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三節 跑得快還要停得住

  在新東方的課堂上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在廣闊靜謐的大草原上,火紅的夕陽餘暉普照在大地上,這時,有一頭獅子在沉思:明天,當太陽升起,我要奔跑,以追上跑得最慢的羚羊;而在此時,羚羊也一直在沉思:明天當太陽升起,我要奔跑,以逃脫跑得最快的獅子。所以,無論你是獅子還是羚羊,當太陽升起時,你首先要做的,就是奔跑。

  其實,這個故事很多人都曾講過,牛根生也曾多次講給蒙牛的員工聽,甚至可以說是伊利和蒙牛這兩大競爭對手各自危機意識的體現。在企業家眼裏,生存和發展同樣重要,擴張和穩定難以平衡。經營者的責任就是要巧妙地把握住這兩種力量之間的動態平衡,促使企業在擴張的過程中保持穩定,在穩定的基礎上進行新的擴張。

  在中國的教育行業中,俞敏洪的新東方可以說擁有了輝煌的成就。但這並沒有讓他停下腳步去享受成功帶來的喜悅,反倒讓他更加忙碌於事業,更加恐懼於前程。要知道,培訓市場競爭是非常激烈的,位居第一的新東方沒有參照物,很容易忽視身後窮追不舍的追趕者,如此其自身的能力很可能會在不知不覺中退化,從而落到別人的後頭。所以為新東方創業的人們總是會考察取證,學習國外先進的辦學思維和模式,一直警覺地觀察著自己前進的步伐,不僅要拓展自己的視野,同時也要及時自我反省。俞敏洪認為,隻有找時間到世界的各個角落走走,才能不斷地吸收新鮮事物,如果目光僅僅停留在新東方的大樓裏,那麽什麽也做不了。

  或許你會說為什麽新東方的老師個個都優秀呢?其實他們都是被新東方的競爭和憂患意識逼迫出來的。俞敏洪認為如果那些不能勝任的老師不離開,那麽新東方的發展速度肯定跟不上老師進來的速度,如此一來,就會造成新東方人才的擁堵,這樣老師也會停止自身的發展。所以說,老師們進入新東方也並非是一勞永逸的。當一個老師在新東方待到3至5年,那麽他的教育風格、教學內容很可能會出現重複,這樣上課就會變成陳舊,自己的成長也會受到阻礙。如果他們一直堅持教舊的東西,讓自己的英語水平受到了限製,講課的風格形成了固定的模式,那麽這樣循環下去,新東方就很難有動力去支持這樣的老師上課,而且他們的生活會變得單調,心情變得煩躁。這些對個人、對新東方都是非常不利的。

  對此,俞敏洪決定用他自己的解決方式。他讓每一個老師在新東方待一段時間之後,就會為新東方的老師們提供兩方麵的機會:一個是接受新東方的內部調整,從老師變成新東方的校長和管理者,這樣一來,老師就會迎接新的挑戰,更加感興趣,覺得學新的東西了。第二個是如果新東方的內部調不開,或者是老師覺得自己不適合在新東方的管理崗位工作,認為做老師很優秀,做管理者會出現很多毛病、很多問題,俞敏洪就隻能讓他選擇要麽繼續當老師,要麽就坦率地讓他自己選擇出去幹自己的事業。所以現在有一些老師不管是被新東方轟走的還是自願走的,俞敏洪都表示鼓勵。

  其次,就是俞敏洪希望新東方成為“跑得最快的獅子”的同時,不要盲目地向前追趕。雖然快是每一個成功者必備的條件,但是,必須要防止在一味快速奔跑的過程中,忘記了企業管理能力的提升。所以,俞敏洪提出了一個“速度和發展”的觀點,他說:“隻有知道如何停止的人,才知道如何加快速度。”

  因此在新東方,俞敏洪不僅要求股東們調整自己的心態,同時還要時刻保持強烈的危機意識;並且他對新東方的基層老師,按照“打短工,拿高薪”的薪酬製度。對此俞敏洪解釋說:“因為這樣做能給授課的老師危機感,從而確保新東方‘學生是上帝、衣食父母’的宗旨,主動自覺地提高個人能力,更新知識結構。”

  俞敏洪說:“汽車的質量越好,開得就越快。比如,像奔馳和寶馬這一類車,它們的高質量不僅僅體現在發動機係統上,而且還在刹車係統上高度保證。所以你在開這些車的時候,就敢於高速行駛,因為你知道,隻要你踩刹車,車就能穩穩地停下來,不至於翻車或跑到馬路外麵去。但是,如果你開著夏利車的時候,那麽你一定不會開得和奔馳車一樣快,因為你知道如果讓它跑得太快了,你就很難穩穩地刹住車,說不定還會撞欄杆或者翻了。所以說,沒有把握停下來的人是跑不快的人。”

  俞敏洪不僅用汽車的例子作比喻,而且還用自己的親身經曆講了一個故事。2005年俞敏洪迷上了滑雪運動,於是他開始學習滑雪。剛開始學的時候他沒有請教練,隻是看著別人滑雪,覺得很容易,所以認為就是從山頂滑到山下那麽簡單。可就在他穿上滑雪板想要站起來的時候,哧溜一下他就滑下去了。結果他並不是從山頂滑到山下,而是從山頂滾到山下的,摔了很多個跟鬥。當時對他來說怎麽停止,怎麽平衡,他完全沒有掌握要領。

  而後俞敏洪將自己的那次滑雪的體會和感悟運用到企業的管理中去,使得新東方獲得了一套管理哲學。他認為,剛開始滑雪體會到的最大樂趣就是要怎樣停下來。而對於一個企業來說,追求速度的同時,還要盡可能讓企業向前發展,但是如果企業要停下來,那就必須能夠停下來。其實做企業和做人差不多,如果一個人開始就知道自己在名和利麵前刹不住車,那最好就不要去做。要知道,一旦做了就再也出不來了,企業也是如此。

  在企業界有這樣一個企業經營的駁論:一個企業的成功就是要以最快的速度把企業做大做強。也正是因為如此,許多的企業經營者覺得企業如果不一直前進那就不算成功。這是許多企業家的思想誤區。企業競爭就像老虎,在發展過程中停下來,企業很有可能被老虎吃掉。但是,如果一直馬不停蹄,企業會因為精疲力竭而倒下。所以,企業領導人必須平衡好這兩者之間的關係,控製好企業前進和發展的速度,既要防止太慢被“老虎”吃掉,又要注意奔跑太快而摔倒。因此經營者必須要保持冷靜而思維敏銳的頭腦,這就迫使俞敏洪不斷對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經常審視企業前進的速度,仔細思考企業運行的各個環節。審慎地向前進步,並非盲目地擴張和多元化,並非一味低頭向前發展,隻是偶爾放緩腳步,找準自己的方向,去尋找希望。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