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三章 在冰雪下播種春天

  時間是擠出來的

  魯迅先生的一生,對中國文化事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他領導、支持了“未名社”、“朝花社”等文學團體;主編眾多文藝期刊;熱忱關懷、積極培養青年作者;大力翻譯外國進步文學作品和介紹國內外著名的繪畫、木刻;搜集、研究、整理大量的古典文學。

  這麽多工作,需要多少時間才能完成?這樣多事物,需要多少常人不及的精力去付出。難道魯迅先生就有三頭六臂,有眾多分身?當然不是,這一切都得益於他善於規劃時間。

  魯迅先生的成功,有一個重要的秘訣,就是珍惜時間。魯迅讀書的興趣十分廣泛,又喜歡寫作,他對於民間藝術,特別是傳說、繪畫,也深切愛好;正因為他廣泛涉獵,多方麵學習,所以時間對他來說,實在非常重要。他一生多病,工作條件和生活環境都不好,但他每天都要工作到深夜才肯罷休。

  在魯迅先生的眼中,時間就如同生命。因此,他最討厭那些浪費時間的人,在忙於工作的時候,如果有人來找他聊天或閑扯,即使是很要好的朋友,他也會毫不客氣地對人家說:“唉,你又來了,就沒有別的事好做嗎?”

  很多青年人寫信來,字跡非常潦草,魯迅先生對此深惡痛絕:“字不一定寫得好,但決不能寫得潦草,別人看了三遍五遍看不明白,要浪費多少工夫……”但他還是戴著眼鏡,就著燈光,讀著青年們的信,直到深夜。

  魯迅先生的休息時間,不聽留聲機,不出去散步,也不倒在床上睡覺,他說:

  “坐在椅子上翻一翻書就是休息了。”客人一走,已經是下半夜了,本來已經是睡覺的時候了,可是魯迅先生正要開始工作。魯迅先生的文章,多半是在夜裏的台燈下寫的,從下半夜一兩點起直到人家都起來了,他才睡下。他常說:“時間就像海綿裏的水一樣,隻要你願意擠,總還是有的。”

  名言:

  We always have time enough,if we will but use it alright。

  ——Johan Wolfgang von Goethe

  隻要我們能善用時間,就永遠不愁時間不夠用。

  ——歌德

  名人剪影:

  魯迅(1881—1936):我國現代偉大的無產階級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1918年5月,首次用“魯迅”的筆名,發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奠定了新文學運動的基石。魯迅以筆代戈、奮筆疾書,戰鬥一生,被人們稱為“民族魂”。

  成功指南針:

  魯迅先生是一個鬥士,他的時間都奉獻給了筆墨。但是,他依然要會客,依然認真讀青年的信,依然參加各類社會活動。他的光和熱都給了青年,給了社會的希望。那些無眠的夜晚,那些椅子上的小憩,都那樣動人心弦。他把自己的時間擠了又擠,把給別人的時間延了又延。他的一生著述頗豐,雖然隻活了55歲,但卻給我們留下了640萬字的寶貴作品。古今中外凡是大有作為的人,都是十分珍惜時間的。我們要學習魯迅先生珍惜時間的精神,學習做時間的主人。

  逃難不忘讀書

  黃宗羲一生勤奮讀書,學識非常廣博,留下了許多名著。他父親是有名的“東林”名士。在黃宗羲14歲那年,父親被奸臣害死,他滿懷為父親申冤報仇的決心,跟著老師劉宗周刻苦學習,經常流著淚讀書,直至深夜。少年時代的勤學,為他以後的成就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明朝滅亡以後,他又奮不顧身地參加抗清鬥爭。黃宗羲召集裏中子弟數百人組成“世忠營”參加反清戰鬥,達數年之久。鬥爭生活是那樣的繁忙、緊張,黃宗羲仍利用一切機會讀書和寫作,哪怕是點滴的時間也不放過。

  有一次,黃宗羲被清兵圍困,當時的情況十分緊張,很多人急得吃不下,睡不著。他卻不慌不忙,一麵指揮士兵守寨等待援兵,一麵還在船中研究曆法。還有一次,清朝統治者在大街小巷張貼了他的畫像,要捉拿他。他隻好離開家,過著逃亡的生活,好幾次他都差點被官吏捉住。就在十分危險的環境裏,他仍然帶著書逃難,一有空就讀書。別人對此非常不理解,問他:“逃難的時候,是命重要還是書重要啊?”

  他回答道:“書就是我的命啊,如果不讀書,不思考,要命何用?”

  抗清鬥爭失敗後,他返鄉閉門著述,清廷屢次詔征他出來做官,他都辭了。

  到了晚年,生活稍為安定些,黃宗羲學習更加勤奮。80歲以後,黃宗羲老眼昏花,仍然讀書不輟。他一邊讀一邊在書上畫各種記號。他的書很多,為了互相參考著讀,書放得到處都是。但是隻要問一下黃宗羲,他可以很快地把要找的書找出來。

  正是這樣的勤奮不懈,讓黃宗羲在書山之中找到治世的良方。他的《明夷待訪錄》從“民本”的立場來抨擊“家天下”的君主專製製度,向世人傳遞了光芒四射的“民主”精神,這在當時黑暗無比的社會環境下是極其難能可貴的,堪稱是中國思想啟蒙第一人。

  名言:

  Ordinary people merely think how they shall spend their time;a man of talent tries to use it。

  ——Arthur Schopenhauer

  普通人隻想到如何度過時間,有才能的人設法利用時間。

  ——叔本華

  名人剪影:

  黃宗羲(1610—1695):明末清初思想家、教育家。明亡後,他避居鄉間,潛心研究曆史,授徒講學,勤奮著述,凡三十餘年,創立了清代史學中具有深遠影響的浙東學派,亦有“中國思想啟蒙之父”的美譽。

  成功指南針:

  黃宗羲為學領域極廣,成就宏富。他身曆明清更迭之際,認為“國可滅,史不可滅”。他一生勤勉讀書,終身不懈。就是在和平環境下,也很難堅持的事情,他在戰亂流離中,卻始終秉持。讀書是進步的階梯,是一個人開闊眼界的憑借,是促進思考的良方。天道酬勤,安寧的生活中,明媚的陽光下,捧起一本書,那書香是會沁入你心靈的。請相信,勤勉可以征服一切,可以使平常變得不平凡,使理想變為現實。一生勤奮讀書,這是成功的基石。

  讀萬卷書 行萬裏路

  據說司馬遷家自唐虞至周,都是世代相傳的曆史家和天文家。到司馬遷的父親司馬談,又做了漢武帝的太史令,恢複了祖傳的史官恒業。

  在父親的直接教導下,司馬遷10歲時便開始學習當時的古文。後來,他又分別跟著當時著名學者董仲舒學習《春秋》,跟孔安國學習《尚書》。他學習十分認真,遇到疑難問題,總是反複思考,直到弄明白為止。他的父親司馬談有誌於整理中華民族數千年曆史,試圖撰寫一部規模空前的史著。但是他的年紀越來越大,感到自己可能對完成這項工作有些力不從心了。有一天父親對司馬遷說:“我們家裏世代都是史官,我們有責任來記載聖賢們的言語,記載現在發生的事情。當世,上有明主賢君,下有忠臣義士。我身為太史,而未能記載,愧恨不已。你一定要完成我未竟之業!可是我年紀大了,已經不能去遠方考察,你要早些做準備。”

  20歲的時候,司馬遷在讀萬卷書的基礎上,開始了行萬裏路,進行了一次為期兩年多的全國漫遊。他親自采訪,獲得了許多第一手材料,他漫遊到汨羅江畔,為屈原的放逐遭遇而痛哭流涕,在屈原投江自沉的地方,他感受著屈原的愛國熱忱。在韓信的故鄉淮陰,當地的百姓口耳相傳,留下很多關於韓信的故事。他通過親自去詢問當地知道這些故事的老人家,了解當年韓信受胯下之辱的經過,感歎韓信小不忍則亂大謀的忍耐。在孟嚐君的故鄉薛城,他走鄉串巷,發現這裏的百姓熱情好客,淳樸善良,體會到這個地方的民風跟當年孟嚐君好客養士不無關係。在曲阜,他去瞻仰萬世師表——孔子的墓,還和孔子故鄉的一些儒生學習古禮,稽首禮拜、騎馬射箭,以此來體會禮儀的教化之功並表達對孔子的高山仰止之情。他還北過涿鹿,登長城,南遊沅湘,西至崆峒。他的足跡還到過會稽、姑蘇、夷門等地。

  從一個個存留於人們口碑中的故事,司馬遷獲得了許許多多從書本中得不到的曆史事件的真相,同時深入民間開闊了他的眼界,使他對社會、對人生的觀察日漸深入。四方遊學、廣泛實踐,讀萬卷書、行萬裏路就這樣鑄就了一代史學大師。

  名言:

  Knowledge is a treasure,but practice is the key to it。

  ——Fuller

  知識是寶庫,而實踐是開啟寶庫的鑰匙。

  ——富勒

  名人剪影:

  司馬遷(約前145—約前87年):西漢史學家、文學家。窮畢生精力寫就偉大著作《史記》,展示了從傳說中的黃帝到西漢武帝時代的三千年的曆史畫卷,是對我國有史以來的曆史文化進行的一次係統的整理和總結,對後世史學影響深遠。

  成功指南針:

  理論若不經過實踐的淬火磨煉,永遠隻是死板、淺顯的教條。在我們終日抱著書本的時候,一定不要忘記了古人常說的: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請將眼光抬高一點點,窗外就是明媚的陽光,就是鮮活的大自然,就是我們生活的所在。知識不隻在書本上,它就在我們身邊,就在具體的實踐之中。

  畫荻識字

  北宋大中祥符年間,也就是公元1011年初夏的一天,在江西永豐縣瀧岡溪畔,一位頭插白花,身著素裝的年輕女子和一個4歲的小男孩麵對麵地坐在沙灘上。那女子折了一根荻稈,在抹平的沙地上寫了一行字,然後將荻稈交給了孩子,那小男孩便照著沙地上的字樣一筆一筆地畫著,直到寫對寫工整為止。這就是歐陽修的母親以荻畫地,親自教讀的場景。

  歐陽修4歲時,在泰州做官的父親去世了,母親鄭氏帶他投靠叔父。叔父熱情接待寡嫂孤侄,把他們安頓下來,並輔導歐陽修識字讀書。可是沒多久,他的叔父也去外地做官了,這一下就沒人照顧他們母子了,母親鄭氏便獨立擔負起培養兒子的責任。他的父親為官清廉,死後沒有給他們留下什麽財產,小小的歐陽修就開始過著貧困的生活。由於買不起紙筆,母親隻好以蘆荻作筆,以沙灘作紙,教歐陽修認字。就是在這樣艱苦的條件下,歐陽修開始了自己的求學生涯。他的母親文學修養很深,給他的啟蒙教育不僅限於文字,還不斷地給他講如何做人的故事。母親告訴他不要隨聲附和,更不能隨波逐流,要始終做一個有氣節的人;母親教他讀唐代詩人周樸、鄭穀發及當時的九僧詩。這些對歐陽修的影響非常大,使歐陽修從小打下了良好的學習基礎。

  少年歐陽修聰明穎悟,勤奮好學。叔父給他留下的書籍,他有空便讀。數年後,家中已經無書可讀,隻好向鄰居借。歐陽修將書借回家後,無論是嚴寒的隆冬,或者是赤日炎炎的盛夏,從不間斷,從不鬆懈。每見到書上一些好的內容,他都趕快把它抄下來。經常剛擱下筆,他就已經能夠背誦。

  盡管條件艱苦,但歐陽修從不停止學習,終於在北宋文壇獨樹一幟,取得了驕人的成績。他繼承和繼續發展的古文運動,革除了五代以來的奢靡文風,使宋文朝著自然、清新的方向發展。

  名言:

  Adversity reveals genius;fortune conceals it。

  ——Horace

  苦難顯才華,好運隱天資。

  ——賀拉斯

  名人剪影:

  歐陽修(1007—1072):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傑出的文學家。他不僅親身參與了許多重大政治活動,而且廣泛涉足於史學、經學、文學理論批評、金石學、目錄學等領域,在諸門學科中都頗有建樹,表現出了多方麵的學識和才華。尤其是他對宋代詩文革新運動的卓越貢獻,更奠定了他劃時代、開風氣、雄踞一代文壇的領袖地位。

  成功指南針:

  歐陽修,一個一千多年前的俊傑,他的童年隻能在沙地上習字,成年後,卻能在最好的宣紙上潑墨。他的文,他的人,都是一個傳奇,是一座高峰。我們仰望的時候,會覺得那樣的高遠。艱難困苦,玉汝於成。逆境是意誌的煉金石,成功的催化劑。越是艱難的時候,我們越是不能放棄,越是要鼓起勇氣戰勝困難。所有的困苦都是一時的考驗,所有的磨難也不過是人生曆程上的小浪花。等走出逆境,你會發現,所有的困境不過是回頭可見的小山坡,而我們已經登上了人生更高的巔峰。

  語不驚人死不休

  杜甫一生經曆了唐朝由盛轉衰的時期,個人經曆也頗多曲折。

  杜甫是著名的詩聖,他的詩歌反映了世間百態,是一部活生生的曆史教材。杜甫是初唐詩人杜審言之孫。杜甫自小好學,七歲便能作詩,二十歲後漫遊吳越、齊魯各地,有誌於“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在洛陽與李白相識,兩位文化名人的思想碰撞,使得二人的詩歌更加廣泛和深刻。

  杜甫35歲到長安應試,落第之後客居長安十年。唐玄宗天寶五年至天寶十四年的十年,是杜甫困頓的十年。他為了解決衣食之憂,在貴族府邸間四處奔走,寫些應景的詩歌取悅於貴族,以獲得少許的資助。他過著“朝扣富兒門,暮隨肥馬塵,殘杯與冷炙,到處潛悲辛”的生活。最後才得到右衛率府胄曹參軍(主要是看守兵甲仗器,庫府鎖匙)的小官。

  由於長期奔走獻賦,鬱鬱不得誌,加之仕途失意導致的貧困生活,杜甫對朝廷政治、社會現實的認識達到了新的高度。其間他寫了《兵車行》《麗人行》等批評時政、諷刺權貴的詩篇。在《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中,他終於一鼓作氣,大聲疾呼:“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這千古不朽的詩句,被世世代代的中國人所銘記。這種從對貴族的阿附到對貴族的批判的轉變在杜甫身上是一個漸進的過程。他受夠了冷遇之後,才看清楚世間的疾苦,他的筆從此不再是筵席上的裝飾,而是大眾的喉舌,唱出了曆史的真貌。

  杜甫一生寫下了一千多首詩,其中著名的有《三吏》《三別》《兵車行》《茅屋為秋風所破歌》《麗人行》《春望》等。杜甫的詩充分表達了他對人民的深刻同情,揭露了封建社會剝削者與被剝削者之間的尖銳對立。杜甫以積極的入世精神,勇敢、忠實、深刻地反映了極為廣泛的社會現實,無論在怎樣一種險惡的形勢下,他都沒有失去信心。“語不驚人死不休”是他的創作風格。

  唐代的大文學家韓愈曾把杜甫與李白並論說:“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

  名言:

  Morality may consist solely in the courage of making a choice。

  ——L。Blum

  品德可能僅僅在於有勇氣作出抉擇。

  ——布魯斯

  名人剪影:

  杜甫(712—770):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杜甫的詩多涉筆社會動蕩、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詩被譽為“詩史”,他被後世尊稱為“詩聖”。有《杜工部集》傳世。

  成功指南針:

  古人講:窮而後工,文人越是窮困不得誌,詩文就寫得越好。杜甫是一個很好的印證。他從困頓的生活中,磨出了自己的筆,一支輝映古今的大筆。他親身體驗了貴族的驕奢和冷漠,才寫出了沉鬱頓挫的千古名篇。他的詩歌不再遊走在貴族的掌間,而是在大眾間口耳相傳。及時的轉變,讓他的文章深沉蘊蓄,更是因為對民生的關注,確立了他在三千多年的中國文學史上至高無上的“詩聖”的地位。人生有很多重要的時刻,這時,請一定緩慢轉身,確定好自己的方向。

  書道入神,落紙雲煙

  我國古代書法評論家對曆史上的那些書法大家在讚頌的時候,都往往還有些許批評的意見,對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乃至顏真卿、柳公權諸大家都有微詞,隻有張旭,無人道其短,一派溢美之詞。

  唐代大文學家韓愈讚張旭書法為:“觀於物,見山水崖穀、鳥獸蟲魚、歌舞戰鬥、天地事物之衰,可喜可愕,一寓於書。”由此可見,張旭對生活觀察入微,把對生活的領悟都化入了書法之中。除此之外,張旭善於向別人學習借鑒,博采眾家之長,也是他的書法精妙臻於化境的重要原因。

  唐人張國《幽閑鼓吹》中記述過這樣一則故事。張旭在任常熟縣尉的時候,在日常的判案中還學習了書法。事情是這樣的:張旭剛剛到常熟任縣尉才十多天,有一個老翁為了一件小事到縣衙內告狀,案情非常簡單,張旭很快做了處理,當時就龍飛鳳舞地給老翁寫了一張判決書。沒想到沒過兩天,這個老翁又來到縣衙,聲稱這個判決有誤,請求重判。張旭非常惱火,責備這個老翁道:“你怎麽敢為了一件細小閑事屢次來求判。吵擾衙門!”這個老翁回答說:“我實在不是為了再來求判,而是因為看到你上次判決書上的書法筆跡奇妙,想多得一些作為墨寶珍藏起來。”張旭聽到老翁賞識他的書法,有了遇到知音的感慨,不由得和他攀談起來。當張旭在談話間得知這老翁家藏有先父的遺墨精品時,就要他拿來觀摩。張旭看到老翁先父的墨跡時,驚呼“天下工書者也”,捧著墨寶欣喜不已。從此張旭盡得運用筆法的妙旨,書藝大進,成了冠絕當時的一代書法大家。他的博大清新,縱逸豪放之處,遠遠超過了前代書法家的作品,具有強烈的時代氣息。

  杜甫在《飲中八仙歌》中寫道:“張旭三杯草聖傳,脫帽露頂王公前,揮毫落紙如雲煙。”張旭注重用傳統技法表現自己的個性,而在書法上的創造力,使他成為無愧於盛唐的大書法家。

  名言:

  I would like to live to study,and not study to live。

  ——Bacon

  我願意為了學習而活著,不願意為了活著而學習。

  ——培根

  名人剪影:

  張旭:唐代吳郡人,官至金吾長史,故世稱張長史。喜飲酒,往往大醉後揮毫作書,或以頭發濡墨作書,如醉如癡,世人稱之為“張癲”。他精工楷書、草書,尤以草書著稱。他的書法得於二王,而又獨創新意。唐代大詩人杜甫在《飲中八仙歌》中把張旭稱譽為“草聖”,傳世書跡有《肚痛帖》《古詩四帖》等。

  成功指南針:

  三人行,必有我師。日常生活的細微處,若留心去觀察,去學習,你會發現無處不包含著讓我們上進的力量。張旭是一代草聖,他的成就來源於平日的謙虛學習。他沒有躺在成績上麵固步自封、停滯不前,而是將目光投向了更高的地方,那些前人未曾到達的高度。他的目標是不斷地前進。年輕的我們,更是該努力向學,讓自己逐漸擁有攀登高峰的勇氣和力量。

  心思用到分寸之上

  在我國北宋時代,有一位非常博學多才、成就顯著的科學家,他就是沈括——我國曆史上最卓越的科學家之一。

  沈括十分重視發展農業生產和興修水利。興修水利,整治沐水,是他早期從政的一項重要活動。沐水是沐陽境內的主河。沈括率數萬民夫修築,新整農田七千頃。沐陽麵貌為之煥然一新,而那時他隻有24歲。

  繼整治沐水之後,沈括又在寧國任職期間,參加了修治圩田的工程。繼而又提倡和推廣這種良好的水田,顯示出他對水利科學理論的深刻造詣。這些都為他治理汴河打下了堅實的理論基礎並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

  熙寧五年,沈括主持了汴河的水利建設。為了治理汴河,沈括親自測量了汴河下遊,從開封到泗州淮河岸共840多裏河段的地勢。在當時,對於如何精確地測量,大家心裏都沒有底。畢竟800多裏地不是一段短距離。在這樣廣袤的土地上,在通訊極為落後的宋代社會,在封建社會緩慢的行政效率下,沈括卻做到了精確測量。

  他采用“分層築堰法”,測得開封和泗州之間地勢高度相差十九丈四尺八寸六分。這種地形測量法,是把汴渠分成許多段,分層築成台階形的堤堰,引水灌注入內,然後逐級測量各段水麵,累計各段方麵的差,總和就是開封和泗州間“地勢高下之實”。這在世界水利史上是一個創舉。僅僅四五年時間裏,就取得引水淤田一萬七千多頃的顯著成績。在對地勢高度計算時,其單位竟細到了寸分。

  名言:

  I want to bring out the secrets of nature and apply them for the happiness of man。I don't know of any better service to offer for the short time we are in the world。

  ——Thomas Edison

  我想揭示大自然的秘密,用來造福人類。我認為,在我們短暫的一生中,最好的貢獻莫過於此了。

  ——愛迪生

  名人剪影:

  沈括(1031—1095):北宋科學家、政治家。他博學善文,對方誌律曆、音樂、醫藥、卜算等無所不精。他晚年所著的《夢溪筆談》不僅是我國古代的學術寶庫,而且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有重要的地位。

  成功指南針:

  精細是勤奮的一種表現,更是一種追求。沈括心思縝密,化難為易,他的精細不僅在科學研究上,更在勞動實踐中。我們往往以為事情簡單,而不肯花費心力,隻是因循以往的慣例,墨守陳規。這樣怎麽會有進步,怎麽會有成功?如果沒有頑強細致的勞動,即使有才華的人也會變成繡花枕頭似的無用的玩物。你、我,應努力改掉舊日的惰性,在培養精細的習慣中修煉自己靈慧的心,如此這般,世間將再無難事。

  三根指揮棒

  瓦爾特·達姆羅施出生在一個音樂家庭,他的父親也是一名樂隊指揮。他在很小的時候就展示了他在音樂上的興趣。1871年,他隨父母移民到美國,1884年,當他的父親開始德國歌劇的演出時,他就開始擔任指揮助理。1885年,他父親去世後,他便擔任了相同的職位。並且開始擔任紐約其他一些宗教劇和交響樂團的指揮。

  瓦爾特20多歲就已經當上了樂隊指揮,難免開始有些小小的得意。但是,很快他就警醒了。有一件小事讓他知道了自己的不足,這件事成了他後來不懈努力的警鍾。

  有一天排練,瓦爾特把指揮棒忘在家裏了。他正要讓助理回家去取,助理卻不以為然,非常輕鬆地對他說:“不就是一根指揮棒嘛,到時向樂隊其他人借就行了。”

  瓦爾特心裏很疑惑:樂隊裏麵就我一個人是指揮,怎麽別人也會有指揮棒呢。但看著助理輕鬆的神情,就半信半疑地去參加排練了。

  但瓦爾特心裏仍不安,他想:除了自己,樂隊裏誰還會隨身帶著指揮棒呢。

  開始排練前,瓦爾特向隊員們問了一句:“請問有誰能借我一根指揮棒?”

  話音剛落,三根指揮棒幾乎同時在空中揮動。他真切地看到,大提琴手、首席小提琴手、鋼琴師都從他們的琴盒或口袋裏掏出了一根指揮棒來。瓦爾特接過指揮棒,心裏霎時感到震撼與清醒:原來自己並不是什麽必不可少的人物!看,很多人都在暗暗地努力,時刻準備取代我的位置。他們都是那樣用心,指揮棒隨時可以拿得出來,一定隨時在心中練習吧。從此,瓦爾特不再沾沾自喜,他更加用心地去努力進步。

  當他懈怠的時候,那三根指揮棒就會在他麵前閃現。競爭就在樂池的陰影中,悄無聲息,卻始終存在。想到別人的努力,自己就隻有更加勤奮了。

  名言:

  Noble competition are the source of all excellent abilities。

  ——Hume

  高尚的競爭是一切卓越才能的源泉。

  ——休謨

  名人剪影:

  瓦爾特·達姆羅施(1862—1950):美籍德國作曲家和指揮家。他對音樂的普及貢獻很大。他隨紐約交響樂團在美國各地巡回演出,介紹了很多歐洲作曲家的作品,被當時的人們視為美國一流指揮家之一。

  成功指南針:

  指揮家既是詮釋者,更是一個完美的音樂家,他有著對樂譜的深入理解,並具有把這種理解傳達給他人的能力。瓦爾特站在指揮台上,看到同時揮舞而出的三根指揮棒,他如醍醐灌頂一般從自鳴得意中清醒過來。原來,每個人都在努力地超越,這個指揮的位置並不是天生為他而設。我們在生活中,也總會有類似的體驗,以為自己高人一等,以為自己水平高超,殊不知,競爭無處不在。而努力就是一種望著遙遠路程的態度,要相信,持續地發力本身才能讓我們抵達成功的彼岸。

  用實際行動打破“風土論”

  徐光啟是明代著名的一位農業科學家,他不但愛好科學,還十分關心民間疾苦。有一年,徐光啟回到鬆江也就是現在的上海為父親守喪。那年夏天,江南一帶遭遇了一場水災,大水把稻、麥都淹了。大水退去之後,農田顆粒無收。很多人家都流離失所,四處一片慘況。心急如焚的徐光啟想,如果現在不能及時補種點別的莊稼,來年春天拿什麽度過災荒呀!恰巧在這時候,有個朋友從福建帶來了一批甘薯的秧苗。甘薯那時候在江南一帶還沒有種植,人們還不知道這個東西是否能在這裏種植成功,更沒想過用甘薯當做主要糧食來充饑。那時候的農學講究“唯風土論”,也就是說,要判斷一種作物在某地種植與否,一切決定於風土,而且一經判定則永世不變。

  徐光啟覺得這是一個難得的機會,此時如果能夠試驗成功,大家就可以破除這種“唯風土論”的思想,盡地利而廣種甘薯。他說幹就幹,挑選了一批秧苗後,就在荒地上試種起甘薯來。村裏人見到他種甘薯,都跑來看稀罕,大家一致認定,徐光啟肯定什麽也種不出來。畢竟,甘薯是在福建沿海生長的啊,怎麽能在這裏紮根呢?

  徐光啟對於這些議論置若罔聞,一心撲在甘薯苗上。行動是最具有說服力的,開始有人說:“徐秀才的這個法子,也許真能成呢?”大家不再嬉笑和觀望,開始真心盼望他能成功地種出甘薯。通過細心的照顧和種植,情況開始發生變化。徐光啟每天都到地裏查看甘薯苗的長勢,過了不久,就發現甘薯秧子已經長得一片蔥綠,十分茂盛。徐光啟疲憊的臉上終於露出了笑容。

  大家看到這個方法可行,就紛紛開始種起甘薯來,在他的幫助下,當地的百姓有了甘薯充饑,在第二年的春天都安然度過災荒。這樣一來,本來隻在福建沿海種植的甘薯就移植到江浙一帶來了。

  名言:

  Ability is from originality。Originality is thinking,observation,understanding and judgment of a unique way。

  ——Maupassant

  才能來自於獨創性。獨創性是思維、觀察、理解和判斷的一種獨特的方式。

  ——莫泊桑

  名人剪影:

  徐光啟(1562—1633):明代著名的科學家、農學家,中西文化交流的先驅之一。自幼勤學苦練、生活簡樸,通天文、曆算,習火器。著有《農政全書》、《崇禎曆書》等作品。

  成功指南針:

  生活總是充滿變數,在突如其來的事故發生之時,我們隻能束手待斃嗎?無情的洪水帶走了辛苦種植的糧食,很多人選擇了放棄,選擇了離開家園。而徐光啟卻選擇了另外一條道路。他心懷黎民,並沒有去空喊口號;他熱衷科學,也沒有憑空講理論。他腦子靈巧,劍走偏鋒,在大荒之年另辟蹊徑。踏踏實實地去搞試驗田,用行動帶給人們震撼。學以致用,他真真是做到了極致。當我們的生活遇到困難,遭遇打擊的時候,我們就應隨機而變,根據實地的情況,做出最好的選擇。

  大珠小珠落玉盤

  唐代是中國詩歌的一座高峰,後代的人作詩都隻能是站在山腳下,需抬頭才得見。這是一個詩歌的盛世,白居易適逢其時。他寫了許多有影響的好詩,像《秦中吟》和《新樂府》。在這些詩篇中,有的揭露了宦官仗勢欺壓百姓的罪惡,有的諷刺官僚們窮奢極侈的豪華生活,有的反映了勞動人民的痛苦遭遇。由於白居易的詩反映現實,觸犯了當權者的利益,後來被降職到江州(今江西九江)去當司馬了。

  白居易無辜受到貶謫,到了江州之後,心情十分抑鬱。江州這個地方比較偏遠,平時連一點音樂也聽不到。在一個秋天的夜晚,他正在潯陽江頭和友人話別。就在這一片寂靜之中,忽然聽到江上傳來一陣清脆的琵琶聲,這琵琶聲聽來讓人覺得無限悲戚,竟然將離別的淒苦都衝散了。

  白居易叫人一打聽,原來是一個漂泊江湖的歌女彈的。

  “江上月白風清,如此良辰美景,你為何彈奏得如此淒楚?”

  “大人,我原本在長安居住,因彈一手好琵琶,也見慣了長安城中的盛景。後來弟弟從軍去再也沒有回來,我年齡也漸漸大了,不能像以前那樣掙錢養家。如今嫁給了一個茶商,隨他來到這僻遠的江州。由於商人忙於賺錢而經常冷落於我,每每月夜,我都隻能用琵琶來排遣鬱悶之情。這裏的水都是苦澀的,沒有長安的甘甜。您說,我能不難過嗎?這曲子也就聽著悲苦了些。”

  白居易聽這個歌女是長安口音,不由懷想起繁華的大唐帝都,更想起自己被皇帝疏遠。聽到她流落此處的遭遇,白居易引起滿腔心事。他靈感大發,即席創作了著名的敘事長詩《琵琶行》,詩中說:“我聞琵琶已歎息,又聞此語重唧唧。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歌女聽到一個朝廷官員,能夠傾聽自己的心曲,並為一個普通的歌女寫詩,非常感動。她用自己嫻熟的技藝,又為白居易演奏了一曲。那美妙的音符,時高時低,正是“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

  正是感情的真摯,正是白居易對勞苦大眾的體諒之情,才使這首長詩充滿了華彩,並在文學史上留下了寶貴的一頁。他的詩歌創作展現了眾生疾苦,反映了百姓心聲,是時代的記錄者。

  名言:

  Everything ought to be beautiful in a human being:face,and dress,and soul,and ideas。

  ——Chekhov

  人的一切麵貌、衣著、心靈和思想,都應該是美好的。

  ——契訶夫

  名人剪影:

  白居易(772—846):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在中國文學史上負有盛名且影響深遠。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寫下了不少感歎時世、反映人民疾苦的詩篇,流傳甚廣。

  成功指南針:

  一個藝術家若不能走進大眾的生活,他的作品一定缺乏感染力。白居易以一顆體諒之心,深入了解民眾的疾苦,促使他的詩歌邁向了成功的巔峰。體諒是一種美德,是對他人的尊重,是對善良的致敬。體諒是出自內心的理解,是對人生苦難的化解。有一顆體諒之心,人生的路上會處處充滿陽光。

  賣報歌

  聶耳的歌曲在今天依然流傳甚廣,耳熟能詳,這都源於他的創作貼近生活,貼近大眾。

  聶耳對勞苦大眾有著深厚的感情,他在北平時窮得連棉衣都買不起,卻在寒冷的深秋深入到貧民區的天橋等地,用不多的幾個錢來收集北方民間音樂素材。他在車夫們的傷腿上品味他們的辛酸,在天橋藝人的地攤前聆聽他們的心曲。在上海,他經常踏著晨霜夜路體驗女工上班的辛苦,從而創作出《新女性》。聶耳還與小報童交上了朋友,那首著名的《賣報歌》正是在這種環境下吟誦出來的。

  那是在1933年秋天的一個傍晚,聶耳約朋友周伯勳出去走走,他邊走邊對朋友說:“這條路上有一位賣報的小姑娘,賣報時喊的聲音很是動聽,感覺就像一首短歌。”他想讓周伯勳也去聽一聽。當他們走到呂班路口時,果然看到了一個小姑娘在十字路口走來走去,匆忙地賣著晚報,人流湧動中,她的聲音清脆、響亮、有序地叫賣著報名和價錢。

  小姑娘的聲音聽起來真的宛如夜鶯。聶耳走過去買了幾份報,同時跟她聊了起來,小姑娘告訴聶耳,她父親有病,家庭生活非常困難,所以她才小小年紀就出來賣報紙。

  在回家的路上,聶耳沉重地說:“很想把賣報兒童的悲慘生活寫出來,要請田漢或者安娥寫詞。”過了幾天,安娥把詞寫好了,聶耳再次找到了那位小姑娘,把歌詞念給她聽,然後問她有沒有不合適的地方,小姑娘想了一下,說:“都挺好,但如果能把銅板兒能買幾份報的話也寫在裏邊,我就可以邊唱邊賣了。”聶耳回去立即和安娥商量,在歌詞中添上了“七個銅板能買兩份報”的句子。後來那位小姑娘真的一邊唱一邊賣報,她的歌聲使她的生意也好了起來。現在聶耳早已去世了,但那位小姑娘還活著,已成為白發斑斑的老人了。人總是要死的,但聶耳的《賣報歌》卻將長存於世。

  名言:

  No man is useless in the world who lightens the burden for someone else。

  ——C。Dickens

  在這個世界上能為別人減輕負擔的人都是有用的。

  ——C。狄更斯

  名人剪影:

  聶耳(1912—1935):中國音樂家,國歌《義勇軍進行曲》的曲作者。聶耳一生共創作37首樂曲,其中反映工人階級生活和鬥爭的歌曲占有較大比重。代表作品有《鐵蹄下的歌女》《梅娘曲》《賣報歌》,歌劇《揚子江暴風雨》及民族器樂曲《翠湖春曉》《金蛇狂舞》等。

  成功指南針:

  同情不單單是麵對一幕幕催淚劇落下珠淚點點、行行。同情是內心的陽光,是懷著一顆善良的心,去減輕別人的痛苦。聶耳用自己的才能,為賣報女童寫了賣報歌,那是舊社會勞動人民苦難的縮影。同情像一粒粒珍珠,在苦難中迸發出光彩。因為有了同情,他的作品更加感人;因為有了真情實感,隔了半個多世紀的時光回頭去看,那些作品依然煥發著別樣的生機。讓我們擁有同情的心吧,你的世界將更為廣闊,你會看到一個不同於以往的新天地。

  民族風情的房間

  1924年3月21日,泰戈爾在上海入境,經南京、濟南到北京,開始第一次中國之行。他一路上會見各界著名人士,發表演講,由詩人徐誌摩任翻譯。

  泰戈爾在上海、北京等地用英語發表演講,他獨特的語言、深奧的觀點由同樣熱愛詩歌的徐誌摩聲情並茂地翻譯出來,傳達給眾多聽眾。這次合作非常愉快,使他們成為了無話不談的忘年交。

  頻繁的越洋鴻書,不斷加深著泰戈爾和徐誌摩的友情。1929年,泰戈爾結束在國外的講學,回國途經上海,婉言謝絕了很多印度同胞的邀請,而是來信說要住在徐誌摩家裏。徐誌摩夫婦房子又小,也沒有富麗堂皇的家具。夫婦二人研究了半天,也想不到該怎樣布置房間。他們想著老人來到異國,肯定思念家鄉,便為他專門布置了一間富有印度情趣的房間,希望可以緩解老人的鄉愁。可泰戈爾看到徐誌摩那頂有紅帳子的床,就馬上喜歡得不得了,說愛它的異鄉風味。徐誌摩當即作了調整:讓老詩人就住在擺著古色古香家具的自己的臥室,而他們夫婦住進了那間富有印度風味的小房間。

  誌摩夫婦設身處地為泰戈爾著想,充分尊重彼此的民族習慣,雖然老詩人喜歡上了誌摩夫婦的臥室,進行了一番東西方文化的交流,相信他在看到誌摩夫婦為他準備的印度風情的房間時,一定充滿了驚喜。之後的幾天真是說不出的愉快,誌摩一天到晚陪著老詩人轉。雖然住的時間不長,可是他們的感情因此更加親熱了。

  臨別前,泰戈爾用孟加拉語寫了一首贈詩:

  親愛的,我羈留旅途,

  光陰枉擲,櫻花已凋零,

  喜的是遍野的映山紅,

  顯現你慰藉的笑容。

  此後,他們再也沒有見過麵,但是這友誼卻長存了下來。

  名言:

  Friendship is one kind of the affection attracting mutually,you may meet it by chance but not by searching。

  ——Romain Rolland

  友誼是一種相互吸引的感情,因此它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羅曼·羅蘭

  名人剪影:

  泰戈爾(1861—1941):印度著名詩人、作家、藝術家和社會活動家。曾赴英國學習文學和音樂,創作了《吉檀迦利》等50多部詩集,被稱為“詩聖”。1913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是首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印度人。

  成功指南針:

  友情是無法用金錢買到的珍貴東西。它不是隨意交換的籌碼,不是慷慨饋贈的禮物,它是心底流淌的清泉,是迎麵而來的春風。徐誌摩和泰戈爾的友誼,是兩國文化交流的代表,他們通過英語互相交流,中印兩個東方文明古國自古交好,在20世紀初卻因英文而得到了溝通,也是近代的一種奇觀。那充滿印度風情的房間,那頂掛著紅帳子的古式床,藏著他們的故事。我們在那裏分明看到了深厚的友情。這友情在半個多世紀之後,依然散發著宜人的芬芳。

  金龜換酒薦李白

  賀知章生性曠達豪放,善談笑,好飲酒,又風流瀟灑,為時人所傾慕。就是到今天,我們依然記得他“二月春風似剪刀”的美妙詩句。聽聞李白的時候,賀知章已年逾古稀,他讀到李白的《蜀道難》時,一再停下來讚歎,認為此詩隻有神仙才寫得出來,因而稱李白為“謫仙人”。

  懷揣著夢想進京的李白,在長安的紫極宮結識了任太子賓客的老詩人賀知章。紫極宮其實就是老子廟。當賀知章看見仙風道骨的李白,直呼其為:“天上謫仙人”。頓生相見恨晚之感,要與之一醉方休。

  他與李白來到了長安城朱雀街南頭的一家酒肆。侍女端來酒菜,賀知章問李白是否帶來了代表作品。於是李白從懷裏掏出幾篇自己的詩文,遞給賀知章。賀知章一邊品讀,一邊讚賞,當他讀了李白的《烏棲曲》《蜀道難》等詩後,他稱讚李白,說若不是神仙下凡,哪裏能寫成這樣好的文章。

  席間,李白想到自己仕途艱難,不免又唉聲歎氣,憂愁起來。賀知章問之,李白說:“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誰會想到這仕途之難,比蜀道之難還要難呀。”

  賀知章勸慰道:“太白,不要憂慮,蜀道雖難,也有天梯可達啊。有機會我一定會向皇上推薦你的。”兩個人一直喝到日薄西山,才戀戀不舍地分手。

  喝完了酒結賬時,賀知章一摸袖兜才發現自己忘記了帶錢。店老板又不肯賒賬,他又摸了摸腰間,突然他摸到了自己的金龜,便解下來,對老板說,就拿這個來換酒吧。

  李白說,不成,那麽貴重的東西,怎麽可以換酒喝呢?

  賀知章說,用金龜換酒和李太白對飲,是人生快事。這樣才是我“四明狂客”的所作所為。店老板高高興興地接了金龜。

  賀知章與李白二人,自此成為了忘年之交,賀知章更是趁機把李白引薦給了唐玄宗。皇帝把李白召進宮中,任為供奉翰林。從此,李白的名聲鵲起,成為長安城有名的大詩人。

  名言:

  To care for wisdom and truth and improvement of the soul is far better than to seek money and honor and reputation。

  ——Socrates

  注重智慧、真理和靈魂的進步比追求金錢、榮譽和名聲要好得多。

  ——蘇格拉底

  名人剪影:

  賀知章(659—744):唐代詩人。少時即以詩文知名,以絕句見長,其寫景、抒懷之作風格獨特,千古傳誦。他晚年放蕩不羈,常與李白、李適之、王□、崔宗之、蘇晉、張旭、焦遂飲酒賦詩,時謂“醉八仙”。

  成功指南針:

  賀知章的人生到了古稀這樣的高齡,還因為李白而發出了炫目的光芒。他熱愛李白非凡的才情,將他從塵世中挖掘出來,賜予他“謫仙人”的美譽。賀知章有賞識李白的慧眼,更有金龜換酒的豪氣。人生路漫漫,他不在長短,而在作為。提攜後進,真誠讚歎,這樣的豪邁,這樣的胸襟,讓人真真欣羨。你不想成為這樣的人嗎?那就從現在起寬廣你的胸懷吧,這樣,你才能裝進更開闊的世界。

  
更多

編輯推薦

1一分鍾心理控製術
2贏利型股民、基民必備全書
3人人都愛心理學:最妙...
4看圖炒股
5一看就懂的股市賺錢圖形
6基金投資最常遇到的1...
7買基金、炒股票就這幾招
8明明白白買基金、炒股票
9新手上路 實戰股市
10少年不知愁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少年不知苦

    作者:王慧豔  

    經管勵誌 【已完結】

    本書內容:初三開學的第一天,同學們就想不管不顧地大哭上一場,其中不乏幾個脆弱的女生已經泣涕漣漣,打濕了一張又一張麵巾紙。“陳大班,你說話呀!沒人讓你做啞巴。”牛天梓瞪著牛眼,生氣地衝班長陳遠嚷著...

  • 新手上路炒股票

    作者:薛義明  

    經管勵誌 【已完結】

    書中自有黃金屋,教你如何成為股票市場叱吒風雲的成功者,如何成為一個輸少贏多的投資人,如何成為能立足股市的成功者。

  • 新手上路炒基金

    作者:林和文  

    經管勵誌 【已完結】

    本書重點介紹基金的基礎知識及品種,常用的技術分析方法及投資技巧,分析了基金投資案例等。

  • 凱達之魂:記一個民營企業家的人生和事業

    作者:馮萌獻  

    經管勵誌 【已完結】

    本書記述了張文遠從一個隻有中學文化程度的中學生,從一個生產隊的記工員開始,成長為民營企業家的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