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八章 鬼斧神工——豐都舊石器遺址

  center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中國成語

  重慶市豐都縣位於長江北岸邊,距重慶171公裏。豐都曆史悠久,是一座以神奇傳說著稱的文化名城,是《西遊記》、《封神演義》、《聊齋誌異》等古典名著中所描繪的“陰曹地府”、“鬼國幽都”所在地。舉世聞名的“鬼城”位於豐都縣城東北的名山上,古稱“平都山”,因北宋蘇軾題詩“平都天下古名山”而得名。平都為古代巴子別都,因其地處秦、楚爭雄要地,承蒙黃河、長江文化孕育,秦風楚韻,蜀氣巴魂,多有浸潤。豐都“鬼城”是集儒、道、佛等宗教文化為一體的民俗文化藝術寶庫,堪稱“中國神曲之鄉”,其懲惡揚善的思想及功用為世人所稱道。

  “鬼國幽都”之說由平都山而起,據《豐都縣誌》和晉人葛洪《神仙傳》記載,相傳漢代有陰長生、王方平兩人曾先後在平都山修道成仙,白日飛升。道家遂於此山設天師,並將其列為“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之一。至唐代,有人誤將“陰”、“王”兩姓聯綴為“陰王”,於是名山就逐步被傳說附會為“陰王”(陰間之王)所居之地,即演變成“陰曹地府”的鬼都了。平都山亦漸附會為“陰都”。唐代大詩人李白寫就“下笑世上士,沉魂北豐都”的詩句使鬼城之名遠揚。

  1993年,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與(原四川省)重慶自然博物館受國家文物局委托,聯合組建了三峽舊石器考古工作隊,主要任務是參與三峽庫區175米水位線以下及遷建區的舊石器遺存、古人類化石及脊椎動物化石的調查、搶救性發掘及研究工作,由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古人類研究室原室主任衛奇研究員擔任隊長。在近十來年的三峽舊石器考古工作中,經過艱辛的野外調查與發掘工作,取得了豐碩的考古成果,迄今已在三峽庫區發現了55處不同時代的舊石器地點及多處哺乳動物化石地點。在三峽庫區各區、縣中,豐都是迄今發現舊石器遺址最多,舊石器的種類和數量最為豐富,特征最為鮮明,發掘時間最長,參與工作人員最多,研究也最為深入的一個縣。

  值得一提的是,1995年10月23日至12月7日,著名舊石器考古學家、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張森水研究員受國家文物局委托,邀請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數名專家(如著名古人類學家吳新智先生、舊石器考古學家衛奇先生和兩棲爬行動物學家葉祥奎先生),在豐都縣高家鎮舉辦了“三峽工程淹沒區舊石器時代考古培訓班”,同時把高家鎮舊石器遺址作為學員田野考古發掘基地。學員主要為重慶市文化局部分直屬單位及重慶至宜昌沿江各區、縣文物管理所的工作人員(筆者亦為當時的培訓班學員之一)。高家鎮培訓班為三峽庫區培養了一支從事舊石器時代考古學調查、發掘和研究的“地方部隊”。

  “鬼斧神工”是一個成語,也稱“鬼斧成器,神工造物”,原本講的是大禹治水時鬼——五丁以及神——巨靈助其開山的故事,現在通常用來形容建築、雕塑等技能的精巧,非人工所能為。最早見於《莊子·達生》:“梓慶削木為,成,見者驚猶鬼神”。本章冠名為“鬼斧神工”,並不是說豐都發現的舊石器在遠古時代就已經如何精巧,甚至已達巧奪天工的地步,而是因為有5個從舊石器時代早期延續到中期、可明顯看出文化傳承、且製作石器的技藝日漸成熟精良的舊石器遺址都位於有悠久而濃鬱的的“鬼文化”傳統的豐都縣境內,且基本上都分布在神秘的北緯30毅線上,僅此作一附會而已。這5個重要的舊石器遺址分布在長江沿岸的各級河流階地上,其時間跨度從73萬年前左右至8萬年前左右,其石器組合體現出中國舊石器時代南方主工業的鮮明特點。下麵,分別作一簡單介紹。

  €€1.煙墩堡舊石器遺址

  煙墩堡舊石器遺址位於重慶市豐都縣縣城遷建區,地理坐標為東經107毅43憶41義,北緯29毅52憶18義,由三峽舊石器考古工作隊於1994年3月發現。在1994-1998年期間,共發掘四次。遺址位於長江右岸的第Ⅳ級階地前緣。石製品分布在基座階地底部的礫石層中,海拔高度210-220米。遺址剖麵由上而下共分為耕土層、粉砂質黏土層、黏土質粉砂層和似網紋紅土層等4層。下伏基岩為侏羅紀砂岩夾紫色頁岩。第4層即底部的似網紋紅土層是石製品的原生層位,在900多平方米內共出土石製品1341件及少量陶片(二次搬運堆積時混入原生舊石器文化層)。該遺址的年代推測為中更新世早期,屬文化分期的舊石器時代早期,可能距今73萬年左右,是三峽庫區長江沿岸目前發現的時代最早的舊石器遺址。該遺址被評為“1996年度全國十大考古發現”之一。

  煙墩堡舊石器遺址出土的石製品的特征與該地區的自然地理環境有很大的關係。中國舊石器文化在類型和技術上可以劃分為兩大板塊:大致以秦嶺和淮河為分界的南方文化區和北方文化區。煙墩堡的石製品具有中國南方礫石石器工業的普遍特征。這些礫石工業地點主要分布於四川盆地東部、漢水流域、百色盆地和長江中、下遊的磚紅壤地區,時代從舊石器時代早期到舊石器時代晚期,而且器物數量可觀,文化麵貌比較一致。它們的共同特征就是以粗大的礫石和大石片為原料,石器組合以砍砸器、大尖狀器等大型石器為主體,因此許多學者也稱其為“礫石工業傳統”、“砍砸器傳統”、“南方的主工業”等。該工業的發展趨勢似乎是從早到晚石片石器增加,石製品沿著長寬等比小型化發展。煙墩堡的發現與發掘為研究這一文化傳統的特征、分布區域和演化提供了新的材料。

  零台麵石片在煙墩堡舊石器遺址的出現是個有意義的發現,為“摔碰法”技術的起源提供了線索。零台麵石片代表一種生產石片的獨特技術,舊石器時代晚期在我國西南地區得到過充分發展,並延續到新石器時代,目前關於這一技術方法還存在著爭議。衛奇研究員通過觀察和實驗認為,三峽地區的零台麵石片是“摔碰技術”產生的,而且通常采用扁平的礫石作為石核原料。

  煙墩堡舊石器遺址位於長江岸邊,背麵為低山丘陵,適宜於動植物的生長與發育。人類的生產方式可能更多地以采集植物根莖和果實為主,從而製作和使用大型的用於采集的工具。長江流水帶來的磨圓度較高的礫石在河漫灘堆積,為古人類工具的製作提供了豐富的石料來源,可以說是“隨用隨取”。石料來源的豐富使得人類很少對石製品進行進一步的開發和利用,從而造成了石製品類型和技術較為單一、簡單的特點。

  €€2.高家鎮舊石器遺址

  高家鎮舊石器遺址位於重慶市豐都縣高家鎮桂花村二社,地理坐標為東經107毅50憶54義,北緯30毅00憶16義,海拔高度174-178米,於1994年3月由三峽舊石器考古工作隊發現。高家鎮舊石器遺址位於長江右岸的第Ⅲ級基座階地內。石製品分布在基座階地底部的礫石層中,1995年和1998年的兩次發掘中,揭露麵積456平方米,共出土石製品2500咱30暫餘件。其中A區標本密集,堆積厚,石製品數量大,類型豐富,質量高。該遺址的地質時代為中更新世晚期,屬舊石器文化時代的中期,距今約14萬年。

  高家鎮舊石器遺址於2001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在第三章裏,我們講到,中國舊石器文化在類型和技術上可以劃分為舊石器時代北方工業和南方主工業的二元結構。高家鎮遺址處在以粗大的礫石和大石片加工成的石器為代表的南方主工業分布範圍內,其石器組合具有中國南方舊石器時代主工業的鮮明特點。舊石器時代的人類以采集和狩獵為主,他們以群體為單位在各自相對固定的領域裏,在飲食資源的驅動下時分時合,多種多樣的活動派生出不同類型遺址。高家鎮遺址屬於一處石料采集和就地加工石製品的作坊,該遺址的發現說明古人類在很早以前就沿江生活。

  €€3.冉家路口舊石器遺址

  冉家路口舊石器遺址位於重慶市豐都縣鎮江鎮建設村二社,地理坐標為東經107毅44憶45義,北緯29毅55憶14義,由三峽舊石器考古工作隊於1994年4月發現。遺址位於長江左岸的第Ⅲ級基座階地,其頂麵的海拔在180米左右。基座為侏羅係紫色粉砂岩和頁岩。文化遺物主要分布在階地堆積物下部的礫石層中。冉家路口舊石器遺址剖麵由上而下共分為7層,與下伏侏羅係紫色長石粉砂岩和頁岩呈侵蝕不整合麵接觸。第7層即底部的礫石層為文化層,在2000年3-6月和2001年11月-2002年1月的兩次發掘中,揭露麵積共800平方米,第二次發掘中共出土石製品680件。

  冉家路口舊石器遺址的地質時代為中更新世晚期,屬文化分期的舊石器時代中期。據光釋光測年法測定,冉家路口舊石器遺址的時代為距今(14.29±1.16)萬年。

  冉家路口舊石器遺址的石製品在原料選擇、打片方法、石製品大小、石器類型和修理特點等方麵總體上具有中國南方舊石器時代主工業的特點,但在某些方麵又有自身的一些特點,其中最突出的是以石片為毛坯的石器數量眾多,比例高達81.4%,即使是砍砸器,也有57%采用厚重的大石片加工而成,另外,刮削器的數量與砍砸器相當,也是附近地區同時代石製品組合所不具有的。至少在中更新世晚期,在整個中國南方舊石器主工業的大範疇內,三峽峽江一帶似已形成了以石片石器為主的區域性文化特點,而同時代的其他地區仍處在以大型礫石石器為主的階段,到了舊石器時代晚期,南方舊石器主工業才出現石片石器有所增加的現象,且在四川盆地銅梁和資陽人B地點等遺址也出現以石片石器為主的組合。三峽峽江地區處在聯結四川盆地和長江中下遊地區的樞紐位置,其在中更新世就已形成的石片石器特點可能會沿峽江通道傳播,從而影響到東西兩麵的舊石器時代晚期文化的發展。

  €€4.井水灣舊石器遺址

  井水灣舊石器遺址位於重慶市豐都縣三合鎮新灣村井水灣,地理坐標為東經107毅43憶05義,北緯29毅52憶38義,由三峽舊石器考古工作隊於1994年3月發現。遺址位於長江右岸的第Ⅱ級基座階地後緣,基座為侏羅係長石砂岩、粉砂岩和頁岩,階地前緣海拔高度168米。該遺址剖麵由上而下共分為7層,與下伏侏羅係長石砂岩、粉砂岩、泥質粉砂岩和頁岩呈侵蝕不整合麵接觸。文化遺物主要分布在堆積物底部的第7層,文化層海拔高度在158-162米之間,呈條帶狀與長江平行。該遺址是迄今三峽庫區舊石器考古發掘工程中發掘麵積最大、投入經費最多、工作時間最長的舊石器時代考古遺址,在1998-2002年間共進行了5次係統發掘,揭露麵積2121平方米,出土咱9暫石製品910件,動物化石58件。井水灣舊石器遺址的地質時代為晚更新世,屬文化分期的舊石器時代中期。據光釋光測年法測定,井水灣舊石器遺址的精確年代為距今8.0-7.8萬年。

  該遺址除出土了豐富的石製品外,還有58件哺乳動物化石,但較破碎,唯一能鑒定到種的隻有東方劍齒象(Stegodon orientalis),材料包括1枚完整門齒,5枚完整臼齒,另有鹿(Cervidae)、牛(Bovidae)的碎牙若幹。這對於認識華南地區缺乏地層和古生物化石依據的露天舊石器遺址具有積極的意義。

  對井水灣舊石器遺址地層剖麵采集的孢粉樣品分析表明,井水灣遺址地層沉積過程經曆了溫暖較濕潤氣候→溫涼較幹氣候→溫暖較幹氣候等3個連續變化過程。其中,古人類生活時期,該遺址環境處於溫暖較濕潤氣候,植被為針闊葉林混交林——草原植被。這與東方劍齒象、鹿、牛等化石所反映的古環境是一致的。古人類生活時的長江邊,生長著的植物類型有:鵝耳櫪屬、榛屬、榆屬、胡桃屬、楓楊屬、櫟屬、木犀科等喬木植物;灌木植物有薔薇科等;草本植物以旱生藜科,中旱生的菊科、蒿屬為主,水生草本植物有香浦屬、眼子菜科;中濕生的有喬本科、十字花科、茜草科、毛茛科、大戟科等;蕨類植物以石鬆科為主。種子植物多於蕨類植物。

  井水灣舊石器遺址的石器組合具有中國南方舊石器時代主工業的鮮明特點,其時代處在現代人類起源與文化發展的重要階段。因此,井水灣舊石器遺址的發掘與研究對探討古人類在該地區的遷徙、適應、開發和改造過程,對區域性文化傳統的形成過程、機製和中國南、北古文化的關係,以及該地區更新世晚期環境特點和演變趨勢,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

  €€5.棗子坪舊石器遺址

  棗子坪舊石器遺址位於重慶市豐都縣三合鎮新灣村三社,地理坐標為東經107毅44憶09義袁北緯29毅52憶44義,於1994年3月由三峽舊石器考古工作隊發現。該遺址位於長江右岸的第Ⅱ級基座階地後緣,基座為侏羅係長石砂岩、粉砂岩和頁岩,階地前緣海拔高度165米。堆積物主要由砂質粉砂、粉砂質亞黏土組成。遺址剖麵由上而下共分為5層,與下伏侏羅係長石砂岩、粉砂岩、泥質粉砂岩和頁岩呈角度不整合接觸。文化遺物主要分布在堆積物底部的第4層,石製品分布在階地基座侵蝕麵上,海拔高度在150-156米之間。2000年11月-2001年1月和2002年10-12月的兩次搶救性發掘中,揭露麵積1000平方米,共出土石製品101餘件。地貌和地層對比顯示,該遺址可能與井水灣遺址同時,地質時代為晚更新世,屬文化分期的舊石器時代中期。

  棗子坪舊石器遺址石器工業同井水灣一樣顯示了中國南方舊石器時代主工業的鮮明特點,同時石片石器比例的增加和個體趨於小型化,預示三峽地區南方主工業由早到晚石片石器增加,且沿長寬等比小型化發展的趨勢。棗子坪舊石器遺址與井水灣舊石器遺址均分布於長江右岸的第Ⅱ級基座階地,石製品多數集中分布於礫石較為集中的基座低窪處。這些現象說明,大約8萬年前,長江河床處於遺址所處的150-165米高度,河水的搬運帶來大小不等的河卵石沉積於低窪處,早期人類在河床上活動,采集石料,打製石器。

  “夏娃學說”認為,全世界現代人有一個共同的女性始祖,她20萬年前出現在非洲,她的後代在大約13萬年前走出非洲來到歐亞大陸,每到一處便取代了原來住在這裏的人類。這一學說得到了複旦大學金力教授和美國籍學者褚嘉佑等多位遺傳學家的支持,他們根據Y染色體的分析,認為一部分非洲人大約6萬年前從亞洲東南部往北遷移到達中國,成為現代中國人的祖先。該學說的主要證據之一是認為在中國至今沒有發現距今10-5萬年期間的人類化石,這說明中國的現代人是由非洲遷移過來的。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吳新智院士指出咱32暫:

  “古哺乳動物、人類化石和舊石器證據表明上述推測與事實不符。首先,冰期中地球各地的氣候並不簡單劃一,而是有冷有熱。動物化石表明第四紀大冰期時華南和華北仍舊適合人類居住,許多地點大量的孢子花粉化石也確鑿無疑地表明當時東亞的廣大地區也絕對不是分子生物學家們認為的‘絕大多數的生物種類在第四紀大冰期時均難以存活’”。

  第二,10-5萬年前中國確有人類生活。比如,廣西甘前洞含人類化石的堆積物經過釷/鈾法測出的年代數據是13-6.5萬年前;浙江桐廬延村一個山洞發現的包裹在人類化石外麵的碳酸鹽用鈾係法測定的年代是10-5萬年前;薩拉烏蘇地區出土的人類化石的年代從12.5萬年前到3.5萬年前不等;河南鄭州織機洞含有打製石器的堆積物形成的時代根據鈾係法測定是(7.9±1.0)萬年前;重慶豐都井水灣舊石器遺址經過光釋光測年,其年代是8.0-7.8萬年前。從這5個地點的經緯度可以看出,有確切證據表明,10-5萬年前存在人類的地區南北跨度和東西跨度都相當廣闊,中國大地上並沒有分子生物學家們認為的該時段內的人類‘斷層’。

  第三,中國人類化石的形態不存在‘中斷’。10-5萬年前這個時間段之前和之後的中國的人類化石的形態是既有相同之處又有不同之點。相同之處主要表現在一係列的頭骨特征上。在那段時間之前和之後的頭骨有著明顯的共同性,則是不承認中國古人類形態特征上的連續性便很難以解釋的。而形態方麵的差異或反映進化的演變,或反映與境外的基因交流,都不能作為中國古人類形態‘中斷’或空缺的證據。

  第四,中國舊石器傳統與西方不同,而且西亞和中國的舊石器不支持中國古人類在6萬年前被非洲移民完全取代的推論。

  此外,分子生物學家們主張的華南基因變異比華北的多,由此推導出幾萬年前的非洲移民先到華南,隨後由南向北逐漸遷移。吳新智先生認為,產生華南和華北在基因變異方麵的差異應該是多方麵原因造成的,不一定能夠證明非洲移民由南向北的遷移,這種推導出的“遷移”缺乏有力的獨立旁證。

  重慶奉節興隆洞出土的15-12萬年前的人類化石、石製品和原始藝術品,以及豐都高家鎮、冉家路口、井水灣、棗子坪等舊石器遺址出土的大量14-8萬年前的舊石器,表明該地區早在14-8萬年前就有早期智人(A rchaic Homo sapiens)生存與活動的蹤跡,這對傳統的“夏娃學說”及現代人“走出非洲”理論提出了嚴峻挑戰,同時強有力地支持了現代人的“多地區起源學說”,為中國人的連續進化、中國文化的一脈相承提供了堅實的實物證據。近十多年來在三峽庫區發現的人類文化遺存表明,在距今14-8萬年期間,這裏不但有我們的遠古祖先繁衍生息,而且已早於同時代的非洲人、歐洲人掌握了原始的藝術創作能力。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