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六節 強大的亞述帝國

  公元前3000年代末期,在巴比倫的北部,一支叫亞述人的部落興起了。亞述原是一個小國,當巴比倫強大的時候,亞述還比較弱小。公元前1000年左右,巴比倫漸漸地衰亡下去。北非強國埃及也出現了南北對峙的分裂局麵。亞述在前935年,在國王蘇爾丹二世的帶動下恢複年代紀事。整治全國綱紀,發展農商,擴充軍隊,亞述很快富強起來。

  公元前911年,阿達德尼列二世繼位。他舉起了反攻的旗幟,聲稱要報複曾欺負亞述的國家。於是亞述拉開了一係列開疆擴土的序幕。

  在國王提格拉特帕拉沙爾三世(前746—前727年)時代,亞述人建立了一支當時世界上兵種最齊全、裝備最精良的常備軍。提格拉特帕拉沙爾三世和他的後代,憑借強大軍隊,進行了一係列的侵略戰爭,先後征服了小亞細亞東部、敘利亞、腓尼基、巴勒斯坦、巴比倫尼亞和埃及等地,成為兩河流域和北非一帶最強大的軍事強國。

  亞述帝國的軍隊,擁有當時最強大的攻城武器。一種叫投石機,是亞述軍隊特有的一種攻城器械。它們是一個個巨大的木框,裏麵裝有一種特製的轉盤,上麵絞著用馬鬃和橡樹皮編成的繩索,隻要用力一拉,就能射出巨大的石彈和燃燒著的油桶。還有一種攻城錘,是由青銅鑄成的,攻城時用來撞擊城牆。

  亞述的軍隊兵種齊全,分為戰車兵、騎兵、重裝步兵、輕裝步兵、攻城兵、工兵等。行軍非常迅速,就是過河也不困難,他們善於使用充氣的皮囊渡河。這種皮囊可以聯結起來,安置在河麵上,從這岸排到那岸,上麵再鋪上樹枝,就成了一條軍用的浮橋。

  亞述國王對不肯投降而在戰爭中失敗的國家,報複極其殘酷,實行殺光、燒光、搶光的“三光政策”。破城之後,亞述士兵殘酷地對待著城裏的人們,敲碎他們的頭顱,割斷他們的喉管,火燒他們的房屋,搶走他們的財產,還擄走他們的妻子和兒女。

  公元前743年,亞述軍隊攻陷了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由於城中軍民拚死抵抗。城破之後被亞述士兵斬下的頭顱,竟然堆成一座小山。亞述人還把成千的戰俘,綁在上端削尖的木樁上,讓他們慢慢在痛苦中死去。對於孩子,亞述人也不肯饒過,統統殺掉。城中所有的貴重物品,都被運回亞述。亞述的強大和殘酷震驚了周圍的一些國家。公元前729年,整個巴比倫國被亞述占領。公元前671年,亞述人又攻占了埃及全國。公元前639年,攻占了伊朗高原。橫跨亞非的亞述帝國雄風無比。

  亞述在用武力征服其他國家的同時,也創造了自己的文明。公元前8世紀,亞述王赫那裏布,將都城由薩爾貢城遷到底格裏斯河左岸的尼尼微。在猶太人的經典中,尼尼微被稱為“血腥的獅穴”。公元前2500年左右,尼尼微就開始形成了一座真正的城市,並成了美索不達米亞地區的文化中心之一。在成為亞述的首都之後,尼尼微開始了自己的鼎盛時期。辛赫那裏布對戰爭不感興趣。他把大部分時間和精力都用在尼尼微的建設方麵。他興建了一座每邊長近200米的“蓋世無雙王宮”。這座王宮包括兩座亞述風格的大殿、一幢橢圓形建築物,以及一個植物園和一座涼亭。王宮裏的浮雕長達3000米。這件古代藝術珍品現在收藏在大英博物館。辛赫那裏布還在他的“蓋世無雙王宮”的西北,為他的後妃們蓋了一座後宮,為皇太子蓋了一座東宮。他還加寬了尼尼微的馬路,增建了城市公園,修建了供水網,並且從郊外60公裏處的山上引水入城,以保證尼尼微城裏的供水。

  辛赫那裏布王的繼承者阿薩爾哈東王在位時,仍繼續擴建尼尼微,從而使它成為一座象《聖經·約拿書》中所描繪的有12萬多居民的大都城。阿薩爾哈東的繼承者就是大名鼎鼎的亞述巴尼拔王。他除了大量收藏亞述人的圖書——泥版文書外,還興建了巨大豪華的嚴述巴尼拔王宮。

  到公元前7世紀中葉,亞述帝國漸漸衰落。埃及首先擺脫了亞述的統治。隨後,東北方的遊牧部落接連興起,也日益威脅著尼尼微。公元前626年,居住在新巴比倫的迦勒底人和東邊的米底人聯合起來進攻亞述。公元前612年,新巴比倫和米底聯軍攻進了尼尼微。尼尼微在被洗劫一空後,又被放了一把大火,一代名城尼尼微和龐大的亞述帝國一起,就這樣從地麵上消失了。幾千年過去,人們除了從史書上知道曾經有過尼尼微這座城市之外,其它就一無所知了。1842年,一位叫博塔的法國考古學家,在反複琢磨了《聖經·約拿書》之後,來到了伊拉克的摩蘇爾市。在流經摩蘇爾的底格裏斯河左岸,他發現了一大一小兩個小山崗。大的叫“庫容吉克”,小的叫“約拿之墓”。博塔認為這兩個山崗就是古城尼尼微的遺址。他挖掘了一段日子,竟一無所獲。

  1845年,有一位名叫萊亞德的英國考古學家,也按照《聖經·約拿書》中對尼尼微城址的描述,找到了這裏,對庫容吉克山崗進行了長達6年的發掘,終於找到了辛赫那裏布的王宮和亞述巴尼拔王的部分藏書室。證明這裏就是亞述帝國的首都尼尼微。

  在亞述巴尼拔王的藏書裏,堆滿了刻有亞述楔形文字的大大小小的泥版。最大的一塊楔形文字泥版長達3米,寬2米多;最小的一塊還不到1寸長,隻刻著一兩行文字。這些泥版就是200多年前亞述人的圖書,涉及的內容包括曆史、法律、宗教以及文學、天文、醫學等方麵的知識,是研究當時曆史的最寶貴的文獻資料。

  後來,萊亞德和伊拉克考古學家拉薩姆在亞述巴尼拔王王宮廢墟的牆上,發現了著名的浮雕“皇家狩獵圖”。在新發現的泥版文書上,刻有許多亞述和古巴比倫的神話,其中就有著名的神話史詩《吉爾伽美什》,詩中關於美索不達米亞地區大洪水的描述,跟《聖經》中諾亞方舟的故事,幾乎完全一樣,而且,用的是第一人稱,表明這是一位親眼目睹洪水的幸存者的記敘。還有一塊描繪當時亞述的奴隸勞動情景的浮雕,這些奴隸多半是亞述人俘獲的戰俘,他們帶著手鏈腳鐐,有的被鐵索相互係在一起,旁邊有手執武器的亞述士兵在監督。這些浮雕現在都收藏在大英博物館。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