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8、神秘的八卦城是誰建造的

  在天山北麓腹心地帶隱藏著一座規模龐大、結構完整的八卦城――特克斯縣城。這是目前所知國內乃至世界規模最大、結構最完整的八卦城。在如此邊遠的地方,居然有如此古老神秘玄之又玄的中國易經文化的經典表達,實在讓人詫異。

  這獨特精巧的八卦布局出自何人之手?是在什麽樣的背景下建造起來的呢?

  特克斯,蒙古語意為“大頭羊出沒的地方”。漢代,遠嫁烏孫國的細君公主、解憂公主就生活在這裏。

  據記載,特克斯八卦城最早出現於1220年的南宋時期,道教全真七子之一、龍門派教主“長春真人”丘處機來到西域,路經特克斯河穀時,被河穀的山勢、川勢、水勢所動,取其地北倚烏孫山剛氣寓“天”,環繞穀地緩坡之柔順寓“地”,南臨蜿蜒迂回的特克斯河為水之“盛脈”,稱這裏集山之剛氣、川之柔順、水之盛脈為一體,確定了坎北、離南、震東、兌西四個方位,成為特克斯八卦城最原始的雛形。

  700餘年後的1936年,精通“易”理的伊犁屯墾使丘宗浚來到特克斯,發現了八卦城的雛形方位和“風水龍脈”,再次開始了修建。當時由於沒有足夠長的繩子,施工人員就從店鋪中購來成捆的布匹,撕成布條連接成長長的布條繩線,用20頭牛拉犁犁出了八卦城街道的雛形。整個城市的修建,足足花了兩年時間。

  現在的八卦城,以城市中心花園為太極“陰陽”兩儀,按八卦方位向外輻射八條主街,每條主街長1200米,每隔360米左右設一條連接八條主街的環路,由中心向外依次共設四條環路。一環八條街,二環十六條街,三環三十二條街,四環六十四條街。街道按八卦方位形成六十四卦。

  可是丘處機為什麽會千裏迢迢跑到天山來修個八卦城呢?當時成吉思汗正在四處攻伐屠城,丘處機為拯救民生,以71歲高齡率十八弟子,跋涉萬裏,西行勸諫……在丘處機的影響下,“一代天驕”終於下令“止殺”。清乾隆皇帝為白雲觀丘祖廟題詞:“萬古長生,不用餐霞求秘訣;一言止殺,始知濟世有奇功。”原來丘道長不是專門來修城的,千裏迢迢來這裏隻是為了勸人別殺生,然後順便心有所動就修了個世界第一的八卦城。

  曆史總是會暗含一些巧合,如果沒有丘處機的開創,就不會有今天的八卦城;可是如果700年後的伊犁屯墾使不是精通“易”理的丘宗浚,也許也不會有今天的八卦城。

  以“易”為精髓的相地術在中國源遠流長,可是它最經典的表現卻出現在天山深處,這不知是天山的福澤還是《易經》的福澤。

  曆史學家阿諾德?湯因比講:如果他能夠決定他的一生的話,他願意活在中世紀中國新疆的庫車。彼時,正是中國的大唐盛世,儒家、伊斯蘭、佛教、基督教四大文明在大唐的西域交匯。那是人類生活中何其絢麗的時刻、何其絢麗的區域!

  天山是奇麗風景、種種秘聞和異域夢想的代名詞。可是遙遠繁華的綠洲古國如何消亡成了一片荒野?貫穿整個漢代曆史的汗血寶馬真的出在天山嗎?天池裏是否真的有怪獸出沒?天山雪蓮真的能起死回生嗎?

  昆侖是所有名山大川中最為神秘的地方,是中國人心理上最遙遠的一座山,遙遠到隻存在於神話和想象中,隻能是眾神的居所。神話傳說中的西王母真的在昆侖山存在過?昆侖泉為何從不封凍?青海湖真的像傳說中那樣無底嗎?

  昆侖是所有名山大川中最為神秘的地方。

  昆侖山,在離天很近的地方,橫空出世,是中國的中央山脈,是高原地貌的基本骨架。昆侖山脈分為三支:北支為祁漫塔格山;中支為阿爾格山,東延為布爾漢達山及阿尼瑪卿山(積石山);南支為可可西裏山,東延為巴顏喀拉山。昆侖山被世人稱之為“國山之父”、“龍脈之祖”、“萬山之宗”,更被稱為“亞洲脊柱”。

  在古人的超凡想象裏,昆侖是大地上一個巨大的隆起體塊,它磅礴大氣、雄渾詭奇,承擔了中國人最瑰麗的想象。昆侖河源頭的黑海,是傳說中的薑太公修煉五行大道的地方。遠古昆侖意象對中華文化有過巨大的影響,昆侖山被中國人以一種可望而不可及的神山仙境加以描繪,是一個能滿足人一切願望,甚至可以使人不死的理想境域。昆侖的觀念影響了中國的風水觀,據說紫禁城和明清皇陵的風水就源自昆侖。

  昆侖並不是中國最高的山,也不是距離中原最遠的山,但是昆侖是中國人心理上最遙遠的一座山,遙遠到隻是存在於神話和想象中,隻能是眾神的居所,而神話傳說中的西王母,據說在昆侖是確實存在過的。昆侖玉是如何的神奇?昆侖泉為何從不封凍?青海湖真的像傳說中那樣無底嗎?吐穀渾王國為何消失在曆史中?可可西裏為何成為藏羚羊的天堂?

  據說能到昆侖的人都不會是凡俗之人,昆侖有驚心動魄的蒼茫和曠世遼遠的沉寂,無數美麗的傳說和難解之謎就在這可望不可及的地方招搖著,誘惑著世人。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