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五章 溢號“忠武”

  德宗建中二年六月,郭子儀病逝,豐壽85歲。詔贈太師,陪葬肅宗建陵,賜謐“忠武”,備極哀榮。其武略勳業,唐人盛譽;其威名聲望,朝籲敬服。但以曾誣殺利官張譚,物議薄之。

  建中二年(781)仲夏,郭子儀病重。德宗派舒王(李誼)持詔書前往汾陽王府慰問。舒王頭戴遠遊冠,身穿絳紗袍,以飛龍禁軍300騎為護從,排列親王儀仗。但因代宗駕崩未過三年,沒有鼓吹奏樂。舒王是代宗次子昭靖太子的兒子,德宗養為己子。舒王徘行居諸王之長,凡軍國大事,德宗多讓其親曆實踐,增長才幹。郭氏子弟集於家門之外,迎拜舒王。此時,郭子儀已不能起床,隻是以手叩頭,謝思而已。

  六月十四日,郭子儀壽終正寢,享年85歲德宗聞報耗,停朝五天,深切哀悼。下詔追贈郭子儀為太師,斂以衷冕之服,靈拖陪葬肅宗建陵(陝西禮泉武將山),贈絹3000匹,布3000端,米麥3000石,一切喪葬所需,由國庫供給。同時下令朝中大臣,按次序前往郭子儀靈堂吊唁祭奠。原來的陵墓製度規定,一品官員的墳高一丈八尺,德宗特下詔命,郭子儀的墳再增高一丈,以表彰他的蓋世功績。依照朝廷謐法,賜予郭子儀“忠武”溢號,靈位附祭於代宗廟廷,享受國家祭祀。

  按照唐代溢法製度規定,凡職事官三品以上,散官二品以上,身亡之後才有資格享受朝廷賜予溢號。“忠武”為複字溢。“忠”字的楊義包括:危身奉上、危身惠上、讓賢盡誠、危身贈國、慮國忘家、盛衰純固、臨患不反、安危不念、廉方公正。“武”字的涵義包括:克定禍亂、威強睿德、開土拓疆、帥眾以順、折衝禦侮。唐代受賜“忠武”溢號者,在郭子儀之前有贈司徒、鄂國公尉遲敬德,其後有贈太尉、西平郡王李晏。

  郭子儀出葬之日,德宗在文武官員陪同下,登臨皇城西麵的安福門,哭送其靈樞西出安遠門。可謂備極哀榮。

  古代人臣之道,以修齊治平為最高的倫理準則。文臣死於諫,武將死於戰,名垂青史,雖死猶榮,享譽千古。郭子儀去世後,德宗皇帝對他蓋棺論定,予以祟高讚揚,稱譽其乃天降人傑,生知王佐;訓師如子,料敵若神。於國家多難之秋,翼扶肅宗,再造區夏。國有禍患,勞其勘定;邊有寇擾,藉其驅除。綏靖河東,鎮撫軍心;出師徑陽,說降回紜。安定社租,功高古今;抗禦侵略,名震夷狄。統帥征鎮,曆年二紀;公台鼎臣,四朝柱石;身膺族錐,藩翰萬裏。忠貞懸於日月,寵遇冠於人臣。功大不伐,身高更安;名比薑尚,位贈太師;勳烈德賢,福祿壽考;盛業持久,段而彌光。

  唐朝及後代史官記載議論郭子儀生平事跡,皆交口稱揚,謂其權傾天下,功蓋一代,國家以其身為安危者殆三十年。君上忌憚,候悻膺毀,始終勤謹惕厲,朝聞命而夕就道。位極人臣,侈窮人欲,富貴壽考,家族繁衍,哀榮終始,人道之盛,無有缺憾。評價其統帥才幹,謂自平叛戰爭伊始,與李光弼聲名相齊,世稱“李郭”。雖然威肅謀略不及光弼,而寬厚得眾卻有過之。在平叛戰爭中,朔方軍將士轉戰子黃河南北,關內、河東等地,聲威遠播。郭子儀任兵馬副元帥,指揮若定,朝野敬服。代宗廣德元年(763)平定河北後,以安史降將為諸鎮節度使,形成藩鎮割據局勢。田承嗣為魏博節帥,坐鎮魏州(河北大名),專橫跋雇抗禮朝廷。郭子儀曾派使者前往魏州,田承嗣向西下拜道:“我這膝蓋不向別人下跪已有好多年了,今天專為郭令公跪拜。”大曆十一年(776)五月至十月間,汁州(河南開封)軍將、都虞侯李靈暇據州反叛,凡公私財賦經過汁州的,全部劫取。惟有郭子儀的封幣(封戶所繳賦稅)經過時,未敢扣留,並且派兵護送出境。

  郭子儀善於收羅使用人才,他魔下將領和幕府僚佐中,有數十人以軍功封王封侯或以才能升遷將相高位。對這些貴為王公的舊部下如李懷光、渾堿等輩,郭子儀頤指氣使,如同對待家兵一樣。不僅他本人,就連他的妻妾也是如此。每當郭子儀在京城期間,時常有部將受命出鎮,清早前來郭府拜辭,而郭子儀的妻子王夫人、愛姬南陽夫人、李夫人等正在對鏡梳妝,便指派這些朝廷命官去打洗臉水或者拿佩巾,在旁侍候,就像使喚仆人一樣。

  金無足赤,人無完美。郭子儀仕途生涯60餘年,自然難免失誤之事。史載其曾聽信讒言,誣殺張譚(曇),招致物議。

  朔方節度判官張譚性情剛正,語言直率,郭子儀認為張譚輕傲,心中頗為不悅。再者,張譚常單獨求見郭子儀,奏告同僚之間的是非曲直,而這恰與郭子儀寬厚恕下的作風相違。郭子儀無論出鎮在外或人京居家,常以聲色自娛,每當在寵愛的姬妾住處飲酒奏樂時,便下令守門者謝絕賓客,部下有事也不讓進見。而張譚遇到這種場合,偏偏不避忌諱,強迫守門者通報求見,弄得郭子儀大掃興致。

  後來,張譚又因事請求罷去郭子儀任命的官員,致使郭子儀勃然發怒,將其關押人獄。孔目官吳暇受郭子儀信任,借機落井下石,構陷張譚。郭子儀遂以煽動軍心,圖謀不軌上奏朝廷,將張譚處斬。掌書記高9曾極力勸阻,但郭子儀不予理睬,並上奏將高9貶為猜氏(山西臨猜南)縣。事發之後,郭子儀幕府官佐中有不少人心生畏懼,借故或托病辭謝離去。至此,郭子儀方才省悟,愧海道:昊唯誤我廠將其逐出幕府。又將那些辭謝離去的僚佐,全部舉薦給朝廷門。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