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十四章 羅隱

  羅隱(833—910),本名橫,字昭諫,新城(今浙江省富陽縣)人。生活於晚唐,28-55歲到處奔波,但終身不得進士及第。其散文作品,筆鋒犀利,魯迅稱其所著《讒書》“幾乎全部是抗爭和憤激之談。”

敘二狂生

禰正平、阮嗣宗生於漢、晉間,其為當時禮法家惋者多矣!然二子豈天使為之哉?夫漢之衰也,君若客旅,臣若豹虎;晉之弊也,風流蘊藉,雍容閑暇。苟二子氣下於物,則謂之非才;氣高於人,則謂之淩我;是人難事也。張口掉舌,則謂之訕謗;俯首避事,則謂之詭隨:是時難事也。夫如是,則漢之祚殲於外,晉之祚縮於中。故天必降變以應之。二子,應天變者也。或號咷焉,或慟哭焉,斯甚於風雨雪霜已。故泣軍門者,謂遑遑而無主;歎廣武者,思沛上之英雄。

莊周氏弟子

莊周氏以其術大於楚、魯之間,聞者皆樂以從之,而未有以嚐之。一日,無將特舉其族以學焉。及其門而周戒之曰:“視物如傷者謂之仁,極時而行者謂之義,尊上愛下者謂之禮,識機知變者謂之智,風雨不渝者謂之信。苟去是五者,則吾之堂可躋、室可窺矣。”無將跪而受其教,一年、二年而仁義喪,三年、四年而禮智薄,五年、六年而五常盡,七年,其骨肉雖土木之不如也。周曰:“吾術盡於是。”無將以化其族。其族聚而謀曰:“吾族,儒也。魯人以儒為宗。今周之教,舍五常以成其名,棄骨肉而崇其術,苟吾複從之,殆絕人倫之法矣。”於是,去無將而歸魯。魯人聞者,亦得以寢其誌。故周之著書,擯斥儒學,而儒者亦不願為其弟子焉。

齊叟事

齊叟藉其業於沃衍之野,更子弟以主之。歲無水旱之害,無螟之患,而所入或有眾寡焉。叟曰:“豈吾之不信也如是!彼鄰嫗者,始衣食於吾家,今雖外居,猶吾之家隸也。”俾督孟以伺候叟子之長者。及將獲,農戶輒揮田具擊孟以逐之。嫗告孟以不直。叟抶孟,以仲代焉,農戶不之罪。及仲之為也,複然。嫗亦以仲之不直告,叟複抶仲而用季。將行,有言曰:“叟之農戶未嚐如是之悖,自嫗督製後,孟與仲皆為擊逐。今苟存嫗,不唯基址之不留,而叟之子弟逐未艾也。”叟醒然而怒,逐嫗而複孟仲之職,其秋如舊。則前之謀悖者,果嫗也,而農戶何能?

木偶人

漢祖之圍平城也,陳平以木女解之。其後徐之境以雕木為戲,丹雘之、衣服之,雖獰猛勇態皆不易其身也。是以後人其言木偶者,必以徐為宗。嚐過留,留即張良所封也。平與良皆位至丞相,是宜俱以所習漬於風俗。良以絕粒不反,今留無複絕粒者;而平之木偶往往有之。其剞劂移人也如是!

二工人語

吳之建報恩寺也,塑一神於門,土工與木工互不相可。木人欲虛其內,窗其外,開通七竅以應胸藏,俾他日靈聖,用神吾工。土人以為不可:“神尚潔也,通七竅應胸藏,必有塵滓之物,點入其中,不若吾立塊而瞪,不通關竅,設無靈,何減於吾?”木人不可。遂偶建焉。立塊者,竟無所聞;通竅者,至今為人禍福。

  
更多

編輯推薦

1實習菜譜(農家小吃)
2鑒略妥注
3魯迅作品選
4元史演義
5道德經
6偽自由書
7北戶錄
8茶經
9長短經
10長生殿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傳習錄

    作者:【明】王守仁  

    生活休閑 【已完結】

    《傳習錄》是中國明代哲學家、宋明道學中心學一派的代表人物王守仁的語錄和論學書信。“傳習”一辭源出自《論語》中的,“傳不習乎”一語。《傳習錄》包含了王陽明的主要哲學思想,是研究王陽明思想及心學發展...

  • 鄧析子

    作者:【周】鄧析  

    生活休閑 【已完結】

    《鄧析子》分為無厚篇與轉辭篇兩篇,無厚篇所強調的是君主與臣民的共生關係,勸勉君王治國時應該以平等的心對待臣民,歸結到最後就是無厚,是民本的反映。

  • 東周列國誌

    作者:【明】馮夢龍  

    生活休閑 【已完結】

    《東周列國誌》是明末小說家馮夢龍著作的一部曆史演義小說。原版名稱是《列國誌傳》,小說由古白話寫成,主要描寫了從西周宣王時期到秦始皇統一六國這五百多年的曆史。作品中所敘述的五百多年之間,英雄輩出,...

  • 獨異誌

    作者:【唐】李亢  

    生活休閑 【已完結】

    《獨異誌》者,記世事之獨異也。自開辟以來迄於今世之經籍,耳目可見聞,神仙鬼怪,並所摭錄。然有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