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不能偏激而走上極端

  孔子適周,將問禮於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與骨皆已朽矣,獨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時則駕,不得其時則蓬累而行。吾聞之,良賈深藏若虛,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驕氣與多欲,態色與淫誌,是皆無益於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

  出自《史記·老子韓非列傳第三》

  孔子前往周都,想向老子請教禮的學問。老子說:“你所說的禮,倡導它的人和骨頭都已經腐爛了,隻有他的言論還在。況且君子時運來了就駕著車出去做官,生不逢時,就像蓬草一樣隨風飄轉。我聽說,善於經商的人把貨物隱藏堆積起來,好像什麽東西也沒有,君子具有高尚的思想品德,他的外表謙虛就像是一個愚鈍的人。拋棄您的驕氣和過多的欲望,拋棄您做作的情態神色和過大的誌向,這些對於您自身都是沒有好處的。我所能告訴您的,也僅隻是這些罷了。”

  想想孔子和老子都是那麽有智慧和學問的人,可是他們都是如此的謙虛。連孔子這樣的大學問家、大思想家,都覺得自己的知識還不夠,覺得自己還有很多東西還沒有知道,所以他經常向別人學習和請教。一次他就到了老子所在的地方周都,向老子請教學問。而老子也很謙虛地告訴了他自己的所知所想,也同樣謙虛的說自己也就僅僅知道那些。古往今來大凡越是有學問有修養的人,往往就越懂得謙虛,懂得虛懷若穀。於是才會不斷地向別人學習,不斷地豐富和完善自己的思想學問。其實道理很簡單,正是因為他們其實比別人知道的都多,但是知道得越多越能夠發現世界和宇宙實在太大,總有自己學不完、了解不夠的東西,所以他們一直抱著謙虛的學習態度,總是感覺自己還很無知,有太多自己尚未知道的學問,為此不斷地努力和繼續學習。

  楚莊王剛即位不久,整天與妻妾尋歡作樂,不理朝政,還下了一道命令:如果有敢議論國君的得失者,格殺勿論!朝中大臣們都噤若寒蟬,有話也不敢說。這天,楚莊王在後宮左摟右抱,手下的伍舉再也看不過去,說要覲見,楚莊王一臉的不高興,就對伍舉說:你有什麽要緊的事趕快說,沒看見本王正忙著嗎?伍舉笑著對楚莊王說:倒也不是沒什麽大不了的事,隻是微臣聽說大王特別喜歡猜謎語,臣這裏有一個,許多人都猜不出來,所以今天特地來獻給大王,看大王能否猜出來。楚莊王很不耐煩:快講給我聽!伍舉看楚莊王已經中了自己的圈套,知道自己的生命無憂,當下一字一頓地說:山上有隻鳥,三年不飛,三年不鳴,請問大王這是什麽鳥?楚莊王明白伍舉是在說自己:我以為是什麽樣的謎語呢,原來是這個呀,這有什麽可奇怪的呢?三年不飛,一飛衝天;三年不鳴,一鳴驚人。

  實際上,楚莊王隻是表麵上尋歡作樂,卻無時無刻不在尋找忠臣。後來,大夫蘇從直言敢諫,楚莊王才告訴大家真相:我整整等了三年,才遇到像伍舉、蘇從這樣的忠臣,你們是楚國振興的希望所在啊!之後下令,殺掉所有那些隻會拍馬屁的人,重用伍舉和蘇從,全力發展生產,整頓軍隊,使楚國日益壯大起來,終於打敗了晉國,成為春秋五霸之一。

  原來楚莊王用三年的時間來等待時機,目的就是使晉等一些國家放鬆警惕,然後,得到賢臣,壯大自己的實力,最終“一飛衝天,一鳴驚人。”這可謂是楚莊王得以勝出的傑作,此中,讓自己的國家停滯三年,這也就是“退讓”巧妙之所在了。大家可以看出,楚莊王並不是一味的退讓隱忍,也不是因為害怕而逃避,而是為了讓自己的國家,能夠得到更大的發展,這也就是在退步中等待進步的時機了。

  在當今社會中,與人交往也好,與人共事也好,如果一味的強調自己該怎麽樣進步,該怎麽樣出人頭地,因為社會是大家的社會,也不可能萬事一帆風順,當遇到逆境的時候,還硬著脖子,不讓不退,那是多麽危險的事。

  荀子認為,做人處世要恪守“中庸”之道。聰明人做事,在富有的時候要能想到自己不足的時候;平穩的時候要能想到自己也會陷入艱難的時候;安全的時候要能想到危難的時候。自己十分小心的行事,還恐怕有禍及身,這樣,無論做什麽事都不會陷入困境了。從這個意義上說,凡事都要謙虛謹慎,得退讓時就得退讓,這樣就不會因為自己的偏激而走上極端,也就不會在與人交往中處處受人辱罵、抵牾、陷害了。

  中庸處世講的是不管在什麽樣的情況下,都要能做到“中”,“中”者,不偏不倚,恰到好處,不能隻想著怎麽“進”,也不能因為順利而忘乎所以,要適當的“退”,但前麵已經講過,“退”並不是完全放棄,更不能是逃避,而是要等待時機而更進一步。

  所謂適中的“退讓”,說白了就見好就收手,不能貪得無厭,因為社會的存在,就有它存在的規律,這是自然法則,誰也打破不了。好人不可做完,好事不能做盡,懂得這一點,不管是進還是退都有尺度,才不會因此而失去更多的原本屬於自己的東西。

  在退讓的同時,要時刻提醒自己要增強自己的實力,以備進步之用。“得寸進尺”即是要“先得一寸而後再進一尺”,得不到的時候就暫且退讓。可能在現實社會中有很多人會覺得,在與人交往的時候退讓,是懦弱的表現,是自己不自信,這無疑是一個思想認識上的誤區。不管怎麽說,退讓並非是因為自己做不到或是做不好而逃避,也並非是害怕別人,或是不自信不堅強什麽的。這個道理也得分情況、分時間、分場合,退讓也要符合“中”的尺度,要不別人還真以為你是膿胞。

  
更多

編輯推薦

1一分鍾心理控製術
2贏利型股民、基民必備全書
3人人都愛心理學:最妙...
4看圖炒股
5一看就懂的股市賺錢圖形
6基金投資最常遇到的1...
7買基金、炒股票就這幾招
8明明白白買基金、炒股票
9新手上路 實戰股市
10少年不知愁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少年不知苦

    作者:王慧豔  

    經管勵誌 【已完結】

    本書內容:初三開學的第一天,同學們就想不管不顧地大哭上一場,其中不乏幾個脆弱的女生已經泣涕漣漣,打濕了一張又一張麵巾紙。“陳大班,你說話呀!沒人讓你做啞巴。”牛天梓瞪著牛眼,生氣地衝班長陳遠嚷著...

  • 新手上路炒股票

    作者:薛義明  

    經管勵誌 【已完結】

    書中自有黃金屋,教你如何成為股票市場叱吒風雲的成功者,如何成為一個輸少贏多的投資人,如何成為能立足股市的成功者。

  • 新手上路炒基金

    作者:林和文  

    經管勵誌 【已完結】

    本書重點介紹基金的基礎知識及品種,常用的技術分析方法及投資技巧,分析了基金投資案例等。

  • 凱達之魂:記一個民營企業家的人生和事業

    作者:馮萌獻  

    經管勵誌 【已完結】

    本書記述了張文遠從一個隻有中學文化程度的中學生,從一個生產隊的記工員開始,成長為民營企業家的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