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7. 鏡子的世界

  北朝詩人庚信有兩句詩: “試掛淮南竹, 坐堪見四鄰”。

  ( 《詠鏡詩》) 這是說, 詩人在一根長竹竿上懸掛一麵鏡子, 並且在它的下方又放了一盆水。鏡子反射牆外的光線, 再經水麵的反射, 詩人就可以了解到四鄰五舍發生的情況了。這是什麽原因呢? 這個裝置利用了平麵鏡反射光線的原理, 兩個反射鏡可以改變兩次光線的方向。

  在西漢成書的《淮南萬畢術》中, 還有更早的類似的記載。“取大鏡高懸, 置水盆於其下, 則見四鄰矣”。如此簡陋的裝置, 其設計原理竟同近代潛望鏡的原理是一樣的。準確地說, 這是一種開管式潛望鏡, 是潛望鏡的鼻祖。有興趣的同學也可以嚐試一下, 做到這件事並不難。

  晉代著名的煉丹家葛洪曾記載一種“四規鏡”。所謂“四規鏡”就是把四麵平麵鏡放在一個人( 或物) 的前後左右四個方向上。這個人通過鏡子可以看到很多的像。這是由於這些鏡子反複成像造成的。唐代一位學者對此有這樣的評述: “鑒以鑒影, 而鑒亦有影, 兩鑒相鑒, 其影無窮。”這種認識是正確的。

  在佛教的寺廟中, 也有人利用這種方法, 形成奇妙的佛國世界, 以吸引虔誠的信徒。宋代的讚寧曾記道: “取鑒十麵, 幾方安排, 相去一丈餘, 麵麵相對, 學者因曉刹海涉入無盡之義。”這是讚寧記述唐代的一位高僧的事跡時講述的這種裝置。可見唐代的寺廟就采用了這種多次成像的複像裝置, 並借此表示佛海無邊之義。明代也有類似的裝置, 認為這種鏡可以“辟邪”。

  用鏡子演示神佛的世界不失為一種聰明的作法, 鏡麵反射畢竟可以提供一種莊重肅穆的境界。生活中也有這種以假亂真並且鬧出笑話的故事。

  晉代, 有一位名叫樂廣的人很聰明。有一天, 他聽說一位朋友生病了, 他就去看望這位朋友。到朋友家, 樂廣的朋友還真有幾分病相。樂廣就問他怎麽不舒服, 這位朋友支支吾吾說不出來。樂廣再三追問, 他才說出真情。

  上一次去樂廣家喝酒時, 他隱隱約約看到杯中有一條蠕動著的小蛇。礙著麵子, 他還是喝下了這杯酒。不過, 他心裏甭提有多惡心了。

  樂廣聽後, 心裏也很奇怪。杯中的蛇是從哪裏來的呢? 回到家裏後, 他便擺下酒席, 坐在朋友的座位上。倒入酒後, 果然看到一條“蛇”在動著。他仔細地進行觀察和分析, 發現杯中的“蛇”很像是牆上的弓。當酒杯晃動時, 這張很像“蛇”的弓就蠕動起來了。

  原來如此啊! 樂廣把真象告訴他的朋友之後, 朋友的心病也除掉了。這就是光的反射現象形成的一個成語“杯弓蛇影”。

  反射的原理的確有廣泛的應用範圍。自行車的尾燈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打開尾燈後, 可以看到許多角狀的反射器。它有三個反射平麵, 使入射光線反射三次, 保證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平行。所以, 當晚上汽車司機一開車燈, 光柱照在自行車尾燈上, 尾燈反射光非常明顯。

  行駛在公路上, 在拐彎處, 地上也有一些角狀反射器, 它們的作用與自行車的尾燈類似, 耀眼的反射光提示著拐彎的標誌, 以保證行車的安全。

  角狀反射器在科學家手中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60 年代初, 當激光器剛被發明時, 由於激光的方向性極好, 科學家便用它來測距, 特別是用它測月地間距離。

  1962 年,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科學家把激光束對準月球, 測得光信號往返一次的時間是2. 6 秒, 單程則是1. 3 秒。這樣, 月地距離為389 , 730. 19 公裏。

  這個數字比以往的數值精確多了。但是, 月球畢竟不是一個光滑的球體, 凹凸不平的月球表麵會造成漫反射, 使返回地球的光十分有限。為此, 科學家想, 如果能在月球表麵放一個角狀反射器就好了。

  這樣的機會不久就來到了。1969 年7 月, 美國的“阿波羅11 號”宇宙飛船登月成功。宇航員真的帶上去一個“角反射器陣列,”它由10 ×10 = 100 個石英製角狀反射器組成。

  角狀反射器陣列剛剛安置停當, 各國科學家立刻對它放出激光來。日本科學家首先捕捉到反射的激光束, 這時宇航員尚未離開月球。十幾天之後, 美國科學家也捕捉到反射的激光束。美國科學家測得地球到角反射器的距離是3,839. 11公裏, 誤差不超過45 米。月球的角反射器並不是一個, “阿波羅15 號”宇宙飛船又送到月球一個300 塊角反射器組。借此測得的數據隻有15 厘米的誤差。

  不獨測月地距離, 測衛星的高度也用到角反射器呢! 看起來角狀反射器還真有大用處呢!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