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一章 夏、商、周時期

  夏啟建夏

  在禹晚年的時候,各部落首領一致推舉伯益為繼承人,但大禹卻暗中扶植自己的兒子啟。等到禹死後,啟將繼承人伯益殺死,奪取了天下。夏啟繼位之後,采取了“父傳子”、“家天下”的世襲製,摒棄了遠古的“禪讓製”。世襲製在中國實行了幾千年,直到公元1911年推翻清朝統治為止。

  商湯滅夏

  商族發展到商湯時,已經變得非常強大。夏朝末期,夏王桀大興土木,奢侈淫逸,征伐鄰國,殘殺異己,橫征暴斂,怨聲四起,大臣關龍逢曾多次勸諫夏桀,最後卻為夏桀所殺。商湯於部族內布德施惠、輕賦薄斂、扶困救窮、勤政廉明,周邊諸侯都歸順他,百姓也親附他,他統治時期社會穩定。他又任用伊尹、仲虺為左右相,伊尹為奴隸出身,對民眾疾苦十分了解,為相後,又推行改革,安定社會。此後商湯入據中原,先擊敗韋、顧等邦國,後又擊敗昆吾,並於夏軍決戰於鳴條(今河南封丘東)。夏桀大敗奔潰,南竄於南巢(今安徽巢湖附近)而死,夏朝滅亡。

  武王伐紂

  商朝自帝武乙開始就已日漸衰敗,到紂王時,已經經曆了帝武乙、太丁、帝乙三世衰微。紂王雖不講文治,但卻講究武功,他多次向東討伐東夷,俘獲了大批奴隸,使商朝一度又出現了強盛的勢頭。

  然而,紂王卻異常的荒淫殘暴。他貪戀酒色,後宮美女如雲,其中最受紂王寵幸的是一個叫妲己的女子。紂王對她百依百順。為了能讓妲己歡心,紂王特意修建了“酒池肉林”,在酒池裏裝滿美酒,旁邊立木懸肉,並命令許多男女脫光衣服在其間追逐嬉戲,他和妲己從中取樂。他又在朝歌(殷朝首都)修建鹿台和巨橋穀倉,用以存放珍寶財物和征集天下糧食。百姓苦不堪言,怨聲載道,紂王就發明了一種叫“炮烙之刑”的酷刑用以鎮壓人民。他疏遠賢臣,親信奸佞,殘殺忠良,使得朝政異常黑暗,人民生活苦不堪言。

  紂王的暴行終於讓他眾叛親離,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而西麵的周朝經過周文王50年的用心經營,日漸崛起,對沒落的商朝虎視眈眈。周武王即位後,周朝的勢力已經十分強大,武王繼位9年後(前1027),在孟津(今河南孟津東北)大會諸侯。刺探滅商之人心所向,即曆史上有名的“孟津觀兵”。兩年後,周武王率領大軍渡過黃河,直逼商都朝歌。在距朝歌70裏的牧野,周武王命軍隊停了下來,並於黎明前集合隊伍誓師,史稱《牧誓》。武王在誓詞中發布了總攻朝歌的命令,聲討紂王罪行以激勵將士鬥誌。

  紂王聽說周軍已經打到了國門,倉皇武裝守衛國都的軍隊。連同奴隸總共17萬(一說70萬)人,開赴牧野迎戰。周武王雖然隻有兵車300乘,將士5000人,但個個神勇無比,無不以一當十。紂兵雖多,但卻都是些烏合之眾,沒有戰鬥力,奴隸們早就受夠了紂王的氣,現在又聽說武王待人寬厚,紛紛陣前倒戈,為周軍做起了向導,殺回了朝歌。武王乘勝以主力軍隊猛烈突擊,商軍很快就土崩瓦解。紂王見大勢已去,急忙穿上了特製的玉衣,登上鹿台,自焚而亡。

  人祭和人殉

  商朝的社會是由貴族、平民和奴隸構成的。奴隸處在社會的最底層。據殷商甲骨文和金文記載,奴隸有隸、臣、妾、奚等分別,奴隸的主要來源是戰俘和宗族滅亡者。貴族不僅無償占有奴隸的勞動,而且可以隨意地施以殺戮。最為典型的殺戮就是殺人祭祀和活人殉葬。商王和貴族在祭祀祖先、天帝、鬼神和山川河流的時候,不僅要宰殺牲畜。而且還經常屠殺戰俘和奴隸。此外,統治者死後,都要用活人殉葬,少者一兩個人,多的有數十人或數百人,他們企圖在所謂的“陰間”繼續奴役這些奴隸為其服務。人祭和人殉在整個商朝都是十分普遍的現象,這說明當時奴隸們的處境是十分悲慘的。

  井田製

  井田製是西周時期的土地製度。它沿襲和發展了殷商的井田製。西周實行土地國有,周天子是全國土地的最高所有者。為有效地對全國進行統治,他將土地及生活在土地上的民眾分封給各諸侯,史稱“授民”、“授士”。諸侯又將分封給自己的土地,封賞給屬下。經層層封賞,直至士。井田製即產生於層層“授士”的背景下,但不準買賣所封土地。後人對井田製的解釋主要有兩種:一為土地形式。即由封地疆域構成土地的方塊狀,田中又有溝渠、道路,縱橫交錯而將其分割成整齊的“井”字。二為經營方式,即被“井”字分割的九塊方田中,分為公田和私田。居中一塊為公田,周圍八塊皆為私田。私田南庶人(即農奴)耕種,但須先為奴隸主貴族的公田耕種後,才能在私田勞作。實質是對奴隸的盤剝。隨著春秋後期土地私有製的出現,井田製便慢慢瓦解了。

  分封製

  西周的諸侯在他的封國內,把大部分土地分封給屬下的卿大夫作為“采邑”,卿大夫再把“采邑”的土地分封給屬下的士作為“食地”。這就是西周的分封製。從西周建國起,就開始施行這個製度,但是大規模的分封是在武王克商以後和周公攝政期間。相傳周初先後分封的國家有71個,姬姓獨占53個,其中最為重要的是魯、衛、晉、齊、燕等諸侯國。經過分封,西周的疆域比商代大有拓展,各方諸侯都以周天子為天下之主,形成了“封建親戚,以藩屏周”的統治格局。在此基礎上形成的王權相對前朝更為集中,這對鞏固統治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宗法製度

  宗法製度是西周的周公確立的。他首先確定了同姓的諸侯和周天子為宗法關係,是周天子的叔伯兄弟;異姓諸侯和周天子為姻親關係,是周天子的甥舅表親。又確立了嫡長子世襲繼承製,以“立嫡不立賢,立長不立幼”為基本原則,按血統的親和疏來確定權利的分配。所分封諸侯,以及其下的卿大夫、士也有本支的大宗。均實行嫡長子繼承,庶子為小宗,實行再分封。這樣,權力始終掌握在嫡長子手中,而嫡長子隻有一個,使得繼承有了唯一合法性,避免了眾子相互爭奪的局麵。此外,周公又將“以德配天”、“天命無常”作為維護周朝統治的基本思想,用宗法製度將政權、族權和神權三者統一起來,使周王朝的統治具有不可侵犯的神聖地位。這種以血緣關係為基礎的宗法製度和以封邦建國為基礎的國家機構,使得周王朝政令暢通。從而,也使周王朝成為了一個嚴格的等級禮治國家。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