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二節 成人記憶的規律與特點

  一、記憶的一般規律

  (一)識記

  人的整個記憶過程通常是從識記開始的。識記依存於人們活動的目的和內容,依存於人們對記憶材料的理解,因而,識記有其自身的規律。

  1.有意識記優於無意識記。

  根據識記有無明確的目的可以把識記分為有意識記和無意識識記。有預定的目的,按一定的方法和步驟,需要做意誌上的努力的衰亡,稱為有意識記。反之,沒有預定目的,不需要做意誌的努力的識記稱為無意識記。例如,我們有目的地背誦課文,記憶數學公式等等為有意識記;人們偶然感知過的事物,倉猝間做的運用,在當時並沒有意去記住它,這些為無意識記。

  大量的心理學實驗證明,在其他條件相同時,有意識記的效果要優於無意識記。由於有意識記是一種特殊而複雜的有思維參加的活動,這種活動服從於記憶的任務,並且要求有高度積極和自覺行動的有意識記。因此在學習過程中,有意識記占有更重要的地位。

  2.意義識記可按材料的性質以及我們對於材料的理解程度,分為機械識記和意義識記。

  如果材料本身沒有什麽內在聯係,例如曆史事件中的年、月、日,電話號碼,人名等,那麽,我們識記這些材料,也隻能機械地重複,並常常運用。這種識記稱為機械識記。如果材料本身是有意義的,是闡明客觀事物的內在聯係和外在聯係的,例如科學定義、定理、規律或文學作品等,而我們已懂得了些意義,因而就能比較容易地記住這些材料。這種識記稱為意義識記。在進行意義識記時,首先必須找出材料本身的內在聯係,找出材料與自己已有知識之間的聯係,簡言之就是理解材料。因此,意義識記的基礎是理解。

  日常經驗與心理實驗都證實,意義識記優於機械識記。德國心理學家艾濱浩斯(H·Ebbinghaus)在實驗中發現:識記12個無意義章節,平均需要複習16.5次,識記36個無意義章節需要複習54次,而為了識記含有480個章節的六節詩,隻需要複習大約8次就能背誦。因此,在學習上,應提倡在理解基礎上加強意義識記,反對和克服死記硬背的方法。

  (二)保持和遺忘

  1.保持:

  保持是知識經驗在人腦中的積累、加工、儲存和鞏固的過程屬於記憶過程中“記”的階段。人的記憶的保持能力是相當大的。保持在記憶中的作用並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隨著人們的生活實踐的發展變化而變化的。記憶保持內容的變化最明顯的表現是遺忘。

  2.遺忘與遺忘曲線:

  對於識記的事物不能再認或回憶,或者是錯誤的再認或回憶,稱為遺忘。遺忘就是保持的喪失。一時被遺忘的,以後也可能被回憶起來或被再認出來。

  德國著名心理學家艾濱浩斯首先對遺忘現象做了係統的研究。為了使記憶盡量少受舊有的和日常工作經驗的影響,他應用無意義章節作為識記的材料。他自己對自己進行實驗。有一個實驗的做法是,把識記材料學到恰能正確背誦,過了時間間隔,再重新學習,而以重學時節省的誦讀時間或次數作為記憶的指標。

  艾濱浩斯遺忘曲線表明了遺忘發展的一條規律:遺忘的曆程是不均衡的,在識記後的短時期內遺忘得比較快,而以後逐漸緩慢,到了相當長的時候,幾乎就不再遺忘了,這就是遺忘的發展規律,即先快後慢的原理。艾濱浩斯的研究對記憶心理學以及學習心理學的影響很大,後期的研究證明,識記後遺忘的發展(即遺忘曲線的形式和一定時間間隔內遺忘的數量)是受多種因素製約的。例如識記材料的性質、數量、學習程度和方法,識記材料的難易程度,識記者的主觀努力、興趣、需要、知識、經驗、情緒等等。

  記憶的保持和遺忘始終是一對矛盾,為了使識記後的材料能夠良好地保持,以使今後在回憶和再認過程中,能較全麵、準確地對材料進行回憶或再認,就必須采用有效的方法來克服遺忘。實踐證明,複習是克服遺忘的主要手段。複習的方法或方式也會影響到記憶的成效,所以在複習過程中要合理組織複習,使記憶取得較好的結果。

  (三)回憶與再認

  1.回憶:

  以前感知過的事物並不在眼前,由於一定條件的誘發,在腦中重現了這事物的印象,這就是回憶。根據回憶是否有預定的目的、任務,可以把回憶分為無意回憶和有意回憶。無意回憶是事先沒有確定目的,也不需要任何努力,好像是自然而然地發生的一種再現;有意回憶則是由於直接規定了回憶某種事物的任務而自覺地引起的一種再現。人們有時會觸景生情,這便是無意回憶。學生在考試時作出的所要求的某些答案顯然是一種有意回憶。

  在有意回憶時,回憶的任務推動著回憶過程的進行,在某些情況下這一過程需要一定程度的努力才能實現。在有意回憶時,我們往往要利用許多的,有時甚至是極為間接的中介性聯想,並且還要通過判斷和推論才能逐漸地回憶起所需要的東西來。有意回憶,在學習過程中具有很重要的意義。學生每天都獲得新的知識,而對學習過的東西的複習,無論組織得怎樣好,總有一些內容被遺忘。因此,就有必要去特別回憶它們。

  根據回憶時是否要用中介性聯想,也可以把回憶分為直接回憶和間接回憶。直接回憶是由當前事物直接引起過去映象的再現;間接回憶則是在中介性聯想參加之下實現的再現。例如對乘法口訣表或十分熟悉的外語單詞,通常都可以直接被回憶起來,而對部分遺忘了的物理或數學公式的再現往往要依靠許多中介性的聯想,如回憶各種數學題等等。這些中介性聯想可能是與需要再現的材料有關的各種表象或詞句,有時甚至通過複雜的思維。

  2.對曾經感知過的事物,覺得熟悉,確知是以前感知過的,這就是再認。再認是較簡單的記憶現象,對識記過的對象進行再認要比回憶容易;從記憶鞏固程度來看,再認要低於回憶,能回憶的一般都能再認,而能再認的不一定都能回憶。

  對事物的再認可能有不同的速度和不同程度的確定性,這取決於兩個條件:

  其一,對舊事物識記的鞏固程度。對舊事物的識記越鞏固,越熟悉,再認的速度就越快,反之,則再認就困難。

  其二,當前出現的事物同已經過的事物相類似的程度,以及該事物出現時環境條件的類似程度。事物總是在變化的,如果事物變化不大,就易於再認;如事物發生了很大變化,就難以再認。

  再認常常依靠各種線索。線索就是事物的部分、特點以及識記時的情景等,其中一部分出現可喚起對其他部分的記憶。如再認一個人的姓名,是依靠記憶中他的姓名和他的麵貌、舉止、聲調,乃至職務等形成的聯係,那麽,麵貌、舉止等就成為再認一個人的線索。對越是熟悉的事物,再認時所需要的線索就越少;反之,則需要找更多的線索。

  二、成人記憶的特征

  在人生發展的過程中,大體上可以分為三個時期:即兒童期、青少年期和成人期。在這三個時期中,前麵兩個時期較短,是成長期,一切變化很大,後麵一個時期最長,是成熟期,比較穩定。根據發展進程中的特點,成人期又可分為成年前期、成年中期和成年晚期,有人稱之為壯年期、中年期和老年期。成人學習是以從事社會生產勞動和工作時間為標誌,主要是在青年中期、青年晚期和壯年期這幾個階段,我們討論的主要對象是以青壯年成人為主。

  記憶是過去經曆過的事物在人腦中的反映,記憶力是指獲得、保持、回溯知識和經曆的能力,對成人的記憶能力總體評價為成人記憶力隨年齡增長,基本保持穩定,特別處於壯年期的人,記憶力仍然保持較高的強度,60歲以上的人記憶力存在缺陷,並開始下降。具體而言成人的記憶有以下幾個特征。

  (一)記憶力仍有較高的水平,學習能力處於平穩的高峰期

  當人步入成年以後,機械記憶和意義記憶都得到了高度發展。實驗證明在相同時間內記憶的數量,青年人比少年多一倍,比兒童多四倍。所以,步入成人期是記憶學習的黃金時期。那麽,進入壯年期,記憶力就衰退了嗎?關於人的學習能力與年齡的關係,從20世紀20年代美國著名的教育心理學家桑代克(E·L·Thorndike)到20世紀50年代的韋克斯勒(D·Wechsler),以及後來的其他一些專家的研究,普遍認為:人的學習能力,在三十歲以前是上升的,三十歲至五十歲之間是平穩的高峰期,五十歲以後開始下降。這說明在三十歲左右至五十歲之間,是人的學習能力相當強的時期,正是學習的大好時機。五十歲以後雖然學習能力有所下降,不如青年期,但並沒有下降到不能學習的程度。

  這種年長智不衰的現象之所以存在,是由於學習能力是由兩個基本因素構成的,這兩個因素即記憶力和理解力。而記憶力和理解力與年齡的關係,在25歲後記憶力雖有所下降,理解力卻增加。美國心理學家邁爾斯(Miles)通過研究得出了關於隨年齡增大,與人的感知、記憶、思維能力、學習能力發展之間的關係,也充分說明了這個問題。

  成人理解力強的特點,是由於他們具有比兒童、青少年更為豐富和淵博的知識,有經過長期實踐和鍛煉而獲得的較為豐富的分析、綜合、推理和判斷等智力活動的經驗。

  (二)成年人短時記憶的保持水平比青少年略有下降,但意義記憶的效果尚好

  成年人短時記憶的保持水平與青少年相比變化不大,長時記憶減退比較明顯。也就是成年人對剛看過或聽過的事物記憶較好,對需要將記憶材料進行組織加工使之進入長時儲存方麵的記憶力較弱。例如成年人聽了一個報告,當時心裏很明白,從中心意思到一些細節都記得很清楚,可是用不了幾天,再回憶那場報告,許多細節就模糊不清了。看一本書,看一場電影也是如此。

  成年人和青少年在短時記憶過程中保持水平變化不大,而在長時記憶中保持水平有所下降。為什麽會出現這種現象呢?前一節我們已講過,要使記憶材料進入長時記憶,關鍵是要對這些材料進行組織加工。這種加工可以是知覺的加工,例如觀察一幅繪畫,記住它的形象是什麽樣的;也可以是理解性的加工,把這幅圖分為幾部分,分析他畫的是什麽,主題是什麽。在對材料進行加工時,成年人尤其是中老年人,大多不如年輕人主動,組織加工的效率也要差些,這是成年人與青年的記憶方麵的主要差距。

  但是對有意義事物的記憶效果尚好,例如看完一部電影,成年人很不容易記住其中演員的名字,但是故事的主要情節卻能記得比較清楚。

  當然,保持水平與識記材料的難易程度,識記材料的性質、數量、識記的方法等也有關係,與識記者的年齡、健康狀況、精神狀態、知識積累等也有關聯。

  (三)成人的再認活動與青少年相差無幾

  成人的回憶速度比較慢,且容易漏憶,青少年回憶速度比較快,但易錯憶。成人在感知事物時,確實把事物的信息加工儲存進去了,而回憶過程中易出問題,這說明在整個信息加工過程中,成人主要在提取這一環節上出現困難,這是成人主要的記憶障礙。成人學習困難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從記憶庫中提取信息的速度相對較慢。如果能夠借助於某種提示或線索,則回憶的效果就會明顯地提高。

  (四)運動記憶發達

  成人的運動記憶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麵:

  1.朗讀加背誦記憶,朗讀時,通過視覺神經、聽覺神經、語言神經協同動作,可加深大腦記憶的信息的重複,記憶效果甚佳。

  2.抄寫記憶。通過抄寫,手感神經可以加深大腦記憶痕跡。對所背誦的提綱、重點段落、重點詞句等如能抄寫幾遍,既能記得紮實,還能提高記憶速度。

  3.演練記憶。通過演示性的練習,如身臨其境,注意力集中,情緒活躍,大腦記憶痕跡深刻。

  4.交談、討論記憶。交談與討論都能激發參與者濃厚的興趣,使注意力更加集中,增加了記憶。

  5.漫步記憶。在優美、恬靜的環境中,一邊漫步一邊默讀或回憶能有效地提高記憶效果。從腦生理的角度講,運動之所以能增進記憶是因為小腦參與了記憶活動。成人運動記憶發達,這也是成人記憶的一條重要規律。

  (五)加強大腦鍛煉,提高記憶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會發現,在記憶能力方麵是有個體差異的。有些人,老當益壯,年老智不衰;有些人則未老先衰,例如,腦力勞動者,在平時的工作和學習中有較多的記憶活動。有資料表明,人的記憶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健康狀況和用腦衛生情況。如果一個人的大腦或心血管係統等有疾病。那麽,他的記憶力就不如他沒有這種疾病的時期好。同時,記憶力與學曆水平和平時用腦情況有較大的關係。學校畢業後,繼續從事智力活動和不斷學習的人,智力衰退率是很低的。若幹壯年期的腦電圖資料研究也表明,從事非腦力勞動者,比從事腦力勞動者,容易更早地顯示出老年人的腦電波類型。這一切都說明勤於學習和善於經常思考的人,其記憶力可以保持久遠。一個成年人要長期保持思維能力,就得像保持運動能力需要鍛煉一樣,無論如何要多動腦,多訓練腦,舍此別無他法。

  有些成人學習者以自己“年齡大了,學不進去了”,“記憶力差了”作為學習不好或放棄學習的借口,以期取得同情和諒解。其實這不是記憶力的問題,而是態度、興趣和需要的問題。如果我們的學習內容和他們當前的工作以及今後的發展密切相關,有針對性和實用性,加之必要的思想工作,激發興趣,滿足成人進步成長和成就貢獻的需要,就可以充分利用記憶的優勢搞好學習。因此,成人要發揮已有的基礎知識、社會生活經驗和工作閱曆豐富的有利條件,在新的學習過程中,在迅速理解之後,及時複習,並注意運用記憶的技巧和規律,即使是記憶力差的成人,通過學習鍛煉,記憶力也可以大大加強。為此,要注意用腦衛生,合理地使用和保養大腦。下麵簡單介紹一些保護大腦的方法。

  第一,適時休息。

  經驗告訴我們,大腦的興奮程度是有限度的。當超過一定限度時,就會出現精神渙散、頭腦昏脹、反應遲鈍、記憶速度緩慢等現象,人體也隨之出現疲勞,這時大腦就應該休息了。休息方式有兩種,一種是安靜的休息,即閉目養神;另一種是積極的休息,進行一些文體活動等等。

  第二,積極用腦。

  “用進廢退”是大腦活動的基本規律。如果停止學習,不再用腦,已學到的知識,就會減退以至消失。因此,應該經常鍛煉大腦,保持大腦細胞的活力,以提高記憶的能力。

  第三,樂觀情緒。

  現代生理學、心理學研究證明,憂愁的情緒不但會影響人體健康,而且會損傷大腦機能。因此,應該鬆弛緊張情緒,排除憂愁煩惱,以樂觀主義的精神對待生活,使大腦保持最佳工作狀態。

  第四,鍛煉身體。

  體育鍛煉是保證腦功能良好的重要手段。鍛煉身體必須講究科學:一要因人而異;二要遵循從小運動量到大運動量,循序漸進的原則;三要全麵鍛煉,持之以恒。

  第五,增加營養。

  增加營養才能補充腦神經細胞能量的消耗。盡量食用健腦食物,從中攝取葡萄糖、蛋白質以及維生素,注意食物的多樣化。另外,飲食要定時定量,合理分配好一日三餐,暴飲暴食不利於營養的吸收。

  第六,根除惡癖。

  眾所周知,吸煙、嗜酒過量等,都會損壞腦功能。長期吸煙、嗜酒不但能誘發多種疾病,而且會引起神經過敏、注意力分散、反應遲鈍。實踐檢驗證明,長期吸煙、嗜酒對記憶力損害更為明顯,輕者記憶力明顯地減退;重者記憶力逐漸衰弱甚至喪失。這點對成人尤為突出,為了保護大腦,增強記憶力,應根除吸煙、嗜酒的不良生活習慣。

  
更多

編輯推薦

1一分鍾心理控製術
2贏利型股民、基民必備全書
3人人都愛心理學:最妙...
4看圖炒股
5一看就懂的股市賺錢圖形
6基金投資最常遇到的1...
7買基金、炒股票就這幾招
8明明白白買基金、炒股票
9新手上路 實戰股市
10少年不知愁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少年不知苦

    作者:王慧豔  

    經管勵誌 【已完結】

    本書內容:初三開學的第一天,同學們就想不管不顧地大哭上一場,其中不乏幾個脆弱的女生已經泣涕漣漣,打濕了一張又一張麵巾紙。“陳大班,你說話呀!沒人讓你做啞巴。”牛天梓瞪著牛眼,生氣地衝班長陳遠嚷著...

  • 新手上路炒股票

    作者:薛義明  

    經管勵誌 【已完結】

    書中自有黃金屋,教你如何成為股票市場叱吒風雲的成功者,如何成為一個輸少贏多的投資人,如何成為能立足股市的成功者。

  • 新手上路炒基金

    作者:林和文  

    經管勵誌 【已完結】

    本書重點介紹基金的基礎知識及品種,常用的技術分析方法及投資技巧,分析了基金投資案例等。

  • 凱達之魂:記一個民營企業家的人生和事業

    作者:馮萌獻  

    經管勵誌 【已完結】

    本書記述了張文遠從一個隻有中學文化程度的中學生,從一個生產隊的記工員開始,成長為民營企業家的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