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四十一章 王士禎

  王士禎(1634—1711)字子真、貽上,號阮亭、漁洋山人等,山東新城(今桓台)人,諡“文簡”。王出身於世家,早年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二十五歲中進士,先後任揚州推官、禮部侍郎等,後因“詩文俱佳”,受到康熙帝的重用,任翰林院侍講學士、國子監祭酒等,七十一歲時被革職,其後家居著述。王士禎著述頗豐,據統計有三十六種二百三十七卷。著名的筆記有《池北偶談》、《分甘餘話》等。《分甘餘話》五卷,是王士禎晚年罷官後的著作,內容為見聞與文學。據《四庫全書》所說,當時作者已經年逾七十,著述乃為消閑遣悶,考據之功已不如前,然仍不失其價值。“分甘”典出《晉書·王羲之》傳,王攜子孫遊桑果,“有一味之甘,割而分之”。

呂蒙正得宰相體

有獻古鏡於呂文穆者,雲可照二百裏。公曰:“吾麵不過楪子大,安用照二百裏?”歐陽公以為得宰相之體。吾鄉一先達家居,子姓偶言及曹縣五色牡丹之奇,請移植之。答曰:“牡丹佳矣,然不知能結饅頭否?”此於呂事相類,但其人非耳。

寺觀由來

漢明帝時,西域僧迦葉摩騰、竺法蘭以白馬馱經至洛陽,處之於鴻臚寺,故後僧後居皆曰寺。元帝被疾,求方士,漢中送道士王仲都,處之於昆明觀,故後世道士所居皆曰觀。上見《洛陽伽藍記》及《石林燕語》,下見《雲麓漫鈔》。

張何二考官

餘同年張禮部者,河南人,麵黔而好傅粉澤。順治庚子,於同年何行人蕤音元英同典廣西鄉試。桂林人為之語曰:“本是個畫眉張敞,倒做了傅粉何郎。”辛醜春,餘客秦淮,適何歸,自粵過金陵,酒間談此,坐客皆為捧腹絕倒。

徐俯負心

宋南渡後,高宗最重蘇黃詩文筆墨,求其子孫官之,徐俯師川亦以山穀之甥,馴至通顯。其詩本江西派也。貴後,或以書賀之,稍及山穀淵源,師川答雲:“涪翁之妙天下,君其問諸水濱。”噫!安得此負心之語。

孫廷銓異征

益都孫文定公廷銓為諸生時數有異征,一日,天未明,自家赴塾,過大街西關街名,見一人負簷而立,長過於簷,無他徑趨避,其怪忽直前捽之。文定急奔溪西鳳山玉皇宮,怪物亦涉水隨至。文定方皇遽無計,忽自覺身驟長,於之相等,乃手搏之,怪物錯愕逃去。又常讀書家塾,有狐夜遺金豆十餘枚,後既貴,人稱金豆孫家。公順治中曆官吏、戶、兵三部尚書,康熙元年拜相。

黑山紅絲硯

唐彥猷詢《硯譜》以青州黑山紅絲硯為第一,且雲:“資質潤美,發墨久,為水所浸漬,即有膏液出焉。此石之至靈者,非他石可與較,故列之與首。”按:黑山在益都西鄉顏神鎮,友人趙子和作羹采黑山石琢硯二枚相寄,雖發墨而甚損筆,且石理粗硬,非端溪比也。彥猷所雲,不知何據。昔人品果,以綠李為第一,居荔枝之上,亦此類也。

夢神告盜

江神識山穀書扇事,世傳以為異。又有一事,頗類此。沈遼睿達,存中之侄,善書,舟過富池吳將軍甘寧廟,遇風,遙禱於神。風止泊岸,乃作讚,手書之,留廟中。後為好事者取去,郡守夢神告之,追獲而還之廟。然則興霸亦嗜書也。

妖僧大汕

廣州有妖僧大汕者,字石濂,自言江南人。或雲池州,或雲蘇州,亦不知其果籍何郡。其出身甚微賤,或雲曾為府縣門役,性狡黠,善丹青,疊山石,構精舍,皆有巧思。剪發為頭陀,自稱覺浪大師衣缽弟子,遊方嶺南,居城西長壽菴,而日伺候諸當事貴人之門。常畫素女祕戲圖狀,以媚諸貴人,益暱近之,於是無所忌憚。官東粵者,落其圈繢,十人而九。餘甲子奉使至粵,聞而心惡之。後聞其私販往安南,致犀象、珠玉、珊瑚、珍寶之屬,直且巨萬,連舶以歸,地方官亦無誰何之者。今河南布政使遷福建巡撫許中丞嗣興為按察使,獨惡之,輒逮治,詰其前後奸狀,押發江南原籍,死於道路,粵人快之。餘不識許中丞,即此一事,真頹波中砥柱也。聞其居官亦甚廉正,觀此事,非飲貪泉而不易心者固不能也。

金姓僧假子金舉人

國初有一僧金姓,自京師來青之諸城,自雲是旗人金中丞之族,公然與冠蓋交往。諸城九仙山古刹常住腴田數千畝,據而有之,益置膏腴,起甲第,徒眾數百人,或居寺中,或以自隨。居別墅,鮮衣怒馬,歌兒舞女,雖豪家仕族不及也。有金舉人者,自吳中來,父事之,願為之子。此僧以勢利橫閭裏者幾三十年乃死,中分其資產,半予僧徒,半予假子。有往吊者,舉人斬衰稽顙,如俗家禮。餘為祭酒日,舉人方肄業太學,亦能文之士,而甘為妖髠假子,忘其本生,大可怪也。因書廣州大汕事而並記之。

拒領倉米

康熙四十六年,濟南屬邑大旱,巡撫檄濟東道僉事宋君澄溪廣業臨縣賑饑,使各邑紳士造佃戶冊,按其名領倉米。眾皆具冊,餘獨不具冊,不領米。宋使邑令齎手劄敦勸,且雲:“朝廷之恩,不可虛也。”餘答曰:“某不敏,舊嚐備位大臣,頃四十三年,二東饑,奉旨,官員各自養佃戶。今雖居田裏,敢忘前旨。”再三力辭,不領一粒。宋歸,述於中丞,皆以為得大臣之體,稱其廉正。然餘以義利之辨,不得不然。其實瓶無儲粟,鄉人皆知之。

米元章研山

米元章研山,以南唐寶石為之,後歸禾中朱文恪家。餘常從文恪曾孫彝尊見之,真奇物也。高濂雲:“曾見宋人靈壁石研山,峰頭如黃子久皴法,中有水池深寸許,其下山腳坐水,色白若波濤狀。”餘舊蓄一研山,長可五六寸,高半之,自峰頂至山麓,皴法天然,而岩巒秀絕。己醜夏,為大力者負之而趨,每一憶之,輒作米老蟾蜍淚滴之歎。

錢謙益之藏書

錢先生藏書甲江左,絳雲樓一炬之後,以所餘宋槧本盡付其族孫曾,字遵王。《有學集》中跋述古堂宋版書,即其人也。先生逝後,曾盡鬻之泰興季氏,於是藏書無複存者。聞今又歸昆山徐氏矣。

徐東癡

徐東癡隱君,居係水之東,高尚其誌。李容菴念慈為新城令,最敬禮之,與相唱和。李罷官僑居曆下。繼之者東光馬某,亦知東癡之名,然每有詩文之役,輒發硃票,差隸屬,其結撰稍遲,則簽捉元差限比,隸畏撲責,督迫良苦,東癡亦無計避之。時傅彤臣侍禦裏居,數以為言,馬唯唯,然終不悛也。容菴知之,乃遣人迎往曆下,及馬罷官始歸。馬作令亦平易近人情獨於係癡一事,殊不可解。山穀雲:“士大夫惟俗不可醫。”馬令正坐一俗耳,使胸中有數卷書,定不至此也。

南台故事

唐以門下省為東台,中書省為西台,尚書省為文昌台,而以禦史台為南台。故今都察院可稱南台,不可稱西台。惟唐人稱李棲筠為李西台;宋人稱李建中為李西台。按建中以分司西京,猶近理;棲筠官禦史大夫而呼西台,則不可解矣。餘康熙庚午為副都禦史,常集《唐六典》諸書,作《南台故事》一書。未幾遷兵部侍郎,遂不果成。己卯為左都禦史,欲卒業此書,亦因循未果也。

鐵漢和尚

金陵牛首山寺兜率岩,鐵漢和尚故居。和尚京山人,枯坐岩竇數十年,有二獼猴侍左右。方坦菴拱乾少詹題其畫像雲:“兩個獼猴杖一根,獻花石上獨稱尊。怪公事事能超脫,留此贓私誤子孫。”

  
更多

編輯推薦

1實習菜譜(農家小吃)
2鑒略妥注
3魯迅作品選
4元史演義
5道德經
6偽自由書
7北戶錄
8茶經
9長短經
10長生殿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傳習錄

    作者:【明】王守仁  

    生活休閑 【已完結】

    《傳習錄》是中國明代哲學家、宋明道學中心學一派的代表人物王守仁的語錄和論學書信。“傳習”一辭源出自《論語》中的,“傳不習乎”一語。《傳習錄》包含了王陽明的主要哲學思想,是研究王陽明思想及心學發展...

  • 鄧析子

    作者:【周】鄧析  

    生活休閑 【已完結】

    《鄧析子》分為無厚篇與轉辭篇兩篇,無厚篇所強調的是君主與臣民的共生關係,勸勉君王治國時應該以平等的心對待臣民,歸結到最後就是無厚,是民本的反映。

  • 東周列國誌

    作者:【明】馮夢龍  

    生活休閑 【已完結】

    《東周列國誌》是明末小說家馮夢龍著作的一部曆史演義小說。原版名稱是《列國誌傳》,小說由古白話寫成,主要描寫了從西周宣王時期到秦始皇統一六國這五百多年的曆史。作品中所敘述的五百多年之間,英雄輩出,...

  • 獨異誌

    作者:【唐】李亢  

    生活休閑 【已完結】

    《獨異誌》者,記世事之獨異也。自開辟以來迄於今世之經籍,耳目可見聞,神仙鬼怪,並所摭錄。然有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