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十二章 西晉

  滅亡以來,荒廢了170多年的魏(曹魏)晉故都洛陽,成了北魏的新都。493年,孝文帝開始重建新都,到他的兒子宣武帝元恪手上才建設完成。

  遷都之後,從平城遷到洛陽的人,叫做“代遷戶”,總數約有100萬人。其中,勇士15萬被編成禁衛軍(羽林、虎賁)。洛陽附近的河陽(現在河南孟縣西),設了個新牧場,養馬10萬匹。每年從河西選馬到並州牧場,讓馬習慣內地水土,再遷到河陽來。部分拓跋部人民以及北邊其他各族人民,便在中原地區定居下來。遷都後,擺脫貴族傳統保守勢力的影響,北魏漢化的改革更廣泛、更迅速了。495年,孝文帝下令禁止鮮卑服裝,要求鮮卑人改穿漢服;禁止鮮卑話,改說河南洛陽話;“代遷戶”都在洛陽落了籍,死後葬在北邙山(在洛陽的北麵)。有次,孝文帝在洛陽街上,看見個鮮卑婦女,坐在車中,作鮮卑打扮。後來,在朝見群臣時,便責備任城王拓跋澄,說他督察不嚴,奉行命令不力。拓跋澄為自己辯解,說隻有少數人這樣打扮。孝文帝尖銳地問道:“難道要全部這樣打扮才算督察不嚴嗎?你這樣說,簡直是‘言喪邦’!”又轉向史官說:“應該把這件事記載下來。”

  496年,又命令改去鮮卑姓,他自己改姓元,其他改姓長孫、穆、奚、陸、賀、劉……;把鮮卑族的穆、陸等姓定為國姓,和漢族大姓崔、盧、鄭、王同等待遇,享受同樣的政治特權。漢族大姓,叫做郡姓;郡姓之中,又分等,最高的叫做甲姓。從此完全承襲了魏(曹魏)晉以來的門閥製度,“以貴襲貴,賤襲賤”,按門第高低來分配官職。但門第高低,皇帝可以左右,和南朝不同。這正如“長製”和“均田製”的實行,代表中央集權力量的皇帝,在統治階級內部關係中占了上風。

  孝文帝又通過婚姻方式,來加強鮮卑貴族和漢族大姓的聯係。他自己取姓(崔、盧、鄭、王)的女子入宮,又為他的5個弟弟娶漢族大姓的女子做正妻。範陽盧氏,家娶了3位公主。政治利益進步把鮮卑統治者和漢族豪門結在起了。

  “文治”構成了漢化的核心。北魏的國家機器,隨著封建化的逐漸完成,也更為完備了。野蠻的征服者總是被那些為他們所征服的民族的較高文明所征服,這是條曆史規律。孝文帝和他的前輩什翼犍、道武帝、太武帝、文明太後樣,在鮮卑族漢化過程中,順應了這規律,起了重要的曆史作用。

  孝文帝遷都洛陽以後,提倡鮮卑人學習漢族的文化知識。鮮卑貴族自認天資笨,學不來;他卻強調重要的是學習與否。他自己學習很努力,親自動手寫詔令,作詩賦,和漢族文人學士相比,並無遜色。

  499年,孝文帝在南伐的歸途中病死,終年33歲。

  北魏滅亡鮮卑拓跋部同漢族的融合,在孝文帝時迅速達到了高潮,但遠沒有結束。以往的曆史上,民族的融合總是同幹戈、仇殺、禮聘、互市等交織著,這次也不可能帆風順。

  孝文帝死後,過了十年,北魏的政治漸趨腐敗,接連激起了北方各族人民的大起義。幾經周折,聲勢浩大的起義軍雖然先後都被鎮壓下去,但北魏王朝也因此蹶不振,風雨飄搖,被控製在個叫高歡的漢人手中。高歡是依靠北方邊鎮的鮮卑軍人起家的。最後,北魏的末代皇帝孝武帝不堪高歡的欺辱,被迫逃往長安,依靠與高歡相對立的另支關隴軍人勢力,繼續稱孤道寡。公元534年,孝武帝在長安宮中喝下杯毒酒,北魏王朝曆時149年的曆史也就隨之告終了。

  高歡失去的雖是個傀儡皇帝,但在政治上就失去了號召力。他為挽回劣勢。就在洛陽又立了位皇帝,即孝靜帝元善見。國號仍稱魏,史稱東魏(534—550年)。

  北魏的孝武帝在長安被鴆殺以後,關隴地帶的軍人首領宇文泰也另立了位皇帝,繼續稱魏。史稱西魏(535—556年)。

  統的北魏,被分裂成東魏與西魏,兩個皇帝,東西對峙。

  550年東魏權臣高洋廢掉孝靜帝,自立為帝,國號齊,史稱“北齊”557年西魏宇文覺廢掉西魏皇帝,自立為帝,國號周,史稱“北周”北齊和北周之間爭戰連年,最後北周滅掉北齊,重新統了北方。
更多

編輯推薦

1聚焦長征...
2聚焦長征--長征中的...
3紅軍長征在湖南畫史
4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5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6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7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8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9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10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