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五節 入軌階段:1992~2002年

  1992~2002年是中國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改革目標的階段,即是經濟體製改革的第三階段。其中1992年10月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十四次全國代表大會,在總結改革開放以來的經驗教訓基礎上,明確提出了中國經濟體製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這標誌著中國經濟體製改革進入既定軌道的改革階段。

  一、改革概況

  事實上,在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這一目標之時,僅是明確了進一步改革開放的總體方向和有關大政方針,而對如何具體實施各種體製的改革並沒有給出明確的方案。而這時的經濟體製改革實際已廣泛觸及到多方麵的利益,同時也越來越涉及不同體製之間的配套改革問題,這使得此期間的改革難度更大。從實踐的過程來看,此期間的經濟體製改革主要是采用先易後難、穩中求進的方式。

  首先,進行了財政體製改革。1993年12月15日,國務院作出《關於實行分稅製財政管理體製的決定》,即決定從1994年1月1日起改革地方財政包幹體製,對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以及計劃單列市實行分稅製財政管理體製。

  其次,進行了金融體製改革。1993年12月25日,國務院作出《關於金融體製改革的決定》。其中提出的金融體製改革的主要目標是:建立在國務院領導下,獨立執行貨幣政策的中央銀行宏觀調控體係;建立政策性金融與商業性金融分離,以國有商業銀行為主體、多種金融機構並存的金融組織體係;建立統一開放、有序競爭、嚴格管理的金融市場體係。

  再次,進行了外貿體製改革。1994年1月11日,國務院作出《關於進一步深化對外貿易體製改革的決定》,主要目標是:統一政策、放開經營、平等競爭、自負盈虧、工貿結合、推行代理製,建立適應國際經濟通行規則的運行機製。

  相比其他體製的改革進程,此期間投資體製改革的進展是相對緩慢的。具體表現為,此期間沒有出台類似於財政體製改革、金融體製改革及外貿體製改革那樣專門的綱領性文件。而針對投資體製改革的有關重大舉措,直到2004年方出台《國務院關於投資體製改革的決定》,對此將在下一節論述。

  但是,沒有出台正式文件並不表明對投資體製改革的不重視。事實上投資體製改革方案從1992年就已經列入議事日程。投資體製改革方案是不斷地在修改著,而且需要各方麵的認可。一直沒有出台正式文件,一個原因是在當時各方麵認識不一致,而且認識還有一個跟進的過程。

  1998年朱鎔基總理就任之初,投資體製改革被列入其任期內的五項改革之一,並被列在第二位。到2003年,基本實現了投融資體製改革逐步深化,投融資渠道進一步拓寬,投融資方式實現多樣化,初步建立了項目法人責任製、招標投標製、合同製、工程監理製。

  但從總體上看,此期間有關投資體製改革的舉措,主要是分散體現在各種不同的文件中,而且許多是作為其他體製改革的一種配套性改革措施,如為了增強企業活力、轉變企業經營機製或吸引外資等。此期間投資體製改革內容主要涉及進一步擴大地方和企業基本建設投資決策權,減少國家指令性計劃,改組國家專業投資公司等方麵。

  此期間對中國經濟發展與經濟體製改革有重要影響的一個事件,是1992年初鄧小平的南方談話。在中共十四大召開前,即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鄧小平視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發表了著名的南方談話。鄧小平指出:革命是解放生產力,改革也是解放生產力。改革開放膽子要大一些。看準了的,就大膽地試,大膽地闖。2月28日,中共中央將鄧小平南方談話作為中央1992年第二號文件下發,並發出通知,要求盡快逐級傳達到全體黨員幹部。之後,在“發展才是硬道理”的精神鼓舞下,中國經濟開始進入新一輪的快速增長期。可以說,鄧小平的南方談話是影響20世紀90年代中國經濟發展的重大事件,同時也是中國改革開放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的標誌。

  二、以企業為投資主體的改革

  企業改革是整個經濟體製改革的核心內容。因此,此期間對投資體製的改革主要是圍繞企業改革來進行的,即圍繞有利於增強企業活力來進行。其中一個具體的改革內容是,大力促進以企業為投資主體的改革。為此,1992年國家頒布了關於股份製企業的一係列文件,同時於1992年7月23日出台了《全民所有製工業企業轉換經營機製條例》。

  在《全民所有製工業企業轉換經營機製條例》中明確指出:“圍繞轉換企業經營機製,按照宏觀要管好,微觀要放開的要求,政府必須轉變職能,改革管理企業的方式,培育和發展市場體係,建立和完善社會保障製度,協調配套地進行計劃、投資、財政、稅收、金融、價格、物資、商業、外貿、人事和勞動工資等方麵的改革。”由以上的內容可見,關於投資改革的內容也在該條例之中。

  同時,在《全民所有製工業企業轉換經營機製條例》中具體明確了企業享有投資決策權,並對企業的投資範圍、決策權限的界定、政策優惠和責任約束等方麵進行了具體規定。其中一些有關的主要內容如下:

  (1)企業享有投資決策權。企業依照法律和國務院有關規定,有權以留用資金、實物、土地使用權、工業產權和非專利技術等向國內各地區、各行業的企業事業單位投資,購買和持有其他企業的股份。經政府有關部門批準,企業可以向境外投資或者在境外開辦企業。

  企業遵照國家產業政策和行業、地區發展規劃,以留用資金和自行籌措的資金從事生產性建設,能夠自行解決建設和生產條件的,由企業自主決定立項,報政府有關部門備案並接受監督。政府有關部門應當根據登記注冊的會計師事務所或者審計師事務所的驗資證明,出具認可企業自行立項的文件。經土地管理、城市規劃、城市建設、環境保護等部門依法辦理有關手續後,企業自主決定開工。

  企業從事生產性建設,不能自行解決建設和生產條件或者需要政府投資的,報政府有關部門批準。

  企業從事生產性建設,需要銀行貸款或者向社會發行債券的,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報政府有關部門會同銀行審批或者由銀行審批。需要使用境外貸款的,報政府有關部門審批。

  企業遵照國家產業政策,以留利安排生產性建設項目或者補充流動資金的,經企業申請,稅務部門批準,可以退還企業再投資部分已繳納所得稅的40%稅款。

  企業根據其經濟效益和承受能力,可以增提新產品開發基金,報財政部門備案。按照國家統一製定的有關固定資產折舊的規定,企業有權選擇具體的折舊辦法,確定加速折舊的幅度。

  (2)企業享有留用資金支配權。企業在保證實現企業財產保值、增值的前提下,有權自主確定稅後留用利潤中各項基金的比例和用途,報政府有關部門備案。企業可以將生產發展基金用於購置固定資產、進行技術改造、開發新產品或者補充流動資金,也可以將折舊費、大修理費和其他生產性資金合並用於技術改造或者生產性投資。企業有權拒絕任何部門和單位無償調撥企業留用資金或者強令企業以折舊費、大修理費補交上交利潤。國務院有特殊規定的,從其規定。

  為配合《全民所有製工業企業轉換經營機製條例》的實施,在1993年3月8日國務院批轉的國家體改委《關於1993年經濟體製改革要點》中,進一步提出對計劃及投資體製改革的有關意見,其中主要內容如下:

  (1)轉變計劃部門的職能。從主要運用行政手段管理經濟,偏重於定指標、分投資、批項目,轉變為研究戰略、製定規劃、宏觀調控、總量平衡、產業政策、培育市場、重點建設、協調服務,逐步實現從直接計劃管理為主,向協調運用經濟杠杆和經濟政策進行間接管理為主轉變。

  (2)簡化生產、流通領域的計劃指標管理,保留的少數重要指標,有的隻列全國總量指標,不分解下達。對供求大體平衡、價格已經放開的重要生產資料,取消指令性分配計劃,實行市場調節,國家保留優先訂貨權;對供求尚有較大矛盾,價格還不能完全放開的重要生產資料,也要減少指令性計劃分配的數量,並擴大平價轉計劃內高價的比重。

  (3)鼓勵地方政府對非競爭性的基礎產業和公用設施進行投資,擴大其投資審批權。競爭性產業,特別是加工工業的投資決策權應逐步直接交給企業,使企業在國家產業政策的引導下,真正成為投資主體。國有企業有權在執行國家法律和國務院有關規定的前提下,以留用資金、實物、工業產權和非專利技術等向各行業、各地區的企事業單位投資,有權購買和持有其他企業的股份。

  (4)擴大國家投資的籌資方式和渠道。盡快建立規範化的、穩定的和良性循環的國家投資基金製度。進一步完善中央基本建設基金製,國家財政“撥改貸”收回的本息不再列入經常性預算,納入建設基金滾動增值。對國家重點建設項目,國家通過擴大控股、參股、貼息、合資、合作以及直接投資等辦法進行投資,並通過發行債券、股票吸收一部分企業和社會的資金進行建設。新開工的大中型基本建設項目主要采取招標、投標辦法,原則上都要推行項目業主責任製,逐步擴大股份投資方式試點。

  1999年9月22日,中共十五屆四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國有企業改革和發展若幹重大問題的決定》。其中提到的關於投資體製改革的內容是:加快投融資體製改革,建立投資風險約束機製,嚴格執行項目資本金製度和項目法人責任製,做到誰決策誰承擔責任和風險。政府要通過製定產業政策和發布信息等方式進行引導,鼓勵資金投向提高技術水平、產品有市場有效益的項目,對國內生產能力已經明顯超過市場需求的新上項目必須嚴格控製。

  總之,此期間的這些改革措施,對以企業為投資主體的形成起到了積極而有效的促進作用。

  三、與投資體製改革相關的政策

  從1993年開始,中國經濟增長速度明顯加快,而在隨後的幾年裏中國經濟出現過熱,通貨膨脹顯著。1993年上半年,經濟過熱的勢頭即開始出現。具體表現主要是“四高”(高投資增長、高貨幣投放、高物價上漲和高貿易逆差)、“四熱”(房地產熱、開發區熱、集資熱和股票熱)以及“兩亂”(金融秩序混亂、市場秩序混亂)。

  在這種情況下,控製固定資產投資再次成為調控經濟的重要手段。1993年6月24日,中共中央、國務院下發《關於當前經濟情況和加強宏觀調控的意見》,即1993年中央六號文件。六號文件提出的有關投資體製改革的意見是:“投資體製改革要與金融體製改革相結合。從改革投資體製入手,盡快建立政策性銀行,逐步實現政策性金融與商業性金融相分離。組建國家長期開發信用銀行、出口信貸銀行等政策性銀行,專門承擔政策性投融資和貸款任務。當前,各專業銀行也可先采取過渡辦法,在內部分設賬戶、分別管理,實行政策性和商業性業務分開。過渡期間的財務核算辦法,實行單獨記賬,統負盈虧。”

  1993年8月16日,國務院批轉國家計委《關於加強固定資產投資宏觀調控的具體措施》,要求對所有在建項目進行清理審核排隊,其中特別是加大對開發區、層層建設的工業小區,房地產中的豪華建築、高爾夫球場、賽馬場等加大治理力度。隨後,《國務院關於嚴格審批和認真清理各類開發區的通知》和《國務院關於發展房地產業若幹問題的通知》也分別出台,旨在加強對國有土地出讓的計劃、規劃管理,把房地產開發納入固定資產投資計劃管理,製止炒房地產獲取暴利的行為。

  1993年11月14日,中共十四屆三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若幹問題的決定》。該決定中明確提出了要深化投資體製改革的要求。提出的具體措施是:逐步建立法人投資和銀行信貸的風險責任。競爭性項目投資由企業自主決策,自擔風險,所需貸款由商業銀行自主決定,自負盈虧。用項目登記備案製代替現行的行政審批製,把這方麵的投融資活動推向市場,國家用產業政策予以引導。基礎性項目建設要鼓勵和吸引各方投資參與。地方政府負責地區性的基礎設施建設。國家重大建設項目,按照統一規劃,由國家開發銀行等政策性銀行,通過財政投融資和金融債券等渠道籌資,采取控股、參股和政策性優惠貸款等多種形式進行;企業法人對籌劃、籌資、建設直至生產經營、歸還貸款本息以及資產保值增值全過程負責。社會公益性項目建設,要廣泛吸收社會各界資金,根據中央和地方事權劃分,由政府通過財政統籌安排。

  1994年,按照建立國家投資基金製度的要求,國務院發文明確將6個國家專業投資公司並入國家開發銀行,同時組建國家開發投資公司,這是國有獨資政策性投資機構。國家開發投資公司於1995年5月正式成立,是由中央直接管理的國有投資控股公司。國家開發投資公司的主要任務是:根據國家經濟發展戰略、產業政策和區域規劃的要求,對基礎產業、支柱產業和高新技術項目進行參股、控股投資,提高投資效益,確保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這是此期間國務院對當時的中國投融資體製進行的一次重要改革。

  1995年,由於實行“撥改貸”後,一些國有企業出現資本金不足以及還款付息負擔太重等問題,國務院批轉國家計委、財政部、國家經貿委《關於將部分企業“撥改貸”資金本息餘額轉為國家資本金意見的通知》。按該通知,即是將一些企業未還的貸款作為國家投入企業的資本金,也即“貸改投”。其中規定,對確有困難的企業可將“撥改貸”資金本息餘額全部或部分轉為國家資本金,其他企業仍需按國家有關規定歸還“撥改貸”本息。

  1996年,為了建立投資責任約束機製,規範項目法人行為,當時的國家計委製定了《關於實行建設項目法人責任製的暫行規定》。該規定要求國有單位經營性基本建設大中型項目在建設階段必須組建項目法人。項目法人可按《公司法》的規定設立有限責任公司(包括國有獨資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實行項目法人責任製,由項目法人對項目的策劃、資金籌措、建設實施、生產經營、債務償還和資產的保值增值,實行全過程負責。

  1996年國務院還發布了《關於固定資產投資項目試行資本金製度的通知》,決定從1996年開始,對各種經營性投資項目,包括國有單位的基本建設、技術改造、房地產開發項目和集體投資項目,試行資本金製度,投資項目必須首先落實資本金才能進行建設。個體和私營企業的經營性投資項目也要參照該通知的規定執行。而公益性投資項目不實行資本金製度。外商投資項目(包括外商投資、中外合資、中外合作經營項目)按當時的現行有關法規執行。投資項目資本金,是指在投資項目總投資中,由投資者認繳的出資額,對投資項目來說是非債務性資金,項目法人不承擔這部分資金的任何利息和債務;投資者可按其出資的比例依法享有所有者權益,也可轉讓其出資,但不得以任何方式抽回。而該通知中作為計算資本金基數的總投資,是指投資項目的固定資產投資與鋪底流動資金之和,具體核定時以經批準的動態概算為依據。

  2001年11月7日,國家計委宣布取消第一批五大類投資項目審批。取消審批事項的原則是:對於不需要中央政府投資、國家產業政策鼓勵發展、總投資限額以下的項目,屬於地方政府出資的由地方計劃部門審批,屬於企業出資的由企業自主決策。第一批取消的審批事項有五類:

  第一,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項目。除城市軌道交通、熱電廠、跨越大江大河的橋梁隧道、跨省區的城市調水之外的項目,主要包括城市供水設施、城市汙水處理設施、城市垃圾處理設施、城市燃氣設施、城市集中供熱設施、城市道路和橋梁隧道。

  第二,不需要中央投資的農林水利項目。既包括種植業、畜牧業、漁業和農副產品加工等方麵的建設項目,又包括林業和水利設施建設方麵的各類打捆項目。

  第三,地方和企業自籌資金建設的社會事業項目。包括文化、廣播電影電視、教育、衛生、體育和大型旅遊娛樂設施等建設項目。

  第四,房地產開發建設項目。主要是高檔寫字樓、高檔住宅小區、高檔旅遊賓館飯店等。

  第五,商貿設施項目。包括商業設施、市場設施。

  而為了搞好宏觀調控,國家計委還將繼續保留一部分審批事項。對使用中央政府投資的項目,使用其他資金的涉及戰略性資源開發利用、跨流域、跨省區、影響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重大項目,以及國家產業政策限製發展和有特殊規定的項目,還要繼續保留審批。

  四、關於政府投資

  從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這一目標的角度來看,按市場機製決定投資行為是投資體製改革應堅持的方向。然而市場經濟也不是完美無缺的,也有失效的情況。特別是在中國的國情下,政府投資的作用仍是不可忽視的,在一定的情況下是必要的。

  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爆發和中國發生特大洪水,為此中國政府采取了積極的財政政策,以確保中國經濟增長目標的實現。1998年以及之後幾年實施的積極財政政策,即是通過增加政府投資的方式來實現的。

  1998年增發1000億元長期國債,所籌資金用做國家預算內的基礎設施建設專項投資。其中這1000億元國債隻對國有商業銀行發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和中國建設銀行四家分別認購500億元、200億元、100億元和200億元),還債期限為10年,年利率5.5%。1000億元的舉債一分為二,中央、地方各500億元,相應使1998年中央預算支出擴大500億元,中央財政赤字由年初預算的460億元擴大到960億元。

  1999年在年初原定500億元長期國債發行規模的基礎上,報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批準,增加發行600億元長期國債,中央與地方仍各一半,以保持投資需求的較快增長。新增國債資金主要用於在建的基礎設施、一些重點行業的技術改造、重大項目裝備國產化和高新技術產業化、環保與生態建設以及科教基礎設施等方麵。對大型骨幹國有企業的技術改造項目,實施了貼息辦法。

  2000年在年初決定的1000億元長期國債發行規模的基礎上,下半年又實行預算調整方案,經全國人大批準,財政部增發500億元長期國債。這500億元國債主要用於加快在建國債項目建設,以促使這批項目早日竣工,發揮效益。新增國債重點向五個方麵投入:一是水利和生態項目建設,包括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移民建鎮,退耕還林還草,天然林和草場保護工程,京津周圍沙源治理啟動工程;二是教育設施建設,包括高等學校擴招增加學生校舍等基礎設施建設,中西部高校建設補助;三是交通等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包括公路幹線、中西部地區貧困縣道路建設、鐵路建設,新增100億公斤糧庫建設以及中西部地區旅遊設施建設;四是企業技術改造、高新技術產業化,城市軌道交通、環保等設施國產化,國防軍工企業技術改造以及生物芯片、同步輻射等重大科技項目;五是城市環保項目建設。

  2001年繼續發行基礎設施建設國債以及發行支持西部開發的特種國債。增發的長期建設國債共1500億元,其中1000億元主要彌補在建項目後續資金和工程收尾,另外500億元為支援西部建設的特別國債,要支持青藏鐵路等重點工程上馬。同時,繼續加大設備投資和高新技術產業的投資力度,包括技改貼息力度。

  這期間政府投資產生了明顯的引致效應。1998年以來累計發行的3600億元長期建設國債,有統計結果顯示直接帶動地方、部門、企業投入項目配套資金和銀行安排貸款約7500億元,對促進經濟增長發揮了重大作用。

  當然,也存在對積極財政政策下的政府投資行為的不同看法。其中一種觀點是,國債投資在項目確定、施工進度、項目效益等方麵存在問題。首先是國債項目安排點多麵廣,使有限資金不能集中於重點城市和重點項目。自1998年實施積極財政政策以來,各級政府和計委在申報和安排國債項目時,大多以為本地區多爭取國債資金並兼顧到各地市、各部門的項目和利益平衡為出發點,為照顧麵,將一些前期工作不完備、配套資金不落實的項目申報並安排了國債資金。其次是國債資金下撥遲緩,工程項目大多不能按國家計委下達的投資計劃如期完工。而上述問題的出現,實際上與投資體製改革尚不到位及投資體製不健全是有關係的。

  五、投資資金來源結構分析

  經過以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為經濟體製改革目標的實踐後,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資金來源結構相對上一階段又發生了一些變化。關於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資金來源構成比重的數據。國家預算內資金的比重有一定的上升,而國內貸款比重出現下降。這種情況與此期間政府投資力度增強有關。數據表明,自1998年起連續實施積極財政政策的時期中,國家預算內資金的比重呈現連續上升,即1998年為4.2%,1999年為6.2%,2000年為6.4%,2001年為6.7%,到2002年達到7%。而自籌和其他資金所占比重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企業投資主體的作用進一步加強。

  數據顯示,1992~2002年期間,自籌和其他資金比重上升了6.2個百分點,國家預算內資金比重上升了2.7個百分點,而國內貸款比重和利用外資比重則分別下降了7.7個百分點和1.2個百分點。

  關於1992~2002年期間中國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資金來源構成比重曲線圖,直觀展現了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中的資金來源結構變化情況。國家預算內資金比重在經曆改革開放以來有較大幅度下降後,從1998年起出現逐步回升的情況。而利用外資比重,在1996年前後達到相對最高點。

  附錄4-3:投資體製改革曆程年度備忘錄(1992~2002年)

  1992年:7月23日,國務院發布《全民所有製工業企業轉換經營機製條例》。10月12~18日,中國共產黨第十四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明確提出我國經濟體製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

  1993年:3月8日,國務院批轉國家體改委《關於1993年經濟體製改革要點》。6月24日,中共中央、國務院下發《關於當前經濟情況和加強宏觀調控的意見》,即1993年中央六號文件。8月16日,國務院批轉國家計委《關於加強固定資產投資宏觀調控的具體措施》。11月11~14日,中共十四屆三中全會通過《中共中央關於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若幹問題的決定》。12月15日,國務院作出《關於實行分稅製財政管理體製的決定》。12月25日,國務院作出《關於金融體製改革的決定》。

  1994年:1月25日,國務院發布《關於繼續加強固定資產投資宏觀調控的通知》。3月17日,國務院發文:按照投融資體製改革的總體要求,將6個國家專業投資公司並入國家開發銀行,同時組建國家開發投資公司。同日,國家開發投資公司籌備組成立。6月8日,國務院批轉國家體改委《1994年經濟體製改革實施要點》。7月21日,國務院批轉國家計委《關於清理基本建設項目資金拖欠問題的請示》。8月16日,國務院發文,批複成立國家開發投資公司。

  1995年:4月10日,國家體改委製定《1995年經濟體製改革實施要點》。5月5日,國家開發投資公司正式成立。6月21日,國家計委、財政部、國家經貿委製定《關於將部分企業“撥改貸”資金本息餘額轉為國家資本金的意見》。7月12日,國務院批轉國家計委、財政部、國家經貿委《關於將部分企業“撥改貸”資金本息餘額轉為國家資本金意見的通知》。9月22日,國家計委、財政部印發《關於將部分企業“撥改貸”資金本息餘額轉為國家資本金的實施辦法的通知》。

  1996年:1月20日,國家計委印發《關於實行建設項目法人責任製的暫行規定的通知》。3月7日,國務院批轉國家經貿委《關於1996年國有企業改革工作的實施意見》。8月23日,國務院發布《關於固定資產投資項目試行資本金製度的通知》。

  1997年:3月27日,國家體改委《1997年經濟體製改革實施要點》出台。9月12~18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五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

  1998年:10月,國家計委、財政部發布《中央級基本建設經營性基金本息額轉為國家資本金的實施辦法》。12月,國家經貿委發布《關於國有企業利用外資投資進行資產重組的暫行規定》。

  1999年:8月9日,國家經貿委發布《工商投資領域製止重複建設目錄(第一批)》。9月19~22日,中國共產黨十五屆四中全會審議並通過《中共中央關於國有企業改革和發展若幹重大問題的決定》。10月27日,國務院批準保險資金可通過證券投資基金進入股市。

  2000年:7月10日,國家計委組織清理整頓各類政府性建設基金。10月9~11日,中國共產黨十五屆五中全會審議並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製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個五年計劃的建議》。

  2001年:11月7日,國家計委取消五大類投資項目審批。12月20日,國務院批準頒布《社保基金投資管理辦法》。

  2002年:11月8日,中國共產黨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開幕。江澤民代表第十五屆中央委員會向大會作了題為《全麵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麵》的報告。

  
更多

編輯推薦

1一分鍾心理控製術
2贏利型股民、基民必備全書
3人人都愛心理學:最妙...
4看圖炒股
5一看就懂的股市賺錢圖形
6基金投資最常遇到的1...
7買基金、炒股票就這幾招
8明明白白買基金、炒股票
9新手上路 實戰股市
10少年不知愁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少年不知苦

    作者:王慧豔  

    經管勵誌 【已完結】

    本書內容:初三開學的第一天,同學們就想不管不顧地大哭上一場,其中不乏幾個脆弱的女生已經泣涕漣漣,打濕了一張又一張麵巾紙。“陳大班,你說話呀!沒人讓你做啞巴。”牛天梓瞪著牛眼,生氣地衝班長陳遠嚷著...

  • 新手上路炒股票

    作者:薛義明  

    經管勵誌 【已完結】

    書中自有黃金屋,教你如何成為股票市場叱吒風雲的成功者,如何成為一個輸少贏多的投資人,如何成為能立足股市的成功者。

  • 新手上路炒基金

    作者:林和文  

    經管勵誌 【已完結】

    本書重點介紹基金的基礎知識及品種,常用的技術分析方法及投資技巧,分析了基金投資案例等。

  • 凱達之魂:記一個民營企業家的人生和事業

    作者:馮萌獻  

    經管勵誌 【已完結】

    本書記述了張文遠從一個隻有中學文化程度的中學生,從一個生產隊的記工員開始,成長為民營企業家的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