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十四章 清朝時期(二)

  清宮四大奇案

  順治出家:順治生前好僧,曾以“佛門弟子”自稱。順治十八年正月,朝廷突然以大喪告天下。說是年僅24歲的順治死了。然而還有另一種說法,說順治沒死,而是因為皇貴妃董鄂氏死了,他陷入了傷痛之中不能自拔。於是離開皇宮到五台山出家去了。

  雍正繼位:雍正是康熙皇帝的第四子,名胤稹。康熙帝生前並無意傳位於他,倒是對十四子頗為倚重。後來雍正登上了皇位,成了眾說紛紜的謎。曆來傳說是雍正與尚書隆科多合謀將遺詔“傳位十四子”篡改為“傳位於四子”,使雍正名正言順地成了繼位人。不過有人對此也提出了異議,主要是“於”和“於”,在當時絕不通用,這一看法也有一定道理。

  雍正之死:雍正上台後,大肆殺戮,大搞文字獄,使很多人無辜被殺。當時浙江學者呂留良,評論時文犯了忌,死後被人告發,呂留良被戮屍。傳說家族中,除孫女呂四娘逃出外,其他人都被雍正殺害。後來呂四娘練得一身好武藝,終於割去了雍正的腦袋。據說,雍正暴死後,是用黃金刻了個腦袋入殮的。

  光緒之死:光緒名載湉,本是慈禧太後妹夫醇親王的兒子。慈禧親生兒子同治19歲死後,慈禧便選中了年僅四歲的載湉舌做了皇帝。不過,光緒處處受製於慈禧,名為皇帝,實為傀儡,雙方矛盾愈演愈烈,直到戊戌變法失敗,慈禧便幹脆把光緒囚禁於瀛台。由於光緒在慈禧之前死去,所以,過去就有慈禧毒死光緒一說。近來從故宮檔案中查到有關資料,認為光緒確係病死。

  和之死

  和珅是滿洲正紅旗人。鈕祜祿氏。他少年時家境貧寒,後來在皇宮內任三等侍衛。和珅雖然官職低微,才學平平,但他儀表俊偉,機靈善辯,特別善於察言觀色,迎合主子,由此贏得了乾隆皇帝的歡心。所以,他進皇宮不滿10年,就升職到軍機大臣。乾隆十分信任和珅,甚至到了離不開他的地步。和珅身居要職達24年之久。

  公元1795年,乾隆帝傳位給嘉慶,自己則退位做太上皇。嘉慶雖然身為皇帝,但如果有事要向乾隆稟奏的話,還要通過和珅代奏。有一次,嘉慶帝的老師朱珪由兩廣總督升任大學士,皇帝寫詩祝賀,沒想到和珅向乾隆告了一狀,說嘉慶帝在向下屬“市恩”。結果,朱珪被降為安徽巡撫,嘉慶帝也因此得罪了父親。但是,和珅過於得意忘形了,因為乾隆總有離去的一天,不可永遠庇護他。

  嘉慶四年(公元1799年)正月初三,乾隆去世。第二天,嘉慶帝就宣布了和砷有20條大罪,下令馬上將和珅逮捕入獄。嘉慶本來要將和珅淩遲處死,但考慮到他曾經是太上皇的老臣,便改為賜和珅獄中自盡。和珅被治罪抄家,查抄的家產價值竟然約合8億兩銀子,相當於清朝十幾年的國庫收入。

  虎門銷煙

  19世紀中葉以後,以英國為首的資本主義侵略者對華鴉片走私泛濫全國,造成深重的民族災難。為此,林則徐在1837~1838年任湖廣總督期間,設立禁煙局,嚴查煙具和鴉片,大張旗鼓地禁煙,收到了很好的成效。1838年,鴻臚寺卿黃爵滋上疏提出“重治吸食”的主張。林則徐上疏支持,道光帝決心戒煙,派林則徐為欽差大臣,南下廣東禁煙。林則徐在廣東省內大力禁煙,頒布《禁煙章程十條》,嚴懲販賣、吸食者1600多名,收繳煙土、煙膏46萬多兩,煙槍4萬餘支。同時還收繳外商鴉片20283箱,2119麻袋,合計2376254斤。1839年6月3日至6月25日,在虎門海灘,林則徐親自主持了震驚中外的“虎門銷煙”,將所繳鴉片用鹽鹵和石灰浸化的辦法加以銷毀。成千上萬的群眾觀看了這一次禁煙活動。沉重地打擊了英國侵略者和英美鴉片商販的囂張氣焰。

  鴉片戰爭

  1840年6月,英國以中國禁煙為借口,派出一支由48艘軍艦、4000名士兵組成的侵略軍對中國發動侵略性的鴉片戰爭。由於林則徐在廣東做了充分準備,侵略軍為了避免在廣東作戰,沿海北上,轉攻廈門,被鄧廷楨率領的愛國官兵擊退,侵略軍又轉攻浙江,侵占定海,繼而進攻天津海口,威脅北京。昏庸無能的道光帝將林則徐撤職查辦,改派主降的琦善到廣州議和。琦善同英軍簽訂了《南京條約》,答應割讓香港和賠款給英國。道光帝認為這個和約有損清朝尊嚴,決定對英作戰,派奕山到廣州主持軍務。1841年2月,英軍再次進攻虎門。廣東水師提督關天培率部奮力反抗,激戰中,老將關天培壯烈犧牲,清軍400多將士全部戰死,虎門要塞落入敵手。此後,戰事不但擴大,英軍艦艇駛至南京下關江麵,陳兵南京城下,逼迫清政府談判。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同英國侵略者簽訂《中英南京條約》,鴉片戰爭結束。

  太平天國

  公元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金田村宣布起義。同年3月23日,洪秀全在武宣東鄉稱天王。9月,永安被太平軍攻陷,洪秀全按當初拜上帝會聚眾時排的順序,封楊秀清為東王、蕭朝貴為西王、馮雲山為南王、韋昌輝為北王、石達開為翼王,規定西王以下俱受東王節製。同時,頒布了《太平禮製》、《天曆》,進行了整飭軍紀、清除內奸等工作。

  太平軍在永安休整半年後,1852年4月突圍北上,圍桂林,占全州,攻長沙,克嶽州,在進軍途中,蕭朝貴和馮雲山不幸犧牲。1853年1月,太平軍攻占武漢。同年2月,太平軍水師東下,陸師夾岸並進,於3月29日攻占南京,遂在南京定都,改稱天京。這樣,太平天國起義的旗幟從金田村傳到了南京城。

  火燒圓明園

  1856年,英國與法國分別借口“亞羅號事件”和“馬神甫事件”,對中國發動了第二次鴉片戰爭。1857年,英法聯軍占領了廣州。1858年5月,他們又北上天津,侵占了大沽炮台。清政府懾於列強的威勢,被迫在6月分別與俄、美、英、法簽訂了《天津條約》。一年後,中國和英、法之間交換《天津條約》文本的時候,英、法兩國軍隊再次北上,他們拒絕了清政府規定的由北塘進京的路線而去進攻大沽,被駐守大沽的清軍給予堅決的回擊。8月,英法聯軍再次進攻大沽得手後,馬上向通州進發。在通州,他們與中方的談判破裂。10月5日,英法聯軍借口中方扣押了他們的人,開始對北京城發動進攻。清軍在戰鬥中節節敗退,侵略者更加有恃無恐。10月6日,他們闖進了圓明園這座藝術宮殿。麵對無數的珍奇財寶,英、法軍官率先搶劫,然後又縱兵自由掠奪。劫後的圓明園麵目全非,能拿走的東西都被侵略者拿走了,拿不動的都被侵略者毀掉了。為了掩蓋他們的邪惡行徑,侵略者在6日和8日兩次焚燒了圓明園,大火延續了幾個日夜。這個凝聚了中國人民一百多年的血汗、綜合中西建築藝術、聚集古今藝術品的壯麗宮殿和皇家園林霎時成為廢墟。

  天京事變

  天京事變是由太平天國領導集團內部矛盾導致的一場內訌事件。公元1856年上半年,太平軍繼西征戰場轉敗為勝之後,又先後攻破了威脅天京數年之久的江北、江南兩大營,太平天國在軍事上達到了全盛時期,與此同時,其領導集團的內部卻出現了矛盾,終於導致了內訌。東王楊秀清被勝利衝昏頭腦,居功自傲,一切專擅,竟於8月逼洪秀全封其為“萬歲”。洪秀全表麵上答應了他,暗中卻密令韋昌輝、石達開等回京,尋機將楊秀清除掉。9月1日。韋昌輝率3000餘人從江西秘密回京。次日晨將楊秀清及其家屬殺死,並乘機把事態擴大。殘殺楊秀清部眾2萬餘人。石達開從湖北趕回北京,責備韋昌輝濫殺無辜,韋又欲殺石。石達開出走安慶,準備起兵討韋,其家屬則被韋昌輝全部殺害。11月,洪秀全處死了韋昌輝及其同夥約200人,然後召石達開回京輔政。月底,石達開抵天京,受到軍民的擁護和歡迎,但洪秀全對石達開仍然感到不放心,“不授以兵事”,且加以牽製、監視。石達開遂於1857年5月底負氣離京出走,並帶走太平軍精銳10萬餘人。從此,石達開走上了與太平天國公開分裂的道路,天京事變使太平天國的力量遭到嚴重削弱。此後,太平天國即由前期的戰略進攻轉變為後期的戰略防禦。

  洋務運動

  公元1861年(鹹豐十一年),曾國藩設立安慶內軍械所。這一小型軍工廠的設立,標誌著長達30多年(公元19世紀60年代至90年代)的洋務運動開始興起。

  洋務是泛指與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有關的一切事務,諸如外交、通商、傳教以及輸入武器、機器和科學技術等。洋務運動中所興辦的“洋務”,則專指引進西洋武備、機器生產和科學技術等,從事上述活動的官員被稱為“洋務派”。洋務派在地方官吏中以兩江總督曾國藩、閩浙總督左宗棠、直隸總督李鴻章以及後起的湖廣總督張之洞等為代表;在中央官吏中以總理衙門大臣恭親王奕新、大學士桂良、戶部侍郎文祥等為代表。他們繼承了林則徐、魏源的“師夷之長技以製夷”的思想,以“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為宗旨,逐步形成舉辦洋務的熱潮。

  洋務運動最早是在“求強”的口號下,從編練新式海陸軍和興辦近代軍事工業開始的。從公元19世紀70年代開始,洋務派又在“求富”的口號下,著手興辦民用企業。此外,從公元1862年起,洋務派先後設立近代學校20多所,招收學生學習外國語和近代科學技術,以此來培養更多的科學技術人才。從公元1872年至公元1886年,清政府還派遣了近200名留學生到歐美國家去學習,其中最著名的有詹天佑、嚴複等。洋務運動創辦了第一批中國自辦的近代軍事工業、煤礦、紡織廠;建立了第一代中國海軍;開辦了第一批近代學校,派遣了第一批留學生;它引進了西方的生產技術,使西方的科學文化得以廣泛傳播,培養了一批技術人才,促進了商品經濟的發展,加速了封建自然經濟的解體,客觀上為民族資產階級的形成提供了一定的條件。

  甲午海戰

  1894年春,朝鮮爆發了東學黨起義,朝鮮國王趕忙向清政府求助。在清政府派葉誌超率軍進入朝鮮後,日本也趁機派兵在朝鮮仁川登陸,並很快將漢城占領。東學黨起義被鎮壓後,清政府建議中日兩國同時撤出朝鮮,遭到日本的蠻橫拒絕。日本政府借口要幫助朝鮮政府改革內政,繼續增兵,人數大大超過了清軍。7月23日,日軍將朝鮮國王俘虜,扶植了傀儡政權。7月25日,日本海軍突然襲擊牙山口外未島海麵附近的清軍船艦。沒過多久,又對牙山附近的清軍發動攻擊,挑起了戰爭。8月1日,清政府被迫宣戰,甲午中日戰爭爆發。

  光緒二十年(1894)八月十三日,在李鴻章的命令下,招商局用輪船五艘運兵12營前往增援平壤清軍,北洋水師提督丁汝昌率“定遠號”等16艘北洋艦艇護航,於十八日上午返航途中,被日本海軍中將伊東事占亨率領的“鬆島號”等12艘日艦襲擊。丁汝昌果斷下令迎戰。在戰鬥中,日艦利用航速快、炮位多的優勢,在新式戰艦“吉野號”的帶領下,避開北洋艦隊“定遠”、“鎮遠”兩主力艦,繞到後側攻擊兩翼小艦,以首炮狂轟定、鎮兩艦背麵,將北洋艦隊的戰略隊打亂,使其陷於被動。丁汝昌負傷後,仍然堅持在指揮線上指揮旗艦“定遠號”炮擊敵船;“致遠號”管帶鄧世昌看見軍艦重創,已經沒有了戰鬥力,於是命令開足馬力向“吉野號”撞去,要與之同歸於盡,不幸被魚雷擊沉,全艦官兵250多人壯烈犧牲。這場戰鬥共持續5個小時。北洋艦隊戰艦損失5艘,死傷官兵1000餘人,日艦損失戰艦數艘,死傷600餘人。

  甲午陸戰

  公元1894年7月,日軍侵略朝鮮,左寶貴奉命率軍進駐平壤。在攻守問題上,左寶貴態度非常堅決,主張予以回擊。8月初,他準備南下與進駐牙山的葉誌超、聶士成部聯合行動,對敵人進行南北夾擊,但因葉誌超部戰敗而計劃落空。9月初,左寶貴集合馬步15營共7000人分左、中、右三路向平壤南日軍出擊,集中3000人向平壤北日軍出擊,以優勢兵力將敵人各個擊破。但葉誌超探聞一部日軍進攻平壤後路,急將南北出擊部隊召回,遂喪失了主動進攻敵人的有利戰機。日軍暢行無阻,很快便將平壤包圍了。少數清軍將領貪生怕死,見敵人來勢洶洶,主張棄城逃走。左寶貴慷慨陳詞,表示與平壤共存亡的決心。

  9月15日淩晨,日軍對平壤發起總攻,平壤保衛戰正式開始。為表示死守平壤的決心,左寶貴“遵回禮,先期沐浴,誓臨陣死節”。會戰期間,左寶貴親自至城上指揮戰鬥。平壤城北的牡丹台、玄武門一線是日軍的主攻方向。清軍在玄武門外共修五處堡壘。內層為牡丹台,牡丹台外圍構築四處堡壘。在日軍炮火的猛攻下,四處外壘紛紛落人日軍之手。日軍從東、北、西三麵包抄牡丹台,並集中全部炮火,攻克了牡丹台。正在玄武門指揮作戰的左寶貴,見牡丹台失守,“乃衣禦賜衣冠,登陴督戰”。營官楊某見城上危險,欲挽寶貴下城,寶貴擊以掌,並親燃大炮向敵軍轟擊。部下受到激勵,拚死抗擊,給日軍以巨大殺傷。正酣戰間,忽飛來一炮彈,寶貴肋部受傷,不退,裹創再戰,血染戰衣。沒過多久,又一彈飛至,寶貴中彈倒地,被抬下城就英勇就義了。日軍占領了玄武門,清軍從此潰敗。

  詩界革命

  “詩界革命”是資產階級維新運動在文學領域的延伸,是一個個進步的文學思潮。大約興起於1896年至1897年間。至於“詩界革命”的口號,則是梁啟超於1899年12月在《清議報》發表《夏威夷遊記》(舊題《汗漫錄》)一文時,最早揭出的。“詩界革命”發起最初是源於維新派詩人們對宋詩派、同光體的擬古主義、形式主義的不滿,他們主張在詩歌創作的內容和方法上實行改革,要求“能以舊風格含新意境”,表現新思想、新事物,容納新詞匯,從而使詩歌為維新運動服務。“詩界革命”的思想提出以後,迅速形成了一個頗具聲勢的新詩潮流,湧現出一批新派詩人。黃遵憲、譚嗣同、夏曾佑、康有為、梁啟超、丘逢甲、蔣智由等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黃遵憲是“詩界革命”的一麵旗幟。他的詩作題材廣泛,內容豐富,於政治風雲、民族戰爭、異鄉情趣、聲光化電等,無不涉獵,生動地展現了中國近代社會的曆史變遷。如《台灣行》,以十分沉痛的心情描寫了台灣人民失去祖國的痛苦,歌頌了他們高昂的愛國熱情。作為維新派的領袖,康有為的詩作也充滿了激情,表現出非凡的理想抱負。其《東事敗,聯十八省舉人三千人上書……》一詩,表達了對統治者賣國行為的無比憤怒和不畏艱難推進維新變法的決心。同是維新誌士的譚嗣同在《獄中題壁》中則充分顯示了自我犧牲的精神和崇高的人格:“望門投止思張儉,忍死須臾待杜根。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

  詩界革命衝擊了長期統治詩壇的擬古主義、形式主義傾向,要求作家努力反映新的時代和新的思想,部分新體詩語言趨於通俗,不受舊體格律束縛,這些在當時都起了解放詩歌表現力的作用。然而,隨著改良派在政治上的墮落,詩界革命的浪潮漸漸平複。資產階級革命派和改良派於政治上對立,他們中部分人雖受過詩界革命影響。但是不願意明確地以詩界革命相號召,有的人則企圖“別創一宗”,於是,詩界革命就逐漸銷聲匿跡了。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