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3章 積極地麵對問題

  在遇到問題的時候,我們必須在積極和消極的態度中作出選擇。我們可以戰鬥或撤退,可以去征服或投降,可以積極麵對問題或逃避。我們選擇和運用哪種方式麵對我們的問題、挫折和失敗,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取決於我們的個性和環境,而不是冷靜的推理。但是,在很大程度上,正是我們選擇的態度決定了結果如何。所以,我們要充分地認識積極生活的力量和消極生活的危險,這樣才能掌控自己的命運。

  心理學家們認為,有四種麵對問題的基本的方式。有兩種是積極的方式,包括直接的積極和間接的積極。另外兩種是消極的方式,以退縮和逃避的形式出現。有時,我們每個人都會以其中的一種或多種方式處理問題。但當我們更多地以消極的方式處理問題時,我們就麵臨著遭受挫折。消極的問題處理方式往往似乎更簡單。可長此以往,我們就容易陷入失敗之中。

  這四種處理問題的方式,你通常會選擇哪一種?

  (一)你運用直接積極的方式

  當你走到問題的大門前。如果它已經上了鎖,你會找出方法來打開它,或者選擇其他的道路進入。這是一種自信的、自給自足的直接積極的解決方式,這種解決方式就是實事求是地麵對現實,然後進行分析,認清障礙,並討論、權衡或者解決問題,或者將所有障礙掃除。你知道自己想要什麽,並且努力爭取。你采取直接的方式去實現它。

  當然,這種直接的方式有時需要輔以一定程度的謹慎。如果愚蠢和毫無判斷力地運用它,這將是災難性的。盲目地攻擊擁有強大優勢的敵軍的士兵,可能麵臨的將是死亡。當然,有些人過於自信,狂妄自大或內心絕望,這使得他們與整個世界對抗,最終自取滅亡。這種自高自大、情感不健全的偏執狂是相當罕見的。培養直接、有效而積極的自信是每個成熟的人的目標。

  德懷特·D。艾森豪威爾的經曆證明了積極直接的生活態度的價值。如果當初他屈從於消極的態度,在海外戰爭中他就不可能從小勝一直走向最終的偉大勝利。在《遠征歐陸》一書中,艾森豪威爾講述了他在成為歐洲戰區總司令後不久,首次致電羅斯福總統和丘吉爾首相,向他們匯報戰況的故事。將軍寫道:“當非洲沙漠地區的托布魯克剛剛落入德軍手中時,整個盟軍士氣陷入絕望中。然而,兩位元首並沒有表現出任何的悲觀情緒,讓人感到高興的是,他們考慮的是如何進攻和取得勝利,而不是防禦和等待失敗。”

  在這個實例中,我們把艾森豪威爾將軍對於積極態度的評價和那些消極態度作了對比。這進一步揭示了他有關軍事勝利的簡單公式。艾森豪威爾將軍這樣總結道:“計劃的製訂要事無巨細。然後奮戰到底。”

  H。 G。威爾斯也很重視這種積極的生活方式。在他的《自傳實驗》一書中,他列舉了兩條自己生活中的指導原則。第一,“如果你非常想要得到什麽東西,就去努力爭取,然後再詛咒發生的結果。”第二,“如果生活對你來說還不夠好,就去改變它;絕不要每天忍受枯燥和沉悶的生活,因為倘若你去爭取並且努力到最後,即使是發生在你身上最糟糕的事情也會被戰勝,而且最後的結果不一定就是死亡,也不會是世界末日。”

  直接積極的價值對於伊麗莎白·阿登來說是眾所周知的。他創建了自己的化妝品帝國,資產超過1700萬美元。阿登經常在各種商務會議上都會對她的高管們灌輸積極的態度,她說:“要想在這個世界立足,你就必須戰鬥,戰鬥,再戰鬥!”

  即使是孩子也會發現積極態度帶來的回報。富蘭克·莫斯利講述了他看到一個孩子嚐試翻過柵欄取一個紅球的故事。他說:雖然柵欄不高,但那孩子很小,出生才幾百天,隻能說幾句話,而且他對柵欄和其他的事情都沒有經驗。

  他說:我剛要去幫忙,但媽媽阻止了我。

  她輕聲說:‘讓他自己來。’

  ‘但是柵欄太高了。’

  ‘的確很高,但孩子不懂那些,’她說,‘那就是孩子們的可愛之處——他們總是會用盡全力去做不可能的事情,有時他們就會成功。他們總是哭著想要月亮,或許有一天,他們當中就會有人能得它。’

  “這時,孩子已經把它的小椅子靠到柵欄上,爬了上去。看到這還是不夠高,他把一個盒子放到了椅子上,氣喘籲籲地站了上去,小臉蛋紅紅的,接著‘砰’的一下跌落在柵欄的另一邊,他撿起球,向我們咧開嘴,露出了快樂的勝利的微笑。柵欄對他來說是太高了,但他不知道。”

  那些有勇氣麵對一切,對自己充分的判斷、清晰的思路和充滿自信的人都會采取積極正麵的方式解決問題。在追求目標的過程中,這種直接麵對的方式對於分析問題,做出建設性的計劃具有特別重要的價值。同時,它還可以有效地防止消極思想破壞我們良好的計劃。這種態度不允許任何悲觀主義帶來的失敗。積極主義思想者做事果斷,采取直接的行動去實現他們理想的目標。要不是有時在人際交往中運用半積極的、間接的方式令其放慢腳步的話,他們一定會取得更大的成功。

  (二)你運用間接或替代性的,半積極的方式不是迎難而上直接正視問題,你嚐試著走側門和窗戶;你運用多少可以解除敵意的間接方式;你一點點試探著靠近,缺乏自信,心有恐懼;你想努力贏得目標,可自己又沒有勇氣,通過別人替你打前陣,以此對問題做另一種形式的直接積極的應對。你暗示出了自己想要的東西,此外,你一直在追求你想要的東西並尋求問題的解決方案。

  有很多人用間接方式解決問題。的確,這種方式自有可取之處。它的主要價值在於它機動靈活,較少樹敵。間接的方式允許對方保持珍貴的自尊。直接的方式可能意味著對方正在被“操縱”,或者接受指示或者被強迫,而間接的方式能讓他感覺到自己處於可以掌控一切的地位。因為這些人都是否定主義者,希望得到別人足夠的尊重。有很多人不願意自己的思想和行為直接由其他人影響和指示。如果你的問題常常要涉及他人,那麽最好記住,間接的處理方式會把抱怨和反對的情緒最小化。

  如果妻子直接說:“天啊,你在吃晚餐前刮刮胡子吧。”很可能帶來的隻是一次爭吵,最後無果而終。但如果她這樣間接地說:“晚餐前你有充裕時間可以刮一下胡子,你知不知道,剛剛刮完胡子你有多帥氣……”這樣的溝通方式,你會有何感想?

  (三)你逃避、退卻是消極的表現

  這似乎是非常簡單的解決方案。不是有人這樣說嗎,“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很明顯,很多時候,除了傻瓜沒人願意選擇逃避,因為逃避往往意味著潰敗,就是盲目逃跑,這樣,一個人也就無法采取積極的立場來處理問題了。

  這樣的逃避做法會慢慢轉變成一種習慣。逃避剝奪了一個人所有的尊嚴和實際的安全感。就像受驚的小兔,就算遇到輕微的危險也會飛奔而逃。兔子習慣了逃跑,而逃跑也加劇了它內心的恐懼,常常在危險來臨的時候,它會被嚇得僵住而束手就擒。

  有的人就像兔子,受盡消極和恐懼的折磨,不斷地逃避,直到渾身乏力地僵直、顫抖,一次致命的打擊就會讓他們尊嚴盡失。這些兔人型的人逃避他人,拒絕麵對自己的問題。他們變得神經質,或者患上了恐懼症。他們背親棄友,逃避責任,整天做著白日夢。這一點,後麵章節將會詳盡地討論。這些做白日夢的人,性格中消極的製動閘已被鎖定,他們麵對現實有很強的無能為力的感覺。這種人總是在忐忑中生活,玩一種叫“假裝一切都好”的遊戲,他們甚至會昂首挺胸地走著,或者擺好姿勢給別人看,然後對自己說他正在愚弄別人,其實這根本就是自欺欺人。他們從來沒有勇氣麵對現實。事實上,任何明智的人都看得出他們在自欺欺人——一個自我欺騙者——人們會遠遠地用充滿憐憫眼神看著。這些兩條腿的兔子,甚至把躲避的技巧發揮到極致——完全退縮,最後再得上失憶症,或者躲在“瘋人院”,假裝自己就是拿破侖或者上帝。是的,消極的態度甚至要比這樣還致命!

  這些現實生活中問題的逃避者們,患上自己喜愛的疾病。在弗蘭德斯·鄧巴博士的《精神和肉體》一書中,把這些受寵的疾病稱為“可愛的症狀”。她指出,即使偉大的政治家格萊斯頓,也經常會為了避免在充滿敵意的聽眾前演講而感冒。這可絕不是虛構的。為了逃避類似學校、不滿意的業務往來以及戀人間的爭吵或其他各種問題,不僅僅是孩子,成年人也會患上頭痛、麻疹、胃痛,甚至是哮喘。

  逃避者可能最終會成為一個完全順從的人。他高舉著無條件投降的旗幟,甚至連一場激戰都不敢嚐試。他就像一塊門口的腳墊,被動接受一切的態度,在他的背上交織成了一個歡迎的標誌。他幾乎沒有意識到,雖然人們常常用到門墊,但從來沒有尊重它。他是那種脆弱的、失落的和消極得沒有任何機會的懦夫。

  (四)你說酸葡萄,並回避問題。這也是一種消極的態度你知道自己的願望,但你既不想直接也不想間接地實現它。你隻是簡單地說:“哦,我不是非常想得到它,無論如何,它也不是很值得擁有。”

  我經常用他人的軼事舉例子,這次我用親身經曆來闡述。當我還是一個少年時,我瞧不起一個人。那個人就是一個所謂的“聚會動物”,大家談話閑聊時,他是中心人物,而且他的表達能力也特別出眾。那個人迷住了我,但我告訴自己:“我絕不要讓自己成為那樣的人。”內斂——那就是我;適度——那就是我。無論如何,我都不會讓自己成為一個“聚會動物”。但當我真正理解了積極生活的力量,意識到消極態度隻會徒勞無益之後,我才清楚的看到,其實,那時的我隻是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實際上,我隻是看到了他人這樣而羨慕不已,因為我的消極觀點,我自己卻做不到。酸葡萄心理在人們的心中有著廣大的市場。

  (五)你沉浸於依賴別人的榮耀中,一副完全順從的樣子你擺出一副卑微和恭順的嘴臉去討好那些生活積極和功成名就的人。你是別人的附庸,一個完完全全的馬屁精和跟屁蟲。你總是跟在別人身後以希望借著潛移默化的魔力,最終從性格積極的明星們所閃耀的光芒中收獲些東西。你或許見過有些聲名遠揚的人在劇院玩倒立,或者見過他們在夜總會裏把便鞋當酒杯喝酒。但你一定會記住這類人的傳奇故事,隻要你的年齡足夠大的話。因為他們是最好的例子,他們都曾拚命地擠過去同與約翰·蘇立文握過手的人握手,隻是因為那個愛爾蘭人得過世界重量級拳擊冠軍。

  在一個不屬於自己的世界裏,你感到孤單無助,你用屬於你自己的方式大聲地抱怨:“我感到脆弱啊,我真無助啊。請給我一個屬於我自己的世界吧!”你對周圍的環境以及任何改變都感到非常的敏感,你是一個隻會逢迎他人的怯懦者,依附那些強者生存,甚至你還會對自己的老婆或別人進行情感勒索。你耳根子很軟且容易情緒化,可能身上還有點藝術氣息和富於幻想的浪漫情懷。你會為自己的的依附心理而感到內疚,雖然你已經繳械投降了,但心中還充斥著敵對的情緒。你很清楚自己如果不積極行動起來並同消極的心態決一死戰,你就永遠不會獲得成就感。但問題是你覺得自己太弱小了,自己根本嚐試不起。結果你性格變得越來越孤僻,心中充滿了敵意。你甚至害怕自己虛偽的麵具被別人撕下,所以你希望所有人接受和尊重你自己這種醉生夢死的附屬狀態。可是你懷疑自己這個願望永遠也不可能實現,所以競爭力越來越低,也越來越不相信自己了。消極的依賴心理已經完全主宰了你使你感到對生活無能為力。

  這類人讓我們想起一位精力充沛的北方人首次美國最南部地區之行的經曆。當時他聽到一條獵犬正在悲哀地吠叫,好像身心正在被撕碎一樣。這位北方來訪者對一個當地人大聲喊道:

  “您沒聽到那條可憐的狗在叫喚嗎?它肯定是遇到什麽大麻煩了,怎麽沒有人幫幫它呢?”

  “哦,嗯。”那個南方人慢騰騰地解釋道,但沒有表示出一點的關心,“那狗根本不會有事的,它在仙人樹樹叢裏,是那個懶家夥自己根本不想出來。可是誰要是幫它,還有可能會受到它的攻擊。”

  但生活中還有很多積極的人,他們力求追求美好的事務,弗雷穗·弗裏契就曾跟我說過這樣一個人。當時他住在菲律賓呂宋島上,那天他正坐在帳篷外,一個當地小男孩朝他走了過來。

  “先生,你喜歡椰子嗎?”他問道。

  我告訴他我喜歡椰子,於是他拿起我的刀,穿過馬路向附近的椰子林走去。我看到他選了一棵最高的椰子樹,然後像猴子似的非常敏捷地爬到了樹頂。過了一會兒,他就拎著三個大椰子回來了。

  當他蹲在地上開始砍椰子的時候,我問他:‘所有的樹上都長滿了椰子,你為什麽非要爬到最高的那棵椰子樹上去摘椰子呢?最好的椰子都長在最高的椰子樹上嗎?’

  ‘哦,不是的,先生。’他回答說,‘但那些最好的椰子在最高的樹上留得時間更長。’

  生活中最美好的事物一直都在等待著那些崇尚積極鄙視消極的人去爭取,新鮮多汁甘甜芳洌的生活果實離我們其實很近,它們一直在等待著你的采摘。隻要我們積極行動起來,也一樣可以采摘到生活中最好的椰子。

  然而我們在生活中得到的最美好的果實總是少的可憐,這僅僅因為我們習慣了失敗。我們甚至總是認為別人爭取他們的那一份果實是理所當然的,而輪到我們自己的時候就躑躅不前,猶豫不決了。這種自我消極默認的行為是為人所鄙視的,這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咎於我們對自己存在嚴重的偏見。

  有的時候,年輕時所遭遇的情感挫折會無意間製約我們充分地發揮自己的潛能,在有些情況下我們需要心理學家或精神科醫生的幫助,這樣才能發現束縛我們的消極鏈鎖。但更多時候,我們自己可以找到根源所在。認真地分析本章所列出的四種生活觀,就會很清楚地發現這樣一種事實,那就是我們其實已經在不知不覺中陷入了消極被動的生活中。回顧過去的成就,令人毋庸置疑的是隻有在你運用了第一種或第二種積極方法的時候,你才能贏得成功。反思過去的失敗和那些沒能戰勝的挫折,你也會明白當時你正被一種或兩種消極的態度主導著。

  下一次在你覺得沮喪悲痛,開始懷疑自己缺乏實現願望的能力,認為它超出了自身的控製能力範圍並打算放棄尋找解決辦法而把它棄之一旁之前,請先自問一下下麵這些問題,然後請給出清晰而真實的答案:

  1.這種無能感是否有可能是自己強加給自己的?

  2.所看到的阻礙和困難是否有可能隻是自己憑空想象出來的敵對情緒呢?

  3.從什麽時候開始覺得自己沒有能力完成具體目標的?是什麽讓自己有了這種不好的感覺和想法?這種感覺和想法合理嗎?

  4.自己真的竭盡全力去嚐試那些自我認為完不成的事了嗎?什麽時候嚐試過?如果沒試過,現在試一試,真的試一試會有什麽樣的結果?不要一開始就否定自己。如果我試了但是失敗了,我能在紙上列出多少條失敗的原因?這些造成失敗的因素仍然存在嗎?現在能夠消除它們當中的一些或所有的因素嗎?我真的是竭盡全力去嚐試了嗎,還是抱著無所謂的態度試了一下,隻是撞一下運氣而已?

  5.實現目標的想法會讓自己感到非常緊張和焦慮嗎?如果真是這樣的話,自己真正擔心害怕什麽呢?那些恐懼感從何而來且它們真的有意義嗎?或者它們隻不過是些不值一提的借口以阻礙我推遲真正嚐試的時間罷了?

  6.如果我不認真地考慮這種想法,自己能得到什麽?如果我認真對待這個想法,它會不會同我的夙願、長期以來堅持的信念以及舒適的生活狀態發生衝突呢?它一定能提升自己的自尊感嗎?或者可能會遭遇失敗的想法使我回避這一問題?實踐這一想法會給我增加不必要的負擔和責任,並幹擾我已習慣的生活方式嗎?

  7.回答上述問題是否真的能夠讓自己拋開那些自我強加的限製呢?到目前為止,自己是否仍然沒有全麵而積極地思考過完成一個具體目標呢?積極處理問題的方式是否真的有可能幫助自己找到理想可靠的解決辦法呢?

  
更多

編輯推薦

1一分鍾心理控製術
2贏利型股民、基民必備全書
3人人都愛心理學:最妙...
4看圖炒股
5一看就懂的股市賺錢圖形
6基金投資最常遇到的1...
7買基金、炒股票就這幾招
8明明白白買基金、炒股票
9新手上路 實戰股市
10少年不知愁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少年不知苦

    作者:王慧豔  

    經管勵誌 【已完結】

    本書內容:初三開學的第一天,同學們就想不管不顧地大哭上一場,其中不乏幾個脆弱的女生已經泣涕漣漣,打濕了一張又一張麵巾紙。“陳大班,你說話呀!沒人讓你做啞巴。”牛天梓瞪著牛眼,生氣地衝班長陳遠嚷著...

  • 新手上路炒股票

    作者:薛義明  

    經管勵誌 【已完結】

    書中自有黃金屋,教你如何成為股票市場叱吒風雲的成功者,如何成為一個輸少贏多的投資人,如何成為能立足股市的成功者。

  • 新手上路炒基金

    作者:林和文  

    經管勵誌 【已完結】

    本書重點介紹基金的基礎知識及品種,常用的技術分析方法及投資技巧,分析了基金投資案例等。

  • 凱達之魂:記一個民營企業家的人生和事業

    作者:馮萌獻  

    經管勵誌 【已完結】

    本書記述了張文遠從一個隻有中學文化程度的中學生,從一個生產隊的記工員開始,成長為民營企業家的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