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三節 從容行善坎坷間

  在這個世界上,真心行善也是非常危險的,不知為什麽總有一些流氓要滋事,要撒野,要欺負行善的特蕾莎修女。他們或試圖燒掉康複中心的房子;或劫持幾位修女,將她們推入河中;或找上門來挑釁,矛頭直指特蕾莎修女。麵對凶悍的歹徒,特蕾莎修女毫不退縮,而是迎頭嗬斥道:“上吧!殺死我吧,如果你們想這樣的話,就趕緊動手!但不要再幹擾我的工作!”那些平時不可一世的流氓反倒被她的凜然正氣給震懾住了。一開始,在天主教會內部,即使是苦修的神父也對特蕾莎修女這種全力以赴的仁愛實踐不以為然,甚至認為她是走火入魔了。但堅定的信仰支撐著她毫不猶豫、義無反顧地走了下去。她的成就有目共睹,終於使那些質疑的聲音徹底消失。這世界總有些奇怪之處,行善者常被懷疑為偽善者,救人者常被指控為害人者。特蕾莎修女一生所受誤解極多,常被流言所包圍:她救治印度教徒和穆斯林,有人便造謠說她想改變他們的信仰;她遊說西方家庭收養南亞孤兒,有人便造謠說她想拐賣兒童。特蕾莎修女的愛心自一開始就並非輕而易舉。她的修女們曾被越南、北愛爾蘭、斯裏蘭卡政府驅逐出境,在德國柏林,也有流氓跟在她們身後尖聲怪叫:“滾回印度去!”但特蕾莎修女總是愈挫愈勇。在埃塞俄比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皇家司法部長曾懷疑她愛護窮苦人的行為背後隱藏著不可告人的深層動機,總是警惕她的所作所為,還問了她一些尖銳的問題。特蕾莎修女的回答有力地反擊了他的無端懷疑。特蕾莎修女在非洲救助難民“你期望從我們的政府得到些什麽?”“我來的目的,隻為派遣修女幫助一些受苦的窮人。”“你們修女具體會做些什麽?”“我們會全心全意為那些貧困者中的最貧困者提供免費服務。”

“你們有些什麽資曆?”“我們隻是將愛心和憐憫帶給那些沒有愛、被人棄絕的人。“你會不會向那些人傳道,試圖改變他們的信仰?”“我們的愛心工作,會向那些受苦的窮人見證神的仁愛。”在這個價值多元化的世界,人們對同一個人、同一件事的評論可能截然相反,這完全正常。以措辭尖酸刻薄著稱於世的美國記者基斯托夫·希金斯曾酷評特蕾莎修女為“人民的麻醉師、啟蒙的敵人、霸權的女奴”。還有人指責特蕾莎修女隻致力於改造幾個狹小的角落,對更大的黑暗地帶則視而不見,對窮人的疾苦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從不譴責和抗議如狼似虎的政治體製、殺人不眨眼的權勢集團和不平等的財富分配。這些人認為上述這些事都比握著垂死者的手重要得多。他們還一口咬定,仁愛修會善良的修女幫了那些應該為社會貧困負責的人一個大忙,有了她們卓有成效的工作,剝削集團和地方上的貪官汙吏比以前更加高枕無憂,他們搖身一變,成為了一群為修女們奉獻愛心提供“原材料”的功臣!這些批評和指責太荒唐、幼稚了。以特蕾莎修女的愛心,當然認為大奸大惡也可以得到感化,她也很想這麽做。但是感化幾個這樣的人對那些窮苦人有多大意義呢?她不肯介入複雜的政治,隻是為了給自己保留有限的工作空間,能使一些窮人得到愛護,能使幾處角落變得光明,總比讓他們得不到愛護,到處一團漆黑要好。而且,愛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愛不能感化所有的人,對暴政和強權者而言,尤其如此。海灣戰爭期間,特蕾莎修女曾致信交戰雙方的領導人——美國的布什總統和伊拉克的薩達姆總統,呼籲他們理智一些,珍視人類得之不易的生命與和平。然而這兩人根本不聽她的勸解。槍炮一響,多少生命頃刻間就灰飛煙滅了,稍微幸運的也變成了殘廢。愛的呼聲在強權政治堅厚冷酷的鐵壁麵前根本無能為力,但愛的呼聲對於窮苦人而言,則是他們祈求的最高福音。特蕾莎修女曾說:“如果我們不讓這滴甘露掉進苦海裏,苦海裏就會少了這一滴。”

隻要愛心在,希望便不會滅絕。愛有許多種,它可能是無言的,是沉著的,是不做反抗的,是逆來順受的。這樣的愛同樣珍貴,它的建設性同樣不可低估。富有愛心的特蕾莎修女並不呆板,她個性鮮明,談吐風趣,言行常出人意料。英國資深記者麥高理曾專訪過特蕾莎修女。一開始,麥高理以為自己的嘉賓是一位怕生的、笨拙的受訪對象。在直播間裏,她並不像其他名流那樣正襟危坐,麵帶微笑,侃侃而談,而是縮成一團陷在沙發裏,嘴裏念念有詞,懵然不知全英國的電視觀眾正目不轉睛地盯著她。但麥高理的提問程序隻維持了短短的幾分鍾,然後特蕾莎修女便一舉廢黜了麥高理主持人的角色,將他變成一個普通的聽眾。她在鏡頭前的演說,思路清晰,言語流暢。若單純從電視製作角度看,這個完全失控的訪談節目無疑砸了鍋,但它的效果卻出奇地好,簡直可以用轟動二字去形容。節目播出後,信件和捐款猶如漫天的雪片一樣飛入英國廣播公司。人們都在問:“這個女人很感動我,我該怎樣去幫助她呢?”特蕾莎修女絕不會故作姿態,使自己在攝像機麵前光彩照人,她也不會讓自己陷入被動,成為記者和主持人手中任意擺弄的棋子。她麵對新聞界,曾用半嘲諷半調侃的語氣說:“我和耶穌訂了一份合同,記者每給我拍一張照片,就會有一個靈魂從煉獄中釋放出來。近來哢嚓聲之多,已經把煉獄騰空了。”仁愛修會的工作重點,除了要使瀕臨絕境的肉體得救,也要使瀕臨絕境的精神得救,最終將他們導入天堂。有一次,身著白衣白袍的仁愛修會的修女路經紐約的一座公園,有個睡眼惺忪的流浪漢看見她們向他匆匆走來,不禁大吃一驚,以為是從天而降的使者來迎接他到天堂去,他立刻大聲喊叫道:“我還沒準備好,我還沒準備好!”然後一溜煙兒逃得無影無蹤。特蕾莎修女每次講完這段趣事,都會強調一句:“這說明了人們究竟對我們有什麽期望!”特蕾莎修女雖然常勸人做善事,但她的箴言點到為止,猶如春風拂麵,使人們總能欣然接受。1976年,“聯合國人類居住會議”在加拿大溫哥華召開,特蕾莎修女對衣著考究的加拿大總理杜魯道說:“身為一國總理的人如果穿著更簡樸的衣服,食用更簡單的食物,則全國上行下效,也都過著樸素的生活,那麽就能幫助更多貧困的人。”杜魯道從諫如流,第二天就換掉禮服,穿上普通的運動套裝,他此舉博得了與會人士的一致好評,這當然多虧了特蕾莎修女技巧性的勸誡。特蕾莎修女是無畏而慈祥的,她曾在狹窄的小巷中攔住一頭狂奔的瘋牛;她也經常長久地握著一位垂危的麻風病人的手,直到他安然逝去。“將來不在我們手上,我們隻能應付今天,要是月球上有窮人,我們也會想去!”這就是特蕾莎修女的浪漫。

  
更多

編輯推薦

1聚焦長征...
2聚焦長征--長征中的...
3紅軍長征在湖南畫史
4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5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6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7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8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9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10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