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四節 聖母愛撒貧民窟

  特蕾莎修女被人譽為“貧民窟的聖母”。她的物質需要非常低,所有的衣物隻是三套衣服,從不穿襪子,隻穿涼鞋。她的住處除了電燈之外,惟一的電器就是電話,在大熱天,她也不用風扇,因為它是窮人用不起的奢侈品。盡管仁愛修會所擁有的資產多達四億美金,可是她不設公關部門,所有的信件都親自回複。沒有錄影帶,沒有介紹資料,她甚至沒有一間像樣的會客室,就那麽赤著腳站在教堂外的長廊上,依次跟每一位來訪的客人談話。特蕾莎修女凡事親力親為,她渾身是病,雙腳因為嚴重的風濕症而變形,但她一生中從未想到過放棄或退休,甚至都未考慮過充足的睡眠。1969年,受特蕾莎精神感召的誌願者成立了“特蕾莎修女合作者國際協會”,迄今已有近千個機構,數十萬誌願者。該組織充分體現了仁愛修會“祈禱、克己和為窮苦人服務”的宗旨,既不要求會員繳納會費,也不挖空心思募集資金,因此被稱為“世界上最無組織的慈善組織”,但它的凝聚力和感召力絲毫也不弱於任何同一性質的慈善協會。1979年秋,特蕾莎修女以其偉大的人格獲得了該年度的諾貝爾和平獎。當年的諾貝爾和平獎授獎公報如是說:她的事業有一個重要的特點:尊重人的個性,尊重人的天賦價值。那些最孤獨的人,處境最悲慘的人,得到了她真誠的關懷和照料。這種情操發自她對人的尊重,完全沒有居高施舍的姿態。……她個人成功地彌合了富國與窮國之間的鴻溝,她以尊重人類尊嚴的觀念在兩者之間搭建了一座橋梁。

可敬的是,特蕾莎修女從不把所獲得的獎章、獎品擺在家中炫耀,而是一拿到獎章、獎品,就想辦法將它們拍賣。她一生獲得過諾貝爾和平獎、印度尼赫魯獎、美國總統自由勳章、卡內基獎、史懷澤獎等80餘個崇高的榮譽獎項,她將它們全部拍賣,然後將所得的義款全部用於幫助窮苦無助的人。1964年,羅馬教皇為表彰特蕾莎修女的仁愛精神,特意贈給她一輛白色林肯轎車,她卻將這件禮品派作抽彩義賣的獎品,用所得的款項在加爾各答建造了一所麻風病康複中心。1979年,特蕾莎修女榮獲諾貝爾和平獎,她隨即將自己的獎金全額捐出,用於建造醫院,她還建議諾貝爾委員會取消授獎宴會,將節省的7100美元贈予仁愛修會。1992年,特蕾莎修女剛獲得美國哥倫布騎士團的“喜樂與希望”獎牌,就四處打聽買主,急於脫手,她想讓自己救助的痛苦者和絕望者早一點兒看到喜樂和希望的真實存在。這一史無前例的事跡更是廣為世人稱讚。1997年9月5日,正當英國王妃戴安娜的葬禮成為全球各大媒體熱門時,突然傳來特蕾莎修女去世的不幸消息。她的去世好似一位天使的凋零,如同一位慈母的殞逝,善良的人們無不為她的逝去掩麵而泣。在印度各地,千千萬萬的普通民眾走上街頭,冒著傾盆大雨慟哭著呼喚他們心中最崇敬的“特蕾莎嬤嬤”,如同迷失在茫茫森林中的孩子呼喚他們的母親。印度政府決定遵從民意,為特蕾莎修女舉行最隆重的國葬。羅馬教皇約翰·保羅二世也決定順應人心,專門為她做一場私人追思彌撒,還啟動了冊封她為“聖德蘭修女”的程序。各國元首更是爭先恐後地發表電視講話,紛紛表達他們的哀思和敬意。菲律賓紅衣主教梅辛稱特蕾莎修女是“代表和平,代表犧牲,代表歡樂”的象征。印度最大的一所清真寺的伊斯蘭教長布哈裏也由衷地讚美特蕾莎修女是一位“永生的偉大的聖人”……戴著聖光的特蕾莎修女畫像特蕾莎修女的一生是平凡的,平凡得許多人都不知道世界上曾經有這樣一個人。但特蕾莎修女更是偉大的,她把愛帶給了窮苦人,她讓許多人記起人間還有“真情”。

雨果說:“生命就是給予。”但特蕾莎修女給予別人的實在是太多太多了,而且不要任何回報。她比任何神明更應該受到人們的尊敬。她並未改變政治格局,也沒有發明過什麽可以讓社會生產力飛躍的東西。但她改變了許多人的一生。許多人的一生可以構成一段曆史,改變了許多人的一生的特蕾莎修女何嚐不是在改變人類的曆史呢?而且,特蕾莎修女改變了公認的慈善觀念。是的,“嗟,來食!”的態度並不是慈善,隻有特蕾莎修女那樣的方式才是真正對處於弱勢地位的同類的關懷。在物欲橫流的現代,這位聖母一樣的修女早已被人們忘記。但相信如果有一天,全人類都想起了她的時候,我們的世界將會比伊甸園更讓人感到幸福。就讓我們以一篇讚美詩來表達對特蕾莎修女的敬佩吧——盡管它不是為特蕾莎修女所做,但沒有人比特蕾莎修女更適合它:在這山穀,我們將建立一個家我們將建立一個家為這全世界在這山穀,沒有人是孤單的沒有人是孤單的,因為這山穀是我們的家告訴孩子們,沒有人是孤單的沒有人是孤單的,因為這山穀是我們的家告訴所有的生物,我們將建立一個家我們將建立一個家,為這全世界告訴所有的生物,沒有誰是孤單的沒有誰是孤單的,因為這山穀是我們的家。

  §§第十章 托起印度的女人——英迪拉·甘地

  
更多

編輯推薦

1聚焦長征...
2聚焦長征--長征中的...
3紅軍長征在湖南畫史
4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5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6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7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8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9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10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