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七節 管理層動蕩,人才流失

  新東方曾經是中國培訓界的奇跡,更是一個改變了成千上萬青少年人生和命運的奇跡。現在的新東方不僅把教育培訓做成了上市公司,還始終占據著培訓界龍頭老大的位置。可是,誰能想到,曾經在新東方蒸蒸日上的時候,卻遭遇了前所未有的“人事地震”,高層管理人員的一一退場,優秀人才的流失,讓新東方一度陷入了分裂的危機之中。

  在新東方,每一次董事會都可以說是一場無情而又殘酷的批判會,而且每個人都不會逃脫被批判的命運,包括新東方的創始人俞敏洪。2003年年底,原新東方集團總裁兼北京新東方學校校長胡敏成了大家批判的對象。胡敏不是一個善於辯解的人,麵對眾人嚴厲的質問,胡敏堅信,沉默就是無聲的抗拒。然而,他的沉默卻被眾人誤解成了理虧,於是,批判的人由最初的責問,變成了責難,再由責難變成了嘲諷,甚至發展到最後,批判演變成了人身攻擊……胡敏感覺自己的心被人掏了出來,並狠狠地摔在地上,不停地進行著踐踏和蹂躪,這種感覺痛不欲生,終於,不在沉默中滅亡,就在沉默中爆發的胡敏一掌拍在桌子上,憤然說道:“你們說夠了沒有?我辭職,可以了嗎?”

  眾所周知,2003年發生了非典,北京作為重災區,任何一個行業都受到了重創,北京新東方學校也沒能避開這場天災。即便如此,胡敏的學校依然取得了相當可觀的利潤,隻是沒有預期中那麽成績卓越罷了。胡敏認為,這個道理是十分淺顯的,即使自己不辯解,他們也應該可以考慮到。可事實並非胡敏想象的那樣,變本加厲的批判和攻擊激怒了胡敏。摔門而去的那一刻,胡敏就已經堅定了決心,離開這個升華了自己的搖籃。2004年4月,胡敏辭去了新東方的職務,同年9月,創辦了新航道英語培訓學校,新東方多了一個對自己了如指掌的競爭對手,更令新東方心痛的是,胡敏離開時還帶走了自己之前培訓出來的50多名新東方骨幹教師。然而,胡敏並不是新東方“人事地震”的第一人,也絕對不是最後一個人。

  在胡敏離開新東方之前,新東方IT培訓的創始人周懷軍就已經離開了,並創辦了北京新科海學校,除此之外,從新東方走出去的高層還有新東方主管國際合作的副校長、英語口語測試教學專家杜子華;創業元老之一,有著“牛人”稱號的宋昊;新東方名噪一時的GRE閱讀教學元老,曾經擔任新東方董事的楊繼……而緊接著胡敏出走的新東方另一高層就是江博,他是原北京新東方學校副校長,“激情聯想法”創始人,更是新東方的主幹人才和重量級人物。

  作為新東方的元老之一,江博於1998年加盟新東方至離開已經有六年的時間,他從一位主講英語的老師,做到基礎英語部門的創始人,再到如今的新東方最高管理層,新東方給江博提供了很好的發展平台,江博也表示,他對新東方、對俞敏洪充滿了感激之情。對於他出走的原因,江博指出,新東方作為一個民營學校,體製上存在不完善的地方,也必將經曆一個從不完善走向完善的過程。新東方的發展出現問題是不可避免的,但有些問題他無法理解,更無法接受,隻能提出辭職。

  有人曾經根據新東方的授課風格,把新東方英語教學分為了三大流派,一類是以俞敏洪為首的“激勵派”,一類是以胡敏為首的“學院派”,還有一類就是以江博為代表的“激情新概念”。可是,就在短短一個月的時間內,新東方三大流派就失去了兩位代表人物。對於新東方的學生來說,他們隻是失去了幾位優秀的老師;可是,對於新東方來說,它失去的不僅是幾位高層管理人員,更為自己樹立了強勁的對手。雖然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人能夠撼動新東方在培訓界的江湖地位,但沒有人能夠否認,新東方的“人事地震”讓新東方麵臨著分裂的危機。很多人預言,新東方會隨著內部的矛盾和紛爭走向分裂,甚至出現由盛轉衰、分崩離析的結局。

  在新東方即將迎來11歲生日的時候,中國第一民校的兩位高管相繼出走,他們或者自立門戶,或者另投他主,之所以會出現這種動蕩,是新東方出現了問題,還是出走的人出了問題?新東方高層動蕩,人才流失的根源在什麽地方呢?新東方的絕大多數成員都是出身北大的人,北大的人喜歡批判,而俞敏洪的寬容和對北大的情緣也助長了“北大人”的張揚和有恃無恐,因此,新東方形成了一種無情的批判文化。對於這種批判,俞敏洪可以容忍,並不代表新東方的精英們也可以容忍。例如胡敏,他因為新東方而出彩,新東方因為胡敏而驕傲。可是,在這種批判文化的壓力下,胡敏、江博等人紛紛選擇了離開。

  新東方出走的高層管理人員指出,在新東方,沒有一個人能夠得到認可、接納和寬容,這不是某個人造成的,這是一個環境,甚至已經形成了一種企業文化。在這種文化裏,每個人都在被批判、被邊緣化,每個人都在相互地邊緣化,並成為被遊戲的對象。很多人感覺自己沒有話語權,他們感到壓抑,而且很累!尤其是像胡敏一樣沒有北大背景的人,在新東方更是名副其實的“外人”,俞敏洪和他的老同學、老朋友之間,即使有天大的矛盾,也可以通過特殊的溝通渠道進行化解。而那些不是俞敏洪的北大同學,不是俞敏洪的親朋好友,也不是新東方創業元老,憑著自己紮實的理論和教學功底在新東方脫穎而出的人不一樣,他們會有一種寄人籬下的感覺,他們接受不了那些有著北大背景、喜歡批判的文化氛圍。

  或許新東方並不缺少人才,但在胡敏等人看來,新東方恰恰缺少的就是包容。現在,新東方已經擺脫了家族管理的陰影,改變了創業元老分封割據的狀態。回憶新東方當初的人事危機,俞敏洪顯得輕鬆而又灑脫。他認為,當時的製度確實不是很完善,現在的新東方已經完成了現代企業的轉型。新東方一路走來,曆經了很多風雨,重要的是,在新東方一係列的蛻變中,新東方這艘巨輪避開了暗礁,沒有沉淪,而且還在痛苦的顛簸和掙紮中繼續前行,這已經足夠了。一個國家如果處於長久的分裂狀態,終究是不能自保的;企業亦是如此,如果長期保持同樣的模式,就會停滯不前,最終被市場所淘汰。

  俞敏洪創造了中國教育界的奇跡,他的新東方不僅年收入達到幾個億,而且占據著全國一半以上的出國培訓份額,每年新東方培訓的學生達到35萬人次,其中有七成以上的中國留學生都在新東方接受過培訓。正因為如此,俞敏洪獲得了“留學教父”的稱呼。雖然新東方是知識分子創業的典範,但新東方所曆經的各種危機和變動折射出了民營企業在發展和轉型過程中所必經的艱辛曆程。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