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七節

  對於高考,不同人的感受肯定不盡相同,正如文學鑒賞領域的那句名言,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吧。

  父親章太華就冷靜地解剖他自己,說他雖然參加了四次高考,可總體感覺高考的過程跟“盲人摸象”非常相似。從單科方麵講,父親由於數學太差勁,對自己缺乏應有的信心,一進考場便身不由己地緊張,熱鍋上螞蟻似的,在這道題上演演,那道題上試試,卷麵空白處被寫了又塗,塗了又寫,表麵似乎答得密密麻麻的,可究竟是對是錯,他心裏根本沒個底,更談不上對試題難易度的整體把握了:這種感覺,不是很有盲人摸象的意味嗎?再放寬些檢討,父親說他所偏重的語文,成績其實不突出,按百分製計算,最出彩的一次考試也隻得了八十五分,遠遠彌補不了數學方麵流失的成績,曆史、地理和政治的水平隻能算差強人意吧,因此每次走出高考考場,全科總分究竟能得多少,他心裏其實也沒有底:這樣的感覺,不是更有盲人摸象的意味嗎?何況那時候客觀條件所限,根本不可能有“參考答案”之類的在考試之後及時跟進為學生答疑解惑,有些試題到底怎樣做才可以得滿分,怎樣做可以盡量少失分,連科任教師都無法說清——隻知道某試題錯了,失分了,卻不知因何錯因何失分了,等於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這狀況連盲人摸象都不如了。其他至於估分、填報自願等環節,就更充滿了盲目性和隨意性……如此參加高考,無論次數多少,屢戰屢敗自然在所難免了。

  上述內容,是章第中高考結束後,聽父親章太華親口講的。父親講這番話的時候很有感觸,認為這是他通過與兒子的高考認真對比,第一次對三十多年前自己人生失敗的冷靜剖析和徹底清算。

  除了父親的“盲人摸象說”,章第中還聽過另外一個故事,是機頭李偉民在年級大會上,給全體同學們講的,說有兩位母親家長,一位有文化,一位不識字;有文化的母親的女兒已經上了大學,不識字的母親的兒子正在讀高中,且學習相對較差。有文化的母親給不識字的母親介紹經驗說:“供孩子讀書考大學,正像女人懷孩子,越近高三等於月份越大,月份越大就越吃力,越小心,越擔驚受怕,特別高考的那幾天,比臨產陣痛恐慌難受多了,隻能意會不能言傳的難受和恐慌,可一旦高考結束,孩子成績出彩,榜上有名,錄取有望,又確實如嬰兒平安分娩那般,全身心都充滿了輕鬆、興奮、甜蜜和幸福!”不識字的母親聽了以後悵然若失,以最熟悉的事物描述了她的心理,“我感覺更像種莊稼吧,同樣的天時,同樣的勞苦,該走的路咱全走了,季節一到,別人收咱也必須收,好收歉收都是收啊!”語氣充滿了無奈的傷感,疲憊的淒涼。

  機頭講這個故事的目的,無非是激勵同學們確確實實能夠體諒自己的家長,通過刻苦學習,不懈努力,給父母“輕鬆、興奮、甜蜜和幸福”的結局,但故事本身也非常真實地描述了兩位家長對高考的超前惶惑和後續回味。

  假如調換更新的角度,章第中在事過境遷之後覺得,“小馬過河”這個老得長了胡子的寓言,大約最能表達某種真實了——高考既不像有些人宣傳的那樣荊棘遍地,舉步維艱,也不像個別人吹噓的那般風景如畫,瀟灑閑適……高考純粹就像玻璃製品,任何人都在“小心翼翼,輕拿輕放!”——

  校園是越發溫和了,老師不再喝喊剋人,學生不再淘氣跑動。失去了琅琅的書聲,失去了老師的耳提麵命,失去了學生的喧鬧吵嚷,校園似乎不太像校園了。教室安排了考場,暫時成為禁地,同學們或散布於校園,或蝸居在宿舍;老師便坐臥不寧似的,這裏走走,那裏看看,仿佛要從漫散無序的學生的“字裏行間”讀出點什麽似的。直待天色向晚,夜色漸濃,男生女生公寓樓的燈光滅寂,陸續傳出輕微的鼾聲,樓管、校警和班主任們仍特務一般,輕著腳步四處轉悠。

  家長呢,隻要親赴現場為兒女助過陣的,無論粗腳大手細皮嫩肉,不管三教九流高低貴賤,都醞釀出全部的笑意和小心殷勤陪護,甚至一直陪護到人頭攢動的考點,目送兒女們步入了命運的關卡,自己則站立在考點門口,在煎熬中默默地祝福和等待——其實沒有護送兒女親臨現場的家長們,又何嚐不是懸懸地揪著一顆顆心呢:高考的戰線有多長,家長們被蹂躪被煎熬被放逐的心路就有多遠啊!

  考點不也完全一樣嗎,從主任到監考,從組織到後勤,即使平日粗枝大葉拖遝馬虎的,或牛裏牛氣不守章法的,高考期間無不循規蹈矩,謹小慎微,就連一直習慣於頤指氣使呼三喊四的各級官員,督察考點的時候也全都斂氣屏息,輕聲細語。

  考生自然更不用說了,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誠惶誠恐,擔驚受怕,怕睡眠不好,怕吃壞肚子,怕遲到考點,怕漏答試題,個別身體虛弱喜歡暈場的,還整盒整盒買了注射用葡萄糖,準備進考場前吞服……林林總總,瑣瑣碎碎,好像命運的魔鬼隨時蹲臥窺伺在身旁似的,甚至每科交了卷,彼此相遇,連答題的正誤都不敢輕易交流,怕影響情緒進而影響後續考試。“高考”兩個字,甘苦寸心知!盡管如此,意外依然層出不窮:遺失證件的,午睡過頭的,看錯試題的,發揮失常的……不一而足,難以盡述。

  相形之下,章第中感覺自己真算幸運了,吃得香,睡得好。跟高考無關的事不聽,跟高考無關的事不做,跟高考無關的事不想,甚至暫時強行擱置了對溫捷雅的尖銳思念。仿佛飽滿成熟的蠶蛹,他隻等幻化成蝶,更像噴薄欲出的晨陽,他隻想光芒四射……在開考的前夜,他還夢見了奶奶。奶奶不知從哪兒來要到哪兒去,在似曾相識的山道上——不,又像一中校園裏——顛兒顛兒地步行,跟一個身形高大容貌模糊的男人。章第中忘記奶奶已經去世,朝她大聲喊叫,可奶奶隻輕描淡寫地看了他一眼,便不理不顧往前走了。奶奶的前方是一片鬱鬱蔥蔥的白楊林,葉華閃閃的白楊林,擋住了章第中的視線。遙望奶奶消失的地方,章第中傷心了好不已,可天亮醒來,高考的浪潮風卷殘雲似的把夢中的境況滌蕩得一幹二淨了。

  章第中壓根兒不知道,由於花公子無端生事,曹鵬煒等同學替他捏著一把汗。他們熟悉考場後回到一中,就偷偷將情況報告了機頭。機頭開始滿不在乎,“邪難壓正啊,你們專心應考吧。”可曹鵬煒等人前腳走,機頭態度又一百八十度轉了彎,不僅電話協調二中考點的治安人員加強防範,而且重新傳喚曹鵬煒,讓他私下多聯係幾個同學,往返跟章第中攢堆兒走,多個心眼,多份照應。

  曹鵬煒不辱使命,果真約了足夠數量的人員,約了具體的會合地點,每天相互等待聚齊了,準時出發,集體返回。

  章第中在進考場後,注意到寇盈盈的座位確實就在自己的左邊……首科語文試卷終於發下來了,想到北大麵試,想到又一次站在了命運的十字路口,心裏隱隱有些慌,手也忍不住抖抖的,但很快調整穩定了情緒。他偷偷瞟了一眼左邊,見寇盈盈立即求救似的側過臉來,他漠然置之不理不睬,寇盈盈便知趣地低了頭。

  抄襲沒有指望,自己又胸無點墨,真是苦煞了漂亮的女孩兒,在座位上頑強堅持了一個小時,忍疼早早交了卷,下午和第二天,純粹棄權沒進考場。

  世界上最大規模的考試,在謹小慎微中緊張有序地進行。

  直到六月八日下午五時,當考點大門再度打開,與之前每科考試結束完全相同,徐徐湧出的考生的潮水,與翹首而望的家長的堤岸相擁觸,相激蕩,在門口形成了無數漩渦,漫洇為一地汪洋,緩緩淹動,淹動,再淹動,然後順大街小巷緩緩分流……成敗已成定局,顧忌終可打破。章第中和曹鵬煒一夥出考點依然比較遲,表情不一,神態有別,彼此挾裹著,嘰嘰喳喳往外走,根本沒注意有位拄著拐棍的幹癟老頭,正迷糊著老眼切切地觀望著他們。

  “盆娃!盆娃!”老頭突然蹣跚移步。

  “啊,爺爺!”曹鵬煒又驚又喜,“你咋在這兒?”

  “爺爺來看盆娃,看盆娃考了多少分!”老人迷糊的雙眼緊緊瞅住孫子。

  曹鵬煒上前,心疼地將爺爺抱住。

  老人心裏裝著事,從孫子任性的懷抱中掙出來,“給爺爺說實話,你能考上大學不?”

  曹鵬煒哢地立正,“肯定能!”

  老人扔下拐棍,反過來將孫子抱住了,“這就好!這就好啊!”抖抖地從落滿風塵的衣袖中拿出一隻雪糕,雪糕顯然買了不少時辰了,已開始融化,點點道道淌在老人手臂上。

  曹鵬煒趕緊接住,撕去包裝,雪糕果然所剩無多了。曹鵬煒扶起爺爺腳下的拐棍,讓爺爺拄了,看看爺爺,又看看同學,然後什麽人不謙讓,舉在嘴邊甜蜜地吮吸起來。

  老人瞅著孫子,用迷糊的老眼瞅著孫子,神情裏除了疼愛還是疼愛,除了笑意還是笑意——不是用嘴巴,用表情,而是用心,用生命,用生命的每個細胞,用整個世界迸顯出來的。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