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五節 古代印度繪畫

  印度是世界文明古國之一。古代印度的地理範圍,大體上包括現在的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國的領土。中國漢代史籍提到的“身毒”和“天竺”,即指印度。唐代玄奘所著《大唐西域記》中開始稱它為印度。

  公元前2500年至前1750年。印度的印度河流域產生了最早的文明——“哈拉帕文化”。那時人們已經會製造青銅器。大約在公元前13世紀至公元前7世紀,印度進入了“吠陀文明”的時代,這時已經形成一些小型的奴隸製國家。到公元前6世紀—公元前4世紀,是印度列國並存的時代。公元前326年,希臘馬其頓國王亞曆山大曾率兵侵入印度河流域,雖然為時較短,但希臘文化對印度文化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公元前321年,印度趕走馬其頓侵略者,建立了著名的孔雀王朝。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即阿育王時期,國勢最為強大,基本上統一了印度全境。阿育王死後,印度又衰落,且不斷有外族入侵,直到4世紀後半期,印度才重新建立了印度大部分領土的笈多王朝。這是印度奴隸製社會的最後一個階段,也是封建社會逐漸形成的時期。

  古代印度繪畫藝術如同歐洲有阿爾塔米拉與拉斯科,也是從史前岩畫開始。人們曾在印度中部邦毗摩貝德卡等地發現有世界最大的岩畫群。這些岩畫雖然其具體年代尚未確定,但是從題材、技法和風格來看,應該屬於世界原始繪畫體係。

  古代印度對世界影響較大的美術成就是佛教美術。佛教產生於公元前6世紀的印度,其創始人是釋迦牟尼。阿育王時期,它成為印度的國教。並得到廣泛的傳播。印度古代繪畫的成就主要集中在佛教石窟藝術的壁畫上。

  石窟壁畫是印度美術的重要組成部分,阿育王時代開創的這種石窟寺院,到了笈多時代,特別發達。阿丹陀石窟的壁畫顯示著笈多繪畫的絢爛色彩,可稱為印度繪畫史上的頂峰。

  阿丹陀石窟始建於公元前2世紀左右,至公元7世紀建成。唐玄奘遊學印度時,曾見過這個石窟,後淪沒於叢莽之中,1917年才被重新發現,它共有30個石窟環布在100多米高的山腰間。其中隻有一部分留存著壁畫或裝飾。早期的石窟壁畫剝落,褪色十分嚴重;後期石窟(公元5世紀—公元6世紀)的壁麵雖然有不少剝落、殘破,然而窟內側壁、藻井、柱壁等都還有不少豪華豔麗的壁畫。

  阿丹陀石窟壁畫內容有佛傳故事,本生故事、佛與菩尊像、供養人行列、散花飛天等。此外更有描繪後宮生活、祝福舞蹈、異邦人飲酒等世俗場麵,對人物、動植物、幾何紋樣等的構成和色彩裝飾手法都充滿了天才的想象力。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