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一節 科學家上書

  設在新墨西哥州的原子彈試驗場20世紀30年代,英國物理學家詹姆斯·查得威克,意大利物理學家費米,德國物理學家哈恩、施特芬斯等科學家在原子物理的研究中發現,1克重的鈾產生裂變後其能量相當於燃燒3噸煤或200升汽油所放出的能量,所產生的爆炸力也將是巨大和驚人的。人類從此進入了“核”時代。

  然而,就在科學家們對這一科學的發現感到欣喜的時候,納粹德國也把目光盯在了這個偉大的成果上了。他們要利用這個科學的發現,要把這一成果轉移到戰爭中去,用科學的成果征服人類。1939年4月,納粹德國將6名原子物理學家召到柏林,舉行秘密會議,決定開始製造能控製利用鈾的裝置,也就是原子彈。同年的9月26日,德國正式製定了代號為“U”的秘密研製核武器的計劃。

  納粹德國研製核武器讓一些開明的科學家感到擔憂,流亡在美國的費米立刻聯係了諸如西拉德、泰勒等人在美國積極奔走,呼籲美國盡快開展原子彈的研製工作。當他們向美國軍方提出這項計劃時,美國軍方並沒有認識到原子彈能產生的巨大破壞力,所以對這些科學家的看法沒有引起重視。

  費米等科學家心急如焚,他們深知核能的巨大威力,如果納粹德國搶先製造出原子彈,那麽人類就將麵臨史無前例的巨大災難。而要製造原子彈是需要雄厚的經濟後盾和完整的科學體係以及科學人才的,還要有安定的社會環境。

  這些條件,就當時的世界來說,隻有美國是最有條件的,也隻有美國才有可能挑戰納粹德國,與納粹德國相抗衡。

  費米、泰勒等科學家決定直接上書美國總統羅斯福,隻有說服他采納這個計劃才能盡早開始研究工作。他們還想到了德高望重的愛因斯坦,想請他作為代表向羅斯福進言,這樣還可以增加說服的力度。

  與此同時,羅斯福的好友和科學顧問阿列克謝·薩克斯也受科學家們的委托,向羅斯福總統進行遊說工作,他講到了拿破侖不聽富爾頓的建議,拒絕製造蒸汽輪船,而喪失了進攻英國的時機的故事。他說:“總統先生,我個人認為,原子能就在我們的身邊,而且總有一天會有人能夠控製並釋放它那巨大的能量,這是毫無疑問的。我們不可能阻止他這樣做,隻能希望他不要把鄰居炸飛。”

  羅斯福聽了薩克斯的話,幽默地說:“我明白了,你現在所尋求的是保證納粹不要把我們炸飛。”

  1939年12月6日,美國國會撥款20億美元作為研究經費,正式啟動名為“曼哈頓工程”的原子彈研究計劃。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