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四節 文複藝興賴夕陽

  隨著英格蘭海軍的勝利,籠罩在英格蘭上空的舊風氣一掃而盡,冬天的積雪已經消融,伊麗莎白時代——英國文藝的春天降臨了。正是在這個時代中,出現了馬婁和斯賓塞,還有今天盛名依舊的莎士比亞和培根。莎士比亞尤其受到了伊麗莎白的重視。伊麗莎白非常欣賞莎士比亞的作品,還特別授予他爵士稱號的族徽。受到了女王的力捧,莎士比亞的身份水漲船高,很快就成了富翁。相比之下,許多文藝巨匠生前潦倒,死後出名,莎士比亞實在是幸運得多了。伊麗莎白非常巧妙地利用了自己一生保持童貞的條件,她在英國社會各階層培養和扶植了一批支持者。這些支持者利用自己的嘴和手中的筆,竭力地神化女王的形象,使一個成功的帶著基督教光環的童貞女王形象浮出了水麵。文治武功皆有建樹的女王本來就深受人民愛戴,如今又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麵紗,增添了幾分聖潔的光輝,怎不教英格蘭人由衷地崇拜!於是,大臣們把自己的莊園建成E字型,取伊麗莎白名字的第一個字母,以示愛戴;詩人、藝術家也通過各種形式讚美女王,把她喻為月神、玫瑰;而更多的人則亦步亦趨地追隨著女王的喜好:女王愛喝的酒,女王愛用的美容用品,女王愛穿的衣服,女王愛戴的首飾……都吸引著貴族、平民爭相模仿。正因為如此,伊麗莎白無心插柳柳成蔭。

在她統治的時期,英格蘭的建築業、餐飲業、服裝業等等都表現出了鮮明的特點。而音樂、舞蹈、詩歌等藝術的水平也上升到了一個全新的高度。伊麗莎白時代的文藝複興,可以說是人類曆史上一場無可比擬的、浩大的精神盛宴。1603年3月,70歲高齡還從不荒廢政務的伊麗莎白精力似乎突然全部消失,體質異常虛弱,精神極度抑鬱。忍受了四天四夜的折磨之後,3月24日,這枝神秘莫測的玫瑰終於凋落了。在死之前,她將王位傳給了蘇格蘭王——前蘇格蘭王瑪麗的兒子——詹姆斯·斯圖亞特。英國有史以來隻有少數幾個君王聲名遠揚,伊麗莎白一世正是其中的一位。伊麗莎白聽莎士比亞背誦他的作品縱觀她的一生,雖然有過戀人,卻終生未嫁,一直保持童貞,沒有放蕩的生活,這在曆史上所有的女王身上都是極為罕見的。伊麗莎白的簽名她接手了一個內外交困的英格蘭,但交還給後人的,卻是一個繁榮昌盛的大不列顛。是她給英格蘭帶來了經濟複蘇;是她結束了西班牙海上強國的美夢;如果不是她將王位傳給蘇格蘭王,也不會有英國今日的領土格局。伊麗莎白對世界的影響太深遠了,甚至幾乎影響了世界上每一個國家的命運。這不能不讓我們驚歎這瘦弱的婦人之軀中何以有如此巨大的能量!這枝凋零於400多年前的玫瑰,似乎至今仍留有濃鬱的餘香。

  §§第五章 俄羅斯的“小母親”——葉卡特琳娜大帝

  
更多

編輯推薦

1聚焦長征...
2聚焦長征--長征中的...
3紅軍長征在湖南畫史
4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5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6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7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8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9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10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