。一九六八年九月被任命為六中隊一分隊隊長,是林彪的“隨衛”警衛員。林彪出行時,其前衛和後衛車(林的車在中間)都由我管理,並同時跟隨警衛。我除了跟隨做警衛工作外,還是“林辦”主任葉群的唯一遊泳教練,並負責她的遊泳安全。幾乎是每個夜晚,都由我單獨陪她在室內遊泳池遊泳。

  一九六九年九月上旬,我們警衛人員就接到通知,說首長最近要外出,讓我們做好一切準備。果然,中旬的一天上午,林彪、葉群、吳法憲、林立果以及秘書、保健醫生、機要人員和我們這些工作人員等,共一百多人,分乘兩架“子爵”和一架“伊—18”型飛機,從北京起飛,幾個小時後,降落在了江西省樟樹機場。大隊人馬走下飛機,乘上汽車奔向下榻處。下午,時任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長的黃永勝等人也趕到了。

  這天晚上,林、葉與解放軍總參謀長黃永勝、空軍司令員吳法憲、江西省黨政軍“一把手”及全體隨行人員等共進晚餐,其政治主題是憶苦思甜,吃紅軍當年吃的傳統飯,即:紅米飯、南瓜湯。就餐前,葉群根據林彪的安排首先講話,她簡要介紹了當年紅軍在井岡山戰鬥的英勇事跡和艱苦奮鬥的生活作風,接著,由她指揮,與就餐人員一起,唱起了當年紅軍的革命歌曲:“紅米飯,南瓜湯,喲咳!秋茄子,(那個)味道香,咳喲咳!毛委員和我們在一起,咳喲咳!天天打勝仗,打勝仗,咳喲咳!”

  因為這是外出,事前準備又不夠充分,所以到了晚上,林的所有工作人員和我們這些警衛人員,人人嚴陣以待,堅持崗位,一夜未合眼。按照原先的計劃,首長一行在樟樹機場下飛機後,改乘小飛機到吉安縣城住一宿。首長的生活習慣是:住房必須寬敞,要有幾十平方米才行;室內空氣要新鮮,溫度必須保持在攝氏二十一度左右。這一條可難壞了我們這些先行官和地方大員。此時雖是秋季,但這裏氣溫高達三十七八度。這裏不是北京,無空調設備,氣溫降不下來怎麽辦?正在我們一籌莫展之時,不知誰來了個急中生智,提出了用冰塊堵住室內所有門窗的建議。結果證明,雖然達不到預定要求,但室內溫度總算降了許多,清涼了許多。

  一切準備齊全,隻等首長了。可是,耿秘書打來電話說:首長、主任今晚過夜的地點在樟樹。這一突變,真讓人們萬分驚訝和不安,以前的準備工作,都前功盡棄了。

  第二天早飯後,我們隨衛林彪從樟樹乘飛機去吉安後,立即乘汽車趕往井岡山。林彪、葉群乘坐的是美國“卡達萊克”牌高級轎車,這輛防彈車,既別致、豪華,又特別寬大。數十輛不同類型的汽車,在山區公路飛馳。公路兩旁戒備森嚴,三步一崗,五步一哨。

  車隊緩緩行駛,在一個山巔之上,林彪的車突然停下。他下車小便之後,指點著鬼斧神工的懸崖峭壁,對隨身警衛的人員說:“創立井岡山根據地幾十年了,沒有這塊立足之地,就沒有今天。當年紅軍在這些天險要塞上麵,修築了哨卡、工事。蔣介石傾巢出動,坐鎮南昌,親自指揮重兵,層層包圍了井岡山。如果不是因為這裏的天時地利條件好,就很難保住這塊彈丸之地。有了它,才保住了紅軍,最後打下了整個江山。應該說,井岡山是中國革命和人民解放軍的發祥之地。”平時少言寡語的林彪,今天特別激動,心情也特別好,一口氣對下屬說這麽多話,這真是破天荒了。

  “首長,井岡山很大吧?”不知誰插問了一句。林彪說:“大得很哪!方圓四五百裏。當地人不叫它井岡山,叫大小五井,因為四周山上有五口水井,現在不知還在不在?”

  江西省接待方麵給林彪在井岡山安排的下榻處是茨坪,這裏有最好的兩棟別墅。可是,林彪一下車,環顧一周後,下達了不住別墅,要住離街不遠的井岡山賓館的指示。這一下可忙壞了接待人員,也嚇壞了我們這些隨衛人員。井岡山賓館現在還住著客人,又鄰近街道,事前沒有準備,在接待和安全方麵萬一出一點疏忽,可是重大的政治事故呀!但這是首長的指令,沒有一絲商討餘地。於是,接待人員和有關工作、警衛人員立即緊急行動。經過一陣突擊,三層大樓全部騰了出來,林彪住寬敞的二樓會議室,葉群和有關人員住一層和三層。

  夜幕降臨了,井岡山賓館內外靜悄悄的,但警衛人員在賓館四周戒備森嚴。為了讓副統帥能安靜地休息,賓館內外的所有廣播喇叭,全部“扳閘”,變成了啞巴。賓館內部的收音機,也不準任何人收聽(當時無電視)。可是,大約十一點來鍾,突然從葉群的房間裏傳出了大聲喊叫聲:“我一不在家,你們就成了霸王啦?你擅離職守,幹什麽去了?”原來葉群打電話找留守北京的耿秘書。恰巧耿秘書不在。等耿秘書回來接電話時,她大發雷霆。她大聲訓斥道:“你可以當外交部長了?究竟章某人重要,還是首長重要?首長坐飛機、坐汽車出遠門,你不擔心出什麽事嗎?這次是首長有重大政治意義的行動,你知道不?你對首長的安全不放在心上,你對首長是什麽感情,什麽態度?今後給你規定一條紀律:隻要首長外出,你不能離開電話機一步。這是一條紀律,你知道嗎?”葉群的喊叫,整個樓道的人都能聽到。葉群說的“這次是首長有重大政治意義的行動”,到底有什麽政治意義呢?當時我們這些工作人員和警衛人員是琢磨不透的。

  第二天,林彪繼續在井岡山視察。這一天,在山區行走時,他奮力登上一塊巨型岩石,使我們這些警衛人員萬分驚訝。平時,他走幾十步路,都要氣喘籲籲,而今天卻精神抖擻。他舉目遠眺時,數百裏起伏的群山盡收眼底。這兒就是聞名全國的黃洋界,林彪信步向西慢行,突然在一棵大樹前站住。這是一棵參天大樹,樹葉特別茂盛。林彪興致大發,用手指指樹幹,無限深情地說:“我認識它,這棵樹起碼有百年樹齡了?想當年,毛主席領著紅軍戰士挑糧上山,常常在這棵樹下歇腳,這棵樹也算是革命功臣了。”林彪幾乎流出眼淚,流露出了撫今追昔的情懷。林彪又走上黃洋界的製高點,指著一棟木製結構的小閣樓,說:“當年紅軍在這兒設了瞭望哨,你們看,小樓附近還殘留下了一處工事的廢墟。”我想起了以前看過的資料記載,一九二八年八月,著名的黃洋界保衛戰,就是在這裏打的。林彪反剪著雙手,沉默不語,徜徉良久。隨即,他詩興大發,即興揮毫,寫道:“四十年前故地,萬千往事湧懷;無數先烈沒蒿萊……”

  第三天,林彪在井岡山休息了一天。次日,我們又“隨衛”來到七溪嶺。這七溪嶺位於井岡山西北,它是井岡山的門戶,也是軍事要塞。在車不能行的嶺下,所有人員都下了汽車。崎嶇不平的山路,林彪走了不大一會兒,就大口大口地喘著粗氣。“首長,山很陡,是不是不要上了?”一位秘書勸他。“不!”他搖搖頭十分肯定地說,“一定要上去看看。”他三住兩歇、氣喘籲籲地指了指山上說:“紅軍在這座山上,憑借著天險,用麻雀戰術,一舉打垮了敵人兩個師五個團的進攻。這七溪嶺也是我出生入死的地方。”

  下午回到賓館,他休息一陣子後,在黃永勝、吳法憲等人陪同下又看望了老赤衛隊員,並與他們一起合影留念。在此期間一位老赤衛隊員向林彪贈送了一塊井岡山產的、十分罕見的精美玉石,寬約20公分,長約25公分。(此石帶回北京後林彪讓人刻成一方硯台,送給了葉群,並在硯台上刻下詩句:“發不同青心同熱,生少同衾死同穴”。詩後一行小字:贈愛妻葉群。落款,林彪。)

  大隊人馬在井岡山住了四天,林彪想看的地方都看了,決定翌日下山回京。對此,還鬧出了一場笑話。事情是這樣的:在臨別的宴會上,江西省的程世清望著林彪說:“上次主席到井岡山時,去了我們南昌,這次首長來井岡山,政治意義重大,懇請首長也能光顧,江西的黨政軍領導,都盼望聆聽林副主席的指示。”這是盛情難卻,林彪點頭應允了。葉群當麵不好替林彪擋駕,回絕程世清的請求,但林彪一行到機場下汽車後,葉群對程世清說:“這飛機太小,坐不了這麽多人,您是不是先行一步,我和首長隨後就到。”對方自然按她的指示行事,提前走了。可是,林彪一行的飛機起飛後,好長時間不見下降趨勢,不僅隨行人員,就連林彪也蒙在鼓裏。原來,這一詭秘行動,隻有葉群一人知道。“宜敬(葉群的字)”,林彪迷惑不解地問葉群,“飛了這麽久,怎麽還沒到南昌?”葉群撲哧一笑說:“不去了,直接回北京。”林彪有些不滿,說:“你這不是拿地方官開玩笑嗎?”葉群說:“我這是為你好。你現在去幹什麽?讓你作‘文化大革命’的指示,誰能說清楚!還是少說為佳……”如此一來,林彪等人直飛北京,而在南昌機場等候的人,隻有白等了。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